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將一涂料涂布到一幅面式襯底(3)上的裝置(1),所述幅面式襯底沿一傳送方向(12)經過所述裝置(1)。所述裝置的特征在于,其具有一沿所述傳送方向(12)外凸且在垂直于所述傳送方向(12)的方向上平直的表面區域(28),所述表面區域可與所述幅面式襯底(3)接觸,所述外凸表面區域(28)內設有一個、優選至少兩個可用涂料加以單獨控制且在一垂直于所述傳送方向(12)的方向上錯開布置的通孔(6),所述涂料可穿過所述通孔直接涂布到所述幅面式襯底(3)上,其中,所述涂料的涂布量與所述幅面式襯底(3)所在平面與所述表面區域(28)在所述通孔(6)所在位置上的切面的法線之間的定位角(13-15)有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用于涂布色效應顏料的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特定而言用于涂布色效應顏料(例如珠光顏料)的裝置、一種特定而言用該裝置涂布這類顏料的方法以及用該方法制成的一種承印物。
技術介紹
EP490825揭示一種將珠光顏料呈條帶狀涂布到襯底(例如鈔票紙)上的方法,其中,這些條帶可以具有不同的顏料顏色。這種條帶應用于諸如鈔票、護照、身份證、簽證標簽、車票、入場券、帶膠郵票、印花稅票、證書、出生證、汽車行駛證托運單、保單、標簽等防偽文件或類似文件,因為如彩色復印機、彩色掃描儀、彩色打印機、數碼相機等現代復制技術還達不到這類條帶的變色效果。涂布上述條帶時需要使用一種裝置,這種裝置先借助若干單個吸管式裝置將相應的顏料涂布到緊貼幅面式襯底設置的隨動涂布輥上,再借助該涂布輥將顏料涂布到幅面式襯底上。替代方案同樣是借助這樣一個涂布輥,將各種顏色涂布到襯底上被隔開的各個區域內。但這種色效應顏料(例如珠光顏料)涂布方法的問題在于,直接相鄰(即緊鄰)布置的單個條帶的數量或者相隔一定距離布置的單個條帶的數量受到一定限制,并且這些單個條帶的寬度同樣因設計方式緣故而不得低于一定程度。這樣就使得直接相鄰布置的單個條帶的數量受到了限制。這種色效應顏料(例如珠光顏料)涂布方法的另一個問題是無法對涂布過程中的涂布量、條帶寬度等等進行有效控制,這會影響與溫度相關的顏料粘度,進而影響過程穩定性。當需要涂布多個條帶和/或小寬度條帶時,情形尤甚。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經改良的、用于將一涂料涂布到一襯底上的裝置,尤其是例如以制造防偽文件為目的而將色效應顏料(例如珠光顏料)涂布到襯底上的裝置。色效應顏料是通過正常的反射或干涉現象而產生光學效果的顏料。這類顏料的顏色因視角和/或光線入射角度的不同而不同。這里所用的顏料通常是光學各向異性粒子,作為色層涂布到載體或基質上后,這些粒子呈空間各向異性分布。涂布過程的實施則應確保顏料最后不會以各向同性的空間定向分布于色層中,否則就產生不了變色效果或者只會產生輕微的變色效果。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將一涂料涂布到一襯底上的裝置,這種裝置可以涂布多個直接相鄰布置的不同顏色的纖細(即小寬度)單個條帶。相比現有技術中的已知裝置,這種裝置的優點主要在于可以利用多個不同顏色的單個條帶實現多種顏色組合,從而形成具有文件標識作用的顏色代碼。本專利技術相應涉及一種用于將一涂料涂布到一幅面式襯底上的裝置,該幅面式襯底沿一傳送方向經過該裝置。本專利技術裝置的特征在于,該裝置具有一沿傳送方向優選外凸且在垂直于傳送方向的方向上平直的表面區域,該表面區域可與所述幅面式襯底接觸,所述外凸表面區域內設有一個、優選至少兩個可用涂料加以單獨控制且在垂直于傳送方向的方向上錯開布置的通孔,涂料可穿過該通孔直接涂布到幅面式襯底上。在此情況下,由于所述裝置采用外凸表面,因此涂料涂布量取決于該裝置相對于襯底的定位角。具體而言,涂布量取決于主要位于紙幅與涂布頭輪廓的接觸線上或其背部的間隙的最低高度,可以利用幅面式襯底所在平面與該表面區域在該通孔所在位置上的切面的法線之間的定位角來調整涂布頭的這個最低位置。例如在采用四邊形涂布頭的情況下,所述表面區域也可以是平面而非呈外凸。另外也可以采用梯級式表面區域。此外,涂布量也受其他參數影響,如涂料粘度、在涂布位置上作用于涂料輸送過程的流體靜壓、紙幅速度、所述裝置對幅面式襯底的壓緊力、凹坑深度(見下文)等等。