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科學種植水稻技術,涉及農作物種植技術,具體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次打農藥、曝曬、旋耕土地、施肥、水肥保持和定期施肥。本發明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無公害有機肥料,生態環保,同時本方法減少病蟲害,優質高產,大幅提高水稻的產量,本方法所產的水稻顆粒飽滿,營養豐富,適于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一種科學種植水稻技術,涉及農作物種植技術,具體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次打農藥、曝曬、旋耕土地、施肥、水肥保持和定期施肥。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無公害有機肥料,生態環保,同時本方法減少病蟲害,優質高產,大幅提高水稻的產量,本方法所產的水稻顆粒飽滿,營養豐富,適于推廣。【專利說明】一種科學種植水稻技術
: 本專利技術涉及農作物種植技術,具體涉及一種科學種植水稻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 本專利技術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種科學種植水稻技術。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科學種植水稻技術,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次打農藥:將農田內殘留的害蟲、草類作物殺死,為水稻的生長奠定基礎; 曝曬:利用陽光暴曬農田3天,以充分的殺死被施過農藥的害蟲、草類作物; 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機將暴曬好的農田旋耕,保證土質,并將農田分壟; 施肥:通過人工對農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為水稻前期生長提供營養保障;所述的肥料由水分50% -60%的秸桿70-80%、豆餅6% _8%、尿素5% _7%、磷酸鈣2% _5%、有機質15-20%、和益生菌液12% -15%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 播種:利用人工或者機器播種,將水稻均勻的播種在農田上; 水分保持:夏秋干旱季節,空氣溫度高于35_38°C,土壤田間持水量低于50% -60%時,向田間灌溉水,灌溉的水中含有肥料3% -5%,肥料由干鴨糞8% -10%,無機肥15% -20%、草木灰13% -17%、水稻增產劑12% -15%、硫酸鉀5% _8%、甲胺磷2% -5%、磷肥2% -5%、硝酸鉀2% _5%、有機復合肥12% -15%、重鈣2% -5%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 空氣溫度高于38°C以上,土壤田間持水量低于40% -50%時,向田間灌溉水,灌溉的水中含有肥料5% _7%,肥料由干鴨糞10% -15%、無機肥15% -20%、草木灰14% -27%、玉米增產劑15% -28%、硫酸鉀5% -8%、甲胺磷2% -5%、磷肥I % -3%、硝酸鉀1% _3%、有機復合肥1% -3%、重鈣2% -5%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 定期病蟲害防治:畝用25g赤霉素加10%財虱速克1g混合兌水15kg噴霧; 定期施肥:人工對農田內的水稻進行施肥,為水稻在后期生長過程中提供營養保障。 所述的農藥由丁醚脲、滅多威、噠螨靈、麥寶素和水構成、氧樂果、粉銹寧、赤霉素、麥寶素含量在5 — 10%,比重為I:1:1:lo 所述的定期施肥步驟中的肥由尿素、磷酸一銨、氯化鉀及有機質組成,其各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為,尿素40-50%,磷酸一銨25-30%,氯化鉀5-10%,有機質10-20 %。 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無公害有機肥料,生態環保,同時本方法減少病蟲害,優質高產,大幅提高水稻的產量,本方法所產的水稻顆粒飽滿,營養豐富,適于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 為了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 一種科學種植水稻技術,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次打農藥:將農田內殘留的害蟲、草類作物殺死,為水稻的生長奠定基礎; 曝曬:利用陽光暴曬農田3天,以充分的殺死被施過農藥的害蟲、草類作物; 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機將暴曬好的農田旋耕,保證土質,并將農田分壟; 施肥:通過人工對農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為水稻前期生長提供營養保障;所述的肥料由水分50 %的秸桿80 %、豆餅8 %、尿素7 %、磷酸鈣5 %、有機質20 %、和益生菌液15%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 播種:利用人工或者機器播種,將水稻均勻的播種在農田上; 水分保持:夏秋干旱季節,空氣溫度高于35_38°C,土壤田間持水量低于50 % -60 %時,向田間灌溉水,灌溉的水中含有肥料5 %,肥料由干鴨糞1 %、無機肥20 %、草木灰17%、水稻增產劑15%、硫酸鉀5%、甲胺磷3%、磷肥5%、硝酸鉀5%、有機復合肥15%、重鈣5%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 空氣溫度高于38°C以上,土壤田間持水量低于40% -50%時,向田間灌溉水,灌溉的水中含有肥料7 %,肥料由干鴨糞10 %、無機肥20 %、草木灰27 %、玉米增產劑23 %、硫酸鉀5 %、甲胺磷5 %、磷肥3 %、硝酸鉀I %、有機復合肥I %、重鈣5 %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 定期病蟲害防治:畝用25g赤霉素加10%財虱速克1g混合兌水15kg噴霧; 定期施肥:人工對農田內的水稻進行施肥,為水稻在后期生長過程中提供營養保障。 