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西洋南瓜、大白菜、黑塌菜的輪作方法,西洋南瓜2月上旬播于室內播種育苗,7月中旬采收;8月上旬播種夏大白菜,9月中下旬采收;9月下旬播種黑塌菜,春節前后收獲。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簡便、效率高,經濟效益顯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西洋南瓜、大白菜、黑塌菜一般為各自獨立種植,效率低,影響種植效益。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法簡便、效率高的。本專利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 一種, 其特征是: (一)巷口安排 西洋南瓜2月上旬播于室內播種育苗,7月中旬采收;8月上旬播種夏大白菜,9月中下旬采收;9月下旬播種黑塌菜,春節前后收獲; (二)西洋南瓜栽培方法 (1)播種育苗 大棚栽培在2月上旬播種,苗齡20-25天;種子置于清水中浸種3-4小時,再用500倍液多菌靈處理2小時,消毒后用水沖洗干凈;將浸種消毒過的種子置于25-30°C的溫度下催芽24-48小時,或直接播種于有電加溫線加熱的育苗營養缽中;播種后至出苗前保持苗床溫度25-30°C,夜間15-20°C;出苗后白天保持苗床溫度20-25°C,夜間15°C左右;當苗有3_4片真葉展開時即可定植到大田;定植前7-10天,搬動一下營養缽,進行蹲苗,以增強其抗逆性,提高移栽成活率;西洋南瓜育苗期防高溫,白天中午苗床的溫度控制在30°C以下,晴好天通風降溫,陰雨天則通風降濕;苗期不進行追肥,或結合防病進行根外追肥,用多菌靈或百菌清500倍液加磷酸二氫鉀0.2%-0.3%,每周噴施一次; (2)整地做畦 定植前一個月,土壤耕耙,施下基肥后做成高畦,立架栽培,畦寬80-100厘米,每畦種I行;每畝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80-100公斤/畝,或施雞糞、菜餅肥1000-2000公斤/畝,或施牛糞、豬糞1500-2000公斤; (3)定植 南瓜定植苗齡為20-25天;采用吊蔓立架式栽培,株距30-35厘米;挖穴栽苗,800-1000株/畝,栽后立即澆活棵水; (4)田間管理 4.1、肥水管理 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10-14天,每畝追施5-6公斤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穴施,施后覆土,并小溝灌水;第二次追肥在果實膨大期,每畝追施25-30公斤三元復合肥,并增施5-10公斤鉀肥,施后培土并溝畦灌水;4.2、綁蔓搭架 采用立架栽培、吊蔓栽培或爬地栽培; 4.3、整枝授粉方式 西洋南瓜雌雄同株異花,花著生于葉腋,每一葉腋只生一花,母蔓上雌花發生較早,結果也較早;大棚栽培南瓜可行單蔓整枝,即保留一根主蔓,擇除所有側蔓,選留10節以上第三、第四雌花開始座果,連續選留3-4個雌花授粉座果;在早上8-10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時,采雄花,摘去花瓣,讓雄蕊均勻接觸雌花柱頭即可;在早春低溫短日期栽培西洋南瓜,通常雌花比雄花發生早,無法進行授粉,因而不能結果,此時可試用20-40ppm的2,4-D水溶液或萘乙酸鈉200-270倍水溶液,在開花當天早晨用毛筆涂于柱頭,促使結果,可產生無籽果實; (5)病蟲害防治 南瓜對外界條件適應性較強,尤其是春播,病蟲害較少。南瓜病毒病主要由蚜蟲和紅蜘蛛傳播,蚜蟲、紅蜘蛛的防治可選用蚜青凈、卡死克或達螨酮,每1-2周預防一次; (6)米收 西洋南瓜自開花至成熟較為晚生,宜在果型已充分肥大,果梗發生網狀龜裂,已相當老熟時為食用的適收期,通常在授粉后40天果實成熟,采收;識別標記是果柄向內收縮變細,“錦繡”南瓜果實呈金紅色,采收時以老熟瓜為佳,老熟瓜的水分含量少,淀粉和糖的含量高,且耐儲藏和運輸。