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CVT變速器,包括:軸(1),該軸(1)與殼體(4)軸頸連接;第一槽輪(14),該第一槽輪(14)固定在軸(1)上;第二槽輪(12),該第二槽輪可平行于軸的旋轉軸線(1A)運動,該第二槽輪通過使得第一槽輪部件(22)與第二槽輪接收部件(12A)配合地接合而鎖定與第一槽輪的旋轉關系,該第二槽輪接收部件相對于旋轉軸線布置在螺旋角度(HA)處;鏈輪(6),該鏈輪與殼體軸頸連接,該鏈輪與可運動部件(26)螺紋接合(6B);軸承(16),該軸承(16)布置在可運動部件和第二槽輪之間,該可運動部件與殼體接合(5A),因此,可運動部件的運動與旋轉軸線平行;以及電促動器(30),該電促動器與鏈輪接合;第二槽輪可通過鏈輪的旋轉而軸向運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無級變速器、離合器系統、車輛以及用于控制變速器的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CVT,更特別是涉及一種具有機動控制器的CVT,該機動控制器驅動可運動槽輪,用于調節傳動比。
技術介紹
普通的雪地汽車驅動組包括具有驅動滑輪和從動滑輪的無級變速器(CVT),該驅動滑輪與發動機曲軸操作地聯接,該從動滑輪與從動軸聯接。驅動滑輪用作離合器,并包括離心驅動的調節機構,CVT的傳動比根據發動機速度和從動滑輪的輸出力矩通過該調節機構而逐漸變化。通常,從動軸是橫向中間軸,該橫向中間軸驅動鏈和鏈輪減速驅動器的輸入部件。減速驅動器的輸出與軸的一端聯接,驅動履帶驅動鏈輪布置在該軸上。盡管離心CVT提供了很多優點,但是CVT的傳動比與發動機速度直接相關的情況將引起一些缺點。一個缺點是驅動滑輪的標定總是與發動機的最大功率輸出相關聯。盡管這導致雪地汽車的更大加速特征,但是當雪地汽車以巡航速度操作時,它導致發動機以比所需更大的速度來操作,并導致較高燃料消耗、較高噪音水平以及傳送給雪地汽車騎乘者的大量振動?,F有技術的代表是美國專利申請No.2011/0277577,該美國專利申請No.2011/0277577公開了一種通過輔助CVT和控制發動機來管理傳動比的方法,以便模擬靜液壓變速器并防止驅動皮帶濫用(abuse),該方法包括:提供參考動力源轉速;使用輔助CVT在動力源和驅動機構之間傳遞旋轉運動;管理動力源的力矩,以便在動力源負載變化時保持基本均勻的轉速;以及調節所述輔助CVT的傳動比,以便改變驅動機構的轉速。還提供了具有這種驅動皮帶濫用防止機構的系統和車輛。還需要一種具有機動控制器的CVT,該機動控制器驅動可運動槽輪,用于調節傳動比。本專利技術滿足這種需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具有機動控制器的CVT,該機動控制器驅動一可運動槽輪,用于調節傳動比。本專利技術的其它方面將由下面的本專利技術說明書和附圖來指出或者通過該說明書和附圖而變得顯而易見。本專利技術包括一種CVT變速器,它包括:軸,該軸與殼體進行軸頸連接(journalled);第一槽輪,該第一槽輪固定在軸上;第二槽輪,該第二槽輪可平行于軸的旋轉軸線運動,通過使得第一槽輪部件與第二槽輪接收部件配合地接合而使該第二槽輪鎖定與第一槽輪的旋轉關系,該第二槽輪接收部件相對于旋轉軸線布置在螺旋角度(HA)處;鏈輪,該鏈輪與殼體進行軸頸連接,該鏈輪與可運動部件進行螺紋接合;軸承,該軸承布置在可運動部件和第二槽輪之間,該可運動部件與殼體接合,因此,可運動部件的運動與旋轉軸線平行;以及電促動器,該電促動器與鏈輪接合;第二槽輪可通過鏈輪的旋轉而軸向運動。