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不需要對容器的外表面進行加工、減少加工的麻煩且能夠將保護構件容易地向容器的外表面安裝的電動壓縮機及電動壓縮機的制造方法。電動壓縮機(1)具備:具有曲面狀的外表面的容器(2);設于容器(2)的外表面的電氣端子(3);從容器(2)的外表面向外表面的法線方向突出的銷狀的螺栓(4a、4b);及終端防護器(5),其形成在突出方向上與螺栓(4a、4b)的位置對應的開口部(7a、7b),且將螺栓(4a、4b)插入開口部(7a、7b)而包圍電氣端子(3)。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具備對制冷劑氣體進行壓縮的壓縮部與驅動壓縮部的電動機的。
技術介紹
電動壓縮機在金屬制的容器內收容有壓縮機和驅動壓縮機的電動機。通過使壓縮機運轉,將內部的制冷劑氣體壓縮排出。金屬制的容器具有密閉性,向電動機供給的電力經由設于容器的開口部的電氣端子而從外部的電源供給部向電動機供給。為了防止電氣端子向外部的露出,在容器的外表面設有包圍電氣端子的作為保護構件的終端防護器。在專利文獻I中,作為電動壓縮機的終端保護罩的專利技術,公開有節省加工操作且使制作變得容易的技術。在先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實公昭49-23291號公報專利技術概要專利技術要解決的課題在將合成樹脂制的終端防護器設置于容器的外表面時,需要確保防水等的密封性。因此,一直以來,終端防護器與容器的外表面接觸的密封面成為平面形狀。因而,相對于具有圓筒形狀或球體形狀的容器而實施用于形成平面形狀的機械加工、例如板金加工等。另外,在將終端防護器安裝于容器的外表面時,終端防護器的設置方向朝向容器的中心方向(容器外表面的法線方向)進行安裝。因此,通常使用固定用螺栓,從終端防護器的外側朝容器的方向插入固定用螺栓。因此,固定用螺栓的一部分貫穿到容器的內部。另外,在基于固定用螺栓的設置的情況下,設置在終端防護器與容器的外表面之間的橡膠制等的密封構件不具有能夠相對于容器的外表面定位的構件。因此,密封構件首先粘貼在終端防護器側,與終端防護器同時設置在容器的外表面。而且,在容器的外表面上卷繞有毛氈制的隔音構件,在卷繞了隔音構件之后設置終端防護器與密封構件,因此將隔音構件夾在密封構件與容器的外表面之間。其結果是,密封構件難以收納于終端防護器的外形而露出。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其能夠不需要加工容器的外表面、減少加工的麻煩、并且能夠將保護構件容易地向容器的外表面安裝。解決方案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技術方案的電動壓縮機具備:容器,其具有曲面狀的外表面;電氣端子,其設于所述容器的外表面;銷狀的突起部,其從所述容器的外表面向所述外表面的法線方向突出;及保護構件,其形成有在突出方向上與所述突起部的位置對應的開口部,且將所述突起部插入所述開口部而包圍所述電氣端子。根據該結構,銷狀的突起部從曲面狀的容器的外表面向外表面的法線方向突出設置,保護構件的開口部與突起部的位置在突出方向上對應地形成。而且,通過將突起部插入保護構件的開口部,保護構件安裝于容器,并包圍設于容器的外表面的電氣端子。因而,在容器的保護構件安裝部分處,無須在外表面上形成平面部分,能夠保持曲面地安裝保護構件,因此能夠減少加工的麻煩。在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技術方案中,也可以將所述突起部沿著所述外表面的周向排列設置兩個,與所述兩個突起部對應的所述開口部向所述保護構件的側向切口。根據該結構,沿著容器的外表面的周向并排地設置兩個突起部,該突起部向曲面的法線方向突出,因此從曲面的軸線方向觀察時,兩個突起部呈〃字狀張開。而且,通過使保護構件的開口部朝側向切口,在突起部處容易插入保護構件的開口部。在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技術方案中,該電動壓縮機還具備在所述容器的外表面與所述保護構件之間設置的密封構件,所述突起部具有沿著所述外表面的周向排列設置的兩個第一突起部及相對于所述第一突起部而設于所述外表面的軸線方向的一個第二突起部,所述密封構件與所述第一突起部中的一方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各自對應地形成有對所述密封構件進行兩點支承的兩個第一開口部。根據該結構,在密封構件上形成兩個第一開口部,密封構件被插入到第一開口部的第一突起部與第二突起部兩點支承。因此,在將密封構件安裝于容器時,密封構件相對于容器的外表面而可靠地定位。在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技術方案中,也可以在所述電氣端子的突出方向相對于供所述容器設置的基底部的直線部分為傾斜方向的情況下,所述保護構件具有在安裝于所述容器時相對于所述基底部的直線部分而形成有平行面的外表面。根據該結構,在保護構件安裝于容器時,保護構件具有相對于供容器設置的基底部的直線部分平行的外表面,因此基底部的直線部分與保護構件的外表面成為平行。因而,即使在電氣端子的突出方向相對于基底部的直線部分為傾斜方向的情況下,也能夠相對于基底部而適當地收納保護構件。