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轉椅腳及轉椅腳的支腳,支腳的一端底部設有滾輪安裝孔;支腳另一端的一個側面上開設有扣槽,且在這一端的前端面上設有與扣槽相配合的扣勾;轉椅腳是由五個如上所述的支腳組裝而成,相鄰的兩個支腳中,其中一個支腳的扣勾卡入另一個支腳的扣槽中使相鄰的兩個支腳連接在一起,五個支腳組裝在一起后,其連接處圍成一個用以插入氣桿的中心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支腳為組成轉椅腳的一個單元,當裝箱運輸時,可將支腳疊放在一起以節(jié)約空間;當運輸?shù)侥康牡睾笮枰M裝時,再將5個支腳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轉椅腳,拆裝十分方便。(*該技術在2023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轉椅腳及轉椅腳的支腳,支腳的一端底部設有滾輪安裝孔;支腳另一端的一個側面上開設有扣槽,且在這一端的前端面上設有與扣槽相配合的扣勾;轉椅腳是由五個如上所述的支腳組裝而成,相鄰的兩個支腳中,其中一個支腳的扣勾卡入另一個支腳的扣槽中使相鄰的兩個支腳連接在一起,五個支腳組裝在一起后,其連接處圍成一個用以插入氣桿的中心孔;本技術的支腳為組成轉椅腳的一個單元,當裝箱運輸時,可將支腳疊放在一起以節(jié)約空間;當運輸?shù)侥康牡睾笮枰M裝時,再將5個支腳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轉椅腳,拆裝十分方便。【專利說明】一種轉椅腳及轉椅腳的支腳
本技術涉及轉椅、辦公椅
,特別涉及一種可以拆裝的轉椅腳及組成轉椅腳的支腳。
技術介紹
五輪轉椅,可以作垂直方向的轉動和方位的移動,所以受到廣大辦公人員的喜歡。五星腳是轉椅的常用配件,用于安裝升降氣桿并支撐轉椅。現(xiàn)有的五星腳由于是放射型的整體式結構,在裝箱運輸時,占用空間大,浪費空間多,運輸成本高,并且模具大,模具成本高。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克服了上述現(xiàn)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首先提供了一種轉椅腳的支腳,該支腳為組成轉椅腳的一個單元,當裝箱運輸時,可將支腳疊放在一起以節(jié)約空間;當運輸?shù)侥康牡睾笮枰M裝時,再將5個支腳拼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轉椅腳,拆裝十分方便。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轉椅腳的支腳,支腳的一端底部設有滾輪安裝孔;支腳另一端的一個側面上開設有扣槽,且在這一端的前端面上設有與扣槽相配合的扣勾。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扣勾包括扣舌,扣舌的一端與支腳設置有扣勾的這一端的前端面相連,扣舌的另一端朝著背離扣槽的方向延伸有卡勾。扣舌伸入扣槽內后,卡勾與扣槽底部卡接,從而可將兩個支腳連接在一起。作為優(yōu)選,扣槽的入口所處的面分為兩部分,分別是:與支腳設置有扣勾的這一端的前端面配合的抵接面和用于組成椅腳中心孔的圓弧面;抵接面的形狀、大小與支腳設置有扣勾的這一端的前端面相匹配,圓弧面處于抵接面與支腳設置有扣勾的這一端的前端面之間,抵接面與圓弧面相交會,圓弧面又與支腳設置有扣勾的這一端的前端面相交會。采用這樣的結構,當一個支腳的扣勾卡入另一個支腳的扣槽內時,設置有扣勾的支腳的前端面恰好與另一個支腳的抵接面無縫抵靠在一起,而兩個支腳的圓弧面會連接形成一個更大的圓弧面,當多個支腳拼接在一起后就形成一個完整的轉椅腳,而圓弧面拼接形成一個用以插入氣桿的中心孔。為了便于拼接并方便對抵接面與圓弧面加以區(qū)分,作為優(yōu)選,抵接面與圓弧面的交會處形成一凸起。支腳的前端面抵在抵接面上時,由于這個凸起的存在使支腳不會輕易往圓弧面這個方向移動。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圓弧面對應的圓心角為72度。這樣,當5個這樣的拼接在一起后,5個圓弧面圍成一個圓形的中心孔。作為優(yōu)選,所述的扣勾為I?3個,相應的扣槽也為I?3個。可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扣勾的數(shù)量,一般是I個,加工起來比較方便。一種轉椅腳,該轉椅腳是由5個如上所述的支腳組裝而成,相鄰的兩個支腳中,其中一個支腳的扣勾卡入另一個支腳的扣槽中使相鄰的兩個支腳連接在一起,5個支腳組裝在一起后,其連接處圍成一個用以插入氣桿的中心孔。作為優(yōu)選,當其中一個支腳的扣勾卡入另一個支腳的扣槽時,設置有扣勾的支腳的前端面與另一個支腳的抵接面抵靠在一起,而兩個支腳的圓弧面連接形成一個更大的圓弧面,當5個支腳組裝在一起后,5個圓弧面圍成一個用以插入氣桿的中心孔。作為優(yōu)選,在中心孔內插置有一套管,套管的上端設有一沿套管半徑方向向外延伸的凸緣,所述的凸緣搭接在中心孔的周緣處。