附圖說明包含在說明書中并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表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變速器沿圖5中的線1-1的剖視圖。圖2是沿圖1中的線2-2的局部剖視圖。圖3是沿圖1中的線3-3的局部剖視圖。圖4是圖2的詳細視圖,表示了力的分布。圖5是本專利技術變速器的正視圖。圖6是CVT系統的控制示意圖。圖7是CVT系統的控制示意圖。圖8是CVT系統的控制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中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輸入軸1,該輸入軸1通過軸承2而與殼體4進行軸頸連接。殼體4包括孔4A,該孔4A允許變速器使用緊固件(未示出)而附接在底盤(未示出)或其它框架上。輸入軸1繞旋轉軸線1A旋轉。輸入軸1包括花鍵(spline)1B,該花鍵1B向槽輪14的匹配花鍵14B傳遞力矩。因此,槽輪14剛性地安裝在軸1的端部上,并與該軸1一起旋轉。槽輪14還包括柱形桿14C,該柱形桿14C沿它的長度與軸1相配合并同軸地接合。桿14C優選是壓配合,以使得槽輪14保持在軸1上??蛇\動槽輪12與槽輪14的內表面滑動地接合。低摩擦襯套20壓配合安裝在槽輪12的桿12B的內表面上。襯套20在桿14C的外表面上滑動。如圖1和2中所示,輥22繞銷24旋轉。銷24剛性地固定在槽輪14上。銷24從槽輪14沿徑向向內凸出,并與軸1的旋轉軸線1A垂直??蛇\動槽輪12包括狹槽12A,該狹槽12A沿輥22引導該槽輪。在本專利技術的該實施例中,有在槽輪14上相互隔開180度的兩個輥和兩個銷。在可選實施例中,輥22可以從銷24上除去。銷24涂覆有低摩擦材料,以方便銷24在狹槽12A內滑動。為了進一步方便銷24在狹槽12A內的滑動,狹槽12A的表面也涂覆有低摩擦材料。角度接觸雙排軸承8壓配合安裝在殼體4上,并壓配合裝入鏈輪6內,從而允許鏈輪6繞殼體4和軸線1A旋轉。第二角度接觸雙排軸承壓配合安裝在桿12B上。管26壓配合套裝在軸承16的外座圈上。軸承16通過卡環18而在管26中固定就位。管26的一端包括內螺紋26B,該內螺紋26B與鏈輪6上的配合外螺紋6B接合。套筒部件5固定地附接在殼體4的一端上。套筒部件5包括徑向凸起5A。凸起5A在配合狹槽或鍵槽26A中運動(見圖3)。鍵槽26A形成于管26的內徑中。鍵槽26A沿輸入軸1的主軸線平行于旋轉軸線1A地延伸。皮帶10環繞鏈輪6和電馬達30的鏈輪32,見圖5。在優選實施例中,皮帶10是有齒類型的。電馬達30優選是安裝在底盤或框架(未示出)上。V形皮帶36接合在槽輪12和槽輪14之間。操作說明V形皮帶36以半徑R來操作,如圖5中所示。半徑R可根據可運動槽輪12的軸向位置而變化。當在槽輪12和14之間的距離減小時,半徑R增大。當在槽輪12和14之間的距離增加時,半徑R減小。半徑R的變化改變了傳動比,也就是說,它改變了通過皮帶36而與電子控制的CVT離合器連接的離合器的角速度??蛇\動槽輪12的軸向位置的變化實現如下。電馬達30通過皮帶10而使得鏈輪6旋轉。外螺紋6B與鏈輪6一起旋轉,同時與管26的內螺紋26B接合。由于凸起5A與固定殼體4連接,凸起5A靜止。當管26在鏈輪6旋轉的影響下軸向運動時,凸起5A配合地在鍵槽26A內運動。因為凸起5A靜止,因此防止管26繞軸線1A旋轉。這導致螺紋6B使得管26軸向運動。與管26接合并因此與槽輪12接合的軸承16傳遞軸向力。