但春播為了提高產量,通常在第一個果30天左右時采收,以促進第二、第三個果實的充分膨大,有利于提高產量; (三)大白菜栽培方法 1、品種選擇 大白菜生育環境特殊,不同的品種對環境的適應性也不一樣。8月初播種的可選用驕陽、特抗熱大白菜19號、新京夏2號等品種。 (I)整地施肥 夏白菜生長旺盛,對水肥需求量大但不耐澇,生產上應采取重施基肥、高壟種植的栽培方式。一般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4000公斤、磷酸二銨40-50公斤;施肥后整地,做成高壟,壟寬80厘米、壟高15-20厘米、溝寬50厘米; (2)播種 大白菜播種分條播和穴播兩種,條播每畝用種量為150-200克,穴播用種量為100-150克;播種密度行距50厘米、株距43-45厘米,每畝栽3000株; (3)田間管理 夏白菜生育期短,生產上宜采用一促到底的管理方式。幼苗期要及時間苗、定苗、補苗,及時澆水、松土,天氣干旱無雨的情況下每隔2-3天澆一次水,遇雨天田間有積水時要及時排出,防止秧苗受潰感病;蓮座期以促為主,促控結合,在白菜不旺長的情況下加強肥水管理。結球期以追肥為主,結合澆水追施人糞尿或磷酸二銨2-3次,每畝施人糞尿2000-3000公斤或磷酸二銨20-30公斤; (4)病蟲害防治 夏白菜病蟲害發生較重,一定要早發現早防治。夏白菜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和軟腐病。對霜霉病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150-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對軟腐病用100-150毫克/升農用鏈霉素噴灑;間隔7天左右噴施一次,連噴2-3次;蟲害有蚜蟲、菜青蟲,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防治; (5)采收上市 夏季大白菜長至7-8成時即可采收; (四)秋冬黑塌菜栽培方法 (I)品種選擇 選用南通傳統的地方品種大葉黑塌菜; (1)播種育苗 在9月下旬播種,采用撒播,每畝用種量0.5-lkg ;播前拍平畦面,播后在早晨和傍晚各澆水一次;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苗床與大田比為1:5-6,苗有4-5片葉時移栽; (2)田間管理2.1、定植 10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前每畝大田施腐熟有機肥4000公斤、氮磷鉀三元復合肥20公斤;整地做高15厘米、寬120-150厘米的畦,每畝種植4000-5000株; 2.2、肥水管理 視天氣情況適當補水,植株移栽成活后盡量少澆水,在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如遇連續陰雨天氣及時清溝排水;收獲前5-7天停止澆水;生長前期原則上不施速效肥料,中后期視生長情況追施葉面肥和速效磷鉀復合肥等。2.3病蟲害防治 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公害防治原則。整個生長期主要病蟲害是病毒病、蚜蟲和菜青蟲等。病毒病在成株期用20%病毒凈600倍液噴2次;蚜蟲用捕快1500倍液噴霧;菜青蟲用蘇阿維1000倍液噴霧防治; (3)采收上市 定植45d可分期收獲或一次收完。本專利技術方法簡便、效率高,經濟效益顯著。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一種,其特征是: (一)巷口安排 西洋南瓜2月上旬播于室內播種育苗,7月中旬采收;8月上旬播種夏大白菜,9月中下旬采收;9月下旬播種黑塌菜,春節前后收獲; (二)西洋南瓜栽培方法 品種選擇:西洋南瓜要求色澤鮮艷奪目、肉質粉、香、甜、糯,品質佳如錦繡等。