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車載電力工器具及線材支撐裝置,其包括:兩個角架,每一角架包括水平設置的第一圓筒、第二圓筒和豎直設置的第三圓筒,第一圓筒、第二圓筒、第三圓筒的第一端焊接,且第一圓筒、第二圓筒、第三圓筒之間相互垂直;第一水平桿,兩端分別插入兩個角架的第一圓筒的第二端;第一器物架,包括兩個第一豎桿和第一支撐桿,兩個第一豎桿分別可拆卸地連接于兩個角架的第三圓筒的第二端;至少一個第二器物架,用于掛載第二種類的電力線材或工器具,包括兩個第二豎桿和第二支撐桿,兩個第二豎桿的下端分別連接于兩個角架的第二圓筒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將電力工程車上的各類線材、工器具分類擺放,避免相互碰撞、纏繞。(*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車載電力工器具及線材支撐裝置
本技術涉及車載貨物支架,特別涉及一種車載電力工器具及線材支撐裝置。
技術介紹
電力工程施工中,電力工程車上需要攜帶大量施工器具、安全工器具和各類線材等施工材料,因為車輛空間有限以及其他運輸成本的考慮,目前在運輸上述器物的過程中,存在著施工器具、施工材料及安全工器具混裝現象。實踐證明,混裝現象存在著諸多弊端:首先,需要的器物難以及時找到,或者說找到之后,難以快捷的取下電力工程車,特別是各類線材等容易和其他物品纏繞。其次,多種器物相互碰撞、纏繞,很容易造成相互損壞,或者說在尋找目標某類器物時,容易損壞其他器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載電力工器具及線材支撐裝置,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電力工程車上線材、工器具擺放較為雜亂的現象。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種車載電力工器具及線材支撐裝置,其包括:兩個角架,每一所述角架包括水平設置的第一圓筒、第二圓筒和豎直設置的第三圓筒,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第三圓筒的第一端焊接,且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第三圓筒之間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第三圓筒的第二端的側面設有銷孔;第一水平桿,兩端分別插入兩個所述角架的第一圓筒的第二端,并通過銷軸插入銷孔的方式連接;兩個第二水平桿,每一所述第二水平桿的一端分別插入兩個所述角架的第二圓筒的第二端,并通過銷軸插入銷孔的方式連接;第一器物架,用于掛載第一種類的電力線材或工器具,包括兩個第一豎桿和第一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可拆卸地連接于兩個所述第一豎桿之間,兩個所述第一豎桿分別可拆卸地連接于兩個所述角架的第三圓筒的第二端;至少一個第二器物架,用于掛載第二種類的電力線材或工器具,包括兩個第二豎桿和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二支撐桿可拆卸地連接于兩個所述第二豎桿之間,兩個所述第二豎桿的下端分別連接于兩個所述角架的第二圓筒上。在上述車載電力工器具及線材支撐裝置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豎桿的下端設有銷孔,并且所述第一豎桿的下端插入所述角架的第三圓筒中并通過銷軸和所述第三圓筒連接。在上述車載電力工器具及線材支撐裝置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豎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圓筒鉸接。在上述車載電力工器具及線材支撐裝置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還包括第一拉繩,所述第一器物架的所述第一豎桿上端外側與所述第一拉繩一端連接,所述第二器物架的所述第二豎桿上端外側與所述第一拉繩另一端連接。在上述車載電力工器具及線材支撐裝置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中,還包括第二拉繩,所述第二器物架的所述第二豎桿上端外側與所述第二拉繩一端連接,所述第二水平桿的外側與所述第二拉繩的另一端連接。分析可知,本技術將電力工程車上的各類線材、工器具分類擺放,避免了相互碰撞、纏繞,而且取用方便、快捷。【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無第二器物架);圖2為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第二器物架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為了解決電力工程車上電力線材、工器具擺放混亂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一種車載電力工器具及線材支撐裝置。如圖1、圖2所示,本技術優選實施例包括兩個角架1、第一水平桿2、兩個第二水平桿5、第一器物架、第二器物架。具體而言,每一角架I包括水平設置的第一圓筒11、第二圓筒12和豎直設置的第三圓筒13,第一圓筒11、第二圓筒12、第三圓筒13的第一端焊接,且第一圓筒11、第二圓筒12、第三圓筒13之間相互垂直,第一圓筒11、第二圓筒12、第三圓筒13的第二端的側面分別設有銷孔16、銷孔14、銷孔15。第一水平桿2的兩端分別插入兩個角架I的第一圓筒11的第二端,并通過銷軸(未示出)插入銷孔16的方式連接(當然,第一水平桿2的端部也設有銷孔,以便于插入銷軸)。