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0368506 閱讀: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8 11:48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包括風機葉片、輪轂、轉軸、軸套、軸套支撐桿、齒輪箱、齒輪箱支撐桿、發電機、發電機支撐桿、聯軸器、壓力感應裝置、尾翼、葉片收放控制裝置、調向機構、外殼、上塔架、下塔架、上下塔架連接鉸鏈、下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上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法蘭軸承、圓錐滾子軸承、底座、鉚釘、斜撐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調向機構,無對風問題,任意風向的風,都能使風機正常工作,提高了風機的風能利用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塔架、風機葉片均采用可彎折的設計,在船舶遭遇大風時,可以把風機葉片收攏,將塔架放倒,從而保護風力發電機自身,同時降低了航行時風力發電機對船舶產生的阻力,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
    本技術涉及一種水平軸風力發電機,尤其是涉及一種船用的自動感應可收放水平軸風力發電機。
    技術介紹
    目前,船舶的用電多以柴油機發電為主,耗油量大,成本高,柴油機發電還會對海上大氣環境造成不良影響。此外,船舶對于燃油的依賴往往會對船舶的續航力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而船舶在海上航行,具有豐富的風力資源,具備良好的風力發電條件。目前,在東部沿海,已有一些小型風力發電機應用于船上,但是發電量都不大。大型風力發電機應用較少主要是由于在遭遇極限大風時,在船上安裝大型風力發電機不可避免地會增加船舶的阻力,使得風力發電機自身和船舶的航行安全都受到影響,制約了大型風力發電機在船上的推廣使用。上海萬德風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的專利號為200820154557.0的技術專利公開了一種2KW漁船風力發電系統,此風力發電系統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漁船上的用電緊張問題,但該風力發電系統是傳統的水平軸風力發電機,發電量較少,沒有解決風機的對風問題,風能利用率不高,也沒有解決船舶在遭遇極限大風時,如何保證發電機自身和船舶航行安全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風能利用率高,在遭遇極限大風時可彎折,可收攏的船用水平軸風力發電機,從而降低航行時風力發電機對船舶產生的阻力,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包括風機葉片、輪轂、轉軸、軸套、軸套支撐桿、齒輪箱、齒輪箱支撐桿、發電機、發電機支撐桿、聯軸器、壓力感應裝置、尾翼、葉片收放控制裝置、調向機構、外殼、上塔架、下塔架、上下塔架連接鉸鏈、底座,其中風機葉片通過輪轂連接形成風輪,轉軸的一端與輪轂相連,另一端與齒輪箱相連,轉軸靠近輪轂的一端安裝軸套,軸套上貼近輪轂安裝壓力感應裝置,壓力感應裝置后安裝葉片收放控制裝置,軸套支撐桿一端焊接在軸套上,另一端焊接在外殼內壁上,齒輪箱通過聯軸器與發電機相連,齒輪箱支撐桿一端焊接在齒輪箱上,另一端焊接在外殼內壁上,發電機支撐桿一端焊接在發電機上,另一端焊接在外殼內壁上,外殼尾部裝有尾翼,上塔架的頂端與外殼外壁相連,上塔架的頂部裝有調向機構。前述的一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還包括斜撐桿、下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上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在船舶遭遇極限大風時,可進一步調整上下塔架連接鉸鏈,使上塔架彎折90度,用斜撐桿連接下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上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把風機放倒。前述的一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還包括法蘭軸承、圓錐滾子軸承,底座的上邊通過法蘭軸承與下塔架相連,底座的下邊通過圓錐滾子軸承與下塔架相連。前述的一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還包括鉚釘,底座通過鉚釘固定在船甲板上。前述的一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其中所述的風機葉片為3片。[0011 ] 在船舶停駛作業時,風吹動風機葉片,風機葉片帶動輪轂轉動,輪轂的轉速經轉軸傳遞給齒輪箱,再經齒輪箱調整到合適后輸出,帶動發電機運轉發電。