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橋梁領域,具體涉及跨座式單軌交通用高架段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為鋼筋混凝土墩柱,所述墩柱柱頂設置有箱式預埋件,所述箱式預埋件上具有預留短柱;所述橫梁為預制鋼梁,其兩端下翼板與所述箱式預埋件的對應安裝位置處分別預留有安裝孔,所述橫梁的梁體上方設有預留腔,其中所述安裝孔與所述預留短柱套裝配合并構成配合連接使得所述橫梁與所述墩柱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優點是:保證鋼橫梁施工質量的同時,縮短了施工工期,減少了對地面交通的影響和消除路中滿堂支架施工帶來的安全隱患;解決了單軌交通拉力支座的錨固安裝問題,安裝精度高,支承效果好。(*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跨座式單軌交通用高架段結構
本技術涉及橋梁領域,具體涉及跨座式單軌交通用高架段結構。
技術介紹
跨座式單軌交通高架線路在路中路側相互轉換、線間距較大和多線處需設置門型墩結構。一般做法是采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門型墩橫梁,滿堂支架施工,采用鋼結構時將支承單軌交通的拉力支座直接焊接在鋼構件上,但上述做法缺點明顯:首先,由于需要在路中搭設滿堂支架,對地面道路交通影響較大且存在安全隱患;其次,由于拉力支座是一個復雜體系,對安裝精度要求比較高,直接采用焊接方式很難滿足精度要求,無法滿足精度要求容易對單軌交通線路造成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根據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跨座式單軌交通用高架段結構,將預制鋼橫梁吊裝在混凝土墩柱后再澆筑成一體,不但縮短了施工工期,減少了對地面交通的影響和消除路中滿堂支架施工帶來的安全隱患;同時,通過拉力支座錨箱與預制鋼橫梁預留腔澆筑成一體,使其安裝精度以及支承強度得到保障。本技術目的實現由以下技術方案完成:一種跨座式單 軌交通用高架段結構,包括橫梁與墩柱,所述橫梁由位于其兩側的墩柱固定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為鋼筋混凝土墩柱,所述墩柱柱頂設置有箱式預埋件,所述箱式預埋件上具有預留短柱;所述橫梁為鋼箱梁,其兩端下翼板與所述預留短柱的對應安裝位置處分別預留有安裝孔,所述橫梁的梁體上方設有預留腔,其中所述安裝孔與所述預留短柱套裝配合并構成配合連接使得所述橫梁與所述墩柱固定連接。在所述預留腔內設置有用于支承單軌的拉力支座錨箱。所述箱式預埋件由若干圍板組合構成,所述圍板與所述墩柱預留主筋焊接固定,所述箱式預埋件內部為混凝土澆筑體,所述箱式預埋件與所述安裝孔螺栓連接固定。所述箱式預埋件內部的混凝土澆筑體與所述墩柱之間構成一體結構。所述預留腔與固定所述拉力支座的支座錨箱之間通過澆筑混凝土構成一體結構。本技術的優點是:保證鋼橫梁施工質量的同時,縮短了施工工期,減少了對地面交通的影響和消除路中滿堂支架施工帶來的安全隱患;解決了單軌交通軌道梁拉力支座的錨固安裝問題,安裝精度高,支承效果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中墩柱與橫梁的連接結構圖;圖3是本技術中橫梁與拉力支座的連接結構圖;圖4是本技術中橫梁的立面圖;圖5是圖4的仰視圖;圖6是圖4的剖視圖;圖7是本技術中墩柱的立面圖;圖8是本技術中墩柱柱頂俯視圖;圖9是圖8的橫向剖視圖;圖10是圖8的縱向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技術特征及其它相關特征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以便于同行業技術人員的理解:如圖1-10所示,圖中標號1-20分別為:墩柱1、橫梁2、拉力支座3、預留短柱4、橫梁后澆混凝土 5、墩柱后澆混凝土 6、豎向圍板7、螺栓8、錨筋9、腔體內后澆混凝土 10、預留腔11、安裝孔12、橋墩主筋13、螺栓孔14、水平板15、支承板16、連接板17、下翼板18、箱式預埋件19、支座錨箱20。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跨座式單軌交通用高架段結構由墩柱1、橫梁2構成的門型結構構成,其中橫梁2由位于其兩端的墩柱I固定支承,橫梁2上方固定安裝兩個拉力支座3,每個拉力支座3分別支承一條單軌軌道梁。