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包括電機風輪、風道、前機殼、后機殼和頂蓋,前機殼與后機殼拼接形成用于裝置電機風輪和風道的空間,頂蓋固定安裝在前機殼和后機殼上方并位于風道其出風口上方,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其前后兩側均可進風,前機殼本體和后機殼本體上均設置有主進風口和輔助進風口,風道除設置有主風道外,還設置有輔助風道,輔助風道與輔助進風口連通,具有進風量大、凈化空氣量大的優點;裝置在前機殼本體和后機殼本體上的過濾網受風面積大,利用率高,前機殼本體和后機殼本體上裝置的過濾網可以是相同功能,也可以是不同功能,當分別裝置加濕葉輪和靜電集塵網時可同時實現加濕和靜電集塵功能。(*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
本技術涉及空氣凈化
,具體涉及一種空氣凈化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的空氣凈化器其進風口設置在一側,離心風輪為一側開口,離心風輪將空氣經由過濾網并從設置在空氣凈化器一側的進風口吸入風道,上述現有空氣凈化器其進風口尺寸與離心風輪直徑大致等同,進風口狹小,因此其吸入風道的空氣量小,凈化的空氣量也較小,電機效率低且空氣經由過濾網從進風口吸入風道時,外部空氣無法穿過過濾網表面的各個角落,進風口附近過濾網即過濾網中間部分使用效率高,其余部分使用效率低,過濾網并不能發揮最大使用效率。如中國技術申請公布專利(申請號201210277744.9)公布的具有新型進風系統的空調器其在空調器兩側增設進風口并在風道外沿開孔,使得兩側進風口空氣經由風道外沿開孔繞道風道后側進風,上述技術方案雖然解決了市場上空氣凈化器因進風口小導致的吸入風道的空氣量小及凈化空氣量小,風量小的問題,但其結構復雜,同時其兩側進風需繞道損失較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上述目前市場上的空氣凈化器其進風口設置在一側,離心風輪為一側開口,若要同時在凈化器上附加加濕和靜電集塵功能,加濕葉輪和靜電集塵網只能設置在同一偵牝而又由于空氣凈化器內部空間結構限制,靜電集塵網距離加濕葉輪距離較近,因此其爬電距離及電器間隙難以滿足,因此無法實現同時附加加濕和靜電集塵功能。針對上述問題,有必要對目前市場上的空氣凈化器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進風量大、凈化空氣量大、過濾網利用效率高且可同時附加加濕和靜電集塵功能的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包括電機風輪、風道、前機殼、后機殼和頂蓋,風道設置有用于容置電機風輪的空腔和供空氣流出的出風口,頂蓋上設置有供凈化后空氣排出的排氣格柵,前機殼與后機殼拼接形成用于裝置電機風輪和風道的空間,頂蓋固定安裝在前機殼和后機殼上方并位于風道其出風口上方,所述電機為單軸電機,所述風輪為雙向風輪,單軸電機輸出軸與雙向風輪其軸孔固定連接;所述前機殼包括前機殼本體和第一過濾網,前機殼本體一體成型有第一腔體,第一腔體底板上設置有前主進風口,前主進風口附近設置有前輔助進風口,第一過濾網裝置在第一腔體中;后機殼包括后機殼本體和第二過濾網,后機殼本體一體成型有第二腔體,第二腔體底板上設置有后主進風口,后主進風口附近設置有后輔助進風口,第二過濾網裝置在第二腔體中;所述風道兩側開口其兩側位于空腔附近設置有輔助風道,輔助風道其進風端口徑尺寸較大并逐漸收縮成設置在風道另一側的口徑尺寸較小的出風端;所述風道其兩側的輔助風道分別與前機殼本體和后機殼本體上設置的前輔助進風口和后輔助進風口連通;前主進風口和后主進風口與空腔連通。優選的,上述輔助風道其進風端與出風端口徑收縮截面形狀呈漏斗狀。或者,所述電機為雙軸電機,所述風輪為單向風輪,雙軸電機其兩輸出軸分別固定連接一個單向風輪。優選的,所述風道兩側分別設置有三個輔助風道,上述輔助風道設置在風道上遠離其出風口的三個邊角位置上。進一步的,所述前機殼還包括前面板,前面板固定安裝在前機殼本體上且與前機殼本體保留有供外部空氣流入的進風間隙;所述后機殼還包括后面板,后面板固定安裝在后機殼本體上且與后機殼本體也保留有供外部空氣流入的進風間隙。所述第一過濾網為物理過濾網、靜電集塵網或加濕葉輪。所述第二過濾網為物理過濾網、靜電集塵網或加濕葉輪。所述風道采用可回收降解的泡沫、高密度紙或纖維壓制成型。本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術一種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其前后兩側均可進風,前機殼本體和后機殼本體上均設置有主進風口和輔助進風口,風道除設置有由空腔和出風口組成的主風道外,還設置有輔助風道,輔助風道與輔助進風口連通,具有進風量大、凈化空氣量大的優點;本技術在單個電機系統下實現雙側過濾其受風面積為現有空氣凈化器的兩倍,凈化能效大大提高,對環境保護起積極作用;前機殼本體和后機殼本體均設置有輔助進風口,使得過濾網除中間部分以外的地方也可以得到充分利用,過濾網受風面積大,利用率高;前機殼本體和后機殼本體上裝置的過濾網可以是相同功能的過濾網,也可以是不同功能的過濾網,當分別裝置加濕葉輪和靜電集塵網時可同時實現加濕和靜電集塵功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一種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結構分解圖;圖3為本技術一種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其風道靠近前機殼本體一側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一種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為其輔助風道剖面及輔助風道與主風道空氣流向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一種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其風道靠近后機殼本體一側的結構不意圖;圖6為本技術一種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其單軸電機與雙向風輪的另一種替代方案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一種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其單軸電機與雙向風輪的又一種替代方案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技術要求保護的技術思想。