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船用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系統,包括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船底廢油罐和儲油罐,所述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前端設有入口構件,所述入口構件包括T型進液口,T型進液口的下部設有布液構件;所述箱體后端設有出口構件;所述布液構件與出口構件之間為從前向后依次布置若干組聚結構件,且最后一組聚結構件與出口構件之間設有集油構件;所述聚結構件包括錐形排污斗及位于錐形排污斗上方的若干塊上下依次疊放的波紋板;所述集油構件包括集油管、擋油板、排油口、隔油池和集油斜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出水含油量小于10mg/L;分離直徑為10微米以上的細小油滴;出水效果穩定;全密封安全性能高;運行維護簡單。(*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船用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系統
本技術涉及一種船舶防污染領域,具體是一種船用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世界航運事業的快速發展,船舶噸位的迅猛增加,船舶廢棄物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海洋污染源,尤其是船舶含油壓載水、洗艙水以及機艙水等艙底油污水給海洋環保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船舶油污水的排放己成為海洋污染的一個重要因素。為此,國際海事組織和各國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海事法律法規,嚴格控制船舶污染問題。國際海事組織海上環境保護委員會也將船舶在沿海和特殊區域排放艙底水的含油量不超過15ppm的規定擴大到了所有的海域。因此,船用艙底油污水處理裝置成為強制配備執行的船舶污染處理設備。現有的船用艙底油污水處理分離方法不外乎物理分離、化學分離以及電化分離等三種方法,由于物理分離法具有筒單方便、成本低廉、無二次環境污染等顯著優勢而得到廣泛的應用。重力分離又是物理分離的主要方法。重力分離裝置是利用油和水的密度差以及油水的不相溶性,在靜止或流動狀態下實現油珠、懸浮物與水的分離,分散在水中的油珠在浮力的作用下緩慢地上浮、分層,油珠的聚集上浮以及上浮速度是實現油水高效分離的重要因素。根據美國哈真((Hazen)提出的淺池理論,顆粒沉降速度與沉淀面積有關,且沉淀分離池身越淺,可被去除的懸浮物顆粒越小,理論上若用水平隔板將總高H分成η層,分離處理能力可以提高η倍。據此,現有的油水重力分離裝置大多采用多層水平隔板相隔疊置的結構型式,這種結構能大幅度地提高設備的分離處理能力,減少分離設備所占據的空間;相隔疊置的平板間所形成的油污水橫向平行流道,有效地減少了油滴的上浮距離,促使小而分散的油珠聚集并合成大油滴,由于油滴的上浮速度又與油滴直徑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油滴直徑的增大,上浮速度則大大加快,有利于提高油水分離處理效率。但在現有平板相隔疊加而構成的油水分離裝置中,一方面由于油水流道中的水流流線和過水斷面總是恒定的,小而分散的油珠在流動過程中保持不變的移動方向和速度,因而相互碰撞進而聚集的機率并不高;再一方面這種平板結構也使得有限的分離裝置空間內,難以達到理想的比表面積,要增加比表面積就必然帶來整個空間體積的擴大,這顯然對于空間十分寶貴的船舶來說是無法達到的,而比表面積的大小又與油珠的聚集、長大、上浮直接關聯。因此,現有的這種平板疊置的結構嚴重影響著油水分離的處理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船用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系統,它不僅能有效地促使油珠的聚集變大,油污水分離效果好;而且能在船舶搖擺環境下實現油水的連續分離處理。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種船用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系統,包括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船底廢油罐和儲油罐,所述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前端設有入口構件,所述入口構件包括T型進液口,T型進液口的下部設有布液構件;所述箱體后端設有出口構件,出口構件包括出水口以及位于出水口前方的出水擋板,且出水口和出水擋板的頂部均位于油面下方;所述布液構件與出口構件之間為從前向后依次布置若干組聚結構件,且最后一組聚結構件與出口構件之間設有集油構件;所述聚結構件包括錐形排污斗及位于錐形排污斗上方的若干塊上下依次疊放的波紋板,所述波紋板的波峰處設有若干個浮油孔;所述集油構件包括集油管、擋油板、排油口、隔油池和集油斜板,在聚結構件和出口構件之間為擋油板,且擋油板與聚結構件之間形成隔油池,所述隔油池的一端為集油管,所述擋油板上端位于油面上方,下端位于油面下方,所述排油口位于集油管上方,所述集油斜板位于聚結構件上方;所述T型進液口通過第三閥門連接次級過濾器出口,次級過濾器的進口連接電動泵和第四閥門,所述電動泵和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均由啟動器控制,所述第四閥門連接船底廢油罐,電動泵同時連接控制進水的第二閥門和控制進廢油的第二閥門,所述第二閥門通過初級過濾器連接船底廢油罐,所述排污閥門通過排污閥門也連接船底廢油罐,所述出水口依次連接第一出水閥門、η型管、二位電磁閥,以及與船底外部連通的第二出水閥門,所述η型管的頂部高于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的頂部,所述二位電磁閥還與船底廢油罐連接,所述排油口連接儲油罐。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布液構件采用穿孔布液板,其孔徑6mm,孔中心間距25mm,穿孔率為4.5% ;在穿孔布液板的上下兩端各留有一定空間不打孔。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聚結構件設有2-3組,每組25-35塊,所述波紋板為鍍鋅波紋板,上下相鄰兩塊鍍鋅波紋板的間距為4-8mm。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油管用鋼管制成,沿長度方向在管壁的一側開槽,開槽寬度為60度角的切口。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在箱體前端設有前端排污斗,箱體后端設有后端放空口。