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包括下托板、與所述下托板連接的閥門底板、與所述閥門底板連接的氣囊下固定板、與所述下托板相匹配設置的上托板、與所述上托板連接的氣囊上固定板、與所述閥門底板連接的閥門活頁、與所述閥門活頁連接的閥門關閉時間調整彈簧、貫穿所述閥門底板設置的中央定位伸縮套筒、通過閥門連接結構與所述閥門活頁連接的閥門開閉控制塔型彈簧、設置在所述氣囊下固定板與所述氣囊上固定板之間的氣囊體。本發明專利技術設置有緩沖泄氣閥門,自動控制氣囊壓力的變化速率,可實現兩次緩沖的效果,抗震功能優良;生產成本低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免于維護、使用方便;收攏后占用空間小,便于藏儲。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包括下托板、與所述下托板連接的閥門底板、與所述閥門底板連接的氣囊下固定板、與所述下托板相匹配設置的上托板、與所述上托板連接的氣囊上固定板、與所述閥門底板連接的閥門活頁、與所述閥門活頁連接的閥門關閉時間調整彈簧、貫穿所述閥門底板設置的中央定位伸縮套筒、通過閥門連接結構與所述閥門活頁連接的閥門開閉控制塔型彈簧、設置在所述氣囊下固定板與所述氣囊上固定板之間的氣囊體。本專利技術設置有緩沖泄氣閥門,自動控制氣囊壓力的變化速率,可實現兩次緩沖的效果,抗震功能優良;生產成本低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免于維護、使用方便;收攏后占用空間小,便于藏儲。【專利說明】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
本專利技術涉及空中運輸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
技術介紹
在大規模作戰背景下的特種破襲作戰過程中無后續支援的緊急情況下利用空投、 直升機快速吊裝補充彈藥是目前最佳的彈藥補給手段,但是直升機在戰斗尚未結束的戰場 空域飛行、著陸、懸停的時候及易受到敵方地面武器的攻擊,另外與空投傘降一樣著地沖擊 振動也嚴重影響彈藥的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問題,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抗震功能優良;生產成本低 廉;結構簡單、可靠性高;免于維護、使用方便;收攏后占用空間小,便于藏儲的直升機吊裝 空投用減振氣囊。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所述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 振氣囊包括下托板、與所述下托板連接的閥門底板、與所述閥門底板連接的氣囊下固定板、 與所述下托板相匹配設置的上托板、與所述上托板連接的氣囊上固定板、與所述閥門底板 連接的閥門活頁、與所述閥門活頁連接的閥門關閉時間調整彈簧、貫穿所述閥門底板設置 的中央定位伸縮套筒、通過閥門連接結構與所述閥門活頁連接的閥門開閉控制塔型彈簧、 設置在所述氣囊下固定板與所述氣囊上固定板之間的氣囊體。 所述閥門關閉時間調整彈簧一端與所述閥門活頁連接,另一端通過螺釘與所述下 托板連接。 所述閥門開閉控制塔型彈簧一端與所述閥門連接結構連接,另一端緊貼所述上托 板內壁。 所述閥門活頁一端通過所述閥門連接結構與所述閥門開閉控制塔型彈簧連接,另 一端與所述閥門底板連接。 所述閥門底板外周設置有常通泄氣孔,所述閥門底板上排列設置有閥門底板氣孔 和閥門活頁氣孔。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產品底部設置有緩沖泄氣閥門,自動控制氣囊壓力的變化速率,可實現兩次 緩沖的效果,抗震功能優良; 2、主體由一般鋁合金、橡膠材料制造,生產成本低廉; 3、結構簡單、可靠性高; 4、免于維護、使用方便; 5、收攏后占用空間小,便于藏儲。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 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 的附圖。 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的俯視圖; 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的快速接觸、緩慢增壓過 程的狀態圖一; 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的快速接觸、緩慢增壓過 程的狀態圖二; 圖5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的快速接觸、緩慢增壓過 程的狀態圖三; 圖6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的閥門關閉、氣囊壓力達 到最高過程的狀態圖一; 圖7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的閥門關閉、氣囊壓力達 到最高過程的狀態圖二; 圖8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的緩慢泄氣過程的狀態 圖一; 圖9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的緩慢泄氣過程的狀態 圖二; 圖10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的緩慢泄氣過程的狀態 圖三。