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屬住宅施工輔助裝置,其特征是該運輸存放架主要由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擋塊和吊耳組成,此底框架呈水平設置,此底框架是主要由對稱、平行設置的前后橫梁和左右縱梁焊制而成的長方形框架,在底框架的前后兩根橫梁上對稱地分別對應焊裝垂直向上的前框架、后框架,在前框架、后框架內分別對應焊裝呈十字形的副橫梁和副豎梁,在前框架、后框架的頂橫梁上分別對稱、間隔地焊裝左右兩個吊耳,在底框架的前、后橫梁的內側面上沿長度方向分別均布地垂直焊裝上下兩排擋塊,在各擋塊的上表面上均放置保護層,既保證了外墻板運輸的安全穩固,又提高了外墻板的運輸效率。(*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是一種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屬住宅施工輔助裝置,其特征是該運輸存放架主要由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擋塊和吊耳組成,此底框架呈水平設置,此底框架是主要由對稱、平行設置的前后橫梁和左右縱梁焊制而成的長方形框架,在底框架的前后兩根橫梁上對稱地分別對應焊裝垂直向上的前框架、后框架,在前框架、后框架內分別對應焊裝呈十字形的副橫梁和副豎梁,在前框架、后框架的頂橫梁上分別對稱、間隔地焊裝左右兩個吊耳,在底框架的前、后橫梁的內側面上沿長度方向分別均布地垂直焊裝上下兩排擋塊,在各擋塊的上表面上均放置保護層,既保證了外墻板運輸的安全穩固,又提高了外墻板的運輸效率。【專利說明】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
本技術屬住宅施工輔助裝置,尤其是涉及一種預制墻板的運輸存放架。
技術介紹
隨著住宅產業化的試點推廣,住宅預制構件逐步得到應用,住宅建筑用的預制構件:如墻板、樓板、陽臺板、飄窗板、梁和柱等均在PC (預制)構件廠制作生產,然后,通過運輸車輛分批將預制構件運輸至施工現場,在施工現場完成預制構件的卸運、拼裝工作。由于住宅預制構件是混凝土制品,在運輸過程中容易發生碰撞破損,對構件的存放和運輸有較高要求。而預制外墻板,自身的尺寸大、質量重,對其存放和運輸的要求更高,如何保證外墻板運輸的安全性,尤其是汽車運輸的穩定性,并提高其運輸效率,是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不但結構合理,使用安全可靠,而且占地面積小,同時一次可以運輸多塊外墻板,提高運輸效率。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來實現的:一種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簡稱運輸存放架),其特征是:該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主要由底框架、前框架、后框架、擋塊和吊耳組成,所述的底框架呈水平設置,該底框架是主要由對稱、平行設置的前后橫梁和左右縱梁焊制而成的長方形框架,在底框架的前后兩根橫梁上沿長度方向對稱地分別對應焊裝垂直向上的前框架、后框架,所述的前框架與后框架的結構相同,此前框架、后框架均呈等腰梯形,且此前框架、后框架的斜邊與底邊之間的夾角以45°為佳,同時,在所述的前框架、后框架內分別對應焊裝呈十字形的副橫梁和副豎梁,在前框架、后框架的頂橫梁上分別對稱、間隔地焊裝左右兩個圓環形吊耳,或在前框架、后框架內的副橫梁上分別對稱、間隔地焊裝左右兩個圓環形吊耳,此外,在所述的底框架的前、后橫梁的內側面上沿長度方向分別均布地垂直焊裝上下兩排擋塊,所述的擋塊呈長方體且外伸端上帶有限位凸臺,同時,下排擋塊的長度對應大于上排擋塊的長度,即下排擋塊對應外伸出上排擋塊,且同一排擋塊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每排擋塊以三個擋塊為佳,在各擋塊的上表面上均放置保護層,所述的保護層可為木塊或混凝土試塊。使用時,先用起重機將本運輸存放架吊放在運輸車上,然后將本運輸存放架的底框架的四角用電焊機點焊固定,在每排擋塊上對應放置一塊外墻板并將外墻板對應抵靠在前框架或后框架上,每個本運輸存放架可以放置四塊外墻板,運輸前采用兩套帶松緊螺栓的鎖繩將四塊外墻板通過外墻板上預埋的吊環相牢固連接,將外墻板頂部與鎖繩的連接處用木塊墊上,防止吊裝運輸過程中外墻板頂部受力過大而出現裂痕,既保證了外墻板運輸的安全穩固,又提高了外墻板的運輸效率。本技術所提出的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不但結構合理,使用安全可靠,而且占地面積小,同時一次可以運輸多塊外墻板,提高了運輸效率。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所提出的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作進一步描述。【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所提出的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的主視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所提出的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的左視示意圖。