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關于一種具有緩沖作用的折疊紙盒,此折疊紙盒包括一紙盒本體及一分隔板,紙盒本體具有一底板及環設在底板周圍的一環板,環板具有相對配置的一第一側板及一第二側板;分隔板自環板上延伸成型,分隔板翻折至紙盒本體的內部并平行配置在底板的上方,分隔板鄰近第一側板的一側折立有一第一止擋片,分隔板鄰近第二側板的一側折立有一第二止擋片,第一止擋片與第一側板之間具有一第一緩沖間距,第二止擋片與第二側板之間具有一第二緩沖間距。以此,使折疊紙盒具有優良的緩沖能力及防撞功效。(*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具有緩沖作用的折疊紙盒
本技術有關于一種紙盒結構,尤指一種具有緩沖作用的折疊紙盒。
技術介紹
產品的包裝影響產品的銷售,因包裝盒能彰顯出產品特色,以吸引消費者購買,所以外觀包裝也是消費者考慮的重點之一。其中,包裝盒中成本低廉且方便設計的類型為折疊紙盒,使折疊紙盒廣泛地被使用在市面上。 然而,傳統折疊紙盒具有以下缺點,因折疊紙盒的厚度較薄,所以在運送中,若折疊紙盒受到搖晃、或碰撞時,折疊紙盒內部的產品也容易受到損傷或破壞。因此,如何提高折疊紙盒的緩沖撞擊能力是包裝盒業者與制造商亟欲改善的重點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緩沖作用的折疊紙盒,其利用第一止擋片與第一側板之間具有第一緩沖間距,第二止擋片與第二側板之間具有第二緩沖間距,使折疊紙盒具有優良的緩沖能力及防撞功效。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具有緩沖作用的折疊紙盒,包括: 一紙盒本體,具有一底板及環設在該底板周圍的一環板,該環板具有相對配置的一第一側板及一第二側板;以及 —分隔板,自該環板上延伸成型,該分隔板翻折至該紙盒本體的內部并平行配置在該底板的上方,該分隔板鄰近該第一側板的一側折立有一第一止擋片,該分隔板鄰近該第二側板的一側折立有一第二止擋片,該第一止擋片與該第一側板之間具有一第一緩沖間距,該第二止擋片與該第二側板之間具有一第二緩沖間距。 進一步地,其更包括一支撐板,該分隔板自該第一側板與該支撐板之間延伸成型,該支撐板翻折并抵接于該底板,該分隔板具有鄰近該第一側板配置的至少二個第一彎折線,該分隔板具有鄰近該支撐板配置的至少二個第二彎折線,該第一止擋片由各該第一彎折線彎折而成,該第二止擋片由各該第二彎折線彎折而成。 進一步地,其中該第一止擋片與該第二止擋片分別為一傾斜片。 進一步地,其中第一彎折線與第二彎折線的數量分別為三個,該第一止擋片與該第二止擋片分別為L字狀凸片。 進一步地,其中第一彎折線與第二彎折線的數量分別為三個,該第一止擋片與該第二止擋片分別為V字狀凸片。 進一步地,其中第一彎折線與第二彎折線的數量分別為六個,該第一止擋片與該第二止擋片分別為五邊形凸片。 進一步地,其中該支撐板抵靠于該第二側板。 進一步地,其更包括二個延伸板,二個該延伸板自該分隔板的兩側延伸成型并配置在該第一止擋片與該第二止擋片的鄰邊,該分隔板與每一該延伸板之間具有一第三彎折線,每一該延伸板自該第三彎折線翻折并抵接于該底板。 進一步地,其中該環板具有相對配置的二個第三側板,二個該延伸板分別抵靠于二個該第三側板。 進一步地,其中該紙盒本體具有一外層板及一內層板,該內層板自該外層板延伸成型并翻折疊置在該外層板上,該外層板與該內層板共同彎折出該底板與該環板,該分隔板自該外層板遠離該內層板的一側延伸成型。 本技術還具有以下功效: 第一、第一側板或第二側板受壓時,第一止擋片與第一側板之間具有第一緩沖間距,第二止擋片與第二側板之間具有第二緩沖間距,以避免第一側板或第二側板承受的壓力傳遞至第一止擋片與第一側板,以達到折疊紙盒具有優良的緩沖能力及防撞功效。 第二、紙盒本體具有外層板及內層板,內層板自外層板延伸成型并翻折疊置在外層板上,外層板與內層板共同彎折出底板與環板,以加強紙盒本體的厚度及結構強度,進而增加折疊紙盒的防撞擊能力。 【附圖說明】 圖1本技術紙盒結構第一實施例的平面展開圖。 圖2本技術紙盒結構第一實施例的折合過程圖。 圖3本技術紙盒結構第一實施例的另一折合過程圖。 圖4本技術紙盒結構第一實施例的折合完成圖。 圖5本技術紙盒結構第一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6本技術紙盒結構第二實施例的平面展開圖。 圖7本技術紙盒結構第二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8本技術紙盒結構第三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9本技術紙盒結構第四實施例的剖面示意圖。 圖中,10...折疊紙盒 I…紙盒本體 11…底板 12…環板 121…第一側板 122…第二側板 123…第三側板 13…外層板 14…內層板 2…分隔板 21…第一止擋片 22…第二止擋片 23…第一彎折線 24…第二彎折線 25…第三彎折線 3…支撐板 4…延伸板 sL...第一緩沖間距 s2…第二緩沖間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術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 請參考圖1至圖5所示,本技術提供一種具有緩沖作用的折疊紙盒的第一實施例,此紙盒結構10主要包括一紙盒本體I及一分隔板2。 