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輕鋼結構的集成房屋,包括輕鋼墻體、輕鋼樓面和輕鋼屋面;所述的輕鋼墻體由橫向設置的C型鋼橫龍骨和豎直設置的C型鋼豎龍骨圍合而成的方形框架;所述的輕鋼墻體兩側固定安裝有沿輕鋼墻體對角線方向設置的拉帶,且拉帶與豎直設置的豎龍骨的交叉的部位固定連接在豎龍骨上,拉帶上具有用于繃緊拉帶的緊固件,所述緊固件為底部具有通孔的凹槽形,拉帶上相應地開設有通孔,拉帶與緊固件通過通孔用螺栓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中通過在安裝在輕鋼墻體對角線方向上的拉帶上添加凹槽形緊固件,能夠在墻體拼裝時擰緊固件與拉帶連接的螺栓,螺栓將拉帶壓入緊固件凹槽內,從而使拉帶繃緊,避免了拉帶松弛造成的墻體結構不穩定的問題。(*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基于輕鋼結構的集成房屋
本技術涉及一種基于輕鋼結構的集成房屋。
技術介紹
輕鋼房屋就是用薄壁鋼材來搭設房屋的結構骨架,這種結構具有壁薄、耗材量低、自重輕、安裝方便迅速、抗震性好的優點。傳統做法是用C型鋼作為基本材料,然后用C型鋼來組成柱、墻體、梁等結構構件,進一步來搭建整個房屋的結構骨架,結構設計不合理會造成墻體不穩定的問題,會容易造成局部失穩,從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輕鋼房屋墻體結構不穩定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輕鋼結構的集成房屋。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輕鋼結構的集成房屋,包括輕鋼墻體、輕鋼樓面和輕鋼屋面;所述的輕鋼墻體由橫向設置的C型鋼橫龍骨和豎直設置的C型鋼豎龍骨圍合而成的方形框架;所述的輕鋼墻體兩側固定安裝有沿輕鋼墻體對角線方向設置的拉帶,且拉帶與豎直設置的豎龍骨的交叉的部位固定連接在豎龍骨上,拉帶上具有用于繃緊拉帶的緊固件,所述緊固件為底部具有通孔的凹槽形,拉帶上相應地開設有通孔,拉帶與緊固件通過通孔用螺栓連接。本技術中通過在安裝在輕鋼墻體對角線方向上的拉帶上添加凹槽形緊固件,能夠在墻體拼裝時擰緊固件與拉帶連接的螺栓,螺栓將拉帶壓入緊固件凹槽內,從而使拉帶繃緊,避免了拉帶松弛造成的墻體結構不穩定的問題。進一步地,所述的緊固件包括底板和固定在底板兩端并向底板同一側彎折的側邊板,所述的底板上具有通孔。作為優選,所述的橫龍骨包括頂龍骨、底龍骨和若干中龍骨,所述的中龍骨的槽底板上開設有若干與豎龍骨形狀相匹配的孔道,頂龍骨和低龍骨的折邊上相應位置上開設有若干與豎龍骨形狀相匹配的缺口,所述的豎龍骨中部嵌裝在中龍骨的孔道中,豎龍骨的頂部和底部分別嵌裝在頂龍骨和底龍骨上的缺口中,且豎龍骨的兩側邊與橫龍骨兩側邊重疊位置固定連接。充分利用C型鋼結構特點,將豎龍骨嵌裝在橫龍骨中,并固定,限制了豎龍骨擺動,從而提高了墻體的穩定性,解決了豎龍骨重心失穩的問題。當輕鋼房屋為多層時,為便于樓上下層墻體及輕鋼樓面的安裝,進一步地,所述的輕鋼樓面固定安裝在上層輕鋼墻體底龍骨與下層輕鋼墻體頂龍骨之間,包括槽型樓板梁和樓面基板,樓面基板位于槽型樓板之上,槽型樓板梁下側邊與下層輕鋼墻體頂龍骨固定連接,槽型樓板梁上側邊通過樓面基板與上層輕鋼墻體底龍骨固定連接;相鄰兩層墻體之間通過一對固定在上層輕鋼墻體底龍骨和下層輕鋼墻體頂龍骨槽內的抗拔連接件及貫通抗拔連接件的抗拔螺栓固定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中通過在安裝在輕鋼墻體對角線方向上的拉帶上添加凹槽形緊固件,能夠在墻體拼裝時擰緊固件與拉帶連接的螺栓,螺栓將拉帶壓入緊固件凹槽內,從而使拉帶繃緊,避免了拉帶松弛造成的墻體結構不穩定的問題。【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申請基于強剛結構的集成房屋的結構簡圖;圖2為本申請墻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申請拉帶與墻體連接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申請拉鋼帶緊固件立體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申請墻體局部立體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申請房屋層間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橫龍骨,101.頂龍骨,102.中龍骨,103.底龍骨,104孔道,2.豎龍骨,3.拉帶,4.緊固件,41.底板,42.側邊板,5.槽型樓板梁,6.樓面基板,7.抗拔連接件,8.抗拔螺栓,10.輕鋼墻體,20.輕鋼樓面,30.