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SCR尾氣后處理技術的發動機排氣管,屬于發動機尾氣后處理技術領域,包括套裝在一起的內層排氣管體和外層排氣管體,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均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一體式薄壁異性彎管,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兩端均封口設置,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之間形成用于隔熱和保溫的真空空腔。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優異的隔熱保溫性能,即使在低溫狀態下,也能充分保證了SCR尾氣后處理系統中的Nx的轉換率,可靠性高,且成本大大降低,克服了SCR尾氣后處理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基于SCR尾氣后處理技術的發動機排氣管
本專利技術涉及發動機尾氣后處理
,尤其是涉及一種基于SCR尾氣后處理技術的發動機排氣管。
技術介紹
選擇性催化還原SCR技術是國四及更高排放法規的主流技術路線,為了達到適宜的Nx轉換率,需排氣溫度需控制在230°C -450°C。低負載運行時,排氣歧管進入尾氣管的廢氣最低溫度約250°C,尾氣通過常規管件的溫度降低會大于40°C,無法達到適宜的Nx轉換率,故必須采取保溫措施以控制尾氣溫度降值。針對SCR系統排氣管保溫的需求,為了達到保溫效果,現有技術中采用的在排氣管外壁包裹隔熱套或隔熱板的方式,隔熱套的缺點在于,耐腐蝕、耐氣候性能差,外觀不美觀,且隔熱套大都需進口,成本較高;而隔熱板占用空間大,成本也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SCR尾氣后處理技術的發動機排氣管,具有優異的隔熱保溫性能,即使在低溫狀態下,也能充分保證了 SCR尾氣后處理系統中的Nx的轉換率,可靠性高,且成本大大降低,克服了 SCR尾氣后處理的技術難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基于SCR尾氣后處理技術的發動機排氣管,包括套裝在一起的內層排氣管體和外層排氣管體,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均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一體式薄壁異性彎管,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兩端均封口設置,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之間形成用于隔熱和保溫的真空空腔。優選的,所述外層排氣管體的管壁上設有若干條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凹凸加強筋。優選的,所述外層排氣管體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變截面管體。優選的,所述內層排氣管體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變截面管體。優選的,所述外層排氣管體上設有用于定位卡箍的環形凹槽。優選的,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兩端通過法蘭件封口或者通過翻邊封□。優選的,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均為薄壁不銹鋼管或薄壁碳鋼管。優選的,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的壁厚均為0.6-lmm。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由于基于SCR尾氣后處理技術的發動機排氣管包括內層排氣管體和外層排氣管體且兩端均封口設置,且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均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一體式薄壁異性彎管,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之間形成真空空腔,真空空腔具有優異的隔熱保溫性能,即使在低溫狀態下,也可保證溫度的降值在10°c以內,避免尿素水溶液結晶,充分保證了 SCR尾氣后處理系統中的Nx的轉換率,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一體式薄壁不銹鋼異性彎管,從耐氣候、耐老化、耐腐蝕性能和可靠性上均優于現有技術中采用的隔熱板和隔熱套,代替了多處焊接,有效避免了產品失效,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且外觀新穎,提升了產品檔次,且比隔熱板和隔熱套輕量化20%以上,結構強度更高,因此綜合成本更具優勢。另外,該發動機排氣管還可應用于有隔熱需求的機型中,有效保護包裹在排氣管上的線束。此外,由于汽油機熱效率30%左右,柴油機熱效率40%左右,其損失部分50%以上隨尾氣排除,該發動機排氣管為高效收集尾氣余熱提供一種新途徑,例如,保溫排氣管將高溫尾氣引入中空車廂板,可有效解決寒冷區域工程車輛車廂結冰不能正常翻起的技術難題。由于外層排氣管體的管壁上設有若干條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凹凸加強筋,在降低了管體厚度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發動機排氣管的結構強度。由于外層排氣管體和內層排氣管體均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變截面管體,變截面的管體結構可以在保證強度的基礎上節省材料,進一步實現輕量化。由于外層排氣管體上設有環形凹槽,可直接用卡箍對該發動機排氣管進行固定,且提高了發動機排氣管的結構強度。【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在A-A處的剖視圖;圖3是圖1的立體圖;其中:1、內層排氣管體;2、外層排氣管體;3、真空空腔;4、凹凸加強筋;5、環形凹槽;6、卡箍;7、法蘭件;8、翻邊端。