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河流泥沙含量的監測設備及其測算方法,該設備包括河岸信息處理機構和河中信息采集機構,河岸信息處理裝置中安裝有圖像處理專用軟件和類園型顆粒檢測通用軟件,河中信息采集機構包括有水樣采集裝置(11、12、13)、圖像拍攝裝置(21、22、23)、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3)、密封艙(4)和電源(5),所述的圖像拍攝裝置、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3)和電源(5)設置在密封艙(4)內;測算方法,具體步驟如下:水樣圖像攝影→圖像傳輸→圖像處理→圖像中泥沙含量的測算;其優點是,改革傳統水文泥沙測量落后技術,提升到遠程自動監測、測量數據準確及時的先進測量技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河流泥沙含量的監測設備及其測算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水文監測設備及測量方法,具體講是一種河流泥沙含量的監測設備及其測算方法。
技術介紹
:監測河流中泥沙含量是水文監測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它對于預測河流或庫區淤塞速度和淤塞狀況以及對河流或庫區區域內的生態環境治理、防止水土流失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目前,對于河流泥沙含量的監測,多數還是采用傳統的燒干法。所謂燒干法,即從河流采集水樣,然后對水樣中的水相進行燒干,余下的的泥沙進行稱重,最后進行計算,求得該河流中的泥沙含量。燒干法,如果取樣規范、科學合理,其測量數據是比較準確可信。但是,該方法,所需測量周期長,檢測過程繁瑣、水文工作人員取樣過程勞動強度大,且存在較大的危險性。這種測量方法已遠遠落后于現代文明和科學進步的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采用了現代計算機、聲像、通訊等技術手段,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的河流泥沙含量的監測設備。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二是,利用上述監測設備,以測量河流泥沙含量的測算方法。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之一是,提供一種具有以下結構的河流泥沙含量的監測設備,該設備包括河岸信息處理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河中信息采集機構,所述的河岸信息處理機構中包含有信息處理裝置和信息控制裝置,所述的信息處理裝置中安裝有圖像處理專用軟件和類園型顆粒檢測通用軟件,所述河中信息采集機構包括有水樣采集裝置、圖像拍攝裝置、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密封艙和電源,所述的圖像拍攝裝置、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和電源設置在密封艙內。作為改進和完善,所述的圖像拍攝裝置中設置有X軸、Y軸和Z軸方向三個拍攝裝置。所述的水樣采集裝置是由進水管、采樣瓶和出水管構成,所述的采樣瓶為透明體。所述的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是由微處理器和控制電路組成。該裝置擔負著接收河岸信息處理機構中信息控制裝置發出的指令,控制圖像拍攝裝置的拍攝起動或終止,以及向河岸信息處理機構發出水樣圖像信息。所述的采樣瓶的兩側面還設置有補光燈。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之二是,一種利用上述監測設備,以測量河流泥沙含量的測算方法。該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1、水樣圖像攝影;要求圖像拍攝裝置中各攝影機在同一時間內必須同步對水樣進行圖像拍攝;2、圖像傳輸;由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向河岸信息處理機構發出水樣圖像信息;3、圖像處理;①去噪處理,通過信息處理裝置中的圖像處理專用軟件對圖像進行去噪處理;②分割處理,通過信息處理裝置中的圖像處理專用軟件對去噪后圖像進行分割處理;③圖像增強,通過信息處理裝置中的圖像處理專用軟件對分割后后圖像進行增強處理;圖像增強是為了更好的將圖像中的泥沙顆粒與背景分開,從而獲取泥沙顆粒的投影面積比。4、圖像中泥沙含量的測算。通過信息處理裝置中的類園型顆粒檢測通用軟件對圖像中的泥沙含量進行測算;①圖像的單取;②圖像顆粒粒度分類與計數;對同一時間內各方向同步拍攝的圖像中泥沙顆粒進行分類并計數;③輸入預先測定的各組的顆粒粒度當量特征值;各河流的集雨區域內泥質與巖石質的比重不完全相同,一般對該河流的集雨區域內泥質與巖石質的粒度當量值預先已經測定;④計算。作為上述測算方法的補充,所述圖像的單取,是指對同一時間內各方向同步拍攝的單楨圖像中泥沙顆粒進行進行分類并計數,取其平均值;本專利技術具有以下優點:由于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自動化程度高的河流泥沙含量的監測設備,采用了現代計算機、圖像、通訊等技術手段,對河流中的泥沙含量進行計算機處理分折和計算,可以解決水文監測中對泥沙測量的難題,改革了采用河中取樣、燒干、稱重、計算的現有傳統水文泥沙測量落后技術。把現有的現場取樣測量、測量數據延時滯后的測量技術,提升到遠程自動監測、測量數據準確及時的先進測量技術;把水文測量人員從河中取樣的艱辛和危險,燒干、稱重、計算的煩鎖的勞累中解放出來,是水文監測工作的現代文明和進步。附圖說明:圖1為本明河流泥沙含量的監測設備中的河中信息采集機構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11、進水管,12、采樣瓶,13、出水管,21、X軸圖像拍攝裝置,22、Y軸圖像拍攝裝置,23、Z軸圖像拍攝裝置,3、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4、密封艙,5、電源,6、補光燈,7、數據線孔,8、固定爪。