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口腔護理支撐裝置,尤其涉及口腔科手術用具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上顎支撐架與下顎支撐架通過旋轉螺絲配合,固定支撐在上下牙床上,小U型架和大U型架上形成牙槽,并且開有通孔A,既可以支撐輔助病患張嘴進行牙齒的護理和手術,也可以進行咽部手術時的支撐保護,改變了傳統只能讓牙齒咬合支撐架,而不能對牙齒進行護理和手術的弊端,上顎支撐架和下顎支撐架均為食品級聚丙烯材質,安全可靠,并且可以實現一次性使用,避免了循環使用交叉感染,成本低,支撐效果好,口腔手術操作空間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口腔科醫療用具
,尤其是一種口腔護理支撐裝置。
技術介紹
牙齒的保護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口腔問題不斷出現,口腔醫生醫治口腔疾病患者也越來越多,口腔觀察和手術必須使患者張嘴,但長時間的張嘴會使病人肌肉酸痛,口腔張開時間過長會產生頭暈現象,在使用麻藥的時候會有不自主閉嘴現象影響手術和護理的正常進程。傳統的口腔支撐架,采用牙齒咬合支撐架,影響了對牙齒的護理,不容易對牙齒進行麻藥注射和牙齒摘除手術,再者就是口腔支撐架過于復雜,占用口腔面積越大影響手術操作的正常進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口腔護理支撐裝置,采用上顎支撐架與下顎支撐架通過旋轉螺絲配合,固定支撐在上下牙床上,小U型架和大U型架上形成牙槽,并且開有通孔A,既可以支撐輔助病患張嘴進行牙齒的護理和手術,也可以進行咽部手術時的支撐保護,改變了傳統只能讓牙齒咬合支撐架,而不能對牙齒進行護理和手術的弊端,上顎支撐架和下顎支撐架均為食品級聚丙烯材質,安全可靠,并且可以實現一次性使用,避免了循環使用交叉感染,成本低,支撐效果好,口腔手術操作空間大。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上顎支撐架、下顎支撐架、旋轉螺絲、支撐調節桿、雙頭錐,上顎支撐架末端通過旋轉螺絲與下顎支撐架末端螺紋連接,且旋轉螺絲在上顎支撐架和下顎支撐架的里側;上顎支撐架與下顎支撐架均由小U型架和大U型架組成;小U型架在大U型架里側,且大U型架與小U型架配合形成牙槽;支撐調節桿上端支撐上顎支撐架,上顎支撐架上頂上牙床;支撐調節桿下端支撐下顎支撐架,下顎支撐架下撐下牙床;雙頭錐一端調節支撐調節桿的高低度,雙頭錐的另一端調節旋轉螺絲與上顎支撐架和下顎支撐架的松緊度。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小U型架和大U型架均開有垂直于側面的通孔A,小U型架和大U型架均為食品級聚丙烯材質。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雙頭錐一端為圓柱狀,雙頭錐的另一端直角處為扁平狀,雙頭錐整體為鈦合金材質。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支撐調節桿包括調節螺柱和上支撐柱、下支撐柱,上支撐柱通過調節螺柱與下支撐柱螺紋連接,調節螺柱中部開有通孔B,雙頭錐的圓柱狀端部與通孔B配合;調節螺柱、上支撐柱和下支撐柱均為鈦合金材質。進一步優化本技術方案,所述的雙頭錐的扁平狀端部與旋轉螺絲一字凹槽配合使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優點:1、采用上顎支撐架和下顎支撐架與旋轉螺絲配合擰緊,可以獨立完成口腔支撐作業,結構簡單,口腔占用面積小,可以為手術護理和觀察作騰出更多的操作空間;2、小U型架和大U型架均開有通孔B可以在側面對牙齦和牙床進行針劑注射,避免因牙齒咬合而造成的不能局部注射針劑,且上顎支撐架和下顎支撐架均為食品級聚丙烯,可以降低手術成本,達到一次性使用的效果,避免了交叉感染的情況;3、支撐調節桿和雙頭錐均為鈦合金材質,可以循環使用,達到了節省輔助材料的效果,而且結構精小,使用方便。【附圖說明】圖1是一種口腔護理支撐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一種口腔護理支撐裝置支撐調節桿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一種口腔護理支撐裝置雙頭錐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上顎支撐架;2、下顎支撐架;3、旋轉螺絲;4、支撐調節桿;5、雙頭錐;6、小U型架;7、大U型架;8、牙槽;9、通孔A ;10、調節螺柱;11、上支撐柱;12、下支撐柱;13、通孔B ;14、一字凹槽?!