【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0021 ] 如圖1、圖2和圖3共同所示,基于SCR尾氣后處理技術的發動機排氣管,包括套裝在一起的內層排氣管體I和外層排氣管體2,內層排氣管體I與外層排氣管體2均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一體式薄壁異性彎管,內層排氣管體I與外層排氣管體2兩端均封口設置,內層排氣管體I與外層排氣管體2之間形成用于隔熱和保溫的真空空腔3。外層排氣管體2的管壁上設有若干條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凹凸加強筋4,在降低了管體厚度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了發動機排氣管的結構強度。外層排氣管體2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變截面管體,內層排氣管體I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變截面管體,變截面的管體結構也可以在保證強度的基礎上節省材料,進一步實現輕量化。本專利技術中,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一體式薄壁異性彎管只有一條縱向的焊縫,橫向沒有焊縫,與通過多次橫向拼焊而成的管體完全不同,可有效避免了產品失效,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且外觀新穎,提升了產品檔次。外層排氣管體2上設有環形凹槽5,可直接用卡箍6對該發動機排氣管進行固定,且提高了發動機排氣管的結構強度。內層排氣管體I與外層排氣管體2兩端通過法蘭件7封口或者通過翻邊封口,本實施例中,內層排氣管體I與外層排氣管體2 —端采用法蘭件7,另一端為翻邊端8,內層排氣管體I與外層排氣管體2均為薄壁不銹鋼管或薄壁碳鋼管。內層排氣管體I與外層排氣管體2的壁厚均為0.6-lmm。本專利技術發動機排氣管的真空空腔3具有優異的隔熱保溫性能,即使在低溫狀態下,也可保證溫度的降值在10°c以內,避免尿素水溶液結晶,充分保證了 SCR尾氣后處理系統中的Nx的轉換率,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一體式薄壁不銹鋼異性彎管從耐氣候、耐老化、耐腐蝕性能和可靠性上均優于現有技術中采用的隔熱板和隔熱套,代替了多處焊接,有效避免了產品失效,大大提高了產品的可靠性,且外觀新穎,提升了產品檔次,且比隔熱板和隔熱套輕量化20%以上,結構強度更高,因此綜合成本更具優勢。另外,該發動機排氣管還可應用于有隔熱需求的機型中,有效保護包裹在排氣管上的線束。此外,由于汽油機熱效率30%左右,柴油機熱效率40%左右,其損失部分50%以上隨尾氣排除,該發動機排氣管為高效收集尾氣余熱提供一種新途徑,例如,保溫排氣管將高溫尾氣引入中空車廂板,可有效解決寒冷區域工程車輛車廂結冰不能正常翻起的技術難題。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特別適合應用于SCR尾氣后處理技術中,真空空腔3具有優異的隔熱保溫性能,即使在低溫狀態下,也能充分保證了 SCR尾氣后處理系統中的Nx的轉換率,可靠性高,且成本大大降低,克服了 SCR尾氣后處理技術的世界性難題。本專利技術不局限于上述具體的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上述構思出發,不經過創造性的勞動,所作出的種種變換,均落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基于SCR尾氣后處理技術的發動機排氣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裝在一起的內層排氣管體和外層排氣管體,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均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一體式薄壁異性彎管,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兩端均封口設置,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之間形成用于隔熱和保溫的真空空腔。
【技術特征摘要】
1.基于SCR尾氣后處理技術的發動機排氣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裝在一起的內層排氣管體和外層排氣管體,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均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一體式薄壁異性彎管,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兩端均封口設置,所述內層排氣管體與外層排氣管體之間形成用于隔熱和保溫的真空空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CR尾氣后處理技術的發動機排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排氣管體的管壁上設有若干條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凹凸加強筋。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SCR尾氣后處理技術的發動機排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排氣管體為通過液壓成型加工而成的變截面管體。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SCR尾氣后處理技術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易斌,何海林,蒲博偉,畢明松,高林玉,
申請(專利權)人:濰坊倍力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