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包括槽車上的用于運送己內酰胺的裝料罐和用于儲存己內酰胺的原料罐,所述原料罐通過管道與一只水封罐相通,在原料罐的頂部設有呼吸閥,所述裝料罐通過輸送管道與原料罐下部相連接,在輸送管道上設有輸送泵和止回閥,所述裝料罐頂部設有一根氮氣進管,其特征是氮氣進管上設有一只三通閥,所述水封罐通過回氣管與所述三通閥相連接。這種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在卸料時,隨著原料罐中的液位增加,原料罐中的氮氣從水封罐處排出,此時可切換三通閥,使這些排出的氮氣通過氮氣進管進入裝料罐內,這樣形成平衡,一方面可以減少氮氣的浪費,另一方面,還可以防止己內酰胺隨氮氣排出污染環境。(*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
[0001 ] 本技術涉及一種卸料裝置,尤其是一種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
技術介紹
己內酰胺是錦綸6切片生產的重要原料,在錦綸6切片生產企業中,通常采用槽車將己內酰胺運至廠區內的原料罐處。現有的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包括槽車上的用于運送己內酰胺的裝料罐和用于儲存己內酰胺的原料罐,所述原料罐通過管道與一只水封罐相通,在原料罐的頂部設有呼吸閥,所述裝料罐通過輸送管道與原料罐下部相連接,在輸送管道上設有輸送泵和止回閥,所述原料罐頂部設有一根氮氣進管。在卸料過程中,在裝料罐中需要持續不斷地充入氮氣,輸送泵動作后裝料罐中的己內酰胺液態就被輸送至原料罐中,隨著原料罐中己內酰胺的增加,原料罐中儲存的氮氣就會從水封罐先排出,當原料罐內壓力過大時,氮氣還會從呼吸閥處排出,這樣每一次卸料都會造成氮氣的大量浪費,一方面氮氣隨意排放,另一方面裝料罐中又需要不斷地充入氮氣,這樣不利于節能,為了減少生產成本,有必要對現有的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設計的一種可減少氮氣浪費、提高氮氣利用率的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本技術所設計的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包括槽車上的用于運送己內酰胺的裝料罐和用于儲存己內酰胺的原料罐,所述原料罐通過管道與一只水封罐相通,在原料罐的頂部設有呼吸閥,所述裝料罐通過輸送管道與原料罐下部相連接,在輸送管道上設有輸送泵和止回閥,所述裝料罐頂部設有一根氮氣進管,其特征是氮氣進管上設有一只三通閥,所述水封罐通過回氣管與所述三通閥相連接。其中,水封罐中裝著水,原料罐中的氣體可以從水封罐中排出,而外部的氣體由于水的存在不能進入原料罐內,水封罐在化工設備中屬常用設備。作為優選:所述呼吸閥外部設有一個集氣罩,所述集氣罩上設有通氣管,在通氣管上設有電磁閥,所述集氣罩通過軟管與所述回氣管相連接;所述原料罐頂部固定設有管狀座,所述管狀座上設有通氣口,所述集氣罩呈一個無底的圓柱形,該集氣罩插入設置在所述管狀座內并與之相配合,所述集氣罩上設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通氣口下方;所述集氣罩內壁設有限位環,所述原料罐頂部設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位于所述限位環內;所述通氣口呈上大下小的形狀;本技術所設計的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在卸料時,首先在三通閥的進口處通入氮氣,并開啟輸送泵將己內酰胺液體從裝料罐輸向原料罐,隨著原料罐中的液位增加,原料罐中的氮氣從水封罐處排出,此時可切換三通閥,使這些排出的氮氣通過回氣管進入三通閥的另一個進口,并最終通過氮氣進管進入裝料罐內,這樣形成平衡,這樣在卸料過程中無需持續地額外往裝料罐中充氮氣,一方面可以減少氮氣的浪費,提高了氮氣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還可以防止己內酰胺隨氮氣排出污染環境。【附圖說明】圖1是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實施例3原料罐頂部集氣罩處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實施例4原料罐頂部集氣罩處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實施例5通氣口的形狀示意圖;圖中:槽車1、裝料罐2、原料罐3、水封罐4、呼吸閥5、輸送管道6、輸送泵7、氮氣進管8、三通閥9、止回閥10、回氣管11、集氣罩12、通氣管13、電磁閥14、軟管15、管狀座16、通氣口 17、通孔18、限位環19、限位桿20。【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實施例1: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包括槽車I上的用于運送己內酰胺的裝料罐2和用于儲存己內酰胺的原料罐3,所述原料罐3通過管道與一只水封罐4相通,在原料罐3的頂部設有呼吸閥5,所述裝料罐2通過輸送管道6與原料罐3下部相連接,在輸送管道6上設有輸送泵7和止回閥10,所述裝料罐2頂部設有一根氮氣進管8,其特征是氮氣進管8上設有一只三通閥9,所述水封罐4通過回氣管11與所述三通閥9相連接。