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包括前手柄、后手柄、電極插頭、轉輪、絕緣管、推動桿、上鉗嘴和下鉗嘴,前手柄和后手柄通過銷軸進行連接,電極插頭位于前手柄上,轉輪與前手柄連接,推動桿位于絕緣管內,推動桿一端與后手柄連接,上鉗嘴中部和下鉗嘴中部均設有凹口,上鉗嘴與下鉗嘴銷接,上鉗嘴的后端和下鉗嘴的后端位于絕緣管內,上鉗嘴的后端和下鉗嘴的后端分別與推動桿接觸。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能夠有效抓持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減少手術時間;通過在上鉗嘴和下鉗嘴均設有條狀防滑紋,能夠增大靜摩擦力,提高抓持的穩(wěn)定性;通過將絕緣管的材質設置為啞光陶瓷,能夠滿足手術前高壓蒸汽滅菌的需要,避免絕緣管反光影響攝像系統(tǒng)。(*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包括前手柄、后手柄、電極插頭、轉輪、絕緣管、推動桿、上鉗嘴和下鉗嘴,前手柄和后手柄通過銷軸進行連接,電極插頭位于前手柄上,轉輪與前手柄連接,推動桿位于絕緣管內,推動桿一端與后手柄連接,上鉗嘴中部和下鉗嘴中部均設有凹口,上鉗嘴與下鉗嘴銷接,上鉗嘴的后端和下鉗嘴的后端位于絕緣管內,上鉗嘴的后端和下鉗嘴的后端分別與推動桿接觸。本技術能夠有效抓持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減少手術時間;通過在上鉗嘴和下鉗嘴均設有條狀防滑紋,能夠增大靜摩擦力,提高抓持的穩(wěn)定性;通過將絕緣管的材質設置為啞光陶瓷,能夠滿足手術前高壓蒸汽滅菌的需要,避免絕緣管反光影響攝像系統(tǒng)?!緦@f明】一種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
本技術屬于手術器械領域,具體是指一種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
技術介紹
目前,在腹腔鏡手術中,很多術者使用腹腔鏡手術分離鉗對管形吻合器抵釘座進 行抓持。然而,使用腹腔鏡手術分離鉗不能有效的抓持管形吻合器抵釘座,經常會發(fā)生滑 脫,需要重新抓持。這就會造成手術時間延長,增加手術風險,降低手術的成功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抓持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減少手術時 間,提高手術成功率的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 本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種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包括前手柄、后手柄、電極插頭、轉輪、絕緣 管、推動桿、上鉗嘴和下鉗嘴,前手柄和后手柄通過銷軸進行連接,電極插頭位于前手柄上, 轉輪與前手柄連接,推動桿位于絕緣管內,推動桿一端與后手柄連接,上鉗嘴中部和下鉗嘴 中部均設有凹口,上鉗嘴與下鉗嘴銷接,上鉗嘴的后端和下鉗嘴的后端位于絕緣管內,上鉗 嘴的后端和下謝嘴的后端分別與推動桿接觸。 在本技術中,由于推動桿一端與后手柄連接,前手柄和后手柄通過銷軸進行 連接,因而通過手握前手柄和后手柄,即可實現控制推動桿活動。由于上鉗嘴與下鉗嘴銷 接,上鉗嘴的后端和下鉗嘴的后端位于絕緣管內,上鉗嘴的后端和下鉗嘴的后端分別與推 動桿接觸,因此通過控制推動桿活動,即可推動上鉗嘴和下鉗嘴,從而實現上鉗嘴和下鉗嘴 之間的開閉,達到抓持管形吻合器抵釘座的目的。由于上鉗嘴中部和下鉗嘴中部均設有凹 口,當使用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進行抓持時,抵釘座位于凹口內,此時閉合上鉗 嘴和下鉗嘴,即可實現對抵釘座的有效抓持,保證抵釘座不會發(fā)生滑脫。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技術,所述上鉗嘴和下鉗嘴均設有條狀防滑紋。為了保障 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抓持的穩(wěn)定性,上鉗嘴和下鉗嘴均設有條狀防滑紋。由于 條狀防滑紋的存在,抵釘座與上鉗嘴、下鉗嘴之間的靜摩擦力比不設有條狀防滑紋時大。通 過較大的靜摩擦力,可以避免抵釘座發(fā)生滑脫,提高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抓持 的穩(wěn)定性。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技術,所述絕緣管的材質為啞光陶瓷。腹腔鏡手術是一門 新發(fā)展起來的微創(chuàng)方法,是未來手術方法發(fā)展的一個必然趨勢。腹腔鏡手術是在密閉的腹 腔內進行的手術,為了保障手術的進行,攝像系統(tǒng)在冷光源照明下工作。為了保證攝像系統(tǒng) 得到的圖像清晰可見,避免由于絕緣管反光影響攝像系統(tǒng)獲取清晰可見的圖像,絕緣管材 質需為啞光材料。此外,在手術前,手術器械應該通過高壓蒸汽滅菌,由于陶瓷能夠在高壓 蒸汽滅菌情形下不發(fā)生變化,因而絕緣管的材質為啞光陶瓷時效果較好。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技術,所述推動桿為絕緣桿。