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起蓋角度可調的電纜退火裝置,包括底座,底座的上端左側安裝有退火爐,底座的上端右側連接有調角裝置;退火爐的上端設有退火頂蓋,退火爐的右端設有下支撐鉸接部;退火頂蓋包括下層蓋和上層蓋,下層蓋的右端設有上支撐鉸接部,上支撐鉸接部與下支撐鉸接部通過鉸接的方式相連,上層蓋的上端中部連接有電機,上蓋層的右端設有牽拉部;調角裝置與牽拉部之間通過起蓋裝置相連。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操控方便和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能實現自動起蓋,可根據實際的需要改變退火頂蓋的傾角,從而方便電纜的放入和取出,降低了生產制造的成本,節省了退火加工所需的時間,提高了退火加工的效率。(*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種起蓋角度可調的電纜退火裝置
本技術涉及電纜加工制造
,具體的說是一種起蓋角度可調的電纜退火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電纜的加工制造過程中,都需要經過退火工藝處理,從而使銅線達到電纜產品所需的導體性能。在退火加工時,最常用的一種方式是先將待退火的電纜放進退火爐內,進而關閉爐蓋,進而退火爐開始工作,實現退火,其中,在退火爐起蓋時采用的是大型的起吊設備,如移動式的起吊架,其體積較大,占據著較大的空間,且運動和操作較為麻煩,成本高,當某一個退火爐開始退火或者退火完成時,都需要將起吊架移動至該退火爐處,然后通過人工操控使起吊架的吊鉤勾住退火爐的懸掛鉤,往往需耗費較長的時間才能夠將吊鉤與懸掛鉤對準,致使加工的效率低,影響工廠的加工效益。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操控方便的、自動化程度高的,能實現自動起蓋且起蓋角度可調的退火裝置,即一種起蓋角度可調的電纜退火裝置。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起蓋角度可調的電纜退火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左側安裝有退火爐,底座的上端右側連接有調角裝置;所述退火爐的上端設有退火頂蓋,退火爐的右端設有下支撐鉸接部;所述退火頂蓋包括下層蓋和上層蓋,所述下層蓋的右端設有上支撐鉸接部,所述上支撐鉸接部與下支撐鉸接部通過鉸接的方式相連,所述上層蓋的上端中部連接有電機,上蓋層的右端設有牽拉部;所述調角裝置與牽拉部之間通過起蓋裝置相連,調角裝置包括左支座、調角絲杠、右支座和調角把手,所述左支座、右支座均固連在底座上,所述調角絲杠的左端與左支座相連,調角絲杠的右部與右支座相連,調角絲杠的右端與調角把手相連;所述起蓋裝置包括滑移座、液壓缸和液壓推桿,所述滑移座的下部通過螺紋配合與調角絲杠的中部相連,滑移座的上部通過鉸接的方式與液壓缸相連,所述液壓缸通過液壓推桿與牽拉部相連。利用起蓋裝置將退火頂蓋打開,從而能夠實現退火頂蓋的自動開啟和關閉,即利用液壓缸驅動液壓推桿,使退火頂蓋繞著上支撐鉸接部與下支撐鉸接部相鉸接的軸線轉動;利用調角裝置能夠調節退火頂蓋的起蓋角度,即通過旋動調角把手,進而利用螺紋配合使滑移座左右運動,從而使液壓缸的傾角發生改變,即可達到改變退火頂蓋起蓋角度的作用,這樣在實際的退火加工時,操作人員可根據實際的需要改變退火頂蓋的傾角,從而方便電纜的放入和取出。所述的下層蓋的下端連接有密封層,采用密封層能夠有效的防止退火時熱量的流失,從而能夠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充分保證退火加工的順利進行。所述的密封層由耐高溫的橡膠材料制成,這樣不僅在接觸的過程中保證接觸的緊密度,同時在退火加工時,能夠有效的防止高溫對于密封層的影響。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具有操控方便和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能實現自動起蓋,可根據實際的需要改變退火頂蓋的傾角,從而方便電纜的放入和取出,降低了生產制造的成本,節省了退火加工所需的時間,提高了退火加工的效率。【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主視結構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對本技術進一步闡述。