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排水系統(tǒng),具體涉及一種異徑彎頭管件。包括上下開口的弧形主體,所述主體的內徑為異徑且由上開口處至下開口逐漸增大,所述上開口和下開口均設有用于連接管路的接口,主體的弧形凸出側管壁上設有加強支架,所述主體內設有一個貫通主體上下且與主體相配的螺旋導流板,所述螺旋導流板的螺旋方向由上到下為逆時針方向,螺旋導流板的上端位于上開口下方,螺旋導流板的螺旋環(huán)繞中心設有一個通氣管,所述通氣管的上端高出螺旋導流板頂部2-5cm,下端位于主體的中部。該彎頭管件中的水流暢通,噪音較小。(*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排水系統(tǒng),具體涉及一種異徑彎頭管件。包括上下開口的弧形主體,所述主體的內徑為異徑且由上開口處至下開口逐漸增大,所述上開口和下開口均設有用于連接管路的接口,主體的弧形凸出側管壁上設有加強支架,所述主體內設有一個貫通主體上下且與主體相配的螺旋導流板,所述螺旋導流板的螺旋方向由上到下為逆時針方向,螺旋導流板的上端位于上開口下方,螺旋導流板的螺旋環(huán)繞中心設有一個通氣管,所述通氣管的上端高出螺旋導流板頂部2-5cm,下端位于主體的中部。該彎頭管件中的水流暢通,噪音較小。【專利說明】 一種異徑彎頭管件
本技術涉及排水系統(tǒng),具體涉及一種異徑彎頭管件。
技術介紹
目前,建筑排水系統(tǒng)中,經(jīng)常使用的排水管件,由于內壁光滑,水流難以形成有效的水膜結構,故此在整個排水過程中,管道內部下落的水結構紊亂無序,彼此之間形成碰撞,產生噪音。而且,水管內還存留空氣,不能有序排出,此時空氣和水流之間也會碰撞形成噪音,給居家環(huán)境產生影響,降低人們的生活質量。 為了加速管道內的水流,通常會通過各種方式在彎頭管件前的管道內形成順暢的水流,異徑彎頭管件是排水系統(tǒng)的常用管件,當彎頭管件之前的管道形成順暢的水流后,如果異徑彎頭管件的管件的結構不合理,也會降低水流的速度,同時也會增加水流的噪音,而目前的異徑彎頭管件在結構上均存在結構缺陷。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目前的彎頭管件不能夠對水流提供順暢的通道,且水流在彎頭管件中的噪音較大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異徑彎頭管件。 為了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異徑彎頭管件,包括上下開口的弧形主體,所述主體的內徑為異徑且由上開口處至下開口逐漸增大,所述上開口和下開口均設有用于連接管路的接口,主體的弧形凸出側管壁上設有加強支架,所述加強支架包括相互垂直設置的水平支撐板和豎直支撐板,兩個支撐板分別由主體上開口和下開口的邊緣引出,水平支撐板、豎直支撐板和主體之間通過加強筋固定,所述主體內設有一個貫通主體上下且與主體相配的螺旋導流板,所述螺旋導流板的螺旋方向由上到下為逆時針方向,螺旋導流板的上端位于上開口下方,螺旋導流板的螺旋環(huán)繞中心設有一個通氣管,所述通氣管的上端高出螺旋導流板頂部2-5cm,下端位于主體的中部。 通常,為了加速水的流速,在彎頭管件前,會使水沿著管壁下行,但是水流行至彎頭管件時,由于運動方向的改變,水流的狀態(tài)會發(fā)生變化,本來沿著管壁行走的水流涌入彎頭管件的上口,導致彎頭管件內的空氣不能溢出,造成水流紊亂,噪音增加。 在水流由上至下時,水流沿著螺旋導流板向下流動,而彎頭管件內的水流沿著通氣管向上,由于水流在彎頭管件前已經(jīng)沿著管壁行走,而水流在經(jīng)過彎頭管件時,并沒有由于通道的改變而過多改變水流的狀態(tài),因此水流造成的噪音得到有效控制,水流的流速也得到保證。 作為優(yōu)選,螺旋導流板上部與通氣管緊密結合,螺旋導流板的下部的螺旋中心為空心。下部的空心結構可以便于空氣進入通氣管內。 作為優(yōu)選,上開口和下開口的內徑比為1:1.5-1:3。 作為優(yōu)選,上開口和下開口的開口方向所成角度為90度。 作為優(yōu)選,所述通氣管的管徑為0.5-lcm。 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 I在該彎頭中的水流流通順暢,尤其是在彎頭管件之前的管路采用的是旋轉水流的情況下,流通更加順暢; 2彎頭內的水流產生噪聲較小,尤其是在彎頭管件之前的管路采用的是旋轉水流的情況下。