本專利技術的第二技術方案的電動壓縮機的制造方法中,該電動壓縮機具備:容器;電氣端子,其設于所述容器的外表面;銷狀的突起部,其向所述容器的外表面突出;保護構件,其形成有在突出方向上與所述突起部的位置對應的開口部,且將所述突起部插入所述開口部而包圍所述電氣端子;及密封構件,其設置在所述容器的外表面與所述保護構件之間,該電動壓縮機的制造方法具備:向所述突起部嵌套所述密封構件的步驟;在所述密封構件嵌套所述突起部之后,向所述容器的外表面卷繞隔音構件的步驟;在卷繞有所述隔音構件的所述容器的所述電氣端子處對電纜進行接線的步驟;及在向所述電氣端子接線有所述電纜的所述容器的外表面上安裝所述保護構件的步驟。根據該結構,在將密封構件向突起部嵌套而安裝于容器的外表面之后,將隔音構件卷繞于容器的外表面,進而在電氣端子處對電纜進行接線。而且,之后將保護構件安裝于容器的外表面。因而,在確定密封構件的位置之后設置隔音構件,因此密封構件與隔音構件的配合部分的加工變得容易。對此,由于將密封構件可靠地安裝,因此保護構件的安裝也變得容易進行。以往,在卷繞隔音構件之后與保護構件一并將密封構件安裝于容器的外表面,因此密封構件從保護構件的外形露出而難以組裝,但在本專利技術中不易產生上述不良情況。專利技術效果根據本專利技術,能夠不需要加工容器的外表面,減少加工的麻煩,并且能夠將保護構件容易地向容器的外表面安裝。【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動壓縮機的主視圖。圖2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動壓縮機的外表面與終端防護器的立體圖。圖3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終端防護器安裝前的電動壓縮機的主視圖。圖4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終端防護器安裝前的電動壓縮機的外表面、電氣端子與襯墊的立體圖。圖5是表示沿著圖1的A-A線切斷后的電動壓縮機的橫向剖視圖。圖6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動壓縮機的橫向剖視圖,表示安裝終端防護器與襯墊之前的狀態。圖7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終端防護器的主視圖。圖8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終端防護器的后視圖。圖9是表示沿著圖7的C-C線切斷后的終端防護器的縱向剖視圖。圖10是表示沿著圖9的B-B線切斷后的終端防護器的縱向剖視圖。圖11是表示沿著圖9的D-D線切斷后的終端防護器的縱向剖視圖。圖12是表示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襯墊的主視圖。圖13是表不本專利技術的一實施方式的電動壓縮機與基底部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首先,說明電動壓縮機I的結構。電動壓縮機I在金屬制的容器2內收容有壓縮機與驅動壓縮機的電動機等。通過使壓縮機運轉,將內部的制冷劑氣體壓縮排出。金屬制的容器2具有密閉性,向電動機供給的電力經由設于容器2的開口部的電氣端子3而從容器2的外部的電源向電動機供給。如圖5及圖6所示,容器2的橫截面例如為圓筒形狀。圓筒形狀的軸線方向與設置電動壓縮機I時的電動壓縮機I的上下方向一致。如圖4及圖6所示,電氣端子3從容器2的外表面向外側突出。電氣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動壓縮機,其中,所述電動壓縮機具備:容器,其具有曲面狀的外表面;電氣端子,其設于所述容器的外表面;銷狀的突起部,其從所述容器的外表面向所述外表面的法線方向突出;及保護構件,其形成有在突出方向上與所述突起部的位置對應的開口部,且將所述突起部插入所述開口部而包圍所述電氣端子。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2.02.15 JP 2012-0307761.一種電動壓縮機,其中, 所述電動壓縮機具備: 容器,其具有曲面狀的外表面; 電氣端子,其設于所述容器的外表面; 銷狀的突起部,其從所述容器的外表面向所述外表面的法線方向突出;及保護構件,其形成有在突出方向上與所述突起部的位置對應的開口部,且將所述突起部插入所述開口部而包圍所述電氣端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壓縮機,其中, 所述突起部沿著所述外表面的周向排列設置兩個, 與所述兩個突起部對應的所述開口部向所述保護構件的側向切口。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壓縮機,其中, 所述電動壓縮機還具備在所述容器的外表面與所述保護構件之間設置的密封構件,所述突起部具有沿著所述外表面的周向排列設置的兩個第一突起部及相對于所述第一突起部而設于所述外表面的軸線方向的一個第二突起部, 所述密封構件與所述第一突起部中的一方和所述第二突起部各自對應地形成有對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須洋悟,水野尚夫,木全央幸,
申請(專利權)人: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