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的制備方法。其步驟包括以大豆或蛋黃來源的磷脂為原料,經(jīng)過柱層析以多鹵代烷烴-低碳醇-水所組成的三元混合溶劑進行兩次洗脫,干燥,得到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產(chǎn)品。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所得產(chǎn)品溶血磷脂酰膽堿含量高(98.0~99.9%?HPLC法)、雜質含量低(磷脂酰膽堿含量少于1.0%、磷脂酰乙醇胺少于1.0%、游離脂肪酸少于0.2%、甘油三酯少于0.2%)、氧化指標低(酸值低于1.0、過氧化值低于1.0、甲氧基苯胺值低于5.0),滿足藥用磷脂的質量要求。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制藥工程
,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溶血磷脂酰膽堿(lysophosphatidylcholine簡稱LPC)是一種潤濕能力、乳化能力、乳化穩(wěn)定性等性能均優(yōu)于普通磷脂的優(yōu)良乳化劑且同時具有抗氧化性和抗菌性,在食品、化工、醫(yī)藥等領域應用廣泛。在醫(yī)藥領域中高純度溶血磷脂酰膽堿(LPC>98%)主要作為脂質體的乳化劑使用,其乳化效果較磷脂酰膽堿更佳,是新型靶向制劑的關鍵輔料。高純度的溶血磷脂酰膽堿作為合成磷脂的起始原料,應用前景廣闊。目前中國藥典收載的藥用磷脂主要控制指標包括甘油三酯、游離脂肪酸、酸值、過氧化值等,另外甲氧基苯胺值是過氧化物的再次氧化產(chǎn)物指標,在制劑中有嚴格控制,因此開發(fā)藥用溶血磷脂酰膽堿需要嚴格控制上述關鍵指標。目前制備高純?nèi)苎字D憠A的方法主要有化學合成、酸堿水(醇)解、酶水(醇)解和物理分離等方法?;瘜W合成法由于存在使用毒性較大的反應試劑導致所得產(chǎn)品色澤、氧化指標等不符合藥用要求等問題,因此其產(chǎn)品在醫(yī)藥領域的使用受到很大的限制。酸堿水(醇)解法由于催化劑對磷脂1位或2位酯鍵的水(醇)解專屬性差,難以控制水解反應程度。酶水(醇)解法使用的磷脂酶或脂肪酶對反應條件要求苛刻且容易失活,價格昂貴。物理分離方法包括:超臨界萃取法、膜分離法、溶劑提取法、吸附法、柱層析等方法。其中CO2超臨界萃取法只適合制備混合磷脂,所得產(chǎn)品溶血磷脂酰膽堿含量普遍偏低。溶血磷脂酰膽堿與其他溶血磷脂的分子量較接近,目前膜分離技術尚不能完全分離分子量相近的組分,要得到單一溶血磷脂酰膽堿仍存在困難。溶劑提取法是通過利用溶血磷脂酰膽堿在兩相溶劑中的溶解度的差異達到富集純化的目的,對理化性質非常相似的各類磷脂的選擇性較差。吸附法是一種較常用的純化方法,通過選擇不同理化特性的吸附劑對待吸附原料液進行攪拌吸附,達到純化的效果,常見的吸附劑有:三氧化二鋁、硅膠等,該方法難以制備高純度的溶血磷脂酰膽堿產(chǎn)品且控制其它磷脂等雜質的限度存在較大困難。硅膠柱層析法是另一種較常用的分離純化方法,固定相與待分離物質的比例、洗脫溶劑種類和比例對柱層析的分離效果與除雜能力有巨大的影響,柱層析方法的溶劑及比例選擇與產(chǎn)品本身的性質以及雜質性質有關。該方法雖常見,但能夠使產(chǎn)品純度高同時又能符合藥用要求的方法未見報道。日本專利JP01311088A公開以甘油磷脂酰膽堿和酰氯為原料反應得到溶血磷脂酰膽堿并通過硅膠柱層析,以氯仿-甲醇為洗脫劑,得到溶血磷脂酰膽堿含量為90%~95%的產(chǎn)品;日本專利JP63091306A公開了一種以大豆磷脂為原料,經(jīng)過丙酮脫油,磷脂酶A2水解,硅膠柱層析,乙醇-水洗脫,溶血磷脂酰膽堿含量為87%、溶血磷脂酰乙醇胺含量為6%的產(chǎn)品,上述兩篇專利技術為化學合成或酶改性法得到的產(chǎn)品為非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且雜質較高,氧化指標無法控制。日本專利JP03011086A公開了一種以雙棕櫚酰磷脂酰膽堿為原料,經(jīng)過磷脂酶A2水解,十八烷基鍵合硅膠(ODS)柱層析,氯仿-甲醇-水洗脫,溶血磷脂酰膽堿含量為99%的產(chǎn)品;中國專利CN103131736A公開了以磷脂酰膽堿為原料經(jīng)過加入蓖麻油提取物,經(jīng)過磷脂酶A2水解,丙酮沉淀,得到溶血磷脂酰膽堿含量為95.4~99.1%的產(chǎn)品,上述兩篇專利技術得到的產(chǎn)品為非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且不能有效控制氧化指標。以上報道的方法在產(chǎn)品雜質、氧化指標等方面均沒法控制,難以將上述技術方法應用在醫(yī)藥領域。目前開發(fā)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的
