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紡織領域,公開了一種尼龍織物的生產工藝,包括浸染:根據所需要染的顏色,往浸濕的待染尼龍織物中依次加入工作液及抗酚黃變劑;第一次升溫至80~92℃后加入弱酸調節其pH至4~4.5,再第二次升溫至95℃保溫一段時間以進一步染色;工作液為酸性染料與酸性勻染劑的混合物的稀釋液。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生產工藝中,染色與抗酚黃變一浴法進行,無需后續的固色處理,所制得的尼龍織物發生疵點的幾率大幅下降,抗酚黃變等級高而且所染的顏色穩定。與傳統工藝相比,使用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生產工藝可節約大量水、電、氣等能源,縮短了染色時間,降低了尼龍織物的生產成本,提高了尼龍織物的市場競爭力。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尼龍織物的生產工藝
本專利技術屬于紡織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尼龍織物的生產工藝。
技術介紹
2007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以來,一些主要經濟實體美國、歐盟、日本等受債務問題的影響,經濟持續低迷,對紡織品的需求持續放緩。同時近兩年來一些主要的新興市場經濟增速放緩,特別是中國紡織服裝面臨庫存高起,終端消費增長乏力等問題,各品牌商除庫存化壓力都非常大。受日益嚴格的國家環保政策影響,2014年的染料成本也增加了30%以上,印染行業的排污成本也越來越高,整個行業的生產成本還在持續不斷增高,印染行業徘徊在微利和虧損的邊緣。而且采用傳統的生產工藝對紡織品進行染色,紡織品容易出現黃變現象。黃變現象主要有酚黃變現象、熱黃變現象、紫外黃變現象、熒光增白劑黃變現象、柔軟劑黃變現象、油類物質黃變現象等,其中紡織品在染整加工過程中或在運輸儲存過程中,經常出現的一些黃變現象為酚黃變現象,在白色織物和淺色織物上尤為明顯,主要表現為貼近塑料包裝材料或包裝打卷的最外面幾層織物上,有泛黃、顏色發暗、變萎現象,其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包裝材料中含有的酚類抗氧劑(常用BHT)氧化后變黃造成,或因為周圍環境中含有氮的氧化物(NOx)引起的。中國專利CN201310078747.4公開了一種高密尼龍織物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退卷、縫頭→退漿前處理→預定型→染色→固色→脫水→開幅→后整理→壓光→檢驗、碼布、包裝,參見圖2。該生產工藝是先在預定型工序中加入抗黃變劑及pH調節劑進行抗黃變處理,然后在進行染色,尼龍織物染色后還需要進行固色等后處理。該生產工藝無法解決白色或淺色尼龍織物的酚黃變問題,而且制得的成品防黃等級波動比較大,合格率較底,生產工藝復雜,產生的廢水多,能耗較大,尼龍織物的生產成本比較高。因此,在解決尼龍織物酚黃變問題的同時,縮短染色工藝,降低能源及水量的消耗,提高產量,是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解決尼龍織物酚黃變問題的生產工藝,染色與抗酚黃變一浴進行,無需后續的固色處理,提高了尼龍織物的合格率與色牢度。為達此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尼龍織物的生產工藝,包括浸染:根據所需要染的顏色,往浸濕的待染尼龍織物中依次加入工作液及抗酚黃變劑;第一次升溫至80~92℃后加入弱酸調節其pH至4~4.5,再第二次升溫至95℃保溫一段時間以進一步染色;所述工作液為酸性染料與酸性勻染劑的混合物的稀釋液。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尼龍織物的成分為78%尼龍、22%萊卡,重170g/m2,也可以按需要適當調整其配比。所述的尼龍(Nylon)是聚酰胺纖維(Polyamide)的一種說法,其商品名為錦綸,根據其單元結構所含碳原子數目,可得到不同品種的命名,例如PA6、PA46、PA66等,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尼龍織物中所含的尼龍成分主要指PA6及PA66,具有較好的耐磨性和堅牢度。所述的萊卡即氨綸,是一種彈性面料。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待染尼龍織物置于立信CBS900經軸染色機的主缸中,整個染色過程中染色機始終保持運轉狀態。主缸中加水完全浸濕尼龍織物后,再依次加入染色用的工作液及抗酚黃變劑,在染色機的運轉作用下,工作液及抗酚黃變劑混合均勻并完全浸透待染尼龍織物;隨后升溫至80~92℃并加入弱酸調節其pH至4~4.5,該步驟即為染色與抗酚黃變一浴進行,pH調至4~4.5可使抗酚黃變劑在80~92℃條件下的抗酚黃變效果最佳,同時不影響染色牢度;染色溫度升高可以增加染料分子在染浴中和纖維上的動能,降低染浴中染料分子的集聚現象,同時促使纖維膨化,有利于染料分子進入纖維內部,達到染色勻透的目的。第二次升溫至95℃保溫一段時間,以進一步染色,降低尼龍織物發生疵點的幾率,提高尼龍織物抗酚黃變的穩定性。由于酚黃變現象主要體現在白色尼龍織物、淺色尼龍織物中,中深色及深色不存在酚黃變的問題,因此,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生產工藝主要針對白色或者淺色的尼龍織物。