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站鍋爐用P92鋼的埋弧自動焊焊接工藝,具體方法是:選用含C量為0.06~0.08wt.%;Co含量在0.9~2.0wt.%;其它元素的含量與母材相同的焊絲,直徑選用2.4mm;焊接的具體方法如下:首先進行預熱;待預熱到200~250℃開始進行焊接,焊接速度勻速保持在13~22m/h;層間溫度控制在300-350℃,超過350℃時停止焊接,待溫度降低至350℃以下且不低于200℃時再繼續焊接。因此,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通過選擇低碳和Co合金化的焊材,降低焊縫的裂紋敏感性和抑制δ-鐵素體的形成,改善焊縫韌性。該工藝能提升層間溫度的上限至350℃,從而大幅度地提高焊接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站鍋爐用P92鋼的埋弧自動焊焊接工藝,具體方法是:選用含C量為0.06~0.08wt.%;Co含量在0.9~2.0wt.%;其它元素的含量與母材相同的焊絲,直徑選用2.4mm;焊接的具體方法如下:首先進行預熱;待預熱到200~250℃開始進行焊接,焊接速度勻速保持在13~22m/h;層間溫度控制在300-350℃,超過350℃時停止焊接,待溫度降低至350℃以下且不低于200℃時再繼續焊接。因此,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通過選擇低碳和Co合金化的焊材,降低焊縫的裂紋敏感性和抑制δ-鐵素體的形成,改善焊縫韌性。該工藝能提升層間溫度的上限至350℃,從而大幅度地提高焊接效率。【專利說明】—種電站鍋爐用P92鋼的埋弧自動焊焊接工藝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埋弧自動焊焊接工藝,尤其是涉及一種電站鍋爐用P92鋼的埋弧自動焊焊接工藝。
技術介紹
P92鋼是廣泛用于超超臨界鍋爐主蒸汽管、集箱等厚壁管道的一種新型馬氏體耐熱鋼。P92集箱主體焊接在制造廠完成,一般采用效率高和質量穩定的埋弧自動焊方法。但埋弧焊的熱輸入較焊條電弧焊大,而P92鋼的導熱性比低合金鋼小,使焊接層間溫度處于較高水平(連續施焊可達450°C以上),若不加限制將惡化焊縫韌性,但層溫限制的過低又不得不讓焊接過程經常停頓,犧牲焊接效率并影響焊接質量。此外,P92焊縫在埋弧焊過程中容易出現熱裂紋及黑線組織(S-鐵素體)。有研究表明層間溫度超過300°C時出現裂紋的幾率明顯增大(李振山,嚴正,柳志明,等,P91/P92鋼管道工廠化預制焊接接頭的無損檢驗與缺陷防治,2009),目前層間溫度一般被控制在280°C以內(毛敏,徐在林,張燕飛,等,超(超)臨界機組P92鋼焊接質量控制,2009),但層間溫度限制在280°C以下使焊接過程頻繁停頓及單次停頓的時間明顯延長,嚴重降低了生產效率。為此需制定合理的焊接工藝,在避免裂紋缺陷和保證接頭性能的同時,充分發揮埋弧自動焊效率高的優勢。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了一種通過選擇低碳和Co合金化的焊材,降低焊縫的裂紋敏感性和抑制S-鐵素體的形成,改善焊縫韌性。該工藝能提升層間溫度的上限至350°C,從而大幅度地提高焊接效率的一種電站鍋爐用P92鋼的埋弧自動焊焊接工藝。本專利技術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電站鍋爐用P92鋼的埋弧自動焊焊接工藝,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是:選用含C量為0.06~0.08 wt.% ;以Co部分替代Ni且Co含量在0.9~2.0wt.% ;其它元素的含量與母材相同的焊絲,且焊絲直徑選用2.4mm、或3.2mm、或4.0mm、或5.0mm ;焊接的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進行預熱,同時,焊接電流保持在370~390A,焊接電壓保持在30~36V ;待預熱到200~250°C開始進行焊接,焊接電流、焊接電壓均保持所述狀態,焊接速度勻速保持在13~22m/h ;層間溫度控制在300-350°C,超過350°C時停止焊接,待溫度降低至350°C以下且不低于200°C時再繼續焊接。在上述的一種電站鍋爐用P92鋼的埋弧自動焊焊接工藝,選用含C量為0.077wt.% ;以Co部分替代Ni且Co含量為0.90wt.% ;其它元素的含量與母材相同的焊絲,且焊絲直徑為2.4mm。在上述的一種電站鍋爐用P92鋼的埋弧自動焊焊接工藝,焊接步驟中,首先進行預熱,同時,焊接電流保持在380A,焊接電壓保持在32V ;待預熱達到200°C開始進行焊接,焊接電流、焊接電壓均保持所述狀態,焊接速度勻速保持在20m/h ;層間溫度控制在320°C,超過350°C時停止焊接,待溫度降低至320°C時再繼續焊接。