如圖9、10所示,墩柱I為一混凝土墩柱,其柱頂設置有一豎直向上的箱式預埋件19,箱式預埋件19上具有一預留短柱4,預留短柱4作為與橫梁2的連接部分,其外圍還設置有連接板17,連接板17上開有螺栓孔14 ;如圖4-6所示,橫梁2為預制鋼橫梁,其兩側下翼板18與預留短柱4的對應安裝位置處分別預留開有安裝孔12,安裝孔12兩側的下翼板18分別開有與螺栓孔14位置相匹配的螺栓孔;如圖2所示,安裝孔12分別與兩側對應的預留短柱4套裝配合,使得橫梁2與墩柱I之間構成固定連接,橫梁2上的下翼板18與墩柱I上的水平圍板15通過螺栓8構成緊固連接并通過澆筑橫梁后澆混凝土 5使橫梁2與墩柱I之間構成一體結構,在保證墩柱I對橫梁2的支承力的同時,實現工廠預制、現場吊裝的方式進行高架段結構的搭建,不僅縮短了施工工期,還減少了對地面交通的影響和消除路中滿堂支架施工帶來的安全隱患。如圖4、5所示,預制的橫梁2上方開設有兩個預留腔11,預留腔11分別作為支承兩條單軌交通線路的拉力支座3的安裝位。如圖3所示,在預留腔11內埋設有若干水平布置的錨筋9使得預留腔11形成支座錨箱20,將拉力支座3定位于支座錨箱20中后再澆筑腔體內后澆混凝土 10,使得拉力支座3與支座錨箱20構成一體,在保證拉力支座3安裝精度要求的同時,還加強了橫梁2對拉力支座3的支承效果。如圖7-10所示,墩柱I的柱頂預留短柱4的外圍設置有一箱式預埋件19,該箱式預埋件19起到定位支承預留短柱4,并將其與墩柱I構成一體的作用。該箱式預埋件19由豎向圍板7、水平板15以及支承板16構成,其中豎向圍板7繞墩柱I的柱頂周長方向設置并分別與墩柱I上預留的橋墩主筋13相固定,豎向圍板7在墩柱I的柱頂構成墩柱后澆混凝土 6的澆筑區域;支承板16固定在由豎向圍板7構成的區域中部,其板體四周分別與豎向圍板7焊接固定,其上表面固定連接支承預留短柱4 ;水平板15封裝由豎向圍板7構成的半封閉區域上開口,由于預留短柱4的高度大于豎向圍板7的高度,所以水平板15板體的覆蓋范圍是由豎向圍板7的上緣至預留短柱4的柱體。由豎向圍板7、水平板15以及支承板16構成的圍板結構中的澆筑區域均由墩柱后澆混凝土 6填筑,實現預留墩柱4與墩柱I之間的相固定。本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時:預埋墩柱4周圍的豎直圍板7先與墩柱主筋13進行焊接,接著再焊接其余圍板,校準后澆筑混凝土完成預埋墩柱4安裝。吊裝預先在工廠加工制作好的橫梁2,架設時將鋼橫梁2兩端下翼板安裝孔12直接套裝在墩柱I頂部的預留短柱4上,擰緊梁端的螺栓8臨時定位。安裝時,橫梁2與墩柱I之間不固定死,待軌道梁及其它二期恒載施工完成后再轉換為剛性連接,該種方式減小了墩柱頂彎矩,改善結構受力。在橫梁2上的預留腔11內焊接好錨筋9,吊裝拉力支座3,校準后再澆筑腔體內后澆混凝土 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跨座式單軌交通用高架段結構,包括橫梁與墩柱,所述橫梁由位于其兩側的墩柱固定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為鋼筋混凝土墩柱,所述墩柱柱頂設置有箱式預埋件,所述箱式預埋件上具有預留短柱;所述橫梁為預制鋼梁,其兩端下翼板與所述預留短柱的對應安裝位置處分別預留有安裝孔,所述橫梁的梁體上方設有預留腔,其中所述安裝孔與所述預留短柱套裝配合并構成配合連接使得所述橫梁與所述墩柱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跨座式單軌交通用高架段結構,包括橫梁與墩柱,所述橫梁由位于其兩側的墩柱固定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墩柱為鋼筋混凝土墩柱,所述墩柱柱頂設置有箱式預埋件,所述箱式預埋件上具有預留短柱;所述橫梁為預制鋼梁,其兩端下翼板與所述預留短柱的對應安裝位置處分別預留有安裝孔,所述橫梁的梁體上方設有預留腔,其中所述安裝孔與所述預留短柱套裝配合并構成配合連接使得所述橫梁與所述墩柱固定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跨座式單軌交通用高架段結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預留腔內設置有用于支承單軌軌道梁的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文艷,王安宇,邢曉輝,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市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