這些參數可能隨時間而發生變化,例如,涂料粘度可能隨環境溫度而改變,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裝置提供了一種極佳解決方案,亦即,通過后續調節定位角來以簡單的方式對上述難以控制的變化進行補償。現有裝置及方法無法進行這類簡便調整。所述裝置具有一可相應調節所述定位角的支架,一般而言,該支架優選采用某種設計,使得所述裝置可在該支架中圍繞其中軸線(亦即,為了調節定位角而圍繞一垂直于幅面式襯底傳送方向的軸線)旋轉,優選還可橫向于所述傳送方向在所述幅面式襯底上運動(例如用于確定不同的橫向位置,甚至產生可按時間函數變化的波浪線),并可垂直下降到紙幅上。所述裝置垂直下降后壓緊幅面式襯底,該幅面式襯底的底面設有壓緊元件。將上述裝置壓到幅面式襯底和壓緊元件上的壓緊力例如為0-300N,優選20-150N,特別優選50-70N。所述通孔優選為一圓孔,由于該通孔穿過的是外凸平面,因此這樣能使該通孔獲得空間彎曲的輪廓線。在這種外凸彎曲度的作用下,經過這些開口涂布到襯底上的涂料取決于所述裝置相對于所述幅面式襯底的定位角。這類裝置上很容易實現這種定位角(為整個裝置或者至少其外凸表面設置相應的懸架,再利用該懸架對定位角實施手動或自動調節),通過這個定位角就可以對涂料的涂布量進行針對性控制。根據第一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表面區域內的至少一個、優選每個通孔區域內(均)設有一凹坑,該凹坑將所述通孔沿傳送方向加寬一定深度。這種凹坑的深度一般不超過3mm,例如為0.05mm至2mm,優選0.1mm至1mm,特別優選0.1mm至0.5mm。所述凹坑(橫向于傳送方向)的寬度大致等于通孔直徑,在某些應用中,該寬度優選也可以大于垂直于傳送方向的通孔直徑。因為所述通孔一般為圓形,但也可以是橢圓形,此時,其長軸優選垂直于傳送方向,短軸平行于傳送方向。根據另一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凹坑的出口指向所述傳送方向且優選覆蓋所述凹坑的整個寬度。該凹坑也可以沿傳送方向至少部分向后封閉,從而形成(例如)罐形銑成孔。這類凹坑的一般制造過程如下:將相應的銑刀插入通孔區域內外凸表面的材料并在此位置上切到預期深度,接著向后從該裝置中抽出銑刀,從而產生所述凹坑。如果向后從該裝置中完全抽出銑刀,則在銑刀離開工件的位置上會產生前述直線型出料邊,該出料邊就是覆蓋凹坑整個寬度的出口。如果之前就從上述材料中抽出銑刀,就會形成上述罐形凹坑。相鄰通孔的凹坑之間的連接區可延伸至各凹坑的出料邊,這些連接區也可以終止于出料邊的前方,如此一來,相鄰通孔的凹坑就會在出料邊區域內連接在一起。這些連接區可以實施為寬度不變的連接區且其延伸方向與幅面式襯底的傳送方向平行。也可以向后聚攏(逐漸變細,甚至可以在出料邊前方形成尖端)。定位角的改變不但能減小出料邊超出幅面式襯底的高度從而減小涂布量,還能改變出口寬度。根據另一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裝置至少在所述表面區域內實施為部分圓柱體,所述通孔穿過該圓柱體的圓柱體表面。該圓柱體表面的半徑為3mm至50mm,優選3至15毫米,特別優選4至10毫米。所述裝置優選包括完整的圓柱體。在采用完整圓柱體的情況下,其半徑優選為3至15毫米,特別優選4至10毫米。在此情況下,這個圓柱體可實施為優選由金屬(如鋼、銅、黃銅)制成的實心圓柱體,其軸線平行于幅面式襯底所在平面并垂直于所述傳送方向,該圓柱體的通孔實施為中央通孔。涂布過程中裝置一般會與幅面式襯底發生摩擦而發熱,因此最好在所述圓柱體內設置降溫構件,例如用于輸送具有降溫作用的相應液體或氣態介質的通道。根據另一優選實施方式,所述通孔的兩側設有銑成盲孔,也就是不輸送涂料的凹坑。通常情況下,所述通孔優選并排布置成一直線。在空間資源特別緊張的情況下,這些通孔也可以沿傳送方向交替錯開布置,從而為涂料輸送提供足夠空間。優選在所述襯底遠離所述裝置的一面設有一壓緊元件,該壓緊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將一涂料涂布到一幅面式襯底(3)上的裝置(1),所述幅面式襯底沿一傳送方向(12)經過所述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1)具有一沿所述傳送方向(12)外凸且在垂直于所述傳送方向(12)的方向上平直的表面區域(28),所述表面區域可與所述幅面式襯底(3)接觸,所述外凸表面區域(28)內設有一個、優選至少兩個可用涂料加以單獨控制且在一垂直于所述傳送方向(12)的方向上錯開布置的通孔(6),所述涂料可穿過所述通孔直接涂布到所述幅面式襯底(3)上,其中,所述涂料的涂布量與所述幅面式襯底(3)所在平面與所述表面區域(28)在所述通孔(6)所在位置上的切面的法線之間的定位角(13?15)有關。