如圖1至圖3所示,紙盒本體I具有一底板11及環設在底板11周圍的一環板12,環板12具有相對配置的第一側板121及第二側板122,且環板12具有相對配置的二第三側板 123。 詳細說明如下,紙盒本體I具有一外層板13及一內層板14,內層板14自外層板13延伸成型并翻折疊置在外層板13上,外層板13與內層板14共同彎折出底板11與環板12,分隔板2自外層板13遠離內層板14的一側延伸成型。 如圖3至圖5所示,分隔板2自環板12上延伸成型,分隔板2翻折至紙盒本體I的內部并平行配置在底板11的上方,分隔板2鄰近第一側板121的一側折立有一第一止擋片21,分隔板2鄰近第二側板122的一側折立有一第二止擋片22,第一止擋片21與第一側板121之間具有一第一緩沖間距Si,第二止擋片22與第二側板122之間具有一第二緩沖間距 s20 本技術折疊紙盒10更包括一支撐板3,分隔板2自第一側板121與支撐板3之間延伸成型,支撐板3翻折抵接于底板11并抵靠于第二側板122。 另外,分隔板2具有鄰近第一側板121配置的二或二以上第一彎折線23,分隔板2具有鄰近支撐板3配置的二或二以上第二彎折線24,第一止擋片21由數個第一彎折線23彎折而成,第二止擋片22由數個第二彎折線24彎折而成。 其中,本實施例的第一彎折線23與第二彎折線24的數量分別為二,第一止擋片21通過二個第一彎折線23彎折而成為一傾斜片,第二止擋片22通過二個第二彎折線24彎折而成為另一傾斜片,而令第一止擋片21與第一側板121之間形成有第一緩沖間距Si,第二止擋片22與第二側板122之間形成有第二緩沖間距s2。 本技術折疊紙盒10更包括二延伸板4,二延伸板4自分隔板2的兩側延伸成型并配置在第一止擋片21與第二止擋片22的鄰邊,分隔板2與每一延伸板4之間具有一第三彎折線25,每一延伸板4自第三彎折線25翻折并抵接于底板11,且二延伸板4分別抵靠于二第三側板123。 如圖3至圖5所示,本技術折疊紙盒10的組合,其利用紙盒本體I具有底板11及環設在底板11周圍的環板12,環板12具有相對配置的第一側板121及第二側板122 ;分隔板2自環板12上延伸成型,分隔板2翻折至紙盒本體I的內部并平行配置在底板11的上方,分隔板2鄰近第一側板121的一側折立有第一止擋片21,分隔板2鄰近第二側板122的一側折立有第二止擋片22,第一止擋片21與第一側板121之間具有第一緩沖間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有緩沖作用的折疊紙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紙盒本體,具有一底板及環設在該底板周圍的一環板,該環板具有相對配置的一第一側板及一第二側板;以及一分隔板,自該環板上延伸成型,該分隔板翻折至該紙盒本體的內部并平行配置在該底板的上方,該分隔板鄰近該第一側板的一側折立有一第一止擋片,該分隔板鄰近該第二側板的一側折立有一第二止擋片,該第一止擋片與該第一側板之間具有一第一緩沖間距,該第二止擋片與該第二側板之間具有一第二緩沖間距。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具有緩沖作用的折疊紙盒,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紙盒本體,具有一底板及環設在該底板周圍的一環板,該環板具有相對配置的一第一側板及一第二側板;以及 一分隔板,自該環板上延伸成型,該分隔板翻折至該紙盒本體的內部并平行配置在該底板的上方,該分隔板鄰近該第一側板的一側折立有一第一止擋片,該分隔板鄰近該第二側板的一側折立有一第二止擋片,該第一止擋片與該第一側板之間具有一第一緩沖間距,該第二止擋片與該第二側板之間具有一第二緩沖間距。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緩沖作用的折疊紙盒,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支撐板,該分隔板自該第一側板與該支撐板之間延伸成型,該支撐板翻折并抵接于該底板,該分隔板具有鄰近該第一側板配置的至少二個第一彎折線,該分隔板具有鄰近該支撐板配置的至少二個第二彎折線,該第一止擋片由各該第一彎折線彎折而成,該第二止擋片由各該第二彎折線彎折而成。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緩沖作用的折疊紙盒,其特征在于,其中該第一止擋片與該第二止擋片分別為一傾斜片。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緩沖作用的折疊紙盒,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彎折線與第二彎折線的數量分別為三個,該第一止擋片與該第二止擋片分別為I字狀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郭劍寬,黃俊煌,
申請(專利權)人:金箭印刷事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