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模塊化外置空調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0487379 閱讀: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03 16:17
    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模塊化外置空調,其中,內循環單元包括內循環外殼、設置在內循環外殼內的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以及第一熱交換器;外循環單元包括外循環外殼、設置在外循環外殼內的外循環氣體排送裝置以及第二熱交換器;驅動單元包括驅動單元外殼、設置在驅動單元外殼內的壓縮機和節流降壓裝置,壓縮機的出口與入口之間通過制冷劑管路依次串聯第一熱交換器、節流降壓裝置以及第二熱交換器;通過采用這種模塊化設計,不但能夠將空調安裝在被控環境的外部,節省被控環境的內部空間,同時,可以分模塊對空調進行安裝維護,應對不同的被控環境作出相應的調整,便于安裝,提高了安裝以及維護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模塊化外置空調
    本專利技術涉及空調
    ,特別涉及一種模塊化外置空調。
    技術介紹
    空調是一種用于處理空氣,使被控環境的各項參數,如溫度、濕度等達到要求的控溫裝置,能夠為被控環境中的生產、生活提供合適的環境?,F有技術中,在將空調應用到如戶外柜體、機箱、客車等裝置上時,通常采用如下幾種安裝方案:一是內置式空調,這種空調會占用被控環境較大的內部空間,影響其他設備在被控環境中的布置;二是新風及溫濕度分類式設備,這種空調成本較高,初期投資大,同時,會占用較大的空間,對被控環境的空間有較為嚴格的限制;三是一體式空調,這種設備將通風和溫濕度處理進行了簡單的集成,但相對于某些被控環境來說,一體式空調靈活性較差,不便于安裝。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空調,使其能夠較小對于被控環境內部空間的占用,降低成本,能夠應對不同的被控環境作出調整,便于安裝,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模塊化外置空調,以達到使其能夠較小對于被控環境內部空間的占用,降低成本,能夠應對不同的被控環境作出調整,便于安裝的目的。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模塊化外置空調,包括:內循環單元,包括內循環外殼、設置在所述內循環外殼內的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以及第一熱交換器,所述內循環外殼與被控環境接觸的殼壁上設置有第一回風窗口以及送風窗口,所述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以及所述第一熱交換器設置在所述第一回風窗口以及所述送風窗口之間;外循環單元,包括外循環外殼、設置在所述外循環外殼內的外循環氣體排送裝置以及第二熱交換器,所述外循環外殼上設置有與外界環境連通的第一排風窗口;驅動單元,包括驅動單元外殼、設置在所述驅動單元外殼內的壓縮機和節流降壓裝置,所述壓縮機的出口與入口之間通過制冷劑管路依次串聯所述第一熱交換器、所述節流降壓裝置以及所述第二熱交換器。優選的,所述內循環外殼除與被控環境接觸的殼壁外的其他殼壁上設置有新風窗口。優選的,所述內循環單元設置在被控環境的頂面,所述新風窗口開設在所述內循環外殼的側壁上。優選的,所述新風窗口設置有多個,每個所述新風窗口上均設置有可獨立開啟的窗蓋。優選的,所述驅動單元外殼與被控環境接觸的殼壁上設置有第二回風窗口,所述驅動單元外殼與所述外循環單元外殼連通。優選的,所述第一排風窗口位于所述外循環單元外殼內的一側設置有中間換熱器。優選的,所述中間換熱器為空氣換熱器或者顯熱換熱器。優選的,所述內循環單元、所述外循環單元以及所述驅動單元分別安裝在不同的基礎框架內,分散地設置在被控環境周圍。優選的,所述送風窗口包括第一送風窗口以及第二送風窗口,所述第一送風窗口以及所述第二送風窗口對稱地設置在所述第一回風窗口的兩側,所述第一熱交換器包括第一左熱交換器以及第一右熱交換器,所述第一左熱交換器設置在所述第一回風窗口與所述第一送風窗口之間,所述第一右熱交換器設置在所述第一回風窗口與所述第二送風窗口之間,所述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設置有兩個,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送風窗口以及所述第二送風窗口位于所述內循環外殼內的一側。優選的,所述第二熱交換器包括第二左熱交換器以及第二右熱交換器,所述外循環氣體排送裝置設置在所述第二左熱交換器以及所述第二右熱交換器之間。從上述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模塊化外置空調,包括內循環單元、外循環單元、驅動單元以及控制器,其中,內循環單元包括內循環外殼、設置在內循環外殼內的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以及第一熱交換器,內循環外殼與被控環境接觸的殼壁上設置有第一回風窗口以及送風窗口,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以及第一熱交換器設置在第一回風窗口以及送風窗口之間;外循環單元包括外循環外殼、設置在外循環外殼內的外循環氣體排送裝置以及第二熱交換器,外循環外殼上設置有與外界環境連通的第一排風窗口;驅動單元包括驅動單元外殼、設置在驅動單元外殼內的壓縮機和節流降壓裝置,壓縮機的出口與入口之間通過制冷劑管路依次串聯第一熱交換器、節流降壓裝置以及第二熱交換器;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模塊化外置空調采用了模塊化設計,將空調分成了內循環單元、外循環單元以及驅動單元,不但能夠將空調安裝在被控環境的外部,節省被控環境的內部空間,同時,可以分模塊對空調進行安裝維護,應對不同的被控環境作出相應的調整,便于安裝,提高了安裝以及維護效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提供的模塊化外置空調的安裝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提供的模塊化外置空調中內循環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提供的模塊化外置空調中外循環單元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模塊化外置空調,以達到使其能夠較小對于被控環境內部空間的占用,降低成本,能夠應對不同的被控環境作出調整,便于安裝的目的。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夹g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提供的模塊化外置空調的安裝結構示意圖。本專利技術提供的一種模塊化外置空調,包括內循環單元1、外循環單元3以及驅動單元2。其中,內循環單元1包括內循環外殼5、設置在內循環外殼5內的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6以及第一熱交換器4,內循環外殼5與被控環境接觸的殼壁上設置有第一回風窗口15以及送風窗口14,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6以及第一熱交換器4設置在第一回風窗口15以及送風窗口14之間;外循環單元3包括外循環外殼12、設置在外循環外殼12內的外循環氣體排送裝置11以及第二熱交換器10,外循環外殼12上設置有與外界環境連通的第一排風窗口16;驅動單元2包括驅動單元外殼8、設置在驅動單元外殼8內的壓縮機9和節流降壓裝置,壓縮機9的出口與入口之間通過制冷劑管路依次串聯第一熱交換器4、節流降壓裝置以及第二熱交換器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模塊化外置空調,采用了模塊化設計,將空調分成了內循環單元1、外循環單元3以及驅動單元2,不但能夠將空調安裝在被控環境的外部,節省被控環境的內部空間,同時,可以分模塊對空調進行安裝維護,應對不同的被控環境作出相應的調整,便于安裝,提高了安裝以及維護效率。