(I)播種育苗 大棚栽培在2月上旬播種,苗齡20-25天;種子置于清水中浸種3-4小時,再用500倍液多菌靈處理2小時,消毒后用水沖洗干凈;將浸種消毒過的種子置于25-30°C的溫度下催芽24-48小時,或直接播種于有電加溫線加熱的育苗營養缽中;播種后至出苗前保持苗床溫度25-30°C,夜間15-20°C;出苗后白天保持苗床溫度20-25°C,夜間15°C左右;當苗有3_4片真葉展開時即可定植到大田;定植前7-10天,搬動一下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西洋南瓜、大白菜、黑塌菜的輪作方法,其特征是:(一)茬口安排西洋南瓜2月上旬播于室內播種育苗,7月中旬采收;?8月上旬播種夏大白菜,9月中下旬采收;9月下旬播種黑塌菜,春節前后收獲;(二)西洋南瓜栽培方法(1)播種育苗大棚栽培在2月上旬播種,苗齡20?25天;種子置于清水中浸種3?4小時,再用500倍液多菌靈處理2小時,消毒后用水沖洗干凈;將浸種消毒過的種子置于25?30℃的溫度下催芽24?48小時,或直接播種于有電加溫線加熱的育苗營養缽中;播種后至出苗前保持苗床溫度25?30℃,夜間15?20℃;出苗后白天保持苗床溫度20?25℃,夜間15℃左右;當苗有3?4片真葉展開時即可定植到大田;定植前7?10天,搬動一下營養缽,進行蹲苗,以增強其抗逆性,提高移栽成活率;西洋南瓜育苗期防高溫,白天中午苗床的溫度控制在30℃以下,晴好天通風降溫,陰雨天則通風降濕;苗期不進行追肥,或結合防病進行根外追肥,用多菌靈或百菌清500倍液加磷酸二氫鉀0.2%?0.3%,每周噴施一次;(2)整地做畦定植前一個月,土壤耕耙,施下基肥后做成高畦,立架栽培,畦寬80?100厘米,每畦種1行;每畝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80?100公斤/畝,或施雞糞、菜餅肥1000?2000公斤/畝,或施牛糞、豬糞1500?2000公斤;(3)定植南瓜定植苗齡為20?25天;采用吊蔓立架式栽培,株距30?35厘米;挖穴栽苗,800?1000株/畝,栽后立即澆活棵水;(4)田間管理4.1、肥水管理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10?14天,每畝追施5?6公斤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穴施,施后覆土,并小溝灌水;第二次追肥在果實膨大期,每畝追施25?30公斤三元復合肥,并增施5?10公斤鉀肥,施后培土并溝畦灌水;4.2、綁蔓搭架采用立架栽培、吊蔓栽培或爬地栽培;4.3、整枝授粉方式大棚栽培南瓜可行單蔓整枝,即保留一根主蔓,擇除所有側蔓,選留10節以上第三、第四雌花開始座果,連續選留3?4個雌花授粉座果;在早上8?10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時,采雄花,摘去花瓣,讓雄蕊均勻接觸雌花柱頭即可;用20?40ppm的2,4?D水溶液或萘乙酸鈉200?270倍水溶液,在開花當天早晨用毛筆涂于柱頭,促使結果,可產生無籽果實;(5)病蟲害防治選用蚜青凈、卡死克或達螨酮,每1?2周預防一次;(6)采收在授粉后40天果實成熟,采收;?(三)大白菜栽培方法(1)整地施肥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000?4000公斤、磷酸二銨40?50公斤;施肥后整地,做成高壟,壟寬80厘米、壟高15?20厘米、溝寬50厘米;(2)播種大白菜播種分條播和穴播兩種,條播每畝用種量為150?200克,穴播用種量為100?150克;播種密度行距50厘米、株距43?45厘米,每畝栽3000株;(3)田間管理天氣干旱無雨的情況下每隔2?3天澆一次水,遇雨天田間有積水時要及時排出,防止秧苗受漬感病;結球期以追肥為主,結合澆水追施人糞尿或磷酸二銨2?3次,每畝施人糞尿2000?3000公斤或磷酸二銨20?30公斤;(4)病蟲害防治夏白菜主要病害是霜霉病和軟腐病。對霜霉病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150?