第二水平桿5的一端插入第二圓筒12的第二端,并通過銷軸(未示出)插入銷孔的方式連接(當然,第二水平桿5的端部也設有銷孔,以便于插入銷軸)。第二水平桿5與第二圓筒12通過銷軸形成可拆卸的結構,便于不應用時,將本優選實施例拆成較小部件,方便存放。第一器物架用于掛載第一種類的電力線材或工器具,包括兩個第一豎桿3和第一支撐桿4,第一支撐桿4可拆卸地連接于兩個第一豎桿3之間用于掛載器物。兩個第一豎桿3分別可拆卸地連接于兩個角架I的第三圓筒13的第二端。圖1所示的優選實施例可以設置兩個圖2所示的第二器物架,也就是說,本優選實施例的第二器物架用于掛載兩個種類的電力線材或工器具。如圖2所示,包括兩個第二豎桿6和第二支撐桿7,第二支撐桿7可拆卸地連接于兩個第二豎桿6之間,兩個第二豎桿6的下端分別連接于兩個角架I的第二圓筒12上。第一水平桿I的可拆卸設計、第一器物架中第一支撐桿4的可拆卸設計以及第二器物架中第二支撐桿7的可拆卸設計均是為了適應不同寬度的電力工程車,當電力工程車較寬時,或者說需要掛載更多電力物品時,可以使用較長的第一水平桿1、第一支撐桿4、第一支撐桿7。此外,該可拆卸設計還使得本優選實施例具有拆卸之后,便于運輸、存放的優點。優選地,第一豎桿的下端設有銷孔,并且第一豎桿的下端插入角架I的第三圓筒13中并通過銷軸和第三圓筒13連接。第二豎桿6的下端設有銷孔61、第二圓筒12上設有兩個鉸接之用的銷孔17、銷孔18,利用一銷軸插入銷孔61、銷孔17或18,可以實現第二豎桿6與第二圓筒12的鉸接。第二器物架的鉸接式設計可以使第二器物架能夠水平放置在電力工程車的車廂中,也可以樹立起來。當本優選實施例的第二器物架需要樹立時,就需要用連接件將其與第一器物架連接起來,因此,本優選實施例還包括第一拉繩(未示出),第一器物架的第一豎桿3上端外側設有拉鉤31、拉鉤32,便于和兩個第一拉繩的一端分別連接,第二器物架的第二豎桿3上端外側設有拉鉤62,便于和第一拉繩的另一端連接。第一拉繩能夠保證第二器物架向后傾斜,同時保持基本樹立的姿態,便于掛載電力器材等。為了使第二器物架不會向第一器物架的方向傾倒,本優選實施例還包括第二拉繩(未示出),第二器物架的第二豎桿6上端外側的拉鉤62與第二拉繩一端連接,第二水平桿5的外側設有拉鉤51、拉鉤52,拉鉤51、拉鉤52便于和兩個第二拉繩的另一端連接。綜上所述,本技術能夠將各類電力工器具、線纜分開設置,不但便于尋找,而且不會相互碰撞,避免損壞。同時,本技術還具有適應多種車廂寬度電力工程車、拆卸容易、便于運輸和存放的優點。由技術常識可知,本技術可以通過其它的不脫離其精神實質或必要特征的實施方案來實現。因此,上述公開的實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舉例說明,并不是僅有的。所有在本技術范圍內或在等同于本技術的范圍內的改變均被本技術包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車載電力工器具及線材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角架,每一所述角架包括水平設置的第一圓筒、第二圓筒和豎直設置的第三圓筒,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第三圓筒的第一端焊接,且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第三圓筒之間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第三圓筒的第二端的側面設有銷孔;第一水平桿,兩端分別插入兩個所述角架的第一圓筒的第二端,并通過銷軸插入銷孔的方式連接;兩個第二水平桿,每一所述第二水平桿的一端分別插入兩個所述角架的第二圓筒的第二端,并通過銷軸插入銷孔的方式連接;第一器物架,用于掛載第一種類的電力線材或工器具,包括兩個第一豎桿和第一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可拆卸地連接于兩個所述第一豎桿之間,兩個所述第一豎桿分別可拆卸地連接于兩個所述角架的第三圓筒的第二端;至少一個第二器物架,用于掛載第二種類的電力線材或工器具,包括兩個第二豎桿和第二支撐桿,所述第二支撐桿可拆卸地連接于兩個所述第二豎桿之間,兩個所述第二豎桿的下端分別連接于兩個所述角架的第二圓筒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車載電力工器具及線材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兩個角架,每一所述角架包括水平設置的第一圓筒、第二圓筒和豎直設置的第三圓筒,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第三圓筒的第一端焊接,且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第三圓筒之間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圓筒、第二圓筒、第三圓筒的第二端的側面設有銷孔; 第一水平桿,兩端分別插入兩個所述角架的第一圓筒的第二端,并通過銷軸插入銷孔的方式連接; 兩個第二水平桿,每一所述第二水平桿的一端分別插入兩個所述角架的第二圓筒的第二端,并通過銷軸插入銷孔的方式連接; 第一器物架,用于掛載第一種類的電力線材或工器具,包括兩個第一豎桿和第一支撐桿,所述第一支撐桿可拆卸地連接于兩個所述第一豎桿之間,兩個所述第一豎桿分別可拆卸地連接于兩個所述角架的第三圓筒的第二端; 至少一個第二器物架,用于掛載第二種類的電力線材或工器具,包括兩個第二豎桿和第二支撐桿...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軍良,
申請(專利權)人:國家電網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保定供電分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