由此,在支腳拼接成轉椅腳之后,可在中心孔內預先插置一套管,從而將轉椅腳撐起,方便氣桿的插入;再者,由于在加工時難免有瑕疵,會造成中心孔內部有棱角或者坑洼之處存在,使得氣桿與中心孔難以緊密貼合,使用中會造成晃動,所以插入套管之后,可以通過套管將轉椅腳撐牢,而氣桿可與套管緊密配合,從而使氣桿與轉椅腳的連接更為穩(wěn)固可靠。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的本技術的原理及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的拆裝轉椅腳由5個完全相同的支腳單元組成,每個支腳單元包含一個扣勾和一個扣槽,五個支腳單元環(huán)繞一圈組成一個轉椅腳,第一個支腳單元的扣勾與第二個支腳單元的扣槽扣合,第二個支腳單元的扣勾與第三個支腳單元的扣槽扣合,依次類推,最后第五個支腳單元的扣勾與第一個支腳單元的扣槽扣合,形成一個五星轉椅腳,并且五個支腳單元的圓弧面組成一個完整的中心孔,用于塞入氣桿。由于人坐上座椅后,座椅對氣桿的作用力始終向下,氣桿對中心孔始終有一個向外的張力,促使五個支腳單元的扣勾和扣槽扣合更緊,也使整個拼裝的五星轉椅腳更加牢固。【專利附圖】【附圖說明】圖1為實施例1中本技術支腳的立體透視圖;圖2為實施例1中本技術支腳另一角度的立體透視圖;圖3為實施例1中本技術支腳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實施例1中運輸狀態(tài)下多個支腳疊放在一起的狀態(tài)圖;圖5為實施例1中五個支腳處于未拼合狀態(tài)的示意圖;圖6為實施例1中兩個支腳拼接在一起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7為實施例1中五個支腳拼接完成前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8為實施例1中五個支腳拼接完成后形成轉椅腳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9為實施例1中氣桿插入到轉椅腳中心孔內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10為實施例1中最后組裝成轉椅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11為實施例2中支腳的立體結構圖;圖12為實施例2中支腳另一角度的立體結構圖;圖13為實施例2中兩個支腳拼接在一起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14為實施例2中五個支腳拼接完成后形成轉椅腳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15為實施例2中在轉椅腳的中心孔內插置套管時的狀態(tài)示意圖;圖16為實施例2中在轉椅腳的中心孔內插置套管后的狀態(tài)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如下:實施例1:一種轉椅腳的支腳,如圖1?3所示,為了更好的敘述本技術,以支腳I在處于正常使用狀態(tài)時為基準,支腳I的一端底部設有滾輪安裝孔(未圖示),支腳I的另一端具有兩個側面6、一個頂面7、一個底面及一個前端面5,其中,如圖1?2虛線所示,在支腳I另一端的其中一個側面6上開設有扣槽2,同時在這一端的前端面5上設有與扣槽2相配合的扣勾3。具體的說,所述的扣勾3包括扣舌4,扣舌4的一端與支腳另一端的前端面5相連,扣舌4的另一端朝著背離扣槽2的方向延伸有卡勾8,所述的卡勾8是沿著支腳I寬度的方向延伸的。扣槽2的入口所處的面分為兩部分,分別是:與支腳設置有扣勾的這一端的前端面5配合的抵接面9和用于組成椅腳中心孔的圓弧面10,所述的圓弧面10對應的圓心角為72度;抵接面9的形狀、大小與支腳設置有扣勾的這一端的前端面5相匹配,圓弧面10處于抵接面9與支腳設置有扣勾的這一端的前端面5之間,抵接面9與圓弧面10相交會,抵接面9與圓弧面10的交會處形成一凸起11,圓弧面10又與與支腳設置有扣勾的這一端的前端面5相交會。該支腳為組成五星轉椅腳的一個單元,運輸時,如圖4所示,可將多個這樣的支腳疊放在一起進行裝箱運輸。如圖5?8所示,5個這樣的支腳可以組裝形成一個轉椅腳,如圖6所示,相鄰的兩個支腳在拼接時,一個支腳沿著近乎垂直于另一個支腳的方向進行裝配,其中一個支腳的扣勾3卡入另一個支腳的扣槽2中,組成扣勾3的卡勾8與扣槽2最深處卡接,從而使相鄰的兩個支腳連接在一起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轉椅腳的支腳,其特征是:支腳的一端底部設有滾輪安裝孔;支腳另一端的一個側面上開設有扣槽,且在這一端的前端面上設有與扣槽相配合的扣勾。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何基,程軍,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永藝家具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實用新型
國別省市: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