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預制混凝土腳手架底座及其制作模具。所述底座包括一個混凝土澆筑的矩形混凝土方塊,在矩形混凝土方塊中央設置一根用于插入連接腳手架立管的鋼筋。所述模具包括一塊底板和在底板兩側端面的側板,所述側板上相對分別設置有插槽,多個插板從插槽插入形成多個所述混凝土方塊尺寸相同的空腔,將混凝土灌入所述空腔,然后插入鋼筋,待會凝土達到拆模條件時,拆除底板、兩側側板以及插板,形成多個混凝土腳手架底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代替了鋼筋支撐,節省了焊接的人工費和材料費,比單根鋼筋受力更加穩定、牢固,防止了混凝土澆筑完頂板底部露筋等質量問題,底座制作方便,底座形狀設計有效的將底座嵌固在現澆板中,無需再次結構處理。(*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預制混凝土腳手架底座及其制作模具。所述底座包括一個混凝土澆筑的矩形混凝土方塊,在矩形混凝土方塊中央設置一根用于插入連接腳手架立管的鋼筋。所述模具包括一塊底板和在底板兩側端面的側板,所述側板上相對分別設置有插槽,多個插板從插槽插入形成多個所述混凝土方塊尺寸相同的空腔,將混凝土灌入所述空腔,然后插入鋼筋,待會凝土達到拆模條件時,拆除底板、兩側側板以及插板,形成多個混凝土腳手架底座。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代替了鋼筋支撐,節省了焊接的人工費和材料費,比單根鋼筋受力更加穩定、牢固,防止了混凝土澆筑完頂板底部露筋等質量問題,底座制作方便,底座形狀設計有效的將底座嵌固在現澆板中,無需再次結構處理。【專利說明】一種預制混凝土腳手架底座及其制作模具
本技術屬于建筑工具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預制混凝土腳手架底座及其制作模具,是腳手架增加穩定性的一種工具。。
技術介紹
在住宅建筑工程設計中,越來越多的設計師將凸窗融入到戶型設計中,不但增加了窗戶的使用功能,也增加了建筑的整體造型效果,但是給施工帶來一定的困難。凸窗板與房間頂板同時澆筑,頂板的支撐腳手架只能搭設在凸窗板上,從而造成腳手架因打入混凝土中而切割的浪費。在樓梯間模板支設中,采用超前支設樓梯模板技術,為防止上層支撐腳手架打入混凝土中,要么采用PVC管套住腳手架管底部,拆除后再進行封堵;要么采用鋼筋焊接支撐,都給施工造成一定困難,并且費時費力還無法保證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預制混凝土腳手架底座及其制作模具,在模板支撐體系采用腳手架支撐時,底部采用預制混凝土底座代替原來的焊接鋼筋支撐,保證混凝土澆筑質量,并增加架體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減少鋼筋浪費。其加工方便,可就地取材,制作簡單,節能環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預制混凝土腳手架底座,包括一個由混凝土澆筑的混凝土塊,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塊中央設置有一根插入連接腳手架立管的鋼筋。 進一步是:所述混凝土塊是矩形混凝土方塊或者是上大下小的斗形混凝土塊。 進一步是:所述鋼筋外露長度至少100mm,埋入矩形混凝土塊至少是鋼筋總長度的三分之一。 —種用于制作預制混凝土腳手架底座的模具,包括一塊底板和在底板兩側端面的側板,所述側板上相對分別設置有插槽,多個插板從插槽插入形成多個與所述混凝土塊尺寸相同的空腔,將混凝土灌入所述空腔,然后插入鋼筋,待混凝土達到拆模條件后,拆除底板、兩側側板以及插板,形成多個所述混凝土腳手架底座。 進一步是:所述側板與底板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代替了鋼筋支撐,節省了焊接的人工費和材料費,t匕單根鋼筋受力更加穩定、牢固,防止了混凝土澆筑完頂板底部露筋等質量問題,底座制作方便,底座形狀設計有效的將底座嵌固在現澆板中,無需再次結構處理。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一詳細描述。