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吹瓶機底模連動機構,設于機架上,吹瓶機模具包括用于圍合形成吹瓶機上模的第一模架和第二模架,底模連動機構包括沿豎直方向滑動的設于機架上的底模支架、設于第一模架上的連接件,連接件的下端活動的設于底模支架上,當第一模架靠近第二模架時,連接件向上提拉底模支架;當第一模架遠離第二模架時,連接件向下推離底模支架,吹瓶機模具還包括設于底模支架上的吹瓶機底模。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設置連接件,使得動模架在合模時帶動底模支架向上運動,在開模時向下推離底模支架,減少了裝配零件,提高了設備的穩定性,提升了裝配效率;通過導向槽進行升降運動,延長了使用壽命;通過底模支架與動模架之間的連動,使開合模更為精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吹瓶機底模連動機構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吹瓶機底模連動機構。
技術介紹
吹瓶機吹瓶時,為保證瓶型的飽滿度,型腔內須是密閉空間,吹瓶機由模具、封口缸、底模形成吹制瓶子所需的密閉空間,底模配合完成相應的升降動作。現有的吹瓶機模具中,底模被軸承帶動向下運動,然后依靠彈簧復位向上運動,在該方式中,底模升降機構和模架之間無連動,僅僅依靠彈簧復位,彈簧容易疲勞斷裂,進而導致模架撞損。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吹瓶機底模連動機構,通過在底模支架和動模架之間設置連接件,使得動模架在合模過程中能夠帶動底模支架向上運動,在開模過程中能夠推離底模支架向下運動,減少了裝配零件,提高了設備的穩定性,提升了裝配效率,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吹瓶機底模連動機構,設于機架上,吹瓶機模具包括活動設于所述機架上的用于圍合形成吹瓶機上模的第一模架和第二模架,所述底模連動機構包括沿豎直方向滑動的設于所述機架上的底模支架、設于所述第一模架上的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下端活動的設于所述底模支架上,當所述第一模架靠近所述第二模架時,所述連接件向上提拉所述底模支架;當所述第一模架遠離所述第二模架時,所述連接件向下推離所述底模支架,所述吹瓶機模具還包括設于所述底模支架上的用于配合所述吹瓶機上模組成所述吹瓶機模具的吹瓶機底模。優選地,所述第一模架和所述第二模架均繞豎直方向轉動的設于所述機架上。更優選地,所述底模支架上設有組成導向槽的導向槽上端和導向槽下端,所述底模連動機構還包括設于所述連接件下端的用于鉤掛所述導向槽的軸承,所述軸承沿所述導向槽的走向滑動的設于所述導向槽中,所述導向槽上端開設有用于讓所述連接件繞豎直方向在其中轉動的貫通槽,所述貫通槽沿豎直方向貫通所述導向槽上端,所述導向槽沿所述連接件轉動靠近所述第二模架的方向呈下行分布。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貫通槽為曲線槽。更進一步優選地,所述軸承的軸心線方向沿水平方向分布。優選地,所述底模連動機構還包括設于所述機架上的固定塊、滑動的設于所述固定塊上的滑軌,所述固定塊沿豎直方向分布,所述底模支架固定連接在所述滑軌上。優選地,所述連接件沿豎直方向分布。由于上述技術方案的運用,本專利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本專利技術一種吹瓶機底模連動機構,通過在底模支架和動模架之間設置連接件,使得動模架在合模過程中能夠帶動底模支架向上運動,在開模過程中能夠推離底模支架向下運動,減少了裝配零件,提高了設備的穩定性,提升了裝配效率;通過依靠導向槽進行升降運動,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通過底模支架與動模架之間的連動,使開合模更為精準。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專利技術吹瓶機底模連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機架;2、第一模架;3、第二模架;4、底模支架;41、導向槽;42、導向槽上端;43、導向槽下端;5、連接件;6、軸承;7、固定塊;8、滑軌。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來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闡述。參見圖1所示,上述一種吹瓶機底模連動機構,設于機架1上。