揪唧w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術的概念。具體實施例一:結合圖1-3所示,包括上顎支撐架1、下顎支撐架2、旋轉螺絲3、支撐調節桿4、雙頭錐5,上顎支撐架I末端通過旋轉螺絲3與下顎支撐架2末端螺紋連接,且旋轉螺絲3在上顎支撐架I和下顎支撐架2的里側;上顎支撐架I與下顎支撐架2均由小U型架6和大U型架7組成;小U型架6在大U型架7里側,且大U型架7與小U型架6配合形成牙槽8 ;支撐調節桿4上端支撐上顎支撐架1,上顎支撐架I上頂上牙床;支撐調節桿4下端支撐下顎支撐架2,下顎支撐架2下撐下牙床;雙頭錐5 —端調節支撐調節桿4的高低度,雙頭錐5的另一端調節旋轉螺絲3與上顎支撐架I和下顎支撐架2的松緊度;小U型架6和大U型架7均開有垂直于側面的通孔A9,小U型架6和大U型架7均為食品級聚丙烯材質;雙頭錐5 —端為圓柱狀,雙頭錐的另一端直角處為扁平狀,雙頭錐5整體為鈦合金材質;支撐調節桿4包括調節螺柱10和上支撐柱11、下支撐柱12,上支撐柱11通過調節螺柱10與下支撐柱12螺紋連接,調節螺柱10中部開有通孔B13,雙頭錐5的圓柱狀端部與通孔B13配合;調節螺柱10、上支撐柱11和下支撐柱12均為鈦合金材質;雙頭錐5的扁平狀端部與旋轉螺絲3的一字凹槽14配合使用。支撐調節桿4通過雙頭錐5插入調節螺柱10上的通孔B13進行轉動,從而完成上支撐柱11和下支撐柱12分別向上和向下支撐上顎支撐板I和下顎支撐板2的準備工作,上顎支撐板I與下顎支撐板2通過旋轉螺絲3擰緊固定,形成一定的夾角,輔助患者張嘴的動作,幫助醫生完成口腔手術護理和觀察過程,上顎支撐板I和下顎支撐板2均為食品級聚丙烯材質,可以達到一次性使用的效果,避免循環使用交叉感染的現象發生;小U型架6與大U型架7形成一個U型的牙槽8,可以使得患者上牙床和下牙齒分別進入上顎支撐架I和下顎支撐架2中,避免了因為牙齒咬合支撐架而不能對牙齒進行手術和護理的弊端,在小U型架6和大U型架7上開有通孔A9,可以幫助醫生對口腔局部的牙齦或者牙床進行針劑注射,減小了支撐架對口腔護理操作的影響;雙頭錐5和支撐調節桿4均為鈦合金材質,可以減小輔助材料的更換,降低手術成本,減緩病患的醫療費用,雙頭錐5的圓柱狀端部與支撐調節桿4上的通孔B13配合,雙頭錐5的扁平端部與旋轉螺絲3的一字凹槽14配合使用,可以達到方便手術操作,減小動作浪費的效果,提高醫生對于口腔護理操作的效率,縮短患者長時間張嘴治療的弊端。應當理解的是,本技術的上述【具體實施方式】僅僅用于示例性說明或解釋本技術的原理,而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因此,在不偏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此外,本技術所附權利要求旨在涵蓋落入所附權利要求范圍和邊界、或者這種范圍和邊界的等同形式內的全部變化和修改例?!局鳈囗棥?.一種口腔護理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顎支撐架(I)、下顎支撐架(2)、旋轉螺絲(3)、支撐調節桿(4)、雙頭錐(5),上顎支撐架(I)末端通過旋轉螺絲(3)與下顎支撐架(2)末端螺紋連接,且旋轉螺絲(3)在上顎支撐架(I)和下顎支撐架(2)的里側;上顎支撐架⑴與下顎支撐架⑵均由小U型架(6)和大U型架(7)組成;小U型架(6)在大U型架(7)里側,且大U型架(7)與小U型架(6)配合形成牙槽⑶;支撐調節桿⑷上端支撐上顎支撐架(I),上顎支撐架(I)上頂上牙床;支撐調節桿(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口腔護理支撐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顎支撐架(1)、下顎支撐架(2)、旋轉螺絲(3)、支撐調節桿(4)、雙頭錐(5),上顎支撐架(1)末端通過旋轉螺絲(3)與下顎支撐架(2)末端螺紋連接,且旋轉螺絲(3)在上顎支撐架(1)和下顎支撐架(2)的里側;上顎支撐架(1)與下顎支撐架(2)均由小U型架(6)和大U型架(7)組成;小U型架(6)在大U型架(7)里側,且大U型架(7)與小U型架(6)配合形成牙槽(8);支撐調節桿(4)上端支撐上顎支撐架(1),上顎支撐架(1)上頂上牙床;支撐調節桿(4)下端支撐下顎支撐架(2),下顎支撐架(2)下撐下牙床;雙頭錐(5)一端調節支撐調節桿(4)的高低度,雙頭錐(5)的另一端調節旋轉螺絲(3)與上顎支撐架(1)和下顎支撐架(2)的松緊度。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凌云,
申請(專利權)人:劉凌云,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