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方 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實施例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 一種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參見圖1,所述直升機吊裝 空投用減振氣囊包括下托板8、與下托板8連接的閥門底板6、與閥門底板6連接的氣囊下 固定板9、與下托板8相匹配設置的上托板1、與上托板1連接的氣囊上固定板10、與閥門底 板6連接的閥門活頁4、與閥門活頁4連接的閥門關閉時間調整彈簧7、貫穿閥門底板6設 置的中央定位伸縮套筒5、通過閥門連接結構2與閥門活頁4連接的閥門開閉控制塔型彈簧 11、設置在氣囊下固定板9與氣囊上固定板10之間的氣囊體3。 閥門關閉時間調整彈簧7 -端與閥門活頁4連接,另一端通過螺釘與下托板8連 接。 閥門開閉控制塔型彈簧11 一端與閥門連接結構2連接,另一端緊貼上托板1內 壁。 閥門活頁4 一端通過閥門連接結構2與閥門開閉控制塔型彈簧11連接,另一端與 閥門底板6連接。 氣囊下固定板9起氣囊下限位支撐作用,氣囊上固定板10起氣囊上限位支撐作 用。 參見圖2,閥門底板6外周設置有常通泄氣孔61,閥門底板6上排列設置有閥門底 板氣孔62和閥門活頁氣孔63。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的工作原理與工作過程: (一)快速接觸、緩慢增壓過程 參見圖3至圖5,托盤地腳觸地,托盤上托板在重物的作用下繼續下行,氣囊被壓 縮,內部壓力升高,此時泄氣閥門處于完全打開狀態,氣囊內部空氣通過閥門氣孔、常通氣 孔快速進入大氣,閥門逐漸關閉,閥門起到減緩壓力升高速度的作用; (二)閥門關閉、氣囊壓力達到最高過程 參見圖6、圖7,氣囊閥門關閉后,氣囊內部氣壓在重物下行勢能的作用下逐漸升 商至最大; (3)緩慢泄氣過程 參見圖8至圖10,常通孔泄氣,氣囊壓力不變,容積逐漸減小,物體緩慢著地。 該產品具備良好的緩沖抗振功能,用本氣囊制做的直升機載裝、吊裝用托盤與快 速吊裝自動索具配套使用,能夠實現直升機"蜻蜓點水式"快速吊載、卸載彈藥,大幅提高直 升機的戰場生存概率,該產品也適用于空投傘降著陸設備的研制。 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產品底部設置有緩沖泄氣閥門,自動控制氣囊壓力的變化速率,可實現兩次 緩沖的效果,抗震功能優良; 2、主體由一般鋁合金、橡膠材料制造,生產成本低廉; 3、結構簡單、可靠性高; 4、免于維護、使用方便; 5、收攏后占用空間小,便于藏儲。 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專利技術,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 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權利要求】1. 一種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包 括下托板、與所述下托板連接的閥門底板、與所述閥門底板連接的氣囊下固定板、與所述下 托板相匹配設置的上托板、與所述上托板連接的氣囊上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直升機吊裝空投用減振氣囊包括下托板、與所述下托板連接的閥門底板、與所述閥門底板連接的氣囊下固定板、與所述下托板相匹配設置的上托板、與所述上托板連接的氣囊上固定板、與所述閥門底板連接的閥門活頁、與所述閥門活頁連接的閥門關閉時間調整彈簧、貫穿所述閥門底板設置的中央定位伸縮套筒、通過閥門連接結構與所述閥門活頁連接的閥門開閉控制塔型彈簧、設置在所述氣囊下固定板與所述氣囊上固定板之間的氣囊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彥明,蔡喜忠,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七六三二一部隊,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