圖1、圖 2 中:1、底框架 2、前框架 3、后框架 4、擋塊 5、吊耳。【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中所示:一種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簡稱運輸存放架),其特征是:該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主要由底框架1、前框架2、后框架3、擋塊4和吊耳5組成,所述的底框架I呈水平設置,該底框架I是主要由對稱、平行設置的前后橫梁和左右縱梁焊制而成的長方形框架,在底框架I的前后兩根橫梁上沿長度方向對稱地分別對應焊裝垂直向上的前框架2、后框架3,所述的前框架2與后框架3的結構相同,此前框架2、后框架3均呈等腰梯形,且此前框架2、后框架3的斜邊與底邊之間的夾角以45°為佳,同時,在所述的前框架2、后框架3內分別對應焊裝呈十字形的副橫梁和副豎梁,在前框架2、后框架3的頂橫梁上分別對稱、間隔地焊裝左右兩個圓環形吊耳5,或在前框架2、后框架3內的副橫梁上分別對稱、間隔地焊裝左右兩個圓環形吊耳5,此外,在所述的底框架I的前、后橫梁的內側面上沿長度方向分別均布地垂直焊裝上下兩排擋塊4,所述的擋塊4呈長方體且外伸端上帶有限位凸臺,同時,下排擋塊的長度對應大于上排擋塊的長度,即下排擋塊對應外伸出上排擋塊,且同一排擋塊4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的每排擋塊以三個擋塊4為佳,在各擋塊4的上表面上均放置保護層,所述的保護層可為木塊或混凝土試塊。使用時,先用起重機將本運輸存放架事吊放在運輸車上,并將本運輸存放架的底框架I的四角用電焊機點焊固定,在每排擋塊上對應放置一塊外墻板并將外墻板對應抵靠在前框架2或后框架3上,每個本運輸存放架可以放置四塊外墻板,運輸前采用兩套帶松緊螺栓的鎖繩將四塊外墻板通過外墻板上預埋的吊環相牢固連接,將外墻板頂部與鎖繩的連接處用木塊墊上,防止吊裝運輸過程中外墻板的頂部受力過大而出現裂痕,既保證了外墻板運輸的安全穩固,又提高了外墻板的運輸效率。【權利要求】1.一種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其特征是:該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主要由底框架(I)、前框架(2)、后框架(3)、擋塊(4)和吊耳(5)組成,所述的底框架(I)呈水平設置,該底框架(I)是主要由對稱、平行設置的前后橫梁和左右縱梁焊制而成的長方形框架,在底框架(I)的前后兩根橫梁上沿長度方向對稱地分別對應焊裝垂直向上的前框架(2)、后框架(3),所述的前框架(2)與后框架(3)的結構相同,該前框架(2)、后框架(3)均呈等腰梯形,同時,在所述的前框架(2)、后框架(3)內分別對應焊裝呈十字形的副橫梁和副豎梁,在前框架(2)、后框架(3)的頂橫梁上分別對稱、間隔地焊裝左右兩個圓環形吊耳(5),或在前框架(2)、后框架(3)內的副橫梁上分別對稱、間隔地焊裝左右兩個圓環形吊耳(5),此外,在所述的底框架(I)的前、后橫梁的內側面上沿長度方向分別均布地垂直焊裝上下兩排擋塊(4),所述的擋塊(4)呈長方體且外伸端上帶有限位凸臺,同時,下排擋塊的長度對應大于上排擋塊的長度,即下排擋塊對應外伸出上排擋塊,且同一排擋塊(4)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各擋塊(4)的上表面上均放置保護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此前框架(2)、后框架(3)的斜邊與底邊之間的夾角為45°。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排擋塊為三個擋塊(4)。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護層為木塊或混凝土試塊。【文檔編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其特征是:該建筑預制外墻板的運輸存放架主要由底框架(1)、前框架(2)、后框架(3)、擋塊(4)和吊耳(5)組成,所述的底框架(1)呈水平設置,該底框架(1)是主要由對稱、平行設置的前后橫梁和左右縱梁焊制而成的長方形框架,在底框架(1)的前后兩根橫梁上沿長度方向對稱地分別對應焊裝垂直向上的前框架(2)、后框架(3),所述的前框架(2)與后框架(3)的結構相同,該前框架(2)、后框架(3)均呈等腰梯形,同時,在所述的前框架(2)、后框架(3)內分別對應焊裝呈十字形的副橫梁和副豎梁,在前框架(2)、后框架(3)的頂橫梁上分別對稱、間隔地焊裝左右兩個圓環形吊耳(5),或在前框架(2)、后框架(3)內的副橫梁上分別對稱、間隔地焊裝左右兩個圓環形吊耳(5),此外,在所述的底框架(1)的前、后橫梁的內側面上沿長度方向分別均布地垂直焊裝上下兩排擋塊(4),所述的擋塊(4)呈長方體且外伸端上帶有限位凸臺,同時,下排擋塊的長度對應大于上排擋塊的長度,即下排擋塊對應外伸出上排擋塊,且同一排擋塊(4)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在各擋塊(4)的上表面上均放置保護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亮,杜培俊,何兆芳,呂焱,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十七冶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