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6以及外循環氣體排送裝置11可以采用多種結構來實現,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6以及外循環氣體排送裝置11均為風機。請參閱圖2,圖2為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提供的模塊化外置空調中內循環單元的結構示意圖,為了使被控環境與外界環境空氣進行流通,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內循環外殼5除與被控環境接觸的殼壁外的其他殼壁上設置有新風窗口13,通過新風窗口13將外界新鮮空氣引入,對被控環境內的空氣進行循環補充,保證被控環境的空氣清新。在本專利技術一種實施例中,內循環單元1設置在被控環境的頂面,新風窗口13開設在內循環外殼5的側壁上。在外界環境滿足節能運行環境條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模塊化外置空調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模塊化外置空調,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循環單元(1),包括內循環外殼(5)、設置在所述內循環外殼(5)內的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6)以及第一熱交換器(4),所述內循環外殼(5)與被控環境接觸的殼壁上設置有第一回風窗口(15)以及送風窗口(14),所述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6)以及所述第一熱交換器(4)設置在所述第一回風窗口(15)以及所述送風窗口(14)之間;外循環單元(3),包括外循環外殼(12)、設置在所述外循環外殼(12)內的外循環氣體排送裝置(11)以及第二熱交換器(10),所述外循環外殼(12)上設置有與外界環境連通的第一排風窗口(16);驅動單元(2),包括驅動單元外殼(8)、設置在所述驅動單元外殼(8)內的壓縮機(9)和節流降壓裝置,所述壓縮機(9)的出口與入口之間通過制冷劑管路依次串聯所述第一熱交換器(4)、所述節流降壓裝置以及所述第二熱交換器(10)。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模塊化外置空調,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循環單元(1),包括內循環外殼(5)、設置在所述內循環外殼(5)內的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6)以及第一熱交換器(4),所述內循環外殼(5)與被控環境接觸的殼壁上設置有第一回風窗口(15)以及送風窗口(14),所述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6)以及所述第一熱交換器(4)設置在所述第一回風窗口(15)以及所述送風窗口(14)之間;外循環單元(3),包括外循環外殼(12)、設置在所述外循環外殼(12)內的外循環氣體排送裝置(11)以及第二熱交換器(10),所述外循環外殼(12)上設置有與外界環境連通的第一排風窗口(16),所述第一排風窗口(16)位于所述外循環單元外殼(12)內的一側設置有中間換熱器;驅動單元(2),包括驅動單元外殼(8)、設置在所述驅動單元外殼(8)內的壓縮機(9)和節流降壓裝置,所述壓縮機(9)的出口與入口之間通過制冷劑管路依次串聯所述第一熱交換器(4)、所述節流降壓裝置以及所述第二熱交換器(10);所述內循環單元(1)還包括環境空氣品質檢測模塊,所述驅動單元(2)內設置有用于控制所述壓縮機(9)、所述內循環氣體排送裝置(6)以及所述外循環氣體排送裝置(11)的控制器(7),所述環境空氣品質檢測模塊與所述控制器(7)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模塊化外置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循環外殼(5)除與被控環境接觸的殼壁外的其他殼壁上設置有新風窗口(13)。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模塊化外置空調,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循環單元(1)設置在被控環境的頂面,所述新風窗口(13)開設在所述內循環外殼(5)的側壁上。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韋立川,凌波,馮德樹,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英維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av无码免费网|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亚洲av无码精品网站|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无码性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yy|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麻豆丫|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啪啪| 人妻无码中文久久久久专区| 午夜无码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免费VA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heyzo高无码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专区首页|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一本加勒比HEZYO无码人妻| WWW久久无码天堂MV| 亚洲啪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WWW|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中文字幕无码AV波多野吉衣| 狠狠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野花在线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无码v在线观看|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 用舌头去添高潮无码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露脸| 亚洲中文无码卡通动漫野外|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成人AAAAA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