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的一種平板電腦角度調節裝置,包括支撐件、平板電腦、阻尼裝置、殼體、底座和緊固結構,支撐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與第二端相對,支撐件的第一端鉸接于平板電腦的背面,平板電腦底部的兩側均安裝有阻尼裝置,阻尼裝置與殼體鉸接,殼體表面形成供平板電腦平放的內凹部,內凹部表面鋪設有軟質材料層,底座設置在內凹部上,底座包括供支撐件放置的凹槽和供支撐件第二端抵靠的復數個卡槽,支撐件通過緊固結構定位在卡槽內,以防止支撐件從卡槽中脫離。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結構簡單、成本較低、使用方便和安全可靠等優點。(*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平板電腦角度調節裝置
本技術涉及一種平板電腦,特指一種平板電腦角度調節裝置。
技術介紹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各樣的電腦多樣化,小巧化。尤其是現在有一種很流行和時興的平板電腦,功能強大,攜帶方便。很受人們的喜歡。但人們在使用平板電腦時,常常是拿在手上或平放在桌面上,這樣人們瀏覽屏幕時不是很方便,長時間頸部彎曲的姿勢會導致人體的頸部不舒服,嚴重的會造成頸椎病。 現有技術中,平板電腦通常需要借助支架來進行調節平板電腦的傾斜角度,該支架包括底板和托板,平板電腦放置在托板上,托板的底端與底板鉸接,托板背面設有支撐件,底板上形成復數個凸塊,支架通過支撐件與凸塊的配合調節托板的傾斜角度。然而,上述結構具有以下幾個缺點: 一、當人們使用平板電腦時,都得額外地借助支架來調節平板電腦的傾斜角度,這樣必然增加了使用成本,降低了使用的便利性; 二、支架上沒有其他裝置或結構對平板電腦進行保護,當支架在使用時,若托板背部的支撐件損壞,托板則無法支撐平板電腦,使平板電腦直接跟隨托板向后傾倒并撞擊底板,從而造成平板電腦損壞; 三、習知的支撐件與凸塊之間配合較差,常常由于支撐件沒有牢固地卡在凸塊上而使支撐件從凸塊中脫離,此時托板無法支撐平板電腦,使平板電腦跟隨托板向后傾倒并撞擊底板,從而造成平板電腦損壞。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人專門設計了一種平板電腦角度調節裝置,本案由此產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平板電腦角度調節裝置,使平板電腦使用起來更加簡單、方便且安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平板電腦角度調節裝置,包括支撐件、平板電腦、阻尼裝置、殼體、底座和緊固結構,支撐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與第二端相對,支撐件的第一端鉸接于平板電腦的的背面,平板電腦底部的兩側均安裝有阻尼裝置,阻尼裝置與殼體鉸接,殼體表面形成供平板電腦平放的內凹部,內凹部表面鋪設有軟質材料層,底座設置在內凹部上,底座包括供支撐件放置的凹槽和供支撐件第二端抵靠的復數個卡槽,支撐件通過緊固結構定位在卡槽內,以防止支撐件從卡槽中脫離。 所述支撐件形成復數個鏤空部。 所述阻尼裝置包括壓簧、固定座和轉軸,壓簧連接轉軸,轉軸設置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安裝在平板電腦底部。 所述軟質材料層是海綿層或泡沫層或硅膠層。 平板電腦角度調節裝置還包括鎖緊裝置,鎖緊裝置位于所述殼體上。 所述鎖緊裝置為擋板。 所述緊固結構是支撐件第二端形成卡接塊,卡槽的槽口一側向內延伸形成擋沿,擋沿與卡接塊相抵。 所述卡槽槽口相對于擋沿的另一側為向外擴展的斜面。 所述卡接塊底部形成第一止滑波紋面,卡槽表面形成第二止滑波紋面,第一止滑波紋面與第二止滑波紋面相互配合。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一、本技術減少了傳統支架的使用,將平板電腦和角度調節裝置集成一體化,不僅節約了使用成本,而且無需額外借助配套裝置就能夠十分方便地調節平板電腦的傾斜角度; 二、本技術的平板電腦借助阻尼裝置與殼體鉸接,以使平板電腦能夠獲得平緩的機械運動,提升產品的品質及壽命。同時,本技術又在平板電腦放置的內凹部鋪設軟質材料層,若支撐件損壞,平板電腦受重力作用向后傾倒,此時軟質材料層能夠對平板電腦起到保護作用,避免平板電腦直接撞擊殼體,減輕了撞擊產生震動,具有良好的緩沖效果; 三、本技術通過緊固結構的使用,使支撐件牢固地固定在卡槽內,防止了支撐件從卡槽中脫離,不但加強了裝置的使用效果,還進一步對平板電腦起到了保護作用。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技術的側視圖; 圖2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技術阻尼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技術緊固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支撐件1,第一端11,第二端12,卡接塊121,鏤空部13,平板電腦2,阻尼裝置3,壓簧31,固定座32,轉軸33,殼體4,內凹部41,軟質材料層42,凸塊43,底座5,凹槽51,卡槽52,擋沿521,斜面522。