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掛鉤,屬于日用品領域,包括掛體以及擋塊,所述掛體與所述擋塊連接,所述掛體的一側為弧形面,所述擋塊對應于所述掛體的弧形面的一側的凸出于所述掛體。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掛鉤,通過在掛鉤設置一側為弧形的掛體以及擋塊,并且擋塊對應于掛體的弧形側的一側的凸出于掛體,在使用時將兩個或者多個上述掛鉤組合使用,使被掛物品掛放于掛體上,擋塊擋住被掛物品的掛放部分,并且使物品卡在兩個或者多個掛鉤之間,因而使得被掛的物品不容易發生左右搖擺,使得掛放很穩固。(*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日用品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掛鉤。
技術介紹
目前市場上用于掛放相框、鏡子以及其他墻面可視物品的掛鉤一般包括掛鉤本體以及鉤體,鉤體設置于掛鉤本體上,掛鉤本體通過釘子或者粘膠固定于墻面。使用時只需將物品掛放在掛鉤的鉤體上即可。但是這種掛鉤掛放物品時,由于只有鉤體鉤住物品,被掛物品容易發生左右搖擺,掛放不穩固。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掛鉤,旨在解決使用現有的掛鉤時被掛物品容易發生左右搖擺,掛放不穩固的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掛鉤,包括掛體以及擋塊,所述掛體與所述擋塊連接,所述掛體的一側為弧形面,所述擋塊對應于所述掛體的弧形面的一側凸出于所述掛體。進一步地,所述掛體與所述擋塊設置有位置相對應的用于將所述掛體與所述擋塊安裝于墻面的安裝孔。進一步地,所述掛體為圓形。進一步地,所述擋塊為圓形,所述擋塊對應于所述掛體的弧形面的一側凸出于所述掛體。進一步地,所述擋塊的一側為梯形,另一側為方形,所述擋塊的梯形側對應于所述掛體的弧形面的一側并且凸出于所述掛體。進一步地,所述掛體的一側為圓形,所述掛體的另一側為方形。進一步地,所述擋塊為方形,所述擋塊凸出于所述掛體的圓形側。進一步地,所述掛體為半圓形。進一步地,所述擋塊為方形,所述擋塊凸出于所述掛體的半圓形側。本技術提供的掛鉤,通過在掛鉤設置一側為弧形的掛體以及擋塊,并且擋塊對應于掛體的弧形側的一側凸出于掛體,在使用時將兩個或者多個上述掛鉤組合使用,使被掛物品掛放于掛體上,擋塊擋住被掛物品的掛放部分,并且使物品卡在兩個或者多個掛鉤之間,因而使得被掛的物品不容易發生左右搖擺,使得掛放很穩固。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掛鉤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掛鉤的正視圖;圖3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掛鉤的側視圖;圖4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掛鉤的正視圖;圖5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掛鉤的側視圖;圖6為本技術第三實施例提供的掛鉤的正視圖;圖7為本技術第三實施例提供的掛鉤的側視圖;圖8為本技術第四實施例提供的掛鉤的正視圖;圖9為本技術第四實施例提供的掛鉤的側視圖;圖10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掛鉤懸掛物品時的狀態圖;圖1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掛鉤懸掛物品時旋轉被掛物品前的狀態圖;圖1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掛鉤懸掛物品時旋轉被掛物品后的狀態圖。具體實施方式圖1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掛鉤10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掛鉤10的正視圖;圖3為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掛鉤10的側視圖;請參閱圖1~3,本技術第一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掛鉤10,該掛鉤10包括掛體20以及擋塊30,掛體20與擋塊30連接,掛體20的一側為弧形面,擋塊30對應于掛體20的弧形面的一側凸出于掛體20。掛體20與擋塊30設置有位置相對應的用于將掛體20與擋塊30安裝于墻面60的安裝孔40。安裝孔40貫穿于掛體20與擋塊30,將釘子穿過安裝孔40,并將掛體20與擋塊30釘在墻面60上,由此將掛鉤10牢固地安裝于墻面60上。請參閱圖1~3,本實施例中,掛體20為圓形。