管26的軸向運動導致槽輪12軸向運動。軸承16允許槽輪12繞軸線1旋轉。附接在槽輪14上的輥22從槽輪14向槽輪12傳遞力矩。在槽輪14和槽輪12之間的相對軸向運動部分地由引導輥22的狹槽12A的方位來確定。在優選實施例中,狹槽12A的方位為螺旋形,具有大約20度的螺旋角度HA,見圖4。狹槽12A的螺旋角度有助于使得槽輪12軸向運動,從而導致電馬達30的低功率需求,如這里所述。HA可以在大約5度至大約50度的范圍內??蛇\動槽輪14通??梢酝ㄟ^彈簧(未示出)而被偏壓離開靜止槽輪12。馬達30的尺寸必須設置成克服彈簧偏壓力。通過狹槽12A的設計,馬達30的尺寸、功率和/或成本和/或它們的組合可以大致減小(與當狹槽12A大致平行于縱向軸線1A時相比)。如圖4中所示,由皮帶36拉伸負載在輥22和狹槽12A之間的接觸點處產生的力矢量F1R包括相對于狹槽的垂直力分量F1N和軸向力分量F1A。軸向力F1A將槽輪12推向槽輪14。螺旋角度HA越大,軸向力F1A越大,從而導致用于使得槽輪12朝著槽輪14運動的電控制馬達30的更小功率需求。減小在槽輪12和槽輪14之間的距離需要電馬達克服皮帶36的徑向力,該徑向力試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CVT變速器,包括:軸(1),該軸(1)與殼體(4)進行軸頸連接;第一槽輪(14),該第一槽輪(14)固定在軸(1)上;第二槽輪(12),該第二槽輪能平行于所述軸的旋轉軸線(1A)運動,通過使得第一槽輪部件(22)與第二槽輪接收部件(12A)配合地接合而使該第二槽輪鎖定與第一槽輪的旋轉關系,該第二槽輪接收部件相對于所述旋轉軸線以螺旋角度(HA)布置;鏈輪(6),該鏈輪與殼體進行軸頸連接,該鏈輪與可運動部件(26)進行螺紋接合(6B);軸承(16),該軸承(16)布置在所述可運動部件和第二槽輪之間,該可運動部件與殼體接合(5A),因此,所述可運動部件的運動與所述旋轉軸線平行;電促動器(30),該電促動器與所述鏈輪接合;第二槽輪可通過鏈輪的旋轉而軸向運動。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1.12.16 US 13/328,630;2012.09.13 US 13/613,6121.一種CVT變速器,包括:軸(1),該軸(1)與殼體(4)進行軸頸連接;第一槽輪(14),該第一槽輪(14)固定在軸(1)上;第二槽輪(12),該第二槽輪能平行于所述軸的旋轉軸線(1A)運動,通過使得第一槽輪部件(22)與第二槽輪接收部件(12A)配合地接合而使該第二槽輪鎖定與第一槽輪的旋轉關系,該第二槽輪接收部件相對于所述旋轉軸線以螺旋角度(HA)布置;鏈輪(6),該鏈輪與殼體進行軸頸連接,該鏈輪與可運動部件(26)進行螺紋接合;軸承(16),該軸承(16)布置在所述可運動部件和第二槽輪之間,該可運動部件與殼體接合,因此,所述可運動部件的運動與所述旋轉軸線平行;電促動器(30),該電促動器與所述鏈輪接合;第二槽輪可通過鏈輪的旋轉而軸向運動;第二槽輪接收部件包括狹槽;其中,所述可運動部件(26)的一端包括內螺紋(26B),所述內螺紋(26B)與所述鏈輪(6)...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安杰伊·德克,
申請(專利權)人:蓋茨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美國;US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