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包括外罩,進氣管和回氣管,以及麻醉氣源,在外罩內側設置有手動徑向壓縮裝置,手動徑向壓縮裝置包括至少兩個均布在外罩內側壁并彼此保留間隔的徑向壓板,每個徑向壓板的背面設置有穿過外罩側壁通孔的導向桿,并在導向桿末端套裝有支撐在外罩外表面的彈簧。本發明專利技術采用多個徑向壓板,通過擺桿可以控制使各壓板沿徑向向內運動,不會因麻醉工作給小倉鼠帶來外傷。面罩和面罩上的入口可以根據小動物體型自動調節入口大小,確保麻醉氣體沒有任何泄漏,防止臨床工作者吸入麻醉氣體的危險。其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效果好,適合在小動物麻醉領域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動物實驗的麻醉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
技術介紹
實驗小鼠的麻醉是醫藥研發過程中醫藥的體內實驗、有效性評價的一個環節。然而由于小倉鼠個體太小,乙醚/異氟烷等揮發性麻醉劑沒有專供使用的麻醉器,通常采用燒杯、標本缸等填充棉花自制簡易麻醉器,但揮發麻醉劑的大量揮發,對操作者健康造成影響,也浪費麻醉劑;而且麻醉劑量和麻醉深度不易掌握控制;揮發性麻醉劑又有快速麻醉快速蘇醒的特點,小鼠取出時操作費時,容易耽誤麻醉期時間。現有部分針對小鼠的麻醉工具,雖然設置了進氣管和回氣管,但進氣管的氣體多數直接進入回氣管,造成外罩內側麻醉氣體濃度不高,麻醉效率低。由于設計簡單或不合理,造成麻醉過程會對小鼠或多或少造成損傷,可能影響進一步實驗。另外,現有小鼠麻醉工具都是敞口,會造成臨床工作者吸入麻醉氣體的危險。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缺乏合適且安全的小倉鼠麻醉工具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操作方便、安全,使用效果好的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種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包括外罩,進氣管和回氣管,以及麻醉氣源,在外罩內側設置有手動徑向壓縮裝置,手動徑向壓縮裝置包括至少兩個均布在外罩內側壁并彼此保留間隔的徑向壓板,每個徑向壓板的背面設置有穿過外罩側壁通孔的導向桿,并在導向桿末端套裝有支撐在外罩外表面的彈簧;同時,在外罩上位于徑向壓板背面區域設置有支座并在支座內安裝銷軸,每個銷軸上鉸接有撥桿,每個撥桿靠內末端各鉸接一個連桿,各連桿末端鉸接在所述徑向壓板背面。所述各徑向壓板之間,以及各徑向壓板與外罩內壁之間密封有連接布。在所述外罩端口設置有面罩,面罩中部設置有入口。所述面罩為彈性面罩。所述面罩上位于入口周圍設置有易撕縫。所述外罩端口設置有螺紋連接或者扣接的端蓋,圓形面罩邊緣套裝在端蓋內側。在所述外罩內環設置有回氣腔,回氣腔內壁沿圓周均布設置有氣縫,氣縫連通于進氣管和回氣腔;回氣腔外側壁設置有出氣口與所述回氣管連通。各擺桿之間連接有環形彈簧。或者,各擺桿上分別套裝有徑向滑套,各徑向滑套固定在一個連接環上。 所述各徑向壓板的內側面各設置有一層彈性層。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 1.本專利技術采用多個徑向壓板,通過擺桿可以控制使各壓板沿徑向向內運動,從而達到均勻擠壓固定小倉鼠的目的,均勻擠壓可以防止小倉鼠受到額外傷害。可以在各徑向壓板內側壁設置彈性層,從而確保不會因麻醉工作給小倉鼠帶來外傷。2.面罩和面罩上的入口可以根據小動物體型自動調節入口大小,確保麻醉氣體沒有任何泄漏,防止臨床工作者吸入麻醉氣體的危險。3.利用回氣腔和均布的多個氣縫,可以確保麻醉氣體均勻分布在外罩靠內區域,達到最佳最快麻醉效果。4.環形彈簧或連接環可以確保每個擺桿都能夠同步擺動,方便操作。其結構設計合理,使用效果好,適合在小動物麻醉領域推廣應用。【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外觀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端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4是圖3的擠壓狀態不意圖; 圖5是圖4的A-A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號I為外罩,2為進氣管,3為回氣管,4為端口,5為撥桿,6為面罩,7為入口,8為易撕縫,9為回氣腔,10為氣縫,11為徑向壓板,12為導向桿,13為彈簧,14為連桿,15為銷軸,16為連接布,17為支座,18為徑向滑套,19為連接環。【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的外觀如圖1所示,其內部結構如圖3所示,在外罩I內側設置有手動徑向壓縮裝置。參見圖3、圖4和圖5,手動徑向壓縮裝置包括兩個均布在外罩I內側壁并彼此保留間隔的徑向壓板11,每個徑向壓板11的背面設置有穿過外罩I側壁通孔的導向桿12,并在導向桿12末端套裝有支撐在外罩I外表面的彈簧13,導向桿12末端設置擋臺防止彈簧13脫落。同時,在外罩I上位于徑向壓板11背面區域設置有支座17并在支座17內安裝銷軸15,每個銷軸15上鉸接有撥桿5,每個撥桿5靠內末端各鉸接一個連桿14,各連桿14末端鉸接在所述徑向壓板11背面。參見圖4,為了防止外罩I側面的孔或支座17位置漏氣,在各徑向壓板11之間,以及各徑向壓板11與外罩I內壁之間密封有連接布16。參見圖2,為了防止外罩I端口 4漏氣,在外罩I端口 4設置有面罩6,面罩6中部設置有入口 7。其中的面罩6可以采用彈性面罩6,也可以在面罩6上位于入口 7周圍設置有易撕縫8。根據小鼠個體控制合適的入口 7大小。圖3中,為了能夠達到更好更均勻的布氣效果,防止從進氣管2的氣體直接進入回氣管3被排走,還在外罩I內環設置有回氣腔9,回氣腔9內壁沿圓周均布設置有氣縫10,氣縫10連通于進氣管2和回氣腔9 ;回氣腔9外側壁設置有出氣口與所述回氣管3連通。防止因麻醉造成小鼠身體傷害,可以在各徑向壓板11的內側面各設