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09.07.17 CH 1131/091.一種用于將一涂料涂布到一幅面式襯底(3)上的裝置(1),所述幅面式襯底沿一傳送方向(12)經過所述裝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1)具有一沿所述傳送方向(12)外凸且在垂直于所述傳送方向(12)的方向上平直的表面區域(28),所述表面區域可與所述幅面式襯底(3)接觸,所述外凸表面區域(28)內設有一個或者至少兩個可用涂料加以單獨控制且在一垂直于所述傳送方向(12)的方向上錯開布置的通孔(6),所述涂料可穿過所述通孔直接涂布到所述幅面式襯底(3)上,其中,所述涂料的涂布量與所述幅面式襯底(3)所在平面與所述表面區域(28)在所述通孔(6)所在位置上的切面的法線之間的定位角(13-15)有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區域(28)內的每個通孔(6)區域內均設有一凹坑(7),所述凹坑將所述通孔(6)沿所述傳送方向(12)和/或反向于所述傳送方向(12)加寬一定深度(t)。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7)沿所述傳送方向(12)將所述通孔(6)加寬,所述凹坑的出口指向所述傳送方向(12)。4.根據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至少在所述表面區域(28)內實施為部分圓柱體,所述通孔(6)穿過所述圓柱體的圓柱體表面(20)。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一實心圓柱體,所述圓柱體的軸線平行于所述幅面式襯底(3)并垂直于所述傳送方向(12),所述圓柱體上的通孔(6)實施為中央通孔。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一由金屬制成的實心圓柱體,所述圓柱體的軸線平行于所述幅面式襯底(3)并垂直于所述傳送方向(12),所述圓柱體上的通孔(6)實施為中央通孔。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一實心圓柱體,所述圓柱體的軸線平行于所述幅面式襯底(3)并垂直于所述傳送方向(12),所述圓柱體上的通孔(6)實施為中央通孔,其中,所述圓柱體中設有用于為所述圓柱體降溫的構件。8.根據上述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兩側設有不輸送涂料的銑成盲孔(16)。9.根據上述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區域(28)內的每個通孔(6)區域內均設有一凹坑(7),所述凹坑將所述通孔(6)沿所述傳送方向(12)加寬一定深度(t),所述凹坑(7)的出口指向所述傳送方向(12),相鄰通孔(6)的凹坑(7)至少在一共用出料邊(32)區域內至少在一分區段上未被連接區隔開。10.一種借助如上述權利要求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裝置在一襯底(3)上產生至少兩個并排布置的條帶(4)或點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得所述襯底(3)經過所述裝置(1)并與該裝置發生接觸,在此過程中,涂料直接經所述裝置上的通孔(6)連續或...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C·科切,
申請(專利權)人:蘭德卡特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瑞士;CH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