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4所示,本技術揭示的一種平板電腦角度調節裝置,包括支撐件1、平板電腦2、阻尼裝置3、殼體4、底座5和緊固結構,支撐件I包括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第一端11與第二端12相對,支撐件I的第一端11鉸接于平板電腦2的背面,平板電腦2底部的兩側均安裝有阻尼裝置3,阻尼裝置3與殼體4鉸接,殼體4表面形成供平板電腦2平放的內凹部41,內凹部41表面鋪設有軟質材料層42,底座5設置在內凹部41上,底座5包括供支撐件I放置的凹槽51和供支撐件I第二端12抵靠的復數個卡槽52,支撐件I通過緊固結構定位在卡槽52內,以防止支撐件I從卡槽52中脫離。 為了使支撐件I使用起來更加方便,此實施例的支撐件I形成復數個鏤空部13,使用者能夠將手指穿過支撐件1,向前或向后拖動支撐件I以調整其傾斜角度。 此實施例的阻尼裝置3包括壓簧31、固定32座和轉軸33,壓簧31連接轉軸33,轉軸33設置在固定座32上,固定座32安裝在平板電腦2底部。當對平板電腦2的傾斜角度進行調節時,平板電腦2借助該阻尼裝置3便能獲得平緩的機械運動,提升產品的品質及壽命O 軟質材料層42有很多種,只要能夠對平板電腦2起到緩沖、保護作用均可,優選為海綿層或泡沫層或硅膠層。同時,軟質材料層42鋪設在內凹部41的位置有多種,可以是內凹部41的左、右兩側均鋪設軟質材料層42。 當平板電腦2平放置殼體4中時,為了避免平板電腦2從殼體4中翻出,平板電腦角度調節裝置還包括鎖緊裝置,鎖緊裝置位于殼體4上。此實施例的鎖緊裝置為擋板,擋板可設置在殼體4的兩側或上邊,以對平放的平板電腦2進行定位,將其牢牢定位在殼體4中。 為了使支撐件I與卡槽52之間配合更好,支撐件I通過緊固結構緊緊地抵靠在卡槽52中,緊固結構有多種,此實施例的緊固結構是支撐件I第二端12形成卡接塊121,卡槽52的槽口一側向內延伸形成擋沿521,擋沿521與卡接塊121相抵,從而使支撐件I能夠平穩地支撐平板電腦2。整個調節過程不需要使用螺栓和螺母等零部件,只需將支撐件I的卡接塊121卡入卡槽52即可完成定位,操作十分簡便,省時省力。 為了使支撐件I的卡接塊121更好地卡入卡槽52中,卡槽52槽口相對于擋沿521的另一側為向外擴展的斜面522。 為了使支撐件I在卡槽52內的定位效果更佳,此實施例的卡接塊121底部形成第一止滑波紋面,卡槽52表面形成第二止滑波紋面,第一止滑波紋面與第二止滑波紋面相互配合,以增強二者之間的摩擦力。 為了避免殼體4在使用過程中磨損,殼體4的底部還設有凸塊43,減少殼體4與桌面的接觸面積,從而保護殼體4。 本技術使用時,將平板電腦2從殼體4的內凹部41中翻開,當需要調節平板電腦2的傾斜角度時,可將支撐件I的第二端抵靠在任一卡槽52內,并通過緊固結構進行牢固地定位,以防止支撐件I從卡槽52內脫離。平板電腦2在翻開和閉合的過程中,均可通過阻尼裝置3的作用能夠獲得平緩的機械運動。即便支撐件I損壞,內凹部41鋪設的軟質材料層42也能夠對平板電腦2起到二次保護的作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平板電腦角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件、平板電腦、阻尼裝置、殼體、底座和緊固結構,支撐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與第二端相對,支撐件的第一端鉸接于平板電腦的背面,平板電腦底部的兩側均安裝有阻尼裝置,阻尼裝置與殼體鉸接,殼體表面形成供平板電腦平放的內凹部,內凹部表面鋪設有軟質材料層,底座設置在內凹部上,底座包括供支撐件放置的凹槽和供支撐件第二端抵靠的復數個卡槽,支撐件通過緊固結構定位在卡槽內,以防止支撐件從卡槽中脫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平板電腦角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撐件、平板電腦、阻尼裝置、殼體、底座和緊固結構,支撐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與第二端相對,支撐件的第一端鉸接于平板電腦的背面,平板電腦底部的兩側均安裝有阻尼裝置,阻尼裝置與殼體鉸接,殼體表面形成供平板電腦平放的內凹部,內凹部表面鋪設有軟質材料層,底座設置在內凹部上,底座包括供支撐件放置的凹槽和供支撐件第二端抵靠的復數個卡槽,支撐件通過緊固結構定位在卡槽內,以防止支撐件從卡槽中脫離。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板電腦角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件形成復數個鏤空部。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平板電腦角度調節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裝置包括壓簧、固定座和轉軸,壓簧連接轉軸,轉軸設置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安裝在平板電腦底部。4.如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德明,
申請(專利權)人:維卡廈門智能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