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支座墊石模板,屬于橋梁建設領域,包括骨架、內襯板、地腳螺栓和固定件,骨架設置有兩端開口的空腔,內襯板設置在空腔的內側,內襯板的底部四周設置有底座,地腳螺栓為至少三個,固定件為至少四個,地腳螺栓和固定件均設置在骨架的底部四周。這種結構的支座墊石模板澆筑時保證骨架的頂面平整度即可準確地使支座墊石的頂面為設計標高,減小了對施工人員的依賴性,避免了人工劃線做記號等方式可能引起的人為誤差,同時內襯板表面較為光滑,可以有效地消除蜂窩麻面,澆筑后的成品表面更加平整,結構簡單、制作成本較低、操作方便、準確度較高。(*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支座墊石模板
本技術涉及橋梁建設領域,具體而言,涉及支座墊石模板。
技術介紹
橋梁支座墊石對平整度、高程、四角高差等指標要求較高,現有支座墊石模板通常 采用竹膠板、鋼板或型鋼按照圖紙設計長寬尺寸制作而成,澆筑時通過在模板頂面放出標 高,反推澆筑面標高的方式控制高程,采用在模板上劃線做記號等方式確定澆筑高度,最后 進行澆筑。這種澆筑方式對施工人員的依賴性較強,各項指標受施工人員主管影響較大,澆 筑后的成品存在較大的人為誤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支座墊石模板,旨在解決現有的澆筑方式對施工人員的依 賴性較強,澆筑的成品各項指標及質量存在較大人為誤差的問題。 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 -種支座墊石模板,包括骨架、內襯板、地腳螺栓和固定件,所述骨架設置有兩端 開口的空腔,所述內襯板設置在所述空腔的內側,所述內襯板的底部四周設置有底座,所述 地腳螺栓為至少三個,所述固定件為至少四個,所述地腳螺栓和所述固定件均設置在所述 骨架的底部四周。 直接用骨架的頂面標高計算澆筑面標高,水準測量時,調整設置在骨架的底部四 周的地腳螺栓,使骨架的頂面調整至設計標高,將內襯板放入骨架的空腔至底座與蓋梁頂 面貼合,控制固定件工作,使固定件將底座緊緊壓住,底座不再活動,與底座連接的內襯板 也被固定,內襯板不再移動、底部不再膨脹變形,澆筑混凝土至骨架的頂面即可。這種結構 的支座墊石模板澆筑時保證骨架的頂面平整度即可準確地使支座墊石的頂面為設計標高, 減小了對施工人員的依賴性,避免了人工劃線做記號等方式可能引起的人為誤差,同時內 襯板表面較為光滑,可以有效地消除蜂窩麻面,澆筑后的成品表面更加平整,結構簡單、制 作成本較低、操作方便、準確度較高。 進一步地,還包括墊塊,所述墊塊設置在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底座之間。墊塊可以保 證在固定件尺寸較小的情況下,固定件仍然可以方便地固定底座。 進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為螺栓,所述螺栓與所述骨架螺紋連接。固定件為螺栓,使 用時只需要旋擰即可,操作方便。 進一步地,所述底座為角鋼。角鋼的兩個面相互垂直,分別與蓋梁頂面和內襯板外 側貼合,保證澆筑后的支座墊石的地面和側面垂直。 直接用骨架的頂面標高計算澆筑面標高,水準測量時,調整設置在骨架的底部四 周的地腳螺栓,使骨架的頂面調整至設計標高,將內襯板放入骨架的空腔至底座與蓋梁頂 面貼合,控制固定件工作,使固定件將底座緊緊壓住,底座不再活動,與底座連接的內襯板 也被固定,內襯板不再移動、底部不再膨脹變形,澆筑混凝土至骨架的頂面即可。本實用新 型的有益效果是:這種結構的支座墊石模板澆筑時保證骨架的頂面平整度即可準確地使支 座墊石的頂面為設計標高,減小了對施工人員的依賴性,避免了人工劃線做記號等方式可 能引起的人為誤差,同時內襯板表面較為光滑,可以有效地消除蜂窩麻面,澆筑后的成品 表面更加平整,結構簡單、制作成本較低、操作方便、準確度較高。 