擋塊30為圓形,擋塊30對應于掛體20的弧形面的一側凸出于掛體20,進一步地,擋塊30整體均凸出于掛體20,即掛體20為小圓,擋塊30為大圓。圖10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掛鉤10懸掛物品時的狀態圖;請參閱圖1~3以及圖10,使用這種掛鉤10時,應當將兩個或者多個該掛鉤10組合使用,優選為兩個。根據被掛物品50的相對的兩邊的距離確定兩個掛鉤10之間的距離,兩個掛體20與被掛物品50接觸點之間的距離應當等于或者小于被掛物品50的相對的兩邊的距離。然后將兩個掛鉤10在豎直方向一上一下地并且相距所設定的距離固定于墻面60上。固定掛鉤10時,將釘子穿過安裝孔40,并將掛體20與擋塊30釘在墻面60上,將掛鉤10牢固地安裝于墻面60上。由此兩個掛鉤10在豎直方向處于一上一下的位置,并且兩個掛鉤10之間的距離為預設距離,掛鉤10固定于墻面60上。圖1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掛鉤10懸掛物品時旋轉被掛物品50前的狀態圖;圖12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掛鉤10懸掛物品時旋轉被掛物品50后的狀態圖。請參閱圖1~3、圖11以及圖12,將被掛物品50的兩個相對的角豎直放置,靠近墻面60,并且被掛物體的一個角高于處于上方的掛鉤10,相對的另一角低于處于下方的掛鉤10。再將被掛物品50旋轉,使被掛物品50的相對的兩邊分別與上下兩個掛體20接觸。被掛物品50的上方的一邊與上方的掛鉤10之間的接觸點為上方的掛鉤10的弧形面的最高處;被掛物品50的下方的一邊與下方的掛鉤10之間的接觸點為下方的掛鉤10的弧形面的最低處。由于兩個掛體20與被掛物品50接觸點之間的距離等于或者小于被掛物品50的相對的兩邊的距離,被掛物品50與掛體20形成卡緊狀態,又由于上下兩個擋塊30擋住被掛物品50,避免被掛物品50從掛鉤10上掉落。由此實現了將被掛物品50穩固地掛放于掛鉤10上。圖4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掛鉤10的正視圖;圖5為本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的掛鉤10的側視圖;請參閱圖4和圖5,本技術第二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掛鉤10,與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掛鉤10的區別在于,擋塊30的形狀不同。擋塊30的一側為梯形,另一側為方形,擋塊30的梯形側對應于掛體20的弧形面的一側并且凸出于掛體20。掛體20為圓形,擋塊30的梯形一側凸出于掛體20用于懸掛的圓弧的一側,擋塊30的方形一側凸出于掛體20用于懸掛的圓弧的另一側。圖6為本技術第三實施例提供的掛鉤10的正視圖;圖7為本技術第三實施例提供的掛鉤10的側視圖;請參閱圖6和圖7,本技術第三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掛鉤10,與第一實施例提供的掛鉤10的區別在于,掛體20與擋塊30的形狀不同。掛體20的一側為圓形,掛體20的另一側為方形;擋塊30為方形,擋塊30凸出于掛體20的圓形側,并且擋塊30每一側均凸出于掛體20相應的一側。圖8為本技術第四實施例提供的掛鉤10的正視圖;圖9為本技術第四實施例提供的掛鉤10的側視圖;請參閱圖8和圖9,本技術第三實施例提供了另一種掛鉤1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掛鉤,其特征在于,包括掛體以及擋塊,所述掛體與所述擋塊連接,所述掛體的一側為弧形面,所述擋塊對應于所述掛體的弧形面的一側凸出于所述掛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掛鉤,其特征在于,包括掛體以及擋塊,所述掛體與
所述擋塊連接,所述掛體的一側為弧形面,所述擋塊對應于所述掛
體的弧形面的一側凸出于所述掛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掛鉤,其特征在于,所述掛體與所
述擋塊設置有位置相對應的用于將所述掛體與所述擋塊安裝于墻面
的安裝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掛鉤,其特征在于,所述掛體為圓
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掛鉤,其特征在于,所述擋塊為圓
形,所述擋塊對應于所述掛體的弧形面的一側凸出于所述掛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國建,
申請(專利權)人:謝國建,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