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技術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I主體,2上開口,3下開口,4接口,5加強支架,6水平支撐板,7豎直支撐板,8加強筋,9螺旋導流板,10通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 一種異徑彎頭管件,如圖1所示,包括上下開口的弧形主體I,主體I的內徑為異徑且由上開口 2處至下開口 3逐漸增大,上開口 2和下開口 3均設有用于連接管路的接口 4,主體I的弧形凸出側管壁上設有加強支架5,加強支架5包括相互垂直設置的水平支撐板6和豎直支撐板7,兩個支撐板分別由主體I上開口 2和下開口 3的邊緣引出,水平支撐板6、豎直支撐板7和主體I之間通過加強筋8固定,主體I內設有一個貫通主體上下且與主體相配的螺旋導流板9,螺旋導流板9的螺旋方向由上到下為逆時針方向,螺旋導流板9的上端位于上開口 3下方,螺旋導流板9的螺旋環(huán)繞中心設有一個管徑為0.5-lcm的通氣管10,通氣管10的上端高出螺旋導流板9頂部2-5cm,下端位于主體I的中部。螺旋導流板9上部與通氣管10緊密結合,螺旋導流板9的下部的螺旋中心為空心。 為了避免彎頭管件內水流紋絡,將上開口 2和下開口 3的內徑比限制為1:1.5-1:3,上開口 2和下開口 3的開口方向所成角度為90度。【權利要求】1.一種異徑彎頭管件,包括上下開口的弧形主體(I),所述主體(I)的內徑為異徑且由上開口(2)處至下開口(3)逐漸增大,所述上開口(2)和下開口(3)均設有用于連接管路的接口(4),其特征在于,主體(I)的弧形凸出側管壁上設有加強支架(5),所述加強支架(5)包括相互垂直設置的水平支撐板(6 )和豎直支撐板(7 ),兩個支撐板分別由主體(I)上開口(2)和下開口.(3)的邊緣引出,水平支撐板(6)、豎直支撐板(7)和主體(I)之間通過加強筋(8)固定,所述主體(I)內設有一個貫通主體上下且與主體相配的螺旋導流體(9),所述螺旋導流板(9)的螺旋方向由上到下為逆時針方向,螺旋導流板(9)的上端位于上開口(3)下方,螺旋導流板(9)的螺旋環(huán)繞中心設有一個通氣管(10),所述通氣管(10)的上端高出螺旋導流板(9)頂部2-5cm,下端位于主體(I)的中部。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異徑彎頭管件,其特征在于,螺旋導流板(9)上部與通氣管(10)緊密結合,螺旋導流板(9)的下部的螺旋中心為空心。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異徑彎頭管件,其特征在于,上開口(2)和下開口(3)的內徑比為1:1.5-1:3。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異徑彎頭管件,其特征在于,上開口(2)和下開口(3)的開口方向所成角度為90度。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異徑彎頭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氣管(10)的管徑為0.5_lcm0【文檔編號】F16L43/00GK204083620SQ201420394393【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7月17日 【專利技術者】俞來明, 郁巨華 申請人:杭州宏升塑膠有限公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異徑彎頭管件,包括上下開口的弧形主體(1),所述主體(1)的內徑為異徑且由上開口(2)處至下開口(3)逐漸增大,所述上開口(2)和下開口(3)均設有用于連接管路的接口(4),其特征在于,主體(1)的弧形凸出側管壁上設有加強支架(5),所述加強支架(5)包括相互垂直設置的水平支撐板(6)和豎直支撐板(7),兩個支撐板分別由主體(1)上開口(2)和下開口(3)的邊緣引出,水平支撐板(6)、豎直支撐板(7)和主體(1)之間通過加強筋(8)固定,所述主體(1)內設有一個貫通主體上下且與主體相配的螺旋導流體(9),所述螺旋導流板(9)的螺旋方向由上到下為逆時針方向,螺旋導流板(9)的上端位于上開口(3)下方,螺旋導流板(9)的螺旋環(huán)繞中心設有一個通氣管(10),所述通氣管(10)的上端高出螺旋導流板(9)頂部2?5cm,下端位于主體(1)的中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俞來明,郁巨華,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宏升塑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