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轉椅腳及其組裝方法,轉椅腳,包括具有套管孔的套管和均勻分布于套管外周并向外延伸的五根支腳,支腳的一端底部設有滾輪安裝孔,在套管的外周上均勻開設有五個沿套管中心軸線方向設置的插槽,插槽上端敞口,支腳的另一端的前端面上形成與插槽配合的插柱,所述的插柱插置在插槽內。本發明專利技術的轉椅腳是采用支腳與套管插接組裝的形式,在裝箱運輸時,可將套管與支腳分開,并將支腳疊放在一起以節約空間;在用戶進行組裝使用時,無需借助其它工具即可完成裝配,十分方便;從加工方面來說,套管和支腳可以分開加工,減小了模具體積,降低了模具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轉椅、辦公椅
,特別涉及一種可以拆裝的轉椅腳及其組裝方法。
技術介紹
轉椅腳,又稱五星腳,是轉椅、辦公椅的常用配件,用以安裝升降氣桿并支撐轉椅,現有的轉椅腳通常為放射性的整體式結構,在裝箱運輸時,占用空間大,浪費空間多,運輸成本高,增加了企業的支出;市場上也有拆裝式結構,雖然說對生產商或銷售商而言是有利的,但對于用戶來說其拆卸和裝配需要借助工具才能實施,所以比較麻煩,并非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方便運輸、節約空間并且降低運輸成本的轉椅腳,且該轉椅腳在組裝時,無需借助工具就能夠快速實施。 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轉椅腳,包括具有套管孔的套管和均勻分布于套管外周并向外延伸的五根支腳,支腳的一端底部設有滾輪安裝孔,在套管的外周上均勻開設有五個沿套管中心軸線方向設置的插槽,插槽上端敞口,支腳的另一端的前端面上形成與插槽配合的插柱,所述的插柱插置在插槽內。 作為優選,插槽外側面中部留有縱向設置的缺口,缺口左右兩側形成兩塊擋板,插柱與支腳另一端的前端面的連接處收縮形成縮頸部,所述的縮頸部卡在所述的缺口內,擋板外側與支腳另一端的前端面相抵。 作為優選,在插柱與插槽之間設有連接套,所述的連接套包括與插槽形狀、大小相匹配的連接套本體,連接套本體的側壁上留有與所述缺口配合的開口,開口的兩端向外延伸并外翻形成包住擋板的翻邊,連接套分別與套管、支腳卡接配合。連接套可以消除支腳與套管間的連接間隙,避免轉椅腳在使用中出現松動或晃動的現象,使轉椅腳更牢固,可以達到傳統整體式結構轉椅腳的強度,同時還可有效防止金屬間的摩擦聲音,使用更加舒適。 作為優選,連接套與套管卡接配合是指:在開口兩側的擋板上對稱設有兩個凹槽,在連接套的兩個翻邊上對稱設有兩個與凹槽卡接配合的倒扣b,當連接套本體插入插槽內時,翻邊上的倒扣b卡在凹槽內。連接套借助倒扣b與套管卡接配合,實現了穩固連接。 作為優選,連接套與支腳卡接配合是指:在插柱的側壁上橫向設有一圈卡槽,在連接套本體的側壁上設有與卡槽卡接配合的倒扣a,當插柱插入連接套本體內時,連接套本體上的倒扣a卡在卡槽內。同樣,連接套也借助倒扣a與支腳的插柱卡接配合,實現了穩固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的連接套為塑料或橡膠材料制成。 一種轉椅腳的組裝方法,將支腳的插柱對應插入套管上的插槽內,縮頸部卡在插槽的缺口內,即可完成轉椅腳的組裝。 作為優選,在將插柱插入插槽之前,先在每個插柱上套設一連接套,連接套本體套在插柱上后,連接套本體上的倒扣a卡在插柱的卡槽內;然后再將插柱插入插槽內,此時,連接套翻邊上的倒扣b卡在插槽擋板上的凹槽內,自此完成了轉椅腳的組裝。 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專利技術的設計思想及有益效果是: 本專利技術的轉椅腳是采用支腳與套管插接組裝的形式,在裝箱運輸時,可將套管與支腳分開,并將支腳疊放在一起以節約空間;在用戶進行組裝使用時,無需借助其它工具即可完成裝配,十分方便;從加工方面來說,套管和支腳可以分開加工,減小了模具體積,降低了模具成本。 具體的說,本專利技術是在套管外周設置了五個插槽,將支腳的一端插在插槽內即可完成裝配;再者,在支腳與套管的連接處設置了連接套,該連接套相當于支腳與套管的連接紐帶,其既與支腳相連又與套管相連,不僅可以防止支腳掉出套管,還可以消除支腳與套管間的連接間隙,避免轉椅腳在使用中出現松動或晃動的現象,使轉椅腳更牢固,可以達到傳統整體式結構轉椅腳的強度,同時還可有效防止金屬間的摩擦聲音,使用更加舒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專利技術轉椅腳的爆炸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轉椅腳的裝配圖; 