在腹腔鏡手術中,腹腔鏡管形 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直接與人體內部組織接觸,通過將推動桿設置為絕緣桿,能夠避免電 流進入人體內部組織,避免由于電流的進入增加手術的風險,從而導致手術失敗。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技術,所述上鉗嘴和下鉗嘴材質均為鈦合金。鈦合金強度 高,剛性好,韌性好,在手術過程中不會發(fā)生歪曲或折斷,影響手術的進行。鈦合金熱強度 高,手術器械在手術前需要高壓蒸汽滅菌,鈦合金能夠承受多次高壓蒸汽滅菌,長期正常工 作。鈦合金的抗蝕性好,對于人體內復雜的環(huán)境抗蝕性好,不會由于發(fā)生侵蝕影響手術器械 使用壽命。此外,鈦合金密度小,單位體積的鈦合金重量更輕,能夠降低術者在手術中使用 手術器械造成的疲勞,使術者能夠有更多的精力進行手術。 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yōu)點及有益效果: (1)本技術能夠有效抓持管形吻合器抵釘座,通過省去重新抓持的時間,減少 手術時間,能夠有效的提高手術成功率,保障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2)本技術通過在上鉗嘴和下鉗嘴均設有條狀防滑紋,能夠增大抵釘座與上 鉗嘴、下鉗嘴之間的靜摩擦力,避免抵釘座發(fā)生滑脫,提高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 抓持的穩(wěn)定性; (3)本技術通過將絕緣管的材質設置為啞光陶瓷,不僅能夠滿足手術前高壓 蒸汽滅菌的需要,還能夠避免由于絕緣管反光影響攝像系統(tǒng)獲取清晰可見的圖像,保障手 術的正常進行。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上鉗嘴,2推動桿,3絕緣管,4電極插頭,5下鉗嘴,6凹口,7轉輪,8前手 柄,9后手柄。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不 限于此。 實施例1 : 參見圖1,一種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包括前手柄8、后手柄9、電極插 頭4、轉輪7、絕緣管3、推動桿2、上鉗嘴1和下鉗嘴5,前手柄8和后手柄9通過銷軸進行 連接,電極插頭4位于前手柄8上,轉輪7與前手柄8連接,推動桿2位于絕緣管3內,推動 桿2 -端與后手柄9連接,上鉗嘴1中部和下鉗嘴5中部均設有凹口 6,上鉗嘴1與下鉗嘴 5銷接,上鉗嘴1的后端和下鉗嘴5的后端位于絕緣管3內,上鉗嘴1的后端和下鉗嘴5的 后端分別與推動桿2接觸。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推動桿2 -端與后手柄9連接,前手柄8和后手柄9通過銷軸 進行連接,因而通過手握前手柄8和后手柄9,即可實現控制推動桿2活動。由于上鉗嘴1 與下鉗嘴5銷接,上鉗嘴1的后端和下鉗嘴5的后端位于絕緣管3內,上鉗嘴1的后端和下 鉗嘴5的后端分別與推動桿2接觸,因此通過控制推動桿2活動,即可推動上鉗嘴1和下鉗 嘴5,從而實現上鉗嘴1和下鉗嘴5之間的開閉,達到抓持管形吻合器抵釘座的目的。由于 上鉗嘴1中部和下鉗嘴5中部均設有凹口 6,當使用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進行抓 持時,抵釘座位于凹口 6內,此時閉合上鉗嘴1和下鉗嘴5,即可實現對抵釘座的有效抓持, 保證抵釘座不會發(fā)生滑脫。 實施例2: 本實施例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為了更好的實現本技術,所述上鉗嘴1和下鉗 嘴5均設有條狀防滑紋。為了保障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抓持的穩(wěn)定性,上鉗嘴1 和下鉗嘴5均設有條狀防滑紋。由于條狀防滑紋的存在,抵釘座與上鉗嘴1、下鉗嘴5之間 的靜摩擦力比不設有條狀防滑紋時大。通過較大的靜摩擦力,可以避免抵釘座發(fā)生滑脫,提 高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抓持的穩(wěn)定性。本實施例的其他部分與實施例1相同, 不再贅述。 實施例3 : 本實施例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為了更好的實現本技術,所述絕緣管3的 材質為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腹腔鏡管形吻合器抵釘座抓持鉗,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手柄(8)、后手柄(9)、電極插頭(4)、轉輪(7)、絕緣管(3)、推動桿(2)、上鉗嘴(1)和下鉗嘴(5),所述前手柄(8)和后手柄(9)通過銷軸進行連接,所述電極插頭(4)位于前手柄(8)上,所述轉輪(7)與前手柄(8)連接,所述推動桿(2)位于絕緣管(3)內,所述推動桿(2)一端與后手柄(9)連接,所述上鉗嘴(1)中部和下鉗嘴(5)中部均設有凹口(6),所述上鉗嘴(1)與下鉗嘴(5)銷接,所述上鉗嘴(1)的后端和下鉗嘴(5)的后端位于絕緣管(3)內,上鉗嘴(1)的后端和下鉗嘴(5)的后端分別與推動桿(2)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建超,
申請(專利權)人:劉建超,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