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絲杠間隙消除結構,包括絲杠和主螺母,所述絲杠與主螺母螺紋連接,其中,還設有壓緊螺母和止動墊片,所述主螺母一端設有圓形的開口槽,開口槽設有內螺紋,所述壓緊螺母也與絲杠螺紋連接,壓緊螺母上還設有外螺紋,且壓緊螺母上的外螺紋與開口槽的內螺紋配合,壓緊螺母上的外螺紋螺距小于絲杠上螺紋的螺距,所述壓緊螺母周向外緣設有多個制動槽,所述止動墊片一端配合插入制動槽,另一端壓靠在主螺母表面。本申請的絲杠間隙消除結構能避免絲杠跳動,從而保證加工被動工件時,被動工件不會移動。(*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消除齒隙的特殊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絲杠間隙消除結構。
技術介紹
在機床上有一種部件是由細長的金屬棒制造的。上面是光潔度很高的表面,有的還要帶有螺紋。一般在機床上面有螺紋的,叫絲杠。當絲杠作為主動體時,螺母就會隨絲杠的轉動角度按照對應規格的導程轉化成直線運動,被動工件可以通過螺母座和螺母連接,從而實現對應的直線運動。在普通車床上車削多線螺紋絲杠是目前常用的加工方法之一。絲杠與螺母之間組成螺紋副,絲杠與螺母之間往往存在微小的間隙,所以在使用過程中絲杠會出現跳動的現象,這樣在加工被動工件時,工件會存在移動的問題,從而導致加工的工件不合格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避免絲杠跳動,從而保證加工被動工件時,被動工件不會移動的絲杠間隙消除結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絲杠間隙消除結構,包括絲杠和主螺母,所述絲杠與主螺母螺紋連接,其中,還設有壓緊螺母和止動墊片,所述主螺母一端設有圓形的開口槽,開口槽設有內螺紋,所述壓緊螺母也與絲杠螺紋連接,壓緊螺母上還設有外螺紋,且壓緊螺母上的外螺紋與開口槽的內螺紋配合,壓緊螺母上的外螺紋螺距小于絲杠上螺紋的螺距,所述壓緊螺母周向外緣設有多個制動槽,所述止動墊片一端配合插入制動槽,另一端壓靠在主螺母表面。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時,主螺母與絲杠螺紋連接,組成螺旋副,被動件連接在主螺母的螺母座上,轉動絲杠時,以絲杠作為主動體時,螺母就會隨絲杠的轉動角度按照對應規格的導程轉化成直線運動,絲杠與主螺母的螺紋之間往往存在微小的間隙,此時擰動壓緊螺母,使壓緊螺母與主螺母靠近,由于壓緊螺母上的外螺紋螺距小于絲杠上螺紋的螺距,以轉動壓緊螺母一圈為例,壓緊螺母朝主螺母移動的間距小于壓緊螺母相對絲杠的移動間距,所以一方面,壓緊螺母拉緊主螺母,另一方面,壓緊螺母在絲杠上施加朝向遠離主螺母一側的力,這樣就能使主螺母與絲杠之間的間隙消除,將壓緊螺母擰至合適的位置后,將止動墊片插入制動槽中,這樣便能防止壓緊螺母轉動而松開。本技術增設壓緊螺母和止動墊片,能避免絲杠跳動,從而保證加工被動件時,固定在螺母座上的被動件不會移動。進一步,所述壓緊螺母遠離主螺母一側設有凸緣,所述制動槽開設在所述凸緣上。設有凸緣能便于開設制動槽。進一步,所述壓緊螺母上設有增力手柄。這樣就能直接轉動增力手柄來擰動壓緊螺母,無需借助專用工具操作。 【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絲杠間隙消除結構實施例的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絲杠1、主螺母2、開口槽3、制動槽4、止動墊片5、凸緣6、壓緊螺母7螺母座8、被動件9。如圖1所示,一種絲杠間隙消除結構,包括絲杠I和主螺母2,絲杠I與主螺母2螺紋連接,其中,還設有壓緊螺母7和止動墊片5,主螺母2 —端設有圓形的開口槽3,開口槽3設有內螺紋,壓緊螺母7也與絲杠I螺紋連接,壓緊螺母7上還設有外螺紋,且壓緊螺母7上的外螺紋與開口槽3的內螺紋配合,壓緊螺母7上的外螺紋螺距小于絲杠I上螺紋的螺距,壓緊螺母7周向外緣均勻設有十二個制動槽4,止動墊片5 —端配合插入制動槽4,另一端壓靠在主螺母2表面。