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柴油機齒輪潤滑冷卻噴淋裝置
本技術涉及柴油機
,具體地說是一種柴油機齒輪潤滑冷卻噴淋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nèi)很多柴油機齒輪潤滑冷卻主要是通過在齒輪上或齒輪室蓋上加工油道對部分齒輪進行潤滑。此方法所加工的零部件困難,油道布置復雜,并且不能對所有齒輪實施充分地潤滑。如惰齒輪、過橋齒輪、液壓泵齒輪只能靠齒輪室內(nèi)的油霧進行潤滑,因此造成潤滑不良,溫度過高,在工作過程中經(jīng)常會造成軸承、齒輪等早期磨損現(xiàn)象及齒輪的機械噪聲加大,從而減少零部件的使用壽命并成為影響柴油機整機噪聲的控制因素。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針對上述現(xiàn)有狀況存在的不足,本技術提供一種柴油機齒輪潤滑冷卻噴淋裝置。本技術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xiàn):一種柴油機齒輪潤滑冷卻噴淋裝置,包括油管固定夾I 1、潤滑冷卻油管I 2、油管座3、油管固定夾II 4、潤滑冷卻油管II 5、正時惰齒輪軸7和惰輪軸壓板6 ;正時惰齒輪軸7、惰輪軸壓板6的端面上均布設有對應相同的一個中心通孔和兩個安裝孔;油管固定夾I1、油管固定夾II 4均設有掛耳孔;油管座3為腰形狀,油管座3的上下兩耳部設有安裝孔,油管座3的兩耳部的中間處設有一凸臺。油管座3凸臺底面中間處設有沉孔,油管座3凸臺的一側面設有一橫向通孔。油管座3的橫向通孔與油管座3的沉孔垂直相通形成三通孔路。正時惰齒輪軸7、惰輪軸壓板6的中心通孔和兩個安裝孔與油管座3的沉孔和兩個安裝孔相對應通過螺栓依次連接在惰齒輪9上。潤滑冷卻油管I 2呈空間S線形,潤滑冷卻油管I 2的水平端接合在油管座3凸臺左側的橫向通孔孔口上。潤滑冷卻油管I 2的彎鉤形端的腰部接合著油管固定夾I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柴油機齒輪潤滑冷卻噴淋裝置,包括正時惰齒輪軸(7)和惰輪軸壓板(6);所述正時惰齒輪軸(7)、惰輪軸壓板(6)的端面上均布設有對應相同的一個中心通孔和兩個安裝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油管固定夾Ⅰ(1)、潤滑冷卻油管Ⅰ(2)、油管座(3)、油管固定夾Ⅱ(4)、潤滑冷卻油管Ⅱ(5);所述油管固定夾Ⅰ(1)、油管固定夾Ⅱ(4)均設有掛耳孔;所述油管座(3)為腰形狀,油管座(3)的上下兩耳部設有安裝孔,油管座(3)的兩耳部的中間處設有一凸臺;所述油管座(3)凸臺底面中間處設有沉孔,油管座(3)凸臺的一側面設有一橫向通孔;所述油管座(3)的橫向通孔與油管座(3)的沉孔垂直相通形成三通孔路;所述正時惰齒輪軸(7)、惰輪軸壓板(6)的中心通孔和兩個安裝孔與油管座(3)的沉孔和兩個安裝孔相對應通過螺栓依次連接在惰齒輪(9)上;所述潤滑冷卻油管Ⅰ(2)呈空間S線形,潤滑冷卻油管Ⅰ(2)的水平端接合在油管座(3)凸臺左側的橫向通孔孔口上;潤滑冷卻油管Ⅰ(2)的彎鉤形端的腰部接合著油管固定夾Ⅰ(1),且由螺栓通過墊套(8)固定于齒輪室上;所述潤滑冷卻油管Ⅱ(5)呈波紋線形,潤滑冷卻油管Ⅱ(5)的水平端接合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柴油機齒輪潤滑冷卻噴淋裝置,包括正時惰齒輪軸(7)和惰輪軸壓板(6);所述正時惰齒輪軸(7)、惰輪軸壓板(6)的端面上均布設有對應相同的一個中心通孔和兩個安裝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油管固定夾I (I)、潤滑冷卻油管I (2)、油管座(3)、油管固定夾II (4)、潤滑冷卻油管II (5);所述油管固定夾I (I)、油管固定夾II (4)均設有掛耳孔;所述油管座(3)為腰形狀,油管座(3)的上下兩耳部設有安裝孔,油管座(3)的兩耳部的中間處設有一凸臺;所述油管座(3)凸臺底面中間處設有沉孔,油管座(3)凸臺的一側面設有一橫向通孔;所述油管座(3)的橫向通孔與油管座(3)的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孫鳳霞,任家潮,劉克華,張逸敏,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