【附圖說明】 圖1示出了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支座墊石模板的仰視圖; 圖2示出了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支座墊石模板的固定件示意圖; 圖3示出了本技術第一、第二實施例提供的支座墊石模板的地腳螺栓示意 圖; 圖4示出了本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支座墊石模板的固定件示意圖; 圖5示出了本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支座墊石模板的仰視圖; 圖6示出了本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收光滾軸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圖3示出了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支座墊石模板,包括骨架1、內襯板 2、地腳螺栓3和固定件4,骨架1設置有兩端開口的空腔,內襯板2設置在空腔的內側,內襯 板2的底部四周設置有底座5,地腳螺栓3為四個,固定件4為四個,地腳螺栓3和固定件4 均設置在骨架1的底部,骨架1為長方體,地腳螺栓3分別設置在骨架1的四條棱上,固定 件4分別設置在骨架1的四個側面上;固定件4為螺栓,螺栓與骨架1螺紋連接,底座5為 角鋼。 直接用骨架1的頂面標高計算澆筑面標高,水準測量時,調整設置在骨架1的底部 四周的地腳螺栓3,使骨架1的頂面調整至設計標高,將內襯板2放入骨架1的空腔至底座 5與蓋梁頂面貼合,控制固定件4工作,使固定件4將底座5緊緊壓住,底座5不再活動,與 底座5連接的內襯板2也被固定,內襯板2不再移動、底部不再膨脹變形,澆筑混凝土至骨 架1的頂面即可。這種結構的支座墊石模板澆筑時保證骨架1的頂面平整度即可準確地使 支座墊石的頂面為設計標高,減小了對施工人員的依賴性,避免了人工劃線做記號等方式 可能引起的人為誤差,同時內襯板2表面較為光滑,可以有效地消除蜂窩麻面,澆筑后的成 品表面更加平整,結構簡單、制作成本較低、操作方便、準確度較高;固定件4為螺栓,使用 時只需要旋擰即可,操作方便,固定件4也可以為其它形式;角鋼的兩個面相互垂直,分別 與蓋梁頂面和內襯板2外側貼合,保證澆筑后的支座墊石的地面和側面垂直,底座5也可以 為其它型鋼。 圖3-圖6示出了本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支座墊石模板,包括骨架1、內襯板 2、地腳螺栓3和固定件4,骨架1設置有兩端開口的空腔,內襯板2設置在空腔的內側,內襯 板2的底部四周設置有底座5,地腳螺栓3為四個,固定件4為八個,地腳螺栓3和固定件4 均設置在骨架的底部,骨架1為長方體,地腳螺栓3分別設置在骨架1的四條棱上,固定件4 分別設置在骨架1的四個側面上,固定件4為螺栓,螺栓與骨架1螺紋連接,底座5為角鋼, 骨架1采用槽鋼焊接;還包括收光滾軸和墊塊6,收光滾軸包括支架7和滾動軸8,滾動軸8 的兩端旋轉支承于支架7,滾動軸8的長度大于相對的兩塊內襯板2之間的距離,墊塊6設 置在固定件4和底座5之間。 滾動軸8的長度大于相對的兩塊內襯板2之間的距離,即滾動軸8的尺寸大于支 座墊石的寬度,進行收光時,將收光滾軸的滾動軸8從支座墊石的一側推至另一側,即可輕 松地觀察頂面的平整度,改善了以往的收光方式用人工觀察等方式存在的人為誤差,操作 準確、方便快捷;墊塊6可以保證在固定件4尺寸較小的情況下,固定件4仍然可以方便地 固定底座5。 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對于本 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技術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 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支座墊石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內襯板、地腳螺栓和固定件,所述骨架設置有兩端開口的空腔,所述內襯板設置在所述空腔的內側,所述內襯板的底部四周設置有底座,所述地腳螺栓為至少三個,所述固定件為至少四個,所述地腳螺栓和所述固定件均設置在所述骨架的底部四周。
【技術特征摘要】
1. 一種支座墊石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內襯板、地腳螺栓和固定件,所述骨架設 置有兩端開口的空腔,所述內襯板設置在所述空腔的內側,所述內襯板的底部四周設置有 底座,所述地腳螺栓為至少三個,所述固定件為至少四個,所述地腳螺栓和所述固定件均設 置在所述骨架的底部四周。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洪,
申請(專利權)人:吳洪,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