本實施例中,壓緊螺母7遠離主螺母2 —側設有凸緣6,制動槽4開設在凸緣6上。設有凸緣6能便于開設制動槽4。壓緊螺母7上設有增力手柄。這樣就能直接轉動增力手柄來擰動壓緊螺母7,無需借助專用工具操作。具體工作原理:主螺母2與絲杠I螺紋連接,組成螺旋副,被動件9連接在主螺母2的螺母座8上,轉動絲杠I時,以絲杠I作為主動體時,螺母就會隨絲杠I的轉動角度按照對應規格的導程轉化成直線運動,絲杠I與主螺母2的螺紋之間往往存在微小的間隙,此時擰動壓緊螺母7,使壓緊螺母7與主螺母2靠近,由于壓緊螺母7上的外螺紋螺距小于絲杠I上螺紋的螺距,以轉動壓緊螺母7 —圈為例,壓緊螺母7朝主螺母2移動的間距小于壓緊螺母7相對絲杠I的移動間距,所以一方面,壓緊螺母7拉緊主螺母2,另一方面,壓緊螺母7在絲杠I上施加朝向遠離主螺母2 —側的力,這樣就能使主螺母2與絲杠I之間的間隙消除,將壓緊螺母7擰至合適的位置后,將止動墊片5插入制動槽4中,這樣便能防止壓緊螺母7轉動而松開。以上所述的僅是本技術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技術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技術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局鳈囗棥?.絲杠間隙消除結構,包括絲杠和主螺母,所述絲杠與主螺母螺紋連接,其特征在于,還設有壓緊螺母和止動墊片,所述主螺母一端設有圓形的開口槽,開口槽設有內螺紋,所述壓緊螺母也與絲杠螺紋連接,壓緊螺母上還設有外螺紋,且壓緊螺母上的外螺紋與開口槽的內螺紋配合,壓緊螺母上的外螺紋螺距小于絲杠上螺紋的螺距,所述壓緊螺母周向外緣設有多個制動槽,所述止動墊片一端配合插入制動槽,另一端壓靠在主螺母表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絲杠間隙消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螺母遠離主螺母一側設有凸緣,所述制動槽開設在所述凸緣上。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絲杠間隙消除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螺母上設有增力手柄?!緦@勘緦@暾埞_了一種絲杠間隙消除結構,包括絲杠和主螺母,所述絲杠與主螺母螺紋連接,其中,還設有壓緊螺母和止動墊片,所述主螺母一端設有圓形的開口槽,開口槽設有內螺紋,所述壓緊螺母也與絲杠螺紋連接,壓緊螺母上還設有外螺紋,且壓緊螺母上的外螺紋與開口槽的內螺紋配合,壓緊螺母上的外螺紋螺距小于絲杠上螺紋的螺距,所述壓緊螺母周向外緣設有多個制動槽,所述止動墊片一端配合插入制動槽,另一端壓靠在主螺母表面。本申請的絲杠間隙消除結構能避免絲杠跳動,從而保證加工被動工件時,被動工件不會移動。【IPC分類】F16H25-24, B23Q5-56【公開號】CN204366583【申請號】CN201420785660【專利技術人】王復芬 【申請人】重慶煌鈺機械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6月3日【申請日】2014年12月15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絲杠間隙消除結構,包括絲杠和主螺母,所述絲杠與主螺母螺紋連接,其特征在于,還設有壓緊螺母和止動墊片,所述主螺母一端設有圓形的開口槽,開口槽設有內螺紋,所述壓緊螺母也與絲杠螺紋連接,壓緊螺母上還設有外螺紋,且壓緊螺母上的外螺紋與開口槽的內螺紋配合,壓緊螺母上的外螺紋螺距小于絲杠上螺紋的螺距,所述壓緊螺母周向外緣設有多個制動槽,所述止動墊片一端配合插入制動槽,另一端壓靠在主螺母表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復芬,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煌鈺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