【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酸化后的污泥
本專利技術涉及酸化處理,具體涉及一種酸化后的污泥。
技術介紹
我國污水處理廠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約140萬噸,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長,污泥作為污水處理工藝的產物,含水率高、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臭,污泥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已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環境壓力和經濟負擔,沒有得到安全、環保處理處置的污泥對環境的危害較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不足之處,提供一種酸化后的污泥。酸化后的污泥配料由污泥、凹凸棒石粘土、硫酸亞鐵、速溶硅酸鈉、聚乙烯醇、羥丙基甲基纖維素和碳酸鈉組成。酸化后的污泥的生產方法:將酸化后的污泥配料輸入磨機中磨粉,磨粉后的粉狀物為酸化后的污泥。城鎮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含水率高(75%~99%),是一種膏狀物,生活污潰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大多呈堿性,pH值為8~10,不利于直接生產再利用的產品。為應對水資源環境的重大挑戰,我國將繼續加大城市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隨著政府日益提高的節能環保要求、市政公用的繼續開放、環境產業政策的推進以及投融資環境的日趨完善,我國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事業將迎來歷史發展機遇。凹凸棒石粘土具有獨特的層鏈狀結構特征,晶體呈針狀,纖維狀或纖維集合狀。凹凸棒石粘土具有獨特的分散、耐高溫、抗鹽堿等良好的膠體性質和較高的吸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及粘結力。無水硫酸亞鐵是白色粉末,含結晶水的硫酸亞鐵是淺綠色晶體,10%水溶液的硫酸亞鐵對石蕊呈酸性,PH值約為3.7,在本專利技術中用于中和污泥的堿性。速溶硅酸鈉為白色粉狀物料,能快速溶解于水,具有粘結力強、強度較高,耐酸性、耐熱性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酸化后的污泥,其特征在于,酸化后的污泥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組分組成:酸化后的污泥半成品90~98%、速溶硅酸鈉0.1~5%、聚乙烯醇0.1~5%、羥丙基甲基纖維素0.01~3%和碳酸鈉0~3%。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酸化后的污泥,其特征在于,酸化后的污泥配料按重量百分比由下列組分組成:酸化后的污泥半成品90~98%、速溶娃酸鈉0.1~5%、聚乙烯醇0.1~5%、輕丙基甲基纖維素0.01~3%和碳酸鈉O~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酸化后的污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將酸化后的污泥配料輸入磨機中磨粉,顆粒細度< 0.074毫米,磨粉后的粉狀物為酸化后的污泥成品。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酸化后的污泥半成品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⑴將污泥混合物的配料輸入已經運轉的攪拌機中攪拌,污泥混合物在攪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盛英,許慶華,蔣文蘭,黃允金,黃飛翔,陳麗萍,
申請(專利權)人:許盛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