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加工人造石的防塵工作臺,包括固定架、安裝在固定架上的臺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面由多條隔條間隔設置而成,所述臺面的下方、對應多條隔條的位置安裝有盛灰斗,在盛灰斗的底部連接有管道,在所述管道內安裝有排塵風扇。由于在臺面間隔設置有多條隔條,在臺面下方對應隔條的位置設置有盛灰斗,盛灰斗的底部連接有管道,管道內安裝有排塵風扇,使用時將預加工人造石產品放置在設置有多條隔條的臺面上,加工時灰塵通過多條隔條之間形成的間隙進入盛灰斗內,盛灰斗的灰塵通過管道內設置的排塵風扇將其排出。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工作效率高的優點。(*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用于加工人造石的防塵工作臺
本技術涉及一種工作臺,具體來說是涉及一種用于加工人造石的防塵工作臺。
技術介紹
人造石是一種無放射性、無污染、可重復利用、綠色環保的建筑室內新型裝飾材料。作為一種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新型健康環保產品,于上世紀80年代引入國內市場。目前市場上銷售的人造石主要以高分子樹脂材料作為膠粘劑的有機型人造石,以碳酸鹽類石材(大理石、石灰石等)的碎料、硅酸鹽(類)天然石英石和/或粉、硅砂、尾礦渣粉體等無機材料(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為主要填料,經過荒料法和特定的工藝加工形成質地細膩、圖案花紋豐富的大型人造石荒料,根據應用場所需要,將人造石荒料加工成板型、柱型和其它各種異型的人造石。我國的人造石行業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在市場規模和應用普及率方面居世界前列。裝飾線系列、門套線系列、柱體系列、壁爐系列、臺盆工藝品等系列的加工程序各異,根據加工產品的外型要求,先將人造石荒料切割成板形、小荒料條狀或塊狀的人造石,再將切割成板形、小荒料條狀或塊狀的人造石進行二次加工,制作成上述形狀各異的人造石產品。部分裝飾線系列、門套線系列、臺盆工藝品系列產品的二次加工可以通過設備實現自動化加工,但有部分異形人造石產品還是要通過人工打磨加工才能形成,比如柱腳、壁爐等系列產品。加工通常是采用干磨加工,人造石在干磨加工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灰塵,如果不妥善處理,會使整個加工區域灰塵彌漫,造成加工車間嚴重的環境污染,給車間操作員工的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的影響,如何更好地減少或解決加工車間在加工過程的灰塵將成為本技術的研究課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工作效率高的用于加工人造石的防塵工作臺。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加工人造石的防塵工作臺,包括固定架、安裝在固定架上的臺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面由多條隔條間隔設置而成,所述臺面的下方、對應多條隔條的位置安裝有盛灰斗,在盛灰斗的底部連接有管道,在所述管道內安裝有排塵風扇,所述隔條由板材折疊而成,所述隔條的橫截面為角鐵形,隔條的兩側邊形成的夾角為30?90度。優選地,所述盛灰斗的形狀為漏斗形,盛灰斗的頂部固定在所述臺面的下方,盛灰斗的底部與所述管道連接。優選地,所述隔條的兩側邊形成的夾角為60度。優選地,所述隔條形成的面積占整個臺面面積的1/4?3/5。優選地,所述隔條的頂部與所述臺面平齊。優選地,所述隔條均勻排布在所述臺面,相鄰隔條之間的間距為5?25mm。優選地,相鄰隔條之間的間距為7?15mm。優選地,所述排塵風扇為軸流風扇。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臺面間隔設置有多條隔條,在臺面下方對應隔條的位置設置有盛灰斗,盛灰斗的底部連接有管道,管道內安裝有排塵風扇,使用時將預加工人造石產品放置在設置有多條隔條的臺面上,加工時灰塵通過多條隔條之間形成的間隙進入盛灰斗內,盛灰斗的灰塵通過管道內設置的排塵風扇將其排出。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工作效率高的優點。【附圖說明】此處所說明的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技術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但并不構成對本技術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本技術的俯視圖;圖3為圖2所示A-A的剖視圖;圖4為圖3所示B部分的放大圖。附圖標記說明:10_固定架;20_臺面;30_隔條;40_盛灰斗;50_管道;60_排塵風扇。【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其中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僅用來解釋本技術,但并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參照附圖1?圖4所示,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加工人造石的防塵工作臺,包括固定架10、安裝在固定架10上的臺面20,所述臺面20由多條隔條30間隔設置而成,所述臺面20的下方、對應多條隔條30的位置安裝有盛灰斗40,在盛灰斗40的底部連接有管道50,在管道50內安裝有排塵風扇60。盛灰斗40的形狀為漏斗形,盛灰斗40的頂部固定在所述臺面20的下方,盛灰斗40的底部與管道50連接;即盛灰斗40的大開口一端固定在所述臺面20的下方,盛灰斗40的小開口端與管道50連接。所述隔條30由板材折疊而成,所述隔條30的橫截面為角鐵形,所述隔條30的兩側邊形成的頂部夾角β為30?90度,所述隔條30由板材折疊形成的頂部夾角β優選為60度。所述隔條30形成的面積占整個臺面20面積的1/4?3/5,優選為隔條30形成的面積占整個臺面20面積的一半,所述隔條30的頂部與所述臺面20平齊。所述隔條30均勻排布在所述臺面20,相鄰隔條30之間的間距L為5?25mm,優選為相鄰隔條30之間的間距L為7?15mm,所述相鄰隔條30之間的間距L最好為8_。所述排塵風扇60為軸流風扇。由于在臺面20間隔設置有多條隔條30,在臺面20下方對應隔條30的位置設置有盛灰斗40,盛灰斗40的底部連接有管道50,管道50內安裝有排塵風扇60,使用時將預加工人造石產品放置在設置有多條隔條30的臺面上,加工時灰塵通過多條隔條30之間形成的間隙進入盛灰斗40內,盛灰斗40的灰塵通過管道50內設置的排塵風扇60將其排出。本技術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工作效率高的優點。以上所述僅用以方便說明本技術,在不脫離本技術創作的精神范疇內,熟悉此技術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做的各種簡單的變相與修飾仍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加工人造石的防塵工作臺,包括固定架、安裝在固定架上的臺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面由多條隔條間隔設置而成,所述臺面的下方、對應多條隔條的位置安裝有盛灰斗,在盛灰斗的底部連接有管道,在所述管道內安裝有排塵風扇,所述隔條由板材折疊而成,所述隔條的橫截面為角鐵形,隔條的兩側邊形成的夾角為30~90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用于加工人造石的防塵工作臺,包括固定架、安裝在固定架上的臺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面由多條隔條間隔設置而成,所述臺面的下方、對應多條隔條的位置安裝有盛灰斗,在盛灰斗的底部連接有管道,在所述管道內安裝有排塵風扇,所述隔條由板材折疊而成,所述隔條的橫截面為角鐵形,隔條的兩側邊形成的夾角為30?90度。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加工人造石的防塵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盛灰斗的形狀為漏斗形,盛灰斗的頂部固定在所述臺面的下方,盛灰斗的底部與所述管道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加工人造石的防塵工作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條的兩側邊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威成,楊展長,林志偉,戶善文,李勇,
申請(專利權)人:萬峰石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