吹瓶機模具包括活動設于機架1上的用于圍合形成吹瓶機上模的第一模架2和第二模架3,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模架2和第二模架3均繞豎直方向轉動的設于機架1上。該底模連動機構包括沿豎直方向滑動的設于機架1上的底模支架4、固定連接在第一模架2上的連接件5,該連接件5的下端活動的設于底模支架4上,在本實施例中,該連接件5沿豎直方向分布。當上述第一模架2轉動靠近第二模架3時,該連接件5向上提拉底模支架4;當上述第一模架2遠離第二模架3時,該連接件5向下推離底模支架4。上述吹瓶機模具還包括設于底模支架4上的用于配合吹瓶機上模組成吹瓶機模具的吹瓶機底模,該吹瓶機底模可拆卸的設于底模支架4上。在本實施例中,該底模支架4上設有組成導向槽41的導向槽上端42和導向槽下端43。上述底模連動機構還包括固設于連接件5下端的用于鉤掛導向槽41的軸承6。該軸承6的軸心線方向沿水平方向分布,且該軸承6沿導向槽41的走向滑動的設于導向槽41中。該導向槽上端42上開設有用于讓設于第一模架2上的連接件5繞豎直方向在其中轉動的貫通槽,該貫通槽沿豎直方向貫通該導向槽上端42,由于連接件的轉動路徑為圓弧,故該貫通槽為曲線槽。該導向槽41沿連接件5轉動靠近第二模架3的方向呈下行分布。通過這個設置,當連接件5跟隨第一模架2轉動靠近第二模架3時,軸承6順著導向槽41的走向滑動,且軸承6本身在水平面內移動,故軸承6能夠帶著導向槽41沿豎直方向上升;當連接件5跟隨第一模架2轉動遠離第二模架3時,軸承6順著導向槽41的走向滑動,且軸承6本身在水平面內移動,故軸承6能夠帶著導向槽41沿豎直方向下降。達到了合模時底模同步上升、開模時底模同步下降的目的。在本實施例中,底模連動機構還包括固設于機架1上的固定塊7、滑動的設于固定塊7上的滑軌8,該固定塊7沿豎直方向分布,上述底模支架4固定連接在該滑軌8上,通過該滑軌8可以帶動底模支架4沿著固定塊7上下滑動,即底模支架4相對機架1沿豎直方向上下滑動。該連接件5與軸承6也可以設于第二模架3上,同時在底模支架4的相應位置設置對應的導向槽即可。以下具體闡述下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合模時,第一模架2和第二模架3相互轉動靠攏,此時設于第一模架2上的連接件5在導向槽上端42內做曲線運動,帶動軸承6沿導向槽41的走向滑動,由于軸承6在水平面內移動,同時導向槽41沿連接件5靠近第二模架3的方向逐漸走低,故軸承6帶動導向槽41向上移動,導向槽41帶動底模支架4沿固定塊7向上滑動,使底模支架4上的吹瓶機底模同步上升配合合模;開模時,第一模架2和第二模架3相互轉動分開,此時設于第一模架2上的連接件5在導向槽上端42內做曲線運動,帶動軸承6沿導向槽41的走向滑動,由于軸承6在水平面內移動,同時導向槽41沿連接件5遠離第二模架3的方向逐漸走高,故軸承6帶動導向槽41向下移動,導向槽41帶動底模支架4沿固定塊7向下滑動,使底模支架4上的吹瓶機底模同步下降與吹瓶機上模分開。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專利技術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吹瓶機底模連動機構,設于機架上,其特征在于:吹瓶機模具包括活動設于所述機架上的用于圍合形成吹瓶機上模的第一模架和第二模架,所述底模連動機構包括沿豎直方向滑動的設于所述機架上的底模支架、設于所述第一模架上的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下端活動的設于所述底模支架上,當所述第一模架靠近所述第二模架時,所述連接件向上提拉所述底模支架;當所述第一模架遠離所述第二模架時,所述連接件向下推離所述底模支架,所述吹瓶機模具還包括設于所述底模支架上的用于配合所述吹瓶機上模組成所述吹瓶機模具的吹瓶機底模。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吹瓶機底模連動機構,設于機架上,其特征在于:吹瓶機模具包括活動設于所述機架上的用于圍合形成吹瓶機上模的第一模架和第二模架,所述底模連動機構包括沿豎直方向滑動的設于所述機架上的底模支架、設于所述第一模架上的連接件,所述連接件的下端活動的設于所述底模支架上,當所述第一模架靠近所述第二模架時,所述連接件向上提拉所述底模支架;當所述第一模架遠離所述第二模架時,所述連接件向下推離所述底模支架,所述吹瓶機模具還包括設于所述底模支架上的用于配合所述吹瓶機上模組成所述吹瓶機模具的吹瓶機底模,所述第一模架和所述第二模架均繞豎直方向轉動的設于所述機架上,所述底模支架上設有組成導向槽的導向槽上端和導向槽下端,所述底模連動機構還包括設于所述連接件下端的用于鉤掛所述導向槽的軸承,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查麗娟,陳中云,沈軍,
申請(專利權)人:江蘇新美星包裝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