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列球軸承的第一列滾珠裝入機構,所述機構包括上下配置的下球組件和裝配基座,裝配基座包括底座和月牙板,底座為開口向上的圓盤形,圓盤的兩側分別凸起擋塊;開口內安裝一塊月牙板,月牙板的底板呈圓片狀,底板靠近第二擋塊一側沿外緣突起月牙形的凸臺;下球組件包括安裝在支撐架上的下球嘴和定位芯,下球嘴開口向下,定位芯呈向下伸出的柱形,定位芯和下球嘴能夠同步在支撐架上沿內圈軸線方向上下移動,本裝置能夠在內、外圈水平放置時,對第一列滾珠進行自動裝珠作業,生產效率較以前有大幅度提升;裝配過程中不存在外力擠壓滾珠的情況,不會劃傷滾珠表面。(*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雙列球軸承的第一列滾珠裝入機構
本技術涉及雙列球軸承,尤其涉及雙列球軸承的合套。
技術介紹
雙列球軸承適合應用在一個單列球軸承的負荷能力不足的軸承配置。在軸承內、外圈直徑相同的情況下,與單列球軸承相比,雙列球軸承寬度較大,因此負載能力也大大高于單列球軸承。滾動軸承裝配的基本要求是,在保證裝配質量指標的前提下,使合套率最高,所謂合套,是指在充分考慮同一型號的每個軸承內、外圈及滾珠的加工誤差的前提下,根據滾珠在滾道內的設計游隙選配合適的軸承內、外圈及滾珠進行組裝。目前普遍的合套方式是采用自動隨機合套的方式,即將軸承內圈、外圈、滾珠都分別分檔,然后根據游隙來選配合適的內、外圈及滾珠,然后將滾珠裝入內、外圈之間,最后再從兩端將保持架裝入內、外圈之間。合套過程中,第一列滾珠和第二列滾珠選配的鋼珠是不同的。目前雙列球軸承產品的裝球方式普遍采用內、外圈水平放置情況下進進行手工裝球作業或者內、外圈垂直放置情況下進行機器裝球作業,前者在裝球過程中第一列鋼球與第二列鋼球容易相混,人工選配鋼球使用錯誤現象很難避免,并且裝球效率相對較低,后者在裝球過程中會改變滾珠的接觸角,影響成品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雙列球軸承的第一列滾珠裝入機構,該機構能夠在內、外圈水平放置時,對第一列滾珠進行自動裝珠作業。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雙列球軸承的第一列滾珠裝入機構,所述雙列球軸承包括內圈、外圈和分別配置在內、外圈之間的兩列環形滾道中的兩列滾珠,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構包括上下配置的下球組件和裝配基座,其中:所述裝配基座包括底座和月牙板,所述底座為開口向上的圓盤形,圓盤的兩側分別凸起擋塊,;兩擋塊之間的距離與外圈外徑相對應,開口直徑大于外圈內徑,小于外圈外徑,開口內安裝一塊月牙板,所述月牙板的底板呈圓片狀,底板靠近第二擋塊一側沿外緣突起月牙形的凸臺;月牙板的底板厚度等于底座的開口深度,凸臺的月牙形長度為能夠墊于一列緊湊排列的滾珠下部,凸臺高度與滾珠半徑之和等于滾道中心高度h,所述滾道中心高度h指一列滾道中心與軸承端面之間的距離;所述下球組件包括安裝在支撐架上的下球嘴和定位芯,下球嘴開口向下,定位芯呈向下伸出的柱形,其外徑與內圈內徑對應,定位芯和下球嘴能夠同步在支撐架上沿內圈軸線方向上下移動,第一列滾珠裝入時,內圈靠于外圈內側,靠接處外圈的外緣緊靠第一擋塊,內、夕卜圈分別擱置在月牙板和底座上,定位芯下行伸入內圈內,下球嘴下行伸入內、外圈之間,且下球嘴中心線與內、外圈中心的連線垂直相交,下球嘴下球,直至第一列滾珠全部落入內、夕卜圈之間。本裝置的工作原理是,選配好合適的軸承內、外圈及滾珠后,保持內、外圈水平放置并且內圈靠于外圈內側,將第一列滾珠在自重作用下裝入滾道內。裝入過程中,由于內、外圈水平放置并且內圈靠于外圈內側,因此進入的滾珠能隨著滾道均勻分布在內、外圈之間的月牙形空隙內。具體來說:月牙板上的凸臺用于托墊起滾道中的滾珠,避免在后續的第二列滾珠裝珠過程時,第一列滾珠下落至滾道下方、卡在滾道開口處;第一擋塊和第二擋塊使用,對第一列滾珠裝入過程中的外圈進行限位;定位芯保證裝珠過程中內圈位置固定。