在風向發生改變時,外殼尾部的尾翼可及時地檢測到風向改變的情況,通過調向機構改變風輪的方向,保證風機葉片始終正對風向,提高風能利用率。在遭遇大風時,壓力感應裝置感應風力的大小,適時地通過葉片收放控制裝置收攏風機葉片,合攏后的葉片垂直于塔架。若遭遇極限大風,可進一步調整上下塔架連接鉸鏈,使上塔架彎折90度,用斜撐桿連接下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上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把風機放倒,并通過葉片收放控制裝置將風機葉片向下塔架一側再彎折90度,以防止塔架彎折后豎直的風機葉片干擾船上作業,從而保護風力發電機自身,同時減小船舶阻力,保證船舶的航行安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具有調向機構,無對風問題,任意風向的風,都能使風機正常工作,提高了風機的風能利用率;本技術的塔架、風機葉片均采用可彎折的設計,在船舶遭遇大風時,可以把風機葉片收攏,將塔架放倒,從而保護風力發電機自身,同時降低了航行時風力發電機對船舶產生的阻力,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工作時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工作時的平面安裝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外殼部分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在大風時風機葉片收攏時的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在極限大風時風機葉片收攏、彎折并塔架彎折時的示意圖;其中:1-風機葉片2-輪轂3-壓力感應裝置4-齒輪箱5-發電機6_尾翼7-調向機構8-上塔架9-上下塔架連接鉸鏈10-下塔架11-上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12-下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13-底座14-斜撐桿15-鉚釘16-法蘭軸承17-圓錐滾子軸承18-葉片收放控制裝置19-外殼20-轉軸21-軸套22-軸套支撐桿23-齒輪箱支撐桿24-發電機支撐桿25-聯軸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包括風機葉片1、輪轂2、轉軸20、軸套21、軸套支撐桿22、齒輪箱4、齒輪箱支撐桿23、發電機5、發電機支撐桿24、聯軸器25、壓力感應裝置3、尾翼6、葉片收放控制裝置18、調向機構7、外殼19、上塔架8、下塔架10、上下塔架連接鉸鏈9、底座13,其中風機葉片I通過輪轂2連接形成風輪,轉軸20的一端與輪轂2相連,另一端與齒輪箱4相連,轉軸20靠近輪轂2的一端安裝軸套21,軸套21上貼近輪轂2安裝壓力感應裝置3,壓力感應裝置3后安裝葉片收放控制裝置18,軸套支撐桿22 —端焊接在軸套21上,另一端焊接在外殼19內壁上,齒輪箱4通過聯軸器25與發電機5相連,齒輪箱支撐桿23 —端焊接在齒輪箱4上,另一端焊接在外殼19內壁上,發電機支撐桿24 —端焊接在發電機5上,另一端焊接在外殼19內壁上,外殼19尾部裝有尾翼6,上塔架8的頂端與外殼19外壁相連,上塔架8的頂部裝有調向機構7。前述的一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還包括斜撐桿14、下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12、上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11,在船舶遭遇極限大風時,可調整上下塔架連接鉸鏈9,使上塔架彎折90度,用斜撐桿14連接上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11,下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12,把風機放倒。前述的一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還包括法蘭軸承16和圓錐滾子軸承17,底座13的上邊通過法蘭軸承16與下塔架10相連,底座13的下邊通過圓錐滾子軸承17與下塔架10相連。前述的一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還包括鉚釘15,底座13通過鉚釘15固定在船甲板上。前述的一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其中所述的風機葉片I為3片。在船舶停駛作業時,風吹動風機葉片1,風機葉片I帶動輪轂2轉動,輪轂2的轉速經轉軸20傳遞給齒輪箱4,再經齒輪箱4調整到合適后輸出,帶動發電機5運轉發電。在風向發生改變時,外殼19尾部的尾翼6可及時地檢測到風向改變的情況,通過調向機構7改變風輪的方向,保證風機葉片始終正對風向,提高風能利用率。在遭遇大風時,壓力感應裝置3感應風力的大小,適時地通過葉片收放控制裝置18收攏風機葉片,合攏后的葉片垂直于塔架。