本技術船用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系統,首次將薄板受迫振動應用于油水分離器,加設振動與粗粒化設施,達到了很好的油水分離效果,并且不存在粗粒化材料的堵塞、吸附飽和等現象。本技術正是將“淺池原理”和“聚結技術”有效地相結合,選用表面具有親油疏水性質的新型波紋板材,當含油廢水通過聚結板堆時,一方面由于板材料親油而不粘油,不僅有利于細微油珠的聚結增大,而且泥渣可依靠重力下滑,板堆閬隙不易堵塞,無需經常反洗。另一方面,由于波紋板的特殊結構使其具有比平板大得多的聚結表面積,并提供了流體在上面來回流動的曲折通道,使分散油珠產生最大程度的聚結。波紋板的水力半徑小,雷諾數較低,在較大處理量、較短停留時間條件下,仍保持層流狀態。此外,本技術還將對分離器內部的各構件進行優化設計,使液流分布比較均勻,以避免由于短路和死角等造成的對油水分離的不良影響,提高油水分離效率。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除油能力:出水含油量小于10mg/L ;(2)除油精度:分離直徑為10微米以上的細小油滴;(3)設備運行狀態:出水效果穩定且不受污水含油教的高低影響,無易堵塞部件;(4)安全性能:全密封安全性能高;(5)運行維護:改性波紋板有較強的耐腐蝕性,且板表面幾乎不粘油,不必頻繁清冼,運行維護簡單。【附圖說明】圖1為船用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00-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1-入口構件、Il-T型進液口、2-布液構件、3-聚結構件、31-錐形排污斗、311-排污閥門、32-波紋板、4-集油構件、41-集油管、42-擋油板、43-排油口、44-隔油池、45-集油斜板、5-出口構件、51-出水擋板、52-出水口、521-第一出水閥門、522-n型管、523-第二出水閥門、524- 二位電磁閥、61-前端排污斗、62-后端放空口、621-放空閥門、71-初級過濾器、72-第一閥門、73-第二閥門、74-電動泵、75-次級過濾器、76-第三閥門、77-第四閥門、78-啟動器、8-船底廢油罐、9-儲油罐。【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船用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系統,包括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100)、船底廢油罐(8)和儲油罐(9),所述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100)包括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前端設有入口構件(1),所述入口構件(1)包括T型進液口(11),T型進液口(11)的下部設有布液構件(2);所述箱體后端設有出口構件(5),出口構件(5)包括出水口(52)以及位于出水口(52)前方的出水擋板(51),且出水口(52)和出水擋板(51)的頂部均位于油面下方;所述布液構件(2)與出口構件(5)之間為從前向后依次布置若干組聚結構件(3),且最后一組聚結構件(3)與出口構件(5)之間設有集油構件(4);所述聚結構件(3)包括錐形排污斗(31)及位于錐形排污斗(31)上方的若干塊上下依次疊放的波紋板(32),所述波紋板(32)的波峰處設有若干個浮油孔;所述集油構件(4)包括集油管(41)、擋油板(42)、排油口(43)、隔油池(44)和集油斜板(45),在聚結構件(3)和出口構件(5)之間為擋油板(42),且擋油板(42)與聚結構件(3)之間形成隔油池(44),所述隔油池(44)的一端為集油管(41),所述擋油板(42)上端位于油面上方,下端位于油面下方,所述排油口(43)位于集油管(41)上方,所述集油斜板(45)位于聚結構件(3)上方;所述T型進液口通過第三閥門(76)連接次級過濾器(75)出口,次級過濾器(75)的進口連接電動泵(74)和第四閥門(77),所述電動泵(74)和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100)均由啟動器(78)控制,所述第四閥門(77)連接船底廢油罐(8),電動泵(74)同時連接控制進水的第二閥門(73)和控制進廢油的第二閥門(72),所述第二閥門(72)通過初級過濾器(71)連接船底廢油罐(8),所述排污閥門(31)通過排污閥門(311)也連接船底廢油罐(8),所述出水口(52)依次連接第一出水閥門(521)、n型管(522)、二位電磁閥(524),以及與船底外部連通的第二出水閥門(523),所述n型管(522)的頂部高于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100)的頂部,所述二位電磁閥(524)還與船底廢油罐(8)連接,所述排油口(43)連接儲油罐(9)。...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船用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系統,包括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100)、船底廢油罐(8)和儲油罐(9),所述波紋板聚結油水分離器(100)包括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前端設有入口構件(I ),所述入口構件(I)包括T型進液口( 11 ),T型進液口( 11)的下部設有布液構件(2);所述箱體后端設有出口構件(5),出口構件(5)包括出水口(52)以及位于出水口(52)前方的出水擋板(51),且出水口(52)和出水擋板(51)的頂部均位于油面下方;所述布液構件(2)與出口構件(5)之間為從前向后依次布置若干組聚結構件(3),且最后一組聚結構件(3)與出口構件(5)之間設有集油構件(4);所述聚結構件(3)包括錐形排污斗(31)及位于錐形排污斗(31)上方的若干塊上下依次疊放的波紋板(32),所述波紋板(32)的波峰處設有若干個浮油孔;所述集油構件(4)包括集油管(41)、擋油板(42)、排油口(43)、隔油池(44)和集油斜板(45),在聚結構件(3)和出口構件(5)之間為擋油板(42),且擋油板(42)與聚結構件(3)之間形成隔油池(44),所述隔油池(44)的一端為集油管(41),所述擋油板(42)上端位于油面上方,下端位于油面下方,所述排油口(43)位于集油管(41)上方,所述集油斜板(45)位于聚結構件(3)上方;所述T型進液口通過第三閥門(76)連接次級過濾器(75)出口,次級過濾器(75)的進口連接電動泵(74)和第四閥門(77),所述電動泵(...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平安,
申請(專利權)人:舟山市金壽船舶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