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對軟腐病用100?150毫克/升農用鏈霉素噴灑;間隔7天左右噴施一次,連噴2?3次;蟲害有蚜蟲、菜青蟲,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1500倍液防治; (5)采收上市夏季大白菜長至7?8成時即可采收;(四)秋冬黑塌菜栽培方法(1)播種育苗在9月下旬播種,采用撒播,每畝用種量0.5?1kg;播前拍平畦面,播后在早晨和傍晚各澆水一次;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苗床與大田比為1:5?6,苗有4?5片葉時移栽;?(2)田間管理2.1、定植10月中下旬定植,定植前每畝大田施腐熟有機肥4000公斤、氮磷鉀三元復合肥20公斤;整地做高15厘米、寬120?150厘米的畦,每畝種植4000?5000株;2.2、肥水管理在生長期間要保持土壤濕潤,如遇連續陰雨天氣及時清溝排水;收獲前5?7天停止澆水;?2.3病蟲害防治病毒病在成株期用20%病毒凈600倍液噴2次;蚜蟲用捕快1500倍液噴霧;菜青蟲用蘇阿維1000倍液噴霧防治;(3)采收上市定植45d可分期收獲或一次收完。...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西洋南瓜、大白菜、黑塌菜的輪作方法,其特征是: (一)巷口安排 西洋南瓜2月上旬播于室內播種育苗,7月中旬采收;8月上旬播種夏大白菜,9月中下旬采收;9月下旬播種黑塌菜,春節前后收獲; (二)西洋南瓜栽培方法 (1)播種育苗 大棚栽培在2月上旬播種,苗齡20-25天;種子置于清水中浸種3-4小時,再用500倍液多菌靈處理2小時,消毒后用水沖洗干凈;將浸種消毒過的種子置于25-30°C的溫度下催芽24-48小時,或直接播種于有電加溫線加熱的育苗營養缽中;播種后至出苗前保持苗床溫度25-30°C,夜間15-20°C;出苗后白天保持苗床溫度20-25°C,夜間15°C左右;當苗有3_4片真葉展開時即可定植到大 田;定植前7-10天,搬動一下營養缽,進行蹲苗,以增強其抗逆性,提高移栽成活率;西洋南瓜育苗期防高溫,白天中午苗床的溫度控制在30°C以下,晴好天通風降溫,陰雨天則通風降濕;苗期不進行追肥,或結合防病進行根外追肥,用多菌靈或百菌清500倍液加磷酸二氫鉀0.2%-0.3%,每周噴施一次; (2)整地做畦 定植前一個月,土壤耕耙,施下基肥后做成高畦,立架栽培,畦寬80-100厘米,每畦種I行;每畝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80-100公斤/畝,或施雞糞、菜餅肥1000-2000公斤/畝,或施牛糞、豬糞1500-2000公斤; (3)定植 南瓜定植苗齡為20-25天;采用吊蔓立架式栽培,株距30-35厘米;挖穴栽苗,800-1000株/畝,栽后立即澆活棵水; (4)田間管理 . 4.1、肥水管理 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10-14天,每畝追施5-6公斤氮磷鉀三元復合肥,穴施,施后覆土,并小溝灌水;第二次追肥在果實膨大期,每畝追施25-30公斤三元復合肥,并增施5-10公斤鉀肥,施后培土并溝畦灌水; . 4.2、綁蔓搭架 采用立架栽培、吊蔓栽培或爬地栽培; .4.3、整枝授粉方式 大棚栽培南瓜可行單蔓整枝,即保留一根主蔓,擇除所有側蔓,選留10節以上第三、第四雌花開始座果,連續選留3-4個雌花授粉座果;在早上8-10時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授粉時,采雄花,摘去花瓣,讓雄蕊均勻接觸雌花柱頭即可;用20-40ppm的2,4-...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進,王陳,陳亞明,陳建軍,花印梅,
申請(專利權)人:南通市港閘區新天地蔬果生產專業合作社,南通市農副產品加工技術協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