進一步的,為利于滾珠裝入內、外圈之間后能自動向凸臺兩端的方向滾動,避免滾珠之間相互擠壓、摩擦劃傷表面,可以將裝配基座傾斜布置,沿壓塊施壓方向,裝配基座位于第二擋塊的一側高于位于第一擋塊的一側。再進一步,考慮到滾珠的表面通常都覆蓋著一層潤滑油脂,油脂具有一定的粘性,為便于滾珠下球,防止其粘滯在下球嘴內或下球道中,可采用以下優選的下球結構,下球嘴固定安裝在計球塊底部,與計球塊內部開設的下球道下端連通,下球道呈倒置“卜”形,其豎直段內配置一根能夠沿軸向上下移動的豎直推桿,定位芯固定安裝主于計球塊一側,計球塊能夠在支撐架上沿內圈軸向上下移動。下球時,推桿在下球道的豎直段中沿軸向上下移動,不停的將下球道中的滾珠下推,便于其通過下球嘴下落。再進一步,考慮到不同型號的雙列球軸承內、外圈及滾珠尺寸不盡相同,為便于利用同一機構裝配不同型號的軸承,可以將底座與月牙板設計為可以拆裝的配合結構,以便于根據實際需要調換底座或月牙板,一種優選的安裝結構是,底座中心開設定位孔,沿兩擋塊連線方向,在定位孔兩側分別開設一個限位孔,限位孔內裝入限位銷;在月牙板上對應定位孔開設階梯長孔、對應限位孔開設定位長孔,定位長孔套裝在限位銷外,由階梯長孔向定位孔內裝入一根鎖緊螺栓,將底座和月牙板鎖緊為一體。裝配時,將兩個限位銷對準定位長孔插入,從而保證凸臺正對第一擋塊的位置將月牙板和底座配置在一起,最后由階梯長孔向定位孔內裝入一根鎖緊螺栓,將底座和月牙板鎖緊為一體,此種安裝結構對位精準且裝配方便快捷。再進一步,底座上,在兩個擋塊的兩側再分別配置一個擋塊,四個擋塊呈十字形排布,擋塊之間的距離與外圈外徑相對應。四擋塊的限位結構,可以對外圈限位更精確。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能夠在內、外圈水平放置時,對第一列滾珠進行自動裝珠作業,現場作業由2人手工合套作業削減為I人監督作業,生產效率較以前有大幅度提升;2、裝配過程中不存在外力擠壓滾珠的情況,不會劃傷滾珠表面,導致影響軸承的使用壽命。【附圖說明】圖1為雙列球軸承外圈剖示圖圖2為雙列球軸承內圈剖示圖圖3為雙列球軸承內、外圈的組裝示意圖圖4為底座的一種優選結構剖示圖圖5為圖4的俯視圖圖6為月牙板的一種優選結構剖示圖圖7為圖6的俯視圖圖8為月牙板和底座的裝配結構示意圖圖9為圖8的俯視圖圖10為裝珠時的各部件位置示意圖圖11為初始時的各部件位置示意圖圖12為裝珠時內、外圈與裝配基座的配置示意圖圖13為圖12沿A-A向的局剖示意圖圖14為軸承合套設備的總裝圖圖1?14中:1為內圈,2為外圈,3為底座,301為第一擋塊,302為開口,303為定位孔,304為限位孔,305為第二擋塊,306為第三擋塊,307為第四擋塊,4為月牙板,401為底板,402為凸臺,403為階梯長孔,404為定位長孔,5為滾道,6為滾珠,7為支撐架,8為定位芯,9為下球嘴,13為計球塊,14為下球道,15為推桿,17為限位銷,18為鎖緊螺栓,20為轉盤。【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4為一種雙列球軸承的合套設備,此新型設備改變了原有作業模式,實現了滾珠自動裝入,避免因為員工誤操作導致鋼球裝入錯誤、混鋼球等現象,提升了生產效率。具體來說,在一個能夠水平旋轉的轉盤20上間隔均勻的安裝了 6個裝配基座,所有裝配基座的中心位于以轉盤20圓心為圓心的同一圓周上,每個裝配基座對應一個工位,如圖中標記所示,各工位作業內容如下:(I)號工位:測量從料倉輸送過來的當前內圈I的具體尺寸,并利用機械爪將內圈I放置在裝配基座上;(2)號工位:測量從料倉輸送過來的當前外圈2的具體尺寸,并利用機械爪將外圈2放置在裝配基座上,內圈I靠于外圈2內側;(3)號工位:根據(I)號、(2)號工位上放置的內、外圈I和2的具體尺寸,選配合適的第一列滾珠6,并將滾珠6填入作業;(4)號工位,根據(I)號、(2)號工位上放置的內、夕卜圈I和2的具體尺寸,選配合適的第二列滾珠6,并將滾珠6填入作業;(5),(6)號