輕鋼屋面。【具體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技術有關的構成。實施例1如圖1、2、3所示,一種基于輕鋼結構的集成房屋,包括輕鋼屋面10、輕鋼樓面20和輕鋼屋面30 ;所述的輕鋼屋面10由橫向設置的C型鋼橫龍骨I和豎直設置的C型鋼豎龍骨2圍合而成的方形框架;所述的輕鋼屋面10兩側固定安裝有沿輕鋼屋面10對角線方向設置的拉帶3,且拉帶3與豎直設置的豎龍骨2的交叉的部位固定連接在豎龍骨2上,拉帶3上具有用于繃緊拉帶3的緊固件4,所述緊固件4為底部具有通孔的凹槽形,拉帶3上相應地開設有通孔,拉帶3與緊固件4通過通孔用螺栓連接。本技術中通過在安裝在輕鋼屋面10對角線方向上的拉帶3上添加凹槽形緊固件4,能夠在墻體拼裝時擰緊固件4與拉帶3連接的螺栓,螺栓將拉帶3壓入緊固件4凹槽內,從而使拉帶3繃緊,避免了拉帶3松弛造成的墻體結構不穩定的問題。如圖4所示,進一步地,所述的緊固件4包括底板41和固定在底板41兩端并向底板41同一側彎折的側邊板42,所述的底板41上具有通孔。如圖5所示,進一步地,所述的橫龍骨I包括頂龍骨101、底龍骨103和若干中龍骨102,所述的中龍骨102的槽底板上開設有若干與豎龍骨2形狀相匹配的孔道104,頂龍骨101和低龍骨的折邊上相應位置上開設有若干與豎龍骨2形狀相匹配的缺口,所述的豎龍骨2中部嵌裝在中龍骨102的孔道104中,豎龍骨2的頂部和底部分別嵌裝在頂龍骨101和底龍骨103上的缺口中,且豎龍骨2的兩側邊與橫龍骨I兩側邊重疊位置固定連接。充分利用C型鋼結構特點,將豎龍骨2嵌裝在橫龍骨I中,并固定,限制了豎龍骨2擺動,從而提高了墻體的穩定性,解決了豎龍骨2重心失穩的問題。實施例2如圖6所示,當輕鋼房屋為多層時,為便于上下層墻體及輕鋼樓面20的安裝,所述的輕鋼樓面20固定安裝在上層輕鋼屋面10底龍骨103與下層輕鋼屋面10頂龍骨101之間,包括槽型樓板梁5和樓面基板6,樓面基板6位于槽型樓板之上,槽型樓板梁5下側邊與下層輕鋼屋面10頂龍骨101固定連接,槽型樓板梁5上側邊通過樓面基板6與上層輕鋼屋面10底龍骨103固定連接;相鄰兩層墻體之間通過一對固定在上層輕鋼屋面10底龍骨103和下層輕鋼屋面10頂龍骨101槽內的抗拔連接件7及貫通抗拔連接件7的抗拔螺栓8固定連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輕鋼結構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輕鋼墻體(10)、輕鋼樓面(20)和輕鋼屋面(30);所述的輕鋼墻體(10)由橫向設置的C型鋼橫龍骨(1)和豎直設置的C型鋼豎龍骨(2)圍合而成的方形框架;所述的輕鋼墻體(10)兩側固定安裝有沿輕鋼墻體(10)對角線方向設置的拉帶(3),且拉帶(3)與豎直設置的豎龍骨(2)的交叉的部位固定連接在豎龍骨(2)上,拉帶(3)上具有用于繃緊拉帶(3)的緊固件(4),所述緊固件(4)為底部具有通孔的凹槽形,拉帶(3)上相應地開設有通孔,拉帶(3)與緊固件(4)通過通孔用螺栓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輕鋼結構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包括輕鋼墻體(10)、輕鋼樓面(20)和輕鋼屋面(30);所述的輕鋼墻體(10)由橫向設置的C型鋼橫龍骨(I)和豎直設置的C型鋼豎龍骨(2)圍合而成的方形框架;所述的輕鋼墻體(10)兩側固定安裝有沿輕鋼墻體(10)對角線方向設置的拉帶(3),且拉帶(3)與豎直設置的豎龍骨(2)的交叉的部位固定連接在豎龍骨(2)上,拉帶(3)上具有用于繃緊拉帶(3)的緊固件(4),所述緊固件(4)為底部具有通孔的凹槽形,拉帶(3)上相應地開設有通孔,拉帶(3)與緊固件(4)通過通孔用螺栓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輕鋼結構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緊固件(4)包括底板(41)和固定在底板(41)兩端并向底板(41)同一側彎折的側邊板(42),所述的底板(41)上具有通孔。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輕鋼結構的集成房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橫龍骨(I)包括頂龍骨(101)、底龍骨(103)和若干中龍骨(102),所述的中龍骨(102)的槽底板上開設有若干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文龍,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華大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