所述的農藥由丁醚脲、滅多威、噠螨靈、麥寶素和水構成、氧樂果、粉銹寧、赤霉素、麥寶素含量在5%,比重為1:1:1:1。 所述的定期施肥步驟中的肥由尿素、磷酸一銨、氯化鉀及有機質組成,其各成分所占的重量百分比為,尿素40%,磷酸一銨30%,氯化鉀10%,有機質20%。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專利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專利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專利技術范圍內。本專利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緳嗬蟆?.一種科學種植水稻技術,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次打農藥:將農田內殘留的害蟲、草類作物殺死,為水稻的生長奠定基礎; 曝曬:利用陽光暴曬農田3天,以充分的殺死被施過農藥的害蟲、草類作物; 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機將暴曬好的農田旋耕,保證土質,并將農田分壟; 施肥:通過人工對農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為水稻前期生長提供營養保障;所述的肥料由水分50% -60%的秸桿70-80%、豆餅6% _8%、尿素5% _7%、磷酸鈣2% _5%、有機質15-20%、和益生菌液12% -15%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 播種:利用人工或者機器播種,將水稻均勻的播種在農田上; 水分保持:夏秋干旱季節,空氣溫度高于35-38°C,土壤田間持水量低于50% -60%時,向田間灌溉水,灌溉的水中含有肥料3% -5%,肥料由干鴨糞8% -10%、無機肥15% -20%、草木灰13% -17%、水稻增產劑12% -15%、硫酸鉀5% -8%、甲胺磷2% _5%、磷肥2% -5%、硝酸鉀2% -5%、有機復合肥12% -15%、重鈣2% -5%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 空氣溫度高于38°C以上,土壤田間持水量低于40% -50%時,向田間灌溉水,灌溉的水中含有肥料5% _7%,肥料由干鴨糞10% -15%、無機肥15% -20%、草木灰14% -27%、玉米增產劑15% -28%、硫酸鉀5% _8%、甲胺磷2% -5%、磷肥1% -3%、硝酸鉀1% _3%、有機復合肥1% _3%、重鈣2% -5%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 定期病蟲害防治:畝用25g赤霉素加10%財虱速克1g混合兌水15kg噴霧; 定期施肥:人工對農田內的水稻進行施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科學種植水稻技術,其特征在于:具體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次打農藥:將農田內殘留的害蟲、草類作物殺死,為水稻的生長奠定基礎;曝曬:利用陽光暴曬農田3天,以充分的殺死被施過農藥的害蟲、草類作物;旋耕土地:利用旋耕機將暴曬好的農田旋耕,保證土質,并將農田分壟;施肥:通過人工對農田施加一定量的肥料,為水稻前期生長提供營養保障;所述的肥料由水分50%?60%的秸稈70?80%、豆餅6%?8%、尿素5%?7%、磷酸鈣2%?5%、有機質15?20%、和益生菌液12%?15%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播種:利用人工或者機器播種,將水稻均勻的播種在農田上;水分保持:夏秋干旱季節,空氣溫度高于35?38℃,土壤田間持水量低于50%?60%時,向田間灌溉水,灌溉的水中含有肥料3%?5%,肥料由干鴨糞8%?10%、無機肥15%?20%、草木灰13%?17%、水稻增產劑12%?15%、硫酸鉀5%?8%、甲胺磷2%?5%、磷肥2%?5%、硝酸鉀2%?5%、有機復合肥12%?15%、重鈣2%?5%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空氣溫度高于38℃以上,土壤田間持水量低于40%?50%時,向田間灌溉水,灌溉的水中含有肥料5%?7%,肥料由干鴨糞10%?15%、無機肥15%?20%、草木灰14%?27%、玉米增產劑15%?28%、硫酸鉀5%?8%、甲胺磷2%?5%、磷肥1%?3%、硝酸鉀1%?3%、有機復合肥1%?3%、重鈣2%?5%組成,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定期病蟲害防治:畝用25g赤霉素加10%蚜虱速克10g混合兌水15kg噴霧;定期施肥:人工對農田內的水稻進行施肥,為水稻在后期生長過程中提供營養保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華,
申請(專利權)人:郎溪縣十字鎮林華糧食種植家庭農場,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