圖3為套管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連接套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支腳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支腳與連接套的拆分結構示意圖; 圖7為支腳與連接套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圖8為支腳與連接套的連接結構示意圖; 圖9為連接套與套管的拆分結構示意圖; 圖10為連接套與套管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 實施例:一種轉椅腳,如圖1?10所示,包括具有套管孔I的套管2和均勻分布于套管2外周并向外延伸的五根支腳3,支腳3的一端底部設有滾輪安裝孔4,在套管2的外周上均勻開設有五個沿套管中心軸線5方向設置的插槽6,支腳3的另一端的前端面10上形成與插槽6配合的插柱7,插槽6上端敞口便于插柱7插入,所述的插柱7插置在插槽6內。 具體的說,如圖3所示,插槽6外側面中部留有縱向設置的缺口 8,缺口 8左右兩側形成兩塊擋板9,插柱7與支腳3另一端的前端面10的連接處收縮形成縮頸部11,所述的縮頸部11卡在所述的缺口 8內,擋板9外側與支腳另一端的前端面10相抵。 再進一步說,由于金屬件加工會存在一定的誤差,在連接時要么會出現過緊難以裝配到位,要么會出現裝好后間隙過大的情況,為避免這種情況,如圖4所示,在插柱7與插槽6之間設有一塑料制成的連接套12,所述的連接套12包括與插槽6形狀、大小相匹配的連接套本體13,連接套本體13的側壁上留有與所述缺口 8配合的開口 14,開口 14的兩端向外延伸并外翻形成包住擋板9的翻邊15,連接套12分別與套管、支腳卡接配合。 如圖6、7、8所示,連接套12與支腳3卡接配合是指:在插柱7的側壁上橫向凹設有一圈卡槽16,在連接套本體13的內側壁上設有與卡槽16卡接配合的倒扣al7,當插柱7插入連接套本體13內時,所述的縮頸部11卡在所述的開口 14內,連接套本體13上的倒扣al7卡在卡槽16內。 如圖3、9、10所示,連接套12與套管卡接配合是指:在開口 14兩側的擋板9上對稱設有兩個凹槽18,在連接套12的兩個翻邊15上對稱設有兩個與凹槽18卡接配合的倒扣bl9,當連接套本體13插入插槽6內時,翻邊15上的倒扣bl9卡在凹槽18內。 本專利技術方位的描述是按照圖3所示便于在套管孔I內插入氣桿和便于支腳與套管相連的狀態來描述的。 在進行組裝時,如圖6、7所示,先在每個插柱上套設一連接套,連接套本體套在插柱上后,連接套本體上的倒扣a卡在插柱的卡槽內;如圖10所示,然后再將插柱插入插槽內,此時,連接套翻邊上的倒扣b卡在插槽擋板上的凹槽內,自此完成了轉椅腳的組裝。在使用時,將組裝好的轉椅腳翻轉180度至如圖1、2所示的狀態,再安裝氣桿及滾輪即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轉椅腳,包括具有套管孔的套管和均勻分布于套管外周并向外延伸的五根支腳,支腳的一端底部設有滾輪安裝孔,其特征是:在套管的外周上均勻開設有五個沿套管中心軸線方向設置的插槽,插槽上端敞口,支腳的另一端的前端面上形成與插槽配合的插柱,所述的插柱插置在插槽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轉椅腳,包括具有套管孔的套管和均勻分布于套管外周并向外延伸的五根支腳,支腳的一端底部設有滾輪安裝孔,其特征是:在套管的外周上均勻開設有五個沿套管中心軸線方向設置的插槽,插槽上端敞口,支腳的另一端的前端面上形成與插槽配合的插柱,所述的插柱插置在插槽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轉椅腳,其特征是:插槽外側面中部留有縱向設置的缺口,缺口左右兩側形成兩塊擋板,插柱與支腳另一端的前端面的連接處收縮形成縮頸部,所述的縮頸部卡在所述的缺口內,擋板外側與支腳另一端的前端面相抵。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轉椅腳,其特征是:在插柱與插槽之間設有連接套,所述的連接套包括與插槽形狀、大小相匹配的連接套本體,連接套本體的側壁上留有與所述缺口配合的開口,開口的兩端向外延伸并外翻形成包住擋板的翻邊,連接套分別與套管、支腳卡接配合。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轉椅腳,其特征是:連接套與套管卡接配合是指:在開口兩側的...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左宗雷,程軍,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永藝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