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克服現有技術中的心形槽結構易導致自鎖組件結構復雜,且易失效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心形槽滑塊,具有心形槽,所述心形槽的底面為平面,心形槽上側內壁具有斜向右上方延伸的第一型面,心形槽下側內壁具有斜向右上方延伸的第四型面;心形槽內具有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心形凸塊,凹陷處位于第一型面正下方;心形凸塊下表面包括從心形凸塊最底端斜向左上方延伸的第二型面;心形凸塊上表面包括從凹陷處斜向左上方延伸的第三型面;心形槽內具有初始位置、第一極限位置、鎖止位置和第二極限位置;心形凸塊與心形槽內壁形成自鎖回路。同時,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還提供采用上述心形槽滑塊的自鎖組件。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心形槽滑塊結構簡單,對自鎖部件其他部件要求低,不易失效。(*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心形槽滑塊及自鎖組件
本技術涉及一種心形槽滑塊及自鎖組件。
技術介紹
目前自鎖類開關多采用鎖止針與心形槽配合的方案。在現有心形槽結構下,鎖止針繞轉軸在水平面內圓周運動,同時鎖止針末端在上下方向直線運動,心形槽滑塊在前后方向直線運動。整個運動過程中鎖止針末端在心形槽內按照順時針方向沿槽內輪廓面完成初始位置、第一極限位置、鎖止位置、第二極限位置四個位置的轉換,開關便能依次完成初始狀態、下降極限狀態、鎖止狀態、下降極限狀態、初始狀態的轉變。由于鎖止針結構特征使其末端始終緊壓在心形槽底面,而心形槽底面在初始位置、第一極限位置、鎖止位置、第二極限位置這四個位置相互之間存在高度差,使得鎖止針無法進行逆時針運動,從而保證整個運動的完成。但是,基于現有心形槽結構設計的上述自鎖結構中,各機構運動關系復雜,失效點多,往往因心形槽底部面差的高度、鎖止針壓力等參數設計不合理出現不自鎖、不解鎖等失效。并且零部件多,裝配工序繁瑣、生產控制點多,鎖止針裝配需要工裝精確的定位,導致良品率低下。產品精度要求高使模具加工困難,大大增加制作成本、管控成本。此外,鎖止針運動中與心形槽底面產生的摩擦力過大會導致開關卡滯,撞擊聲過大會產生令人厭煩的噪 曰?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心形槽結構易導致自鎖組件結構復雜,且易失效的問題,提供一種心形槽滑塊。本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提供一種心形槽滑塊,所述心形槽滑塊上具有心形槽,所述心形槽的底面為平面,所述心形槽上側內壁具有斜向右上方延伸的第一型面,心形槽下側內壁具有斜向右上方延伸的第四型面;所述心形槽內具有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心形凸塊,所述凹陷處位于第一型面正下方;所述心形凸塊下表面包括從心形凸塊最底端斜向左上方延伸的第二型面;所述心形凸塊上表面包括從凹陷處斜向左上方延伸的第三型面;所述心形槽內具有初始位置、第一極限位置、鎖止位置和第二極限位置;所述初始位置位于第二型面正下方;所述鎖止位置位于心形凸塊的凹陷處;所述第一極限位置位于鎖止位置一側的左上方,并位于第三型面正上方;所述第二極限位置位于心形凸塊右上方、第四型面的正上方;所述心形凸塊與心形槽內壁形成自鎖回路;所述自鎖回路由從初始位置向上沿第二型面到第一極限位置的第一通道、從第一極限位置向下沿第三型面到鎖止位置的第二通道、從鎖止位置向上沿第一型面到第二極限位置的第三通道、從第二極限位置向下沿第四型面到初始位置的第四通道組成。上述心形槽滑塊結構簡單,設計和加工難度低。當具有上述結構的心形槽滑塊用于自鎖組件中時,只需將一可左右移動的鎖止塊設置于心形槽內,通過心形槽滑塊的上下運動和鎖止塊的左右運動,即可實現鎖止塊在心形槽內的不可逆循環運動,從而實現自鎖功能,并且該結構不易失效,工作過程中噪聲小。進一步的,所述心形槽滑塊包括滑塊柱和滑塊體,所述滑塊體固定于滑塊柱側面,所述心形槽位于滑塊體側面。進一步的,所述滑塊體上還具有槽口,所述槽口連通心形槽至滑塊體邊緣。同時,本技術還提供了一種自鎖組件,包括殼體以及設置于殼體內的心形槽滑塊、鎖止塊和彈簧;所述心形槽滑塊具有前述結構,所述心形槽滑塊可在殼體內上下運動;所述彈簧設置于心形槽滑塊底部和殼體底面之間,并可推動心形槽滑塊向上運動;所述鎖止塊可左右移動的設置于心形槽滑塊側面,并與心形槽相鄰;所述鎖止塊包括鎖止凸起,所述鎖止凸起位于心形槽內;并且在殼體內,彈簧處于最大長度時,鎖止凸起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所述鎖止凸起可沿自鎖回路單向運動。在上述結構下,在殼體內,彈簧支撐心形槽滑塊,使其可在豎直方向上往復運動,同時鎖止塊可左右移動,并且鎖止凸起位于心形槽內。當心形槽滑塊上下運動時,心形槽對鎖止凸起進行導向作用,推動鎖止塊在左右方向上運動。心形槽滑塊的上下運動和鎖止塊的作用運動共同實現鎖止凸起在心形槽內沿閉合回路單向循環運動。從而實現自鎖和解鎖功能。進一步的,所述殼體包括沿豎直方向相互扣合的上蓋和下蓋;所述上蓋向下延伸出上凸起,下蓋向上延伸出上凸起,所述上凸起和下凸起相對設置;所述鎖止塊設置于上凸起和下凸起之間,并可在上凸起和下凸起的夾持下左右移動。進一步的,所述下蓋的側壁豎直向上延伸,所述下凸起位于心形槽和下蓋的側壁之間,在所述下凸起與下蓋的側壁之間具有下安裝槽;所述上蓋的側壁豎直向下延伸至下安裝槽內,所述上凸起位于心形槽與上蓋的側壁之間,在所述上凸起與上蓋的側壁之間具有上安裝槽;所述上安裝槽、下安裝槽共同形成安裝腔;所述鎖止塊還包括基體和導向凸塊,所述導向凸塊位于基體上,所述鎖止凸起位于導向凸塊上;所述基體、導向凸塊、鎖止凸起成階梯狀;所述鎖止塊的基體位于安裝腔內,所述導向凸塊設置于上凸起和下凸起之間,所述鎖止凸起位于心形槽內。