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鋼鐵材料中最大非金屬夾雜物尺寸的測試方法,其作法是:a、切取試樣坯料:從需要測試鋼鐵結構中切取試樣坯料;b、熱處理:將試樣坯料進行淬火和回火處理,使試樣坯料的硬度為45-50HRC;c、制作試樣:根據試樣坯料的成分,將試樣坯料加工制作成形狀呈砂漏狀的試樣;且試樣的尺寸使試樣的固有頻率等于超聲疲勞試驗機的工作頻率;d、表面強化處理:將c步得到的試樣表面進行噴丸處理,使試樣表層的硬化層深度達到0.2mm;e、超聲試驗:將試樣在超聲疲勞試驗機上進行疲勞試驗;f、夾雜尺寸測量:將超聲試驗后的試樣斷口用顯微鏡觀察,測出試樣斷口上的非金屬夾雜物尺寸。該方法測出的最大非金屬夾雜物尺寸值,更準確、可靠。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
技術介紹
隨著機械設備的高速化、高效化和輕量化發展,要求材料高強度化。高強度(包括疲勞強度)的高強度鋼、表面處理鋼和鑄鐵等材料被大量地用于機械結構中。目前,鐵路車軸和輪軌、海洋結構物、橋梁、發動機零部件、機械設備的軸承等,要求承受IO9?101°次交變載荷而不破壞。但是,這些高強度的鋼鐵材料,在冶煉過程中,爐渣、耐火材料及冶煉中反應產物均會進入鋼液,而形成非金屬的夾雜物。由于非金屬夾雜物的存在,高強度的鋼鐵材料在交變載荷超過IO7周次作用(即超長壽命疲勞區域,Giga-fatigue)后,仍然會發生自材料內部非金屬夾雜物引起的疲勞破壞。研究表明,非金屬夾雜物的尺寸對材料的疲勞壽命有顯著影響。因此,對于高強度的機械機構,有必要對其材料的內部非金屬夾雜物尺寸,特別是最大非金屬夾雜物尺寸進行測試,以指導機械結構的設計、制造和維護。目前,對于鋼鐵材料非金屬夾雜物的測量與評定方法主要有:金相法,無損檢查法和電解法。金相法,對所測鋼鐵材料取樣,研磨、拋光后用顯微鏡觀察;得出的非金屬夾雜物形貌只是一個截面的信息,信息量太少,難以準確獲得夾雜的最大尺寸;且研磨、拋光等制樣過程中可能帶入新的非金屬夾雜物,也可能丟失固有的非金屬夾雜物,測量結果的誤差大。無損檢測法,是通過超聲波或X射線照射結構或材料,根據非金屬夾雜物的反射或吸收與鋼鐵基體的反射或吸收不同,而探測出非金屬夾雜物;但超聲波探測對操作人員經驗要求很高,探測結果只是定性顯示,無法準確定量獲得非金屬夾雜物尺寸,而X射線探測對操作人員經驗和技術要求也較高,這些都影響探測結果的準確性,且X射線對人體有害。電解法,是在電解液中將鋼鐵材料基體完全溶解掉,再過濾掉電解液得到不能被溶解的非金屬夾雜物。存在的問題是:酸性的電解水溶液會破壞鋼鐵中的許多非金屬夾雜物,從而影響其檢測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該方法的檢測結果更準確、可靠。本專利技術實現其專利技術目的,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其具體作法是:a、切取試樣坯料:從需要測試鋼鐵結構中切取試樣坯料;b、熱處理:將試樣坯料進行淬火和回火處理,使試樣坯料的硬度為45-50HRC ;C、制作試樣:根據試樣坯料的成分,將試樣坯料加工制作成形狀呈砂漏狀的試樣;且試樣的尺寸使試樣的固有頻率等于超聲疲勞試驗機的工作頻率;d、表面強化處理:將c步得到的試樣表面進行噴丸處理,使試樣表層的硬化層深度達到0.2mm ;e、超聲試驗:將試樣在超聲疲勞試驗機上進行疲勞試驗;f、夾雜尺寸測量:將超聲試驗后的試樣斷口用顯微鏡觀察,測出試樣斷口上的非金屬夾雜物尺寸。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一、通過淬火和回火保證材料的硬度在45-50HRC,并通過表面噴丸強化處理,使試樣表層的硬化層深度達到0.2mm ;從而確保試樣進行超聲疲勞試驗時,從內部最大非金屬夾雜物處發生夾雜疲勞破壞;再從試驗斷口進行顯微觀察測試,即可準確測出最大非金屬夾雜物的尺寸。較之根據經驗測出的“最大非金屬夾雜物”,或某一隨機截面的“最大非金屬夾雜物”,本專利技術確保了試驗斷口位于最大非金屬夾雜物處,測出的最大非金屬夾雜物的尺寸準確,測試的速度快。二、在整個測試過程中,沒有引入任何新的雜質,也沒有丟失任何固有的非金屬夾雜物,也使其測試結果準確、可靠。三、用超聲疲勞試驗機進行疲勞試驗,試驗速度快,也提高了本專利技術的測試速度。