[0031 ] 若遭遇極限大風,可調整上下塔架連接鉸鏈9,使上塔架彎折90度,用斜撐桿14連接上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11,下塔架與斜撐桿連接螺栓12,把風機放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包括風機葉片(1)、輪轂(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轉軸(20)、軸套(21)、軸套支撐桿(22)、齒輪箱(4)、齒輪箱支撐桿(23)、發電機(5)、發電機支撐桿(24)、聯軸器(25)、壓力感應裝置(3)、尾翼(6)、葉片收放控制裝置(18)、調向機構(7)、外殼(19)、上塔架(8)、下塔架(10)、上下塔架連接鉸鏈(9)、底座(13),所述的風機葉片(1)通過輪轂(2)連接形成風輪,轉軸(20)的一端與輪轂(2)相連,另一端與齒輪箱(4)相連,轉軸(20)靠近輪轂(2)的一端安裝軸套(21),軸套(21)上貼近輪轂(2)安裝壓力感應裝置(3),壓力感應裝置(3)后安裝葉片收放控制裝置(18),軸套支撐桿(22)一端焊接在軸套(21)上,另一端焊接在外殼(19)內壁上,齒輪箱(4)通過聯軸器(25)與發電機(5)相連,齒輪箱支撐桿(23)一端焊接在齒輪箱(4)上,另一端焊接在外殼(19)內壁上,發電機支撐桿(24)一端焊接在發電機(5)上,另一端焊接在外殼(19)內壁上,外殼(19)尾部裝有尾翼(6),上塔架(8)的頂端與外殼(19)外壁相連,上塔架(8)的頂部裝有調向機構(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動感應可收放風力發電機,包括風機葉片(I)、輪轂(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轉軸(20)、軸套(21)、軸套支撐桿(22)、齒輪箱(4)、齒輪箱支撐桿(23)、發電機(5)、發電機支撐桿(24)、聯軸器(25)、壓力感應裝置(3)、尾翼(6)、葉片收放控制裝置(18)、調向機構(7)、外殼(19)、上塔架(8)、下塔架(10)、上下塔架連接鉸鏈(9)、底座(13),所述的風機葉片(I)通過輪轂(2)連接形成風輪,轉軸(20)的一端與輪轂(2)相連,另一端與齒輪箱(4)相連,轉軸(20)靠近輪轂(2)的一端安裝軸套(21),軸套(21)上貼近輪轂(2)安裝壓力感應裝置(3 ),壓力感應裝置(3 )后安裝葉片收放控制裝置(18 ),軸套支撐桿(22 ) —端焊接在軸套(21)上,另一端焊接在外殼(19 )內壁上,齒輪箱(4)通過聯軸器(25 )與發電機(5 )相連,齒輪箱支撐桿(23)—端焊接在齒輪箱(4)上,另一端焊接在外殼(19)內壁上,發電機支撐桿(24)—端焊接在發電機(5)上,另一端焊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化明屠璐瓊李超丁恩慈陳俊宏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海洋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 波多野结衣AV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久中文字幕| 日韩加勒比一本无码精品| 亚洲AV无码日韩AV无码导航|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毛片| 蜜桃臀AV高潮无码|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性色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专区国产精品发布|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av东京|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第一无码aⅴ网站| 久久精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 精品无码无人网站免费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专区| 极品粉嫩嫩模大尺度无码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永久|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自慰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无码精品电影网|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国产丰满乱子伦无码专区| 国产色爽免费无码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 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人妻丰满熟妇A v无码区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亚洲熟妇无码八AV在线播放| 无码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