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功能枕套,它包括枕套的底層和面層,底層和面層三邊縫合,另一邊設置有開合口,底層和面層之間為放置枕頭的容置腔,所述的面層上設置上填充夾層,所述的底層上設置下填充夾層,上、下填充夾層質地柔軟且具有流動性,下填充夾層的厚度小于或等于上填充夾層。所述的上、下填充夾層為類羽絨纖維。所述枕套的長邊兩端設置子母扣。所述枕套的一側邊設置有織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將尺寸、大小、形狀不同的枕頭變成標準統一,與臥室環境及個性化床品相配套。枕套對折后扣上子母扣,變成一款小巧加厚的小枕頭,適合在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上或者戶外使用。枕套可以卷裝后通過織帶套牢,體積非常小巧,便于家庭收納,也方便出行攜帶,極大節省空間。(*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多功能枕套
本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套裝在枕頭外側的枕套,具體的說是一種具有內置有柔軟填充夾層的多功能枕套。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有許多尺寸、大小、形狀完全不同,顏色單調的各類記憶棉枕、乳膠枕、保健枕。這些枕頭都無法與臥室的環境以及個性化的床品相配套,在套上普通枕套后,高低不平,非常難看。中國專利局于2013年8月28日公開的,專利號為“201320051250”的“具有防水和凈化功能的枕套”,它包括上枕面和下枕面,所述上枕面和下枕面的對應長邊相互縫合,對應的短邊通過拉鏈連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枕面的左右兩側均設置有夾袋,在所述夾袋內填充有散味劑,在所述上枕面和下枕面的內側均縫合一層里面,所述里面采用防水材料制成。這種枕套也無法將這些尺寸、大小、形狀的枕頭變成標準統一。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為人們提供一種可以將尺寸、大小、形狀不同的枕頭變成標準統一的多功能枕套。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該多功能枕套包括枕套的底層和面層,底層和面層三邊縫合,另一邊設置有開合口,底層和面層之間為放置枕頭的容置腔,所述的面層上設置上填充夾層,所述的底層上設置下填充夾層,上、下填充夾層質地柔軟且具有流動性,下填充夾層的厚度小于或等于上填充夾層。所述的上填充夾層和下填充夾層為類羽絨纖維。所述枕套的長邊兩端設置子母扣,該子母扣能在枕套長邊對折時扣合。所述枕套的一側邊設置有織帶,該織帶的兩端縫合在底層和面層之間,該織帶能套住卷裝后的枕套。本技術能對普通記憶棉枕、乳膠枕、保鍵枕使用,讓這些顏色單調、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枕頭變成標準統一,與臥室環境及個性化的床品相配套。另外記憶綿材質因為同傳統的纖維材質和觸感完全不一樣,因此用戶首次使用記憶綿枕時,會有一個3-7天的適應期。本款多功能枕套配合記憶綿枕使用,可以明顯改善初次使用記憶綿枕時的不適應,讓用戶有一個平緩過渡的適應期。本技術還可以在容置腔內放入失去彈性的舊枕頭,使其變成蓬松柔軟的新枕頭。甚至還可以在容置腔填入廢舊衣服、毛浴巾、靠墊芯、藥包等不同材質的墊片,即可作為枕頭使用。上、下填充夾層的類羽絨纖維,和羽絨一樣具有很強的流動性,超越羽絨,高蓬松,高保暖,柔軟舒適,并且方便水洗易打理,不會滋生螨蟲、細菌。上填充夾層比下填充夾層厚,因此可以選擇適合的一面貼近頭部,以達到微調、改善枕頭軟硬度的功能。枕套對折后扣上子母扣,變成一款小巧加厚的小枕頭,適合在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上或者戶外使用。將兩個相同的枕套疊加,通過子母扣相連,就是一款正常高度柔軟舒適的纖維枕,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群的正常使用。枕套可以卷裝后通過織帶套牢,體積非常小巧,便于家庭收納,也方便出行攜帶,極大節省空間。在出行時帶上小巧的多功能枕套,一路隨行,再也不用擔心賓館的枕頭不衛生,可以伴著一款熟悉的枕頭安然入眠。【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對折狀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卷裝狀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所示,本技術為一種多功能枕套,它包括枕套的底層2和面層1,底層2和面層I三邊縫合,另一邊設置有開合口,底層2和面層I之間為放置枕頭的容置腔5。在開合口上安裝有拉鏈,拉開接鏈即能將枕頭放入容置腔5或者取出。所述的面層I上設置上填充夾層6,所述的底層2上設置下填充夾層7,上、下填充夾層6、7質地柔軟且具有流動性。所述的上填充夾層6和下填充夾層7為類羽絨纖維。類羽絨纖維和羽絨一樣具有很強的流動性,超越羽絨,高蓬松,高保暖,柔軟舒適,并且方便水洗易打理,不會滋生螨蟲、細菌。由于類羽絨纖維的流動性,枕套可適用在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枕頭上,類羽絨纖維會從枕頭較厚的部分流動到較薄的部分,使枕頭高度一致。因此本技術能讓顏色單調、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普通記憶棉枕、乳膠枕、保鍵枕變成標準統一,與臥室環境及個性化的床品相配套。另外記憶綿材質因為同傳統的纖維材質和觸感完全不一樣,因此用戶首次使用記憶綿枕時,會有一個3-7天的適應期。本款多功能枕套配合記憶綿枕使用,可以明顯改善初次使用記憶綿枕時的不適應,讓用戶有一個平緩過渡的適應期。本技術還可以在容置腔內放入失去彈性的舊枕頭,使其變成蓬松柔軟的新枕頭。甚至還可以在容置腔填入廢舊衣服、毛浴巾、靠墊芯、藥包等不同材質的墊片,即可作為枕頭使用。下填充夾層7的厚度小于或等于上填充夾層6,本技術的上填充夾層6為90克的類羽絨纖維,下填充夾層7為60克的類羽絨纖維。因此可以選擇適合的一面貼近頭部,以達到微調、改善枕頭軟硬度的功能。如圖3所示,所述枕套的長邊兩端設置子母扣3,該子母扣3能在枕套長邊對折時扣合。枕套對折后扣上子母扣3,變成一款小巧加厚的小枕頭,適合在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上或者戶外使用。將兩個相同的枕套疊加,通過子母扣3相連,就是一款正常高度柔軟舒適的纖維枕,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群的正常使用。如圖4所示,所述枕套的一側邊設置有織帶4,該織帶4的兩端縫合在底層2和面層I之間,該織帶4能套住卷裝后的枕套。枕套可以卷裝后通過織帶4套牢,體積非常小巧,便于家庭收納,也方便出行攜帶,極大節省空間。在出行時帶上小巧的多功能枕套,一路隨行,再也不用擔心賓館的枕頭不衛生,可以伴著一款熟悉的枕頭安然入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功能枕套,它包括枕套的底層(2)和面層(1),底層(2)和面層(1)三邊縫合,另一邊設置有開合口,底層(2)和面層(1)之間為放置枕頭的容置腔(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層(1)上設置上填充夾層(6),所述的底層(2)上設置下填充夾層(7),上、下填充夾層(6、7)質地柔軟且具有流動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功能枕套,它包括枕套的底層(2)和面層(1),底層(2)和面層(I)三邊縫合,另一邊設置有開合口,底層(2)和面層(I)之間為放置枕頭的容置腔(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層(I)上設置上填充夾層(6),所述的底層(2)上設置下填充夾層(7),上、下填充夾層(6,7)質地柔軟且具有流動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枕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填充夾層(7)的厚度小于或等于上填充夾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志華,
申請(專利權)人:陳志華,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