針對白色尼龍織物,所述的工作液為增白劑與酸性勻染劑的混合物的稀釋液;針對淺色尼龍織物,所述的工作液為酸性染料與酸性勻染劑的混合物的稀釋液;所述工作液采用清水稀釋;本專利技術所述的酸性勻染劑對酸性染料及增白劑有較強的勻染、移染作用,使尼龍織物色澤均勻、鮮艷、色牢度好,不會造成變色現象。采用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生產工藝,在解決白色或淺色尼龍織物酚黃變問題的同時,降低疵點發生幾率,提高尼龍織物的抗酚黃變等級,降低能耗,節約成本,提高尼龍織物的市場競爭力。其中,所述浸染的浴比為1:8~1:15,例如1:9、1:11、1:12、1:13、1:14,優選為1:10。所述浴比又稱液比,指尼龍織物與染液的重量比例,所述染液即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工作液。在染色工藝中,浴比對色差的影響比較大,絕大部分染料染色結束時,染料在水中和纖維上達到濃度平衡。若浴比過大,水量多,特別是用活性染料、直接染料等染色時,雖然殘余在染浴里濃度變化不大,但留在水中染料的總量卻較多,導致織物上染料少,顏色差距大。所以續缸生產或翻單生產時,控制浴比也很重要。由于同型號各染缸實際內徑有差異,工廠應對每臺染色機的實際浴量進行測定,在液位標尺上注明實際缸內液量。染色時按織物質量和浴比計算出所需水量,然后先打入水量至規定量(留出加染液水量),再進布染色,以使染色浴比得到有效控制。本專利技術所述的生產工藝由液位電腦控制裝置,可以將各染色機水量和電腦集控系統聯線,由染色車間電腦集控管理員對各缸織物按質量控制浴比,減少浴比對色差的影響。其中,所述酸性勻染劑為酸性勻染劑M,所述酸性勻染劑M購自科萊恩公司;所述酸性勻染劑的用量為0.5~4g/L,所述用量例如0.6g/L、0.65g/L、0.7g/L、0.8g/L、0.9g/L、1g/L、1.5g/L、2g/L、2.5g/L、3g/L、3.5g/L、4g/L,優選為1~2g/L;所述的“g/L”指1L浸濕待染尼龍織物用水所用的酸性勻染劑的質量。其中,針對淺色尼龍織物,本專利技術所述酸性染料為IsolanNHF-S系酸性染料,購自德司達公司,所述IsolanNHF-S系酸性染料包括IsolanYELLOWNHF-S、IsolanRedNHF-S、IsolanBlueNHF-S、IsolanGrayNHF-S,根據所需要染的顏色,調整各酸性染料的配比,即可將尼龍織物染成所需要的顏色。所述酸性染料的用量為所述待染尼龍織物重量的0.02~0.1%,也可以表示為0.02~0.1%(OWF),例如0.025%、0.03%、0.032%、0.035%、0.038%、0.04%、0.05%、0.06%、0.065%、0.07%、0.075%、0.09%,優選為0.03~0.08%;其中OWF即Onweightofthefabric的英文簡稱,是指染整工藝中染料用量單位,是以織物重量為基準,染料的相對重量。其中,針對白色尼龍織物,本專利技術所述酸性染料為增白劑,優選為熒光增白劑,進一步優選為UVITEXNFW,購自亨斯邁紡織染化公司;所述增白劑的用量為所述待染尼龍織物重量的0.1~0.8%,即0.1~0.8%(OWF),例如0.12%、0.13%、0.15%、0.18%、0.2%、0.22%、0.25%、0.28%、0.3%、0.35%、0.4%、0.45,優選為0.1~0.5%;其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尼龍織物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染:根據所需要染的顏色,往浸濕的待染尼龍織物中依次加入工作液及抗酚黃變劑;第一次升溫至80~92℃后加入弱酸調節其pH至4~4.5,再第二次升溫至95℃保溫一段時間以進一步染色;所述工作液為酸性染料與酸性勻染劑的混合物的稀釋液。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尼龍織物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浸染:根據所需要染的顏色,往浸濕的待染尼龍織物中依次加入工作液及抗酚黃變劑;第一次升溫后加入弱酸調節其pH至4~4.5,再第二次升溫至95℃保溫一段時間以進一步染色;所述工作液為酸性染料與酸性勻染劑的混合物的稀釋液;所述酸性勻染劑的用量為0.5~4g/L;所述酸性染料為IsolanNHF-S系酸性染料或增白劑,所述IsolanNHF-S系酸性染料的用量為所述待染尼龍織物重量的0.02~0.1%,所述增白劑的用量為所述待染尼龍織物重量的0.1~0.8%;所述抗酚黃變劑的用量為2~10g/L;所述尼龍織物的浸濕溫度為40℃,所述工作液以線性方式定量加入所述待染尼龍織物中,所述加入的時間控制為12min,間隔6min后再將所述抗酚黃變劑以線性方式定量加入所述待染尼龍織物中,所述加入的時間控制為10min;所述弱酸根據Dosing曲線定量加入,所述加入的時間控制為25min;所述第一次升溫為:首先以1.2℃/min的速率從40℃升溫至65℃,然后以0.7℃/min的速率從65℃升溫至85~92℃;所述第二次升溫為:以1℃/min的速率從85~92℃升溫至95℃,保溫10min。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染的浴比為1:8~1:15。3.根據...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貴,張燁,王思捷,肖能智,郭立新,張新華,李明輝,皮建兵,陳臻,辛洪貴,
申請(專利權)人:互太番禺紡織印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