如圖1-2所示為本技術一種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一種實施例,包括一個單軸電機10、一個雙向風輪20、一個風道30、前機殼40、后機殼50和頂蓋60,所述單軸電機10其輸出軸與雙向風輪20軸孔連接;風道30上設置有一個用于容置單軸電機10和雙向風輪20的空腔30a,該空腔30a形狀為圓形,且其直徑較雙向風輪20外徑大,風道30上還設置有一個開口即出風口 30b用于供空氣流出,出風口 30b與空腔30a連通形成主風道;所述風道30兩側還均設置有若干輔助風道30c,所述風道30其兩側開口,兩側均可進風;前機殼40包括前機殼本體401、第一過濾網402和前面板403,前機殼本體401 —體成型有第一腔體401a,第一過濾網402裝置在該前機殼本體其第一腔體401a上,所述第一腔體401a其與第一過濾網402貼合的底板上設置有前主進風口 401b,所述底板上位于前主進風口 401b附近還設置有與風道30上靠近前機殼本體一側的輔助風道30c連通的前輔助進風口 401c ;前面板403固定連接在前機殼本體401上并與前機殼本體401保留有供外部空氣流入的進風間隙;后機殼50包括后機殼本體501、第二過濾網502和后面板503,后機殼本體501 —體成型有第二腔體,第二過濾網502裝置在該后機殼本體其第二腔體上,所述第二腔體其與第二過濾網502貼合的底板上設置有后主進風口 501b,位于所述后主進風口 501b附近也設置有與風道30上靠近后機殼本體一側的輔助風道30c連通的后輔助進風口 501c ;所述后面板503固定連接在后機殼本體501上且與后機殼本體501之間也保留有供外部空氣流入的進風間隙;頂蓋60上設置有供凈化后空氣排出的排氣格柵601 ;前機殼本體401與后機殼本體501拼接形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包括電機風輪、風道(30)、前機殼(40)、后機殼(50)和頂蓋(60),風道(30)設置有用于容置電機風輪的空腔(30a)和供空氣流出的出風口(30b),頂蓋(60)上設置有供凈化后空氣排出的排氣格柵(601),前機殼(40)與后機殼(50)拼接形成用于裝置電機風輪和風道(30)的空間,頂蓋(60)固定安裝在前機殼(40)和后機殼(50)上方并位于風道(30)其出風口(30b)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為單軸電機(10),所述風輪為雙向風輪(20),單軸電機(10)輸出軸與雙向風輪(20)其軸孔固定連接;所述前機殼(40)包括前機殼本體(401)和第一過濾網(402),前機殼本體(401)一體成型有第一腔體(401a),第一腔體底板上設置有前主進風口(401b),前主進風口(401b)附近設置有前輔助進風口(401c),第一過濾網(402)裝置在第一腔體(401a)中;所述后機殼(50)包括后機殼本體(501)和第二過濾網(502),后機殼本體(501)一體成型有第二腔體,第二腔體底板上設置有后主進風口(501b),后主進風口(501b)附近設置有后輔助進風口(501c),第二過濾網(502)裝置在第二腔體中;所述風道(30)兩側開口其兩側位于空腔(30a)附近設置有輔助風道(30c),輔助風道(30c)其進風端(30c?1)口徑尺寸較大并逐漸收縮成設置在風道(30)另一側的口徑尺寸較小的出風端(30c?2);所述風道(30)其兩側的輔助風道(30c)分別與前機殼本體(401)和后機殼本體(501)上設置的前輔助進風口(401c)和后輔助進風口(501c)連通;前主進風口(401b)和后主進風口(501b)與空腔(30a)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過濾網受風面積大的雙側過濾進風空氣凈化器,包括電機風輪、風道(30)、前機殼(40)、后機殼(50)和頂蓋(60),風道(30)設置有用于容置電機風輪的空腔(30a)和供空氣流出的出風口(30b),頂蓋(60)上設置有供凈化后空氣排出的排氣格柵(601),前機殼(40)與后機殼(50)拼接形成用于裝置電機風輪和風道(30)的空間,頂蓋(60)固定安裝在前機殼(40)和后機殼(50)上方并位于風道(30)其出風口(30b)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為單軸電機(10),所述風輪為雙向風輪(20),單軸電機(10)輸出軸與雙向風輪(20)其軸孔固定連接;所述前機殼(40)包括前機殼本體(401)和第一過濾網(402),前機殼本體(401) —體成型有第一腔體(401a),第一腔體底板上設置有前主進風口(401b),前主進風口(401b)附近設置有前輔助進風口(401c),第一過濾網(402)裝置在第一腔體(401a)中;所述后機殼(50)包括后機殼本體(501)和第二過濾網(502),后機殼本體(501) —體成型有第二腔體,第二腔體底板上設置有后主進風口(501b),后主進風口(501b)附近設置有后輔助進風口(501c),第二過濾網(502)裝置在第二腔體中;所述風道(30)兩側開口其兩側位于空腔(30a)附近設置有輔助風道(30c),輔助風道(30c)其進風端(30c_l) 口徑尺寸較大并逐漸收縮成設置在風道(30)另一側的口徑尺寸較小的出風端(30c-2);所述風道(30)其兩側的輔助風道(30c)分別與前機殼本體(401)和后機殼本體(501)上設置的前輔助進風口(401c)和后輔助進風口(501c)連通;前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袁金俊,李可,梁遠盛,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凈霸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