因此,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通過選擇低碳和Co合金化的焊材,降低焊縫的裂紋敏感性和抑制S-鐵素體的形成,改善焊縫韌性。該工藝能提升層間溫度的上限至350°C,從而大幅度地提聞焊接效率。【專利附圖】【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專利技術埋弧焊焊接工藝和現有埋弧焊焊接工藝所得P92焊縫室溫沖擊功的比較。【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 一、本專利技術的工藝原理是基于如下考慮: (1)P92埋弧焊焊縫的熱裂紋傾向大,韌性偏低,主要是由于焊接材料選擇不當所致。目前一般選擇的是成分與P92鋼成分相當的焊絲,典型牌號如9CrWV和Thermanit MTS616埋弧焊焊絲等。這類焊絲的含C量較高(典型值為0.1lwt.%),同時添加約0.5-0.8 wt.%的Ni元素抑制δ-鐵素體的形成。其弊端在于焊絲較高的含C量增大了焊縫的熱裂紋敏感性,在高層溫時Ni的加入量顯得不足導致焊縫易于形成δ -鐵素體,但繼續提高焊絲Ni的加入量又使AaS分降低,影響焊后熱處理溫度的選擇。本專利技術選擇選擇C含量較低,且以Co部分替代Ni進行奧氏體化的焊絲。降低C含量,可以減小熱裂紋傾向,但C含量不能太低,以免降低焊縫的蠕變強度,建議控制在0.06?0.08 wt.% ;以Co部分替代Ni在有效抑制S -鐵素體形成的同時,還可以避免Aa的降低,同時改善焊縫的韌性和高溫蠕變性能,由于Co的奧氏體化能力只有Ni的60%,其含量控制在0.9?2.0wt.%。(2)選擇C含量較低,且以Co部分替代Ni進行奧氏體化的焊絲,由于提高了抗裂性和增強了奧氏體化能力,可在較高的層間溫度下焊接,從而提高焊接效率。我們通過層間溫度優化試驗,得到合理的層間溫度范圍為300-350°C。層間溫度繼續提高,雖然焊縫也沒有出現裂紋和S -鐵素體,但焊縫晶粒明顯粗化,韌性降低比較明顯。二、具體方法是: I)選用含C量為0.077wt.% ;以Co部分替代Ni且Co含量為0.90wt.% ;其它元素的含量與母材相同的焊絲。2)首先進行預熱;待預熱達到200°C開始進行焊接;層間溫度控制在320°C,超過350°C時停止焊接,待溫度降低至320°C時再繼續焊接。3)為避免層間溫度上升的過快,適當減小焊接熱輸入,因此選擇直徑為2.4mm的焊絲,焊接參數列于表I。表I埋弧自動焊焊接工藝參數【權利要求】1.一種電站鍋爐用P92鋼的埋弧自動焊焊接工藝,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是:選用含C量為0.06?0.08 wt.% ;以Co部分替代Ni且Co含量在0.9?2.0wt.% ;其它元素的含量與母材相同的焊絲,且焊絲直徑選用2.4mm、或3.2mm、或4.0mm、或5.0mm ;焊接的具體方法如下: 首先進行預熱,同時,焊接電流保持在370?390A,焊接電壓保持在30?36V ;待預熱到200?250°C開始進行焊接,焊接電流、焊接電壓均保持所述狀態,焊接速度勻速保持在13?22m/h ;層間溫度控制在300-350°C,超過350°C時停止焊接,待溫度降低至350°C以下且不低于200°C時再繼續焊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站鍋爐用P92鋼的埋弧自動焊焊接工藝,其特征在于,選用含C量為0.077wt.% ;以Co部分替代Ni且Co含量為0.90wt.% ;其它元素的含量與母材相同的焊絲,且焊絲直徑為2.4mm。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電站鍋爐用P92鋼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站鍋爐用P92鋼的埋弧自動焊焊接工藝,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是:選用含C量為0.06~0.08?wt.%;以Co部分替代Ni且Co含量在0.9~2.0wt.%;其它元素的含量與母材相同的焊絲,且焊絲直徑選用2.4mm、或3.2mm、或4.0mm、或5.0mm;焊接的具體方法如下:首先進行預熱,同時,焊接電流保持在370~390A,焊接電壓保持在30~36V;待預熱到200~250℃開始進行焊接,焊接電流、焊接電壓均保持所述狀態,焊接速度勻速保持在13~22m/h;層間溫度控制在300?350℃,超過350℃時停止焊接,待溫度降低至350℃以下且不低于200℃時再繼續焊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學,潘乾剛,曾會強,劉洪,劉洪偉,楊建明,
申請(專利權)人: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鍋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