進一步,本專利技術的試樣的砂漏狀形狀在砂漏狀的凹陷底部呈直線。較之凹陷底部為一點的砂漏狀試樣,本專利技術的凹陷底部呈直線的砂漏狀試樣,其危險(凹陷底部)體積大幅提高,易于獲得更大體積范圍的最大尺寸非金屬夾雜物。進一步提高了其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進一步,本專利技術的e步的超聲疲勞試驗機中設置有上部開口、盛有冷卻水的冷卻水容器,超聲疲勞試驗時,將試樣置于冷卻水容器中。這樣,通過水冷方式,可有效防止試樣升溫發熱,以避免試樣軟化而不從最大尺寸非金屬夾雜物處發生夾雜疲勞現象,也進一步提高了其測試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方法制作的試樣的形狀示意圖。圖2為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方法測試的一試樣的斷口的形貌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本專利技術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是,,其具體作法是:a、切取試樣坯料:從需要測試鋼鐵結構中切取試樣坯料;b、熱處理:將試樣坯料進行淬火和回火處理,使試樣坯料的硬度為45-50HRC ;C、制作試樣:根據試樣坯料的成分,將試樣坯料加工制作成形狀呈砂漏狀的試樣;且試樣的尺寸使試樣的固有頻率等于超聲疲勞試驗機的工作頻率;d、表面強化處理:將c步得到的試樣表面進行噴丸處理,使試樣表層的硬化層深度達到0.2mm ;e、超聲試驗:將試樣在超聲疲勞試驗機上進行疲勞試驗;f、夾雜尺寸測量:將超聲試驗后的試樣斷口用顯微鏡觀察,測出試樣斷口上的非金屬夾雜物尺寸。本例的試樣的砂漏狀形狀在砂漏狀的凹陷底部呈直線,參見圖1 (砂漏狀的凹陷底部呈一直線L)。本例的e步的超聲疲勞試驗機中設置有上部開口、盛有冷卻水的冷卻水容器,超聲疲勞試驗時,將試樣置于冷卻水容器中。測試試驗驗證:采用本例的方法對一鋼鐵材料進行了最大非金屬夾雜物尺寸測試,結果如下:被測材料為合金鋼40Cr。制作的試樣是:砂漏狀的凹陷底部的直線長度(L)為20mm,凹陷底部的直徑⑶為6mm,試樣非凹陷處的直徑為10mm,試樣的總長度為72.05mm。這種形狀和尺寸的合金鋼40Cr試樣的共振頻率為20kHz,測試時,使用的超聲疲勞試驗機的工作頻率也為20kHz。熱處理后的試樣坯料的硬度為50HRC ;表面強化處理后的試樣表面的硬化層深度為0.2mm。圖2為超聲疲勞試驗后的試樣的斷口的形貌圖。從圖2可以得出,該試樣中最大非金屬夾雜物尺寸為39mm。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鐵材料中最大非金屬夾雜物尺寸的測試方法,其具體作法是:a、切取試樣坯料:從需要測試鋼鐵結構中切取試樣坯料;b、熱處理:將試樣坯料進行淬火和回火處理,使試樣坯料的硬度為45?50HRC;c、制作試樣:根據試樣坯料的成分,將試樣坯料加工制作成形狀呈砂漏狀的試樣;且試樣的尺寸使試樣的固有頻率等于超聲疲勞試驗機的工作頻率;d、表面強化處理:將c步得到的試樣表面進行噴丸處理,使試樣表層的硬化層深度達到0.2mm;e、超聲試驗:將試樣在超聲疲勞試驗機上進行疲勞試驗;f、夾雜尺寸測量:將超聲試驗后的試樣斷口用顯微鏡觀察,測出試樣斷口上的非金屬夾雜物尺寸。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鐵材料中最大非金屬夾雜物尺寸的測試方法,其具體作法是: a、切取試樣坯料:從需要測試鋼鐵結構中切取試樣坯料; b、熱處理:將試樣坯料進行淬火和回火處理,使試樣坯料的硬度為45-50HRC; C、制作試樣:根據試樣坯料的成分,將試樣坯料加工制作成形狀呈砂漏狀的試樣;且試樣的尺寸使試樣的固有頻率等于超聲疲勞試驗機的工作頻率; d、表面強化處理:將c步得到的試樣表面進行噴丸處理,使試樣表層的硬化層深度達到 0.2mm ; e、超聲...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繼旺,魯連濤,宋青鵬,張寧,曾東方,張遠彬,
申請(專利權)人:西南交通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