進一步的,所述基體底部貼合于上蓋的側壁上。進一步的,所述下蓋底部具有定位凸起,所述彈簧下部套設于定位凸起上,彈簧上端設置于心形槽滑塊底部。進一步的,所述定位凸起內具有向上開口的定位孔,所述心形槽滑塊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可向下插入定位孔內;所述彈簧上部套設于定位柱上。進一步的,所述心形槽滑塊包括滑塊柱和滑塊體,所述滑塊體固定于滑塊柱側面,所述心形槽位于滑塊體側面;所述上蓋上表面具有通孔,所述滑塊柱經過通孔延伸至殼體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提供的心形槽滑塊主視圖;圖2是本技術提供的心滑塊體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提供的自鎖組件的正面剖視圖;圖4是本技術提供的自鎖組件的左側剖視圖;圖5是本技術提供的自鎖組件中的鎖止塊主視圖;圖6是本技術提供的自鎖組件中的鎖止塊左視圖。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如下:1、下蓋;11、下凸起;12、下安裝槽;13、定位凸起;14、定位孔;2、心形槽滑塊;21、心形槽;211、初始位置;212、第一極限位置;213、鎖止位置;214、第二極限位置;215、第一型面;216、第一通道;217、第二通道;218、第三通道;219、第四通道;210、第四型面;22、心形凸塊;221、第二型面;222、第三型面;23、槽口 ;24、定位柱;25、滑塊體;26、滑塊柱;3、鎖止塊;31、基體;32、導向凸塊;33、鎖止凸起;4、上蓋;41、上凸起;42、上安裝槽;5、彈簧。【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心形槽滑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形槽滑塊上具有心形槽,所述心形槽的底面為平面,所述心形槽上側內壁具有斜向右上方延伸的第一型面,心形槽下側內壁具有斜向右上方延伸的第四型面;所述心形槽內具有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心形凸塊,所述凹陷處位于第一型面正下方;所述心形凸塊下表面包括從心形凸塊最底端斜向左上方延伸的第二型面;所述心形凸塊上表面包括從凹陷處斜向左上方延伸的第三型面;?所述心形槽內具有初始位置、第一極限位置、鎖止位置和第二極限位置;所述初始位置位于第二型面正下方;所述鎖止位置位于心形凸塊的凹陷處;所述第一極限位置位于鎖止位置一側的左上方,并位于第三型面正上方;所述第二極限位置位于心形凸塊右上方、第四型面的正上方;所述心形凸塊與心形槽內壁形成自鎖回路;所述自鎖回路由從初始位置向上沿第二型面到第一極限位置的第一通道、從第一極限位置向下沿第三型面到鎖止位置的第二通道、從鎖止位置向上沿第一型面到第二極限位置的第三通道、從第二極限位置向下沿第四型面到初始位置的第四通道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心形槽滑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形槽滑塊上具有心形槽,所述心形槽的底面為平面,所述心形槽上側內壁具有斜向右上方延伸的第一型面,心形槽下側內壁具有斜向右上方延伸的第四型面;所述心形槽內具有上表面向下凹陷的心形凸塊,所述凹陷處位于第一型面正下方;所述心形凸塊下表面包括從心形凸塊最底端斜向左上方延伸的第二型面;所述心形凸塊上表面包括從凹陷處斜向左上方延伸的第三型面; 所述心形槽內具有初始位置、第一極限位置、鎖止位置和第二極限位置;所述初始位置位于第二型面正下方;所述鎖止位置位于心形凸塊的凹陷處;所述第一極限位置位于鎖止位置一側的左上方,并位于第三型面正上方;所述第二極限位置位于心形凸塊右上方、第四型面的正上方; 所述心形凸塊與心形槽內壁形成自鎖回路;所述自鎖回路由從初始位置向上沿第二型面到第一極限位置的第一通道、從第一極限位置向下沿第三型面到鎖止位置的第二通道、從鎖止位置向上沿第一型面到第二極限位置的第三通道、從第二極限位置向下沿第四型面到初始位置的第四通道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心形槽滑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心形槽滑塊包括滑塊柱和滑塊體,所述滑塊體固定于滑塊柱側面,所述心形槽位于滑塊體側面。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心形槽滑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體上還具有槽口,所述槽口連通心形槽至滑塊體邊緣。4.一種自鎖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以及設置于殼體內的心形槽滑塊、鎖止塊和彈黃; 所述心形槽滑塊為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心形槽滑塊,所述心形槽滑塊可在殼體內上下運動; 所述彈簧設置于心形槽滑塊底部和殼體底面之間,并可推動心形槽滑塊向上運動; 所述鎖止塊可左右移動的設置于心形槽滑塊側面,并與心形槽相鄰;所述鎖止塊包括鎖止凸起,所述鎖止凸起位于心形槽內;并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新波,
申請(專利權)人:惠州比亞迪電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