工位為輔助工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列球軸承的第一列滾珠裝入機構,所述雙列球軸承包括內圈(1)、外圈(2)和分別配置在內、外圈(1,2)之間的兩列環形滾道(5)中的兩列滾珠(6),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構包括上下配置的下球組件和裝配基座,其中:所述裝配基座包括底座(3)和月牙板(4),所述底座(3)為開口(302)向上的圓盤形,圓盤的兩側分別凸起擋塊(301,305);兩擋塊(301,305)之間的距離與外圈(2)外徑相對應,開口(302)直徑大于外圈(2)內徑,小于外圈(2)外徑,開口(302)內安裝一塊月牙板(4),所述月牙板(4)的底板(401)呈圓片狀,底板(401)靠近第二擋塊(305)一側沿外緣突起月牙形的凸臺(402);月牙板(4)的底板(401)厚度等于底座(3)的開口(302)深度,凸臺(402)的月牙形長度為能夠墊于一列緊湊排列的滾珠(6)下部,凸臺(402)高度與滾珠(6)半徑之和等于滾道(5)中心高度h,所述滾道(5)中心高度h指一列滾道(5)中心與軸承端面之間的距離;所述下球組件包括安裝在支撐架(7)上的下球嘴(9)和定位芯(8),下球嘴(9)開口向下,定位芯(8)呈向下伸出的柱形,其外徑與內圈(1)內徑對應,定位芯(8)和下球嘴(9)能夠同步在支撐架(7)上沿內圈(1)軸線方向上下移動,第一列滾珠裝入時,內圈(1)靠于外圈(2)內側,靠接處外圈(2)的外緣緊靠第一擋塊(301),內、外圈(1,2)分別擱置在月牙板(4)和底座(3)上,定位芯(8)下行伸入內圈(1)內,下球嘴(9)下行伸入內、外圈(1,2)之間,且下球嘴(9)中心線與內、外圈(1,2)中心的連線垂直相交,下球嘴(9)下球,直至第一列滾珠(6)全部落入內、外圈(1,2)之間。...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列球軸承的第一列滾珠裝入機構,所述雙列球軸承包括內圈(I)、外圈(2)和分別配置在內、外圈(1,2)之間的兩列環形滾道(5)中的兩列滾珠(6),其特征在于: 所述機構包括上下配置的下球組件和裝配基座,其中: 所述裝配基座包括底座(3 )和月牙板(4 ), 所述底座(3)為開口(302)向上的圓盤形,圓盤的兩側分別凸起擋塊(301,305);兩擋塊(301,305 )之間的距離與外圈(2 )外徑相對應,開口( 302 )直徑大于外圈(2 )內徑,小于外圈(2)外徑, 開口(302)內安裝一塊月牙板(4),所述月牙板(4)的底板(401)呈圓片狀,底板(401)靠近第二擋塊(305) —側沿外緣突起月牙形的凸臺(402); 月牙板(4)的底板(401)厚度等于底座(3)的開口(302)深度,凸臺(402)的月牙形長度為能夠墊于一列緊湊排列的滾珠(6)下部,凸臺(402)高度與滾珠(6)半徑之和等于滾道(5)中心高度h,所述滾道(5)中心高度h指一列滾道(5)中心與軸承端面之間的距離; 所述下球組件包括安裝在支撐架(7)上的下球嘴(9)和定位芯(8), 下球嘴(9)開口向下, 定位芯(8)呈向下伸出的柱形,其外徑與內圈(I)內徑對應, 定位芯(8)和下球嘴(9)能夠同步在支撐架(7)上沿內圈(I)軸線方向上下移動, 第一列滾珠裝入時,內圈(I)靠于外圈(2)內側,靠接處外圈(2)的外緣緊靠第一擋塊(301),內、外圈(1,2)分別擱置在月牙板(4)和底座(3)上,定位芯(8)下行伸入內圈(I)內,下球嘴(9)下行伸入內、外圈(1,2)之間,且下球嘴(9...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祥祥,姜芝強,夏德智,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人本雙列軸承有限公司,上海人本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