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技術矩形混凝土腳手架底座示意圖; 圖2是本技術斗形混凝土腳手架底座示意圖; 圖3是本技術模具示意圖; 圖4是本技術腳手架底座一個使用狀態示意圖; 圖5是本技術腳手架底座另一個使用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預制混凝土腳手架底座,如圖1所示,所述底座包括一個混凝土澆筑的混凝土塊1,在混凝土塊中央設置有一根用于插入連接腳手架立管的鋼筋2。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混凝土塊是矩形混凝土方塊或者是上大下小的斗形(錐臺形狀)混凝土塊。 實施例中:所述鋼筋外露長度至少100mm,埋入矩形混凝土方塊至少是鋼筋總長度的三分之一。 實施例2: 一種用于制作實施例1所述預制混凝土腳手架底座的模具,如圖3所示,所述模具包括一塊底板3和在底板兩側端面的側板4,所述側板上相對分別設置有插槽4-1,多個插板5從插槽插入形成多個所述混凝土塊尺寸相同的空腔,將混凝土灌入所述空腔,然后插入金屬管,拆除底板、兩側側板以及插板,形成多個所述混凝土腳手架底座。 方案進一步是:所述側板與底板通過螺釘固定連接。 本實施例模具針對底座的形狀、樣式、功能進行了專門設計,并考慮模具制作必須簡單,容易就地取材并能周轉使用;采用工地上廢料堆放區中的多層板及木方制作成型模具,在模具內澆筑混凝土后插入Φ18的鋼筋,鋼筋外露長度至少100_,埋入矩形混凝土方塊至少是鋼筋總長度的三分之一,混凝土達到拆模條件后拆除模具。預制混凝土底座形狀為立方體,立方體上、下底面邊長為Ll=120mm (根據頂板鋼筋網格間距而定,略小于網格尺寸),高h=板厚(依據圖紙而定)。將制作好的混凝土底座運至施工部位,在搭設腳手架時放置在腳手架立桿底部,混凝土施工澆筑完成后拆除立桿,將露出的定位筋切除并涂刷防銹漆,圖4和圖5 意了混凝土腳手架底座使用狀態。 模具加工如圖3所示,由底板、側板及插板組成。底板采用的是15mm厚多層板,裁剪好寬度120mm并釘在2根50X 10mm木方上面。側板是由2層多層板組成,在多層板上進行放線,畫出長方形截面,用手提鋸將內層板切除,這樣就形成了插槽,然后制作插板,最后進行拼裝,用步步緊卡緊兩個側板,這樣就完成了模具制作。 模具完成后澆筑混凝土,待終凝前將鋼筋插入,這樣就不會造成鋼筋跑偏。模具可多做幾組,進行批量加工,混凝土澆筑12小時后可拆模進行澆水養護7天。使用時,只需將底座運至施工部位,然后就可以進行腳手架的搭設。【權利要求】1.一種預制混凝土腳手架底座制作模具,所述底座是一個由混凝土澆筑的混凝土塊,所述混凝土塊是矩形混凝土方塊或者是上大下小的斗形混凝土塊,在混凝土塊中央設置一根用于插入連接腳手架立管的鋼筋,所述鋼筋外露長度至少100mm,埋入矩形混凝土塊至少是鋼筋總長度的三分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一塊底板和在底板兩側端面的側板,所述側板上相對分別設置有插槽,多個插板從插槽插入形成多個與所述混凝土塊尺寸相同的空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制混凝土腳手架底座制作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板與底板通過螺釘固定連接。【文檔編號】B28B7/16GK203924669SQ201420185595【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7日 【專利技術者】謝曉沛, 李強, 王樹旗, 戴連雙, 趙迎, 王攀峰, 劉鳴, 梁海濤, 張勇, 嚴芳, 彭崢, 平原 申請人:中國新興保信建設總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制混凝土腳手架底座制作模具,所述底座是一個由混凝土澆筑的混凝土塊,所述混凝土塊是矩形混凝土方塊或者是上大下小的斗形混凝土塊,在混凝土塊中央設置一根用于插入連接腳手架立管的鋼筋,所述鋼筋外露長度至少100mm,埋入矩形混凝土塊至少是鋼筋總長度的三分之一,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包括一塊底板和在底板兩側端面的側板,所述側板上相對分別設置有插槽,多個插板從插槽插入形成多個與所述混凝土塊尺寸相同的空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曉沛,李強,王樹旗,戴連雙,趙迎,王攀峰,劉鳴,梁海濤,張勇,嚴芳,彭崢,平原,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新興保信建設總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