里,沒有專門針對控制過氧化值、甲氧基苯胺值等理化指標的方法。溶血磷脂酰膽堿本身具有高不穩(wěn)定性,開發(fā)該類產(chǎn)品需要過度依賴于起始原料的新鮮度。受技術約束,國內(nèi)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主要依賴進口,不僅價格昂貴,供貨周期長,且不利于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產(chǎn)品市場的普及應用。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的制備方法。以大豆或蛋黃來源的磷脂為原料,通過柱層析以三元混合溶劑為洗脫劑進行兩次洗脫,一步提高溶血磷脂酰膽堿含量并且有效控制產(chǎn)品中雜質限度(磷脂酰膽堿、磷脂酰乙醇胺)和氧化指標(酸值、過氧化值、甲氧基苯胺值),以滿足藥用磷脂的質量要求。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以大豆或蛋黃來源的磷脂為原料,加入多鹵代烷烴溶解,經(jīng)過柱層析以多鹵代烷烴-低碳醇-水所組成的三元混合溶劑進行兩次洗脫,干燥,得到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所用原料為蛋黃磷脂或大豆磷脂。所用填料為硅膠或二醇基硅膠。所用填料與原料的比例為1:2~14:2(kg/kg)。所用的多鹵代烷烴包括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或二氯乙烷。所用的低碳醇包括無水乙醇、丙醇、異丙醇或正丁醇。第一次洗脫所用的三元混合溶劑包括多鹵代烷烴,低碳醇和水。其中多鹵代烷烴占混合溶劑的比例為46.8%~60.0%,水占混合溶劑的比例為1.5%~3.0%,其余為低碳醇。第二次洗脫所用的三元混合溶劑包括多鹵代烷烴,低碳醇和水。其中多鹵代烷烴占混合溶劑的比例為30.0%~45.3%,水占混合溶劑的比例為2.5%~6.0%,其余為低碳醇。方法所述第一次洗脫體積用量(v)與原料重量(w)比為3:1~18:1(L/Kg)。方法所述第二次洗脫體積用量(v)與原料重量(w)比為10:1~60:1(L/Kg)。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在保證溶血磷脂酰膽堿含量符合要求的同時達到脫色、除雜(降低磷脂酰膽堿、甘油三酯、游離脂肪酸等雜質限度)、降值(降低酸值、過氧化值、甲氧基苯胺值)的效果。(2)本專利技術所得到的溶血磷脂酰膽堿為動植物原料中含有的內(nèi)源性物質,通過物理過程獲得的天然磷脂產(chǎn)品,無人工化學修飾。(3)本專利技術突破了現(xiàn)有同類專利技術所存在的技術瓶頸,從技術層面解決了降低過氧化值、甲氧基苯胺值等理化指標的難題,大大減少了溶血磷脂酰膽堿產(chǎn)品對起始原料新鮮程度的過度依賴。(4)本專利技術對原料的處理量大,生產(chǎn)操作簡便,可商業(yè)化大生產(chǎn)得到天然來源的溶血磷脂酰膽堿產(chǎn)品,有利于國內(nèi)溶血磷脂酰膽堿市場的開發(fā)與普及。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實施例所得產(chǎn)品中溶血磷脂酰膽堿、磷脂酰膽堿、磷脂酰乙醇胺、甘油三酯、游離脂肪酸含量以及酸值、過氧化值等關鍵均按照中國藥典收載的磷脂檢測方法進行測定,甲氧基苯胺值按照歐洲藥典8.0版2.5.36方法測定。實施例1:取大豆磷脂原料1公斤,加入氯仿溶解配成原料液,填裝10公斤硅膠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以大豆或蛋黃來源的磷脂為原料,經(jīng)過柱層析以多鹵代烷烴?低碳醇?水所組成的三元混合溶劑進行兩次洗脫,干燥,得到溶血磷脂酰膽堿。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以大豆或蛋黃來源的磷脂為原料,經(jīng)過柱層析以多鹵代烷烴-低碳醇-水所組成的三元混合溶劑進行兩次洗脫,干燥,得到溶血磷脂酰膽堿。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柱層析所用的填料為硅膠或二醇基硅膠。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用填料與原料的重量比例為1:2~14:2。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用的多鹵代烷烴包括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或二氯乙烷。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所用的低碳醇為無水乙醇、丙醇、異丙醇或正丁醇。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天然溶血磷脂酰膽堿的制備方法,其特...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許文東,唐順之,李繼榮,關偉鍵,袁誠,蔡鴻飛,楊玉瓊,譚巧君,牟肖男,李金華,王小妹,梁北梅,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白云山漢方現(xiàn)代藥業(yè)有限公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