如圖1所示,一種起蓋角度可調的電纜退火裝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的上端左側安裝有退火爐2,底座I的上端右側連接有調角裝置;所述退火爐2的上端設有退火頂蓋,退火爐2的右端設有下支撐鉸接部201 ;所述退火頂蓋包括下層蓋4和上層蓋5,所述下層蓋4的右端設有上支撐鉸接部401,所述上支撐鉸接部401與下支撐鉸接部201通過鉸接的方式相連,所述上層蓋5的上端中部連接有電機6,上蓋層5的右端設有牽拉部501 ;所述調角裝置與牽拉部501之間通過起蓋裝置相連,調角裝置包括左支座9、調角絲杠10、右支座11和調角把手12,所述左支座9、右支座11均固連在底座I上,所述調角絲杠10的左端與左支座9相連,調角絲杠10的右部與右支座11相連,調角絲杠10的右端與調角把手12相連;所述起蓋裝置包括滑移座8、液壓缸7和液壓推桿6,所述滑移座8的下部通過螺紋配合與調角絲杠10的中部相連,滑移座8的上部通過鉸接的方式與液壓缸7相連,所述液壓缸7通過液壓推桿6與牽拉部501相連。利用起蓋裝置將退火頂蓋打開,從而能夠實現退火頂蓋的自動開啟和關閉,即利用液壓缸7驅動液壓推桿6,使退火頂蓋繞著上支撐鉸接部401與下支撐鉸接部201相鉸接的軸線轉動;利用調角裝置能夠調節退火頂蓋的起蓋角度,即通過旋動調角把手12,進而利用螺紋配合使滑移座8左右運動,從而使液壓缸7的傾角發生改變,即可達到改變退火頂蓋起蓋角度的作用,這樣在實際的退火加工時,操作人員可根據實際的需要改變退火頂蓋的傾角,從而方便電纜的放入和取出。所述的下層蓋4的下端連接有密封層3,采用密封層3能夠有效的防止退火時熱量的流失,從而能夠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充分保證退火加工的順利進行。所述的密封層3由耐高溫的橡膠材料制成,這樣不僅在接觸的過程中保證接觸的緊密度,同時在退火加工時,能夠有效的防止高溫對于密封層3的影響。使用時,操作人員先控制液壓缸,使液壓推桿收縮并拉動牽拉部,從而使退火頂蓋打開,打開至指定位置后,操作人員將電纜放置在退火爐內,即可進行電纜的退火處理;當退貨頂蓋的傾角不方便電纜的放入和取出時,操作人員即可旋動調角把手,利用調角絲杠帶動滑移座左右運動,改變液壓缸的傾角,即可達到改變退火頂蓋的傾角;當需要將退火頂蓋關閉時,只需操控液壓缸,使液壓推桿伸長,推動牽拉部,使退火頂蓋蓋在退火爐上,并利用密封層防止熱量的流失,保證退火加工的順利進行。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起蓋角度可調的電纜退火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左側安裝有退火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右側連接有調角裝置;所述退火爐的上端設有退火頂蓋,退火爐的右端設有下支撐鉸接部;所述退火頂蓋包括下層蓋和上層蓋,所述下層蓋的右端設有上支撐鉸接部,所述上支撐鉸接部與下支撐鉸接部通過鉸接的方式相連,所述上層蓋的上端中部連接有電機,上蓋層的右端設有牽拉部;所述調角裝置與牽拉部之間通過起蓋裝置相連,調角裝置包括左支座、調角絲杠、右支座和調角把手,所述左支座、右支座均固連在底座上,所述調角絲杠的左端與左支座相連,調角絲杠的右部與右支座相連,調角絲杠的右端與調角把手相連;所述起蓋裝置包括滑移座、液壓缸和液壓推桿,所述滑移座的下部通過螺紋配合與調角絲杠的中部相連,滑移座的上部通過鉸接的方式與液壓缸相連,所述液壓缸通過液壓推桿與牽拉部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起蓋角度可調的電纜退火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左側安裝有退火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上端右側連接有調角裝置;所述退火爐的上端設有退火頂蓋,退火爐的右端設有下支撐鉸接部;所述退火頂蓋包括下層蓋和上層蓋,所述下層蓋的右端設有上支撐鉸接部,所述上支撐鉸接部與下支撐鉸接部通過鉸接的方式相連,所述上層蓋的上端中部連接有電機,上蓋層的右端設有牽拉部;所述調角裝置與牽拉部之間通過起蓋裝置相連,調角裝置包括左支座、調角絲杠、右支座和調角把手,所述左支座、右支座均固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超南,任俊,祖恩建,胡成志,彭鵬,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海納電纜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