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在卸料時,首先在三通閥9的進口處通入氮氣,并開啟輸送泵7將己內酰胺液體從裝料罐2輸向原料罐3,隨著原料罐3中的液位增加,原料罐3中的氮氣從水封罐4處排出,此時可切換三通閥9,使這些排出的氮氣通過回氣管11進入三通閥9的另一個進口,并最終通過氮氣進管8進入裝料罐2內,這樣形成平衡,在卸料過程中無需持續地額外往裝料罐2中充氮氣,一方面可以減少氮氣的浪費,提高了氮氣的利用率,另一方面,還可以防止己內酰胺隨氮氣排出污染環境;另外在必要的時候還可以切換三通閥9從外部加入氮氣。實施例2: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與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呼吸閥5外部設有一個集氣罩12,所述集氣罩12上設有通氣管13,在通氣管13上設有電磁閥14,所述集氣罩12通過軟管15與所述回氣管11相連接;當己內酰胺液體輸送過快時,原料罐3中液位急劇增加,罐內壓力變大,為了安全起見,呼吸閥5自動打開,多余的氮氣從呼吸閥5處排出;在平時電磁閥14可以打開,這樣集氣罩12與大氣連通,呼吸閥5正常工作,當卸料時,可以將電磁閥14關閉,集氣罩12將從呼吸閥5處排出的氮氣收集起來并通過軟管輸送至回氣管11中,最終也通過三通閥9和氮氣進管8進入裝料罐2內,這樣可進一步減少氮氣的排放。實施例3:如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與實施例2不同的是:所述原料罐3頂部固定設有管狀座16,所述管狀座16上設有通氣口 17,所述集氣罩12呈一個無底的圓柱形,該集氣罩12插入設置在所述管狀座16內并與之相配合,所述集氣罩12上設有通孔18,所述通孔18位于所述通氣口 17下方;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安全性更好,在卸料過程中由于各種意外情況會導致罐內壓力升高,呼吸閥5的作用本來是在罐內壓力升高時可以排氣,而在呼吸閥5外設置了集氣罩12后,呼吸閥5被限制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呼吸閥5的作用大力減弱,因此,采用本實施例的方案后,當罐內壓力因意外而升高時,集氣罩12會被向上頂,使得通孔18與通氣口 17重合,這樣呼吸閥5直接與大氣相通,可提高安全性;在極限情況下,集氣罩12可以被彈出,徹底釋放呼吸閥5,因此安全性更好。實施例4:如圖4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與實施例3不同的是:所述集氣罩12內壁設有限位環19,所述原料罐3頂部設有限位桿20,所述限位桿20位于所述限位環19內;這樣集氣罩12在上下串動的過程中不會跑歪,確保通孔18與通氣口 17能重合。實施例5:如圖5所示,本實施例所描述的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與實施例4不同的是:所述通氣口 17呈上大下小的形狀;集氣罩12在壓力的作用下向上運行過程中,通孔18與通氣口 17的重合面是逐漸增大的,安全性更好。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技術的構思作舉例說明。本技術所屬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技術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包括槽車(1)上的用于運送己內酰胺的裝料罐(2)和用于儲存己內酰胺的原料罐(3),所述原料罐(3)通過管道與一只水封罐(4)相通,在原料罐(3)的頂部設有呼吸閥(5),所述裝料罐(2)通過輸送管道(6)與原料罐(3)下部相連接,在輸送管道(6)上設有輸送泵(7)和止回閥(10),所述裝料罐(2)頂部設有一根氮氣進管(8),其特征是氮氣進管(8)上設有一只三通閥(9),所述水封罐(4)通過回氣管(11)與所述三通閥(9)相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包括槽車(I)上的用于運送己內酰胺的裝料罐(2)和用于儲存己內酰胺的原料罐(3),所述原料罐(3)通過管道與一只水封罐(4)相通,在原料罐(3)的頂部設有呼吸閥(5),所述裝料罐(2)通過輸送管道(6)與原料罐(3)下部相連接,在輸送管道(6)上設有輸送泵(7)和止回閥(10),所述裝料罐(2)頂部設有一根氮氣進管(8),其特征是氮氣進管(8)上設有一只三通閥(9),所述水封罐(4)通過回氣管(11)與所述三通閥(9)相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己內酰胺槽車卸料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呼吸閥(5)外部設有一個集氣罩(12),所述集氣罩(12)上設有通氣管(13),在通氣管(13)上設有電磁閥(14),所述集氣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林杰,俞忠利,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美邦實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