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屬一個總的專利技術構思的二個研究開發課題,一是河流泥沙含量的監測設備,二是利用上述監測設備,以測量河流泥沙含量的測算方法。一種河流泥沙含量的監測設備,該設備包括二個部份,第一部份是河岸信息處理機構,第二部份是河中信息采集機構,見附圖1。河岸信息處理機構的主要是現代計算機,該計算機內包含有信息處理裝置和信息控制裝置,所述的信息處理裝置中安裝有圖像處理專用軟件和類園型顆粒檢測通用軟件;河中信息采集機構包括有水樣采集裝置、圖像拍攝裝置、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3、密封艙4和電源5;所述的圖像拍攝裝置包括數碼攝像機,所述的數碼攝像由機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3中的微處理器控制。所述的圖像拍攝裝置、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3和電源5設置在密封艙4內。所述的圖像拍攝裝置中設置有以采樣瓶為中心點的三維坐標,即X軸、Y軸和Z軸方向的三個拍攝裝置21、22、23。三個拍攝裝置21、22、23的對焦點為采樣瓶12的中心點。所述的水樣采集裝置是由進水管11、采樣瓶12和出水管13構成,所述的采樣瓶12為透明體。所述的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3是由微處理器和控制電路組成。該裝置擔負著接收河岸信息處理機構中信息控制裝置發出的指令,控制圖像拍攝裝置21、22、23的拍攝起動或終止,以及向河岸信息處理機構發出水樣圖像信息。所述的采樣瓶12的兩側面還設置有補光燈6,在密封艙的艙壁上還設置有數據線孔7,用于信息傳輸線穿入密封艙4內。在密封艙4的下面還設置有固定爪8,通過固定爪8將河中信息采集機構固定在鉛魚內。一種利用上述監測設備,以測量河流泥沙含量的測算方法。該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1、水樣圖像拍攝:要求圖像拍攝裝置中各拍攝裝置在同一時間內必須同步對水樣進行圖像拍攝;2、圖像傳輸;由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通過有線或無線向河岸信息處理機構發出水樣圖像信息;3、圖像處理;(1)去噪處理,通過信息處理裝置中的圖像處理專用軟件對圖像進行去噪處理;所謂圖像中的噪聲,是指來自各種干擾因素影響圖像拍攝效果的因子,如光照、圖中景物背景分辯率等。圖像中的噪聲主要為加性噪聲和乘性噪聲,所謂加性噪聲是在圖像在傳輸過程中產生的干擾而圖像的像素發生某些變化,而乘性噪聲是在圖像在拍攝過程中受到光照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像素些許變化。例如,在圖像中泥沙顆粒是呈現黑色像素,而采樣瓶中的有機物,例如藻類及苔蘚類對光線的吸收較好,因此它們所形成的陰影沒有泥沙顆粒的陰影這么明顯,因此必須對該水樣圖像進行去噪處理,凸顯泥沙顆粒在圖像中的態。(2)分割處理,通過信息處理裝置中的圖像處理專用軟件對去噪后圖像進行分割處理;河流泥沙圖像中,我們感興趣的即為泥沙本身,為了將其提取出來,對于降噪后的圖像,選擇二值化處理使其成為黑白兩色圖像,在利用圖像分割方法將泥沙顆粒從圖像中分割出來。(3)圖像增強,通過信息處理裝置中的圖像處理專用軟件對分割后后圖像進行增強處理;圖像增強是為了更好的將圖像中的泥沙顆粒與背景分開,從而獲取泥沙顆粒的投影面積比。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河流泥沙含量的監測設備,該設備包括河岸信息處理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河中信息采集機構,所述的河岸信息處理機構中包含有信息處理裝置和信息控制裝置,所述的信息處理裝置中安裝有圖像處理專用軟件和類園型顆粒檢測通用軟件,所述河中信息采集機構包括有水樣采集裝置(11、12、13)、圖像拍攝裝置(21、22、23)、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3)、密封艙(4)和電源(5),所述的圖像拍攝裝置(21、22、23)、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3)和電源(5)設置在密封艙(4)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河流泥沙含量的監測設備,該設備包括河岸信息處理機構,還包括河中信息采集機構,所述河中信息采集機構包括有水樣采集裝置(11、12、13)、圖像拍攝裝置(21、22、2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河岸信息處理機構中包含有信息處理裝置和信息控制裝置,所述的信息處理裝置中安裝有圖像處理專用軟件和類園型顆粒檢測通用軟件,在圖像顆粒粒度分類與計數中,該類園型顆粒檢測通用軟件能夠對圖像中的泥沙顆粒采用線掃描法進行分類并統計;所述的圖像拍攝裝置中設置有X軸、Y軸和Z軸方向三個拍攝裝置(21、22、23),所述的三個拍攝裝置(21、22、23)的對焦點為水樣采集裝置中的采樣瓶(12)的中心點;所述河中信息采集機構還包含有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3)、密封艙(4)和電源(5);所述的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是由微處理器和控制電路組成,該裝置擔負起接收到河岸信息處理機構中的信息控制裝置的指令,控制攝像機起動與終止,以及向河岸信息處理機構發送水樣圖像信息;所述的圖像拍攝裝置(21、22、23)、信息接收和發出裝置(3)和電源(5)設置在密封艙(4)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河流泥沙含量的監測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肖英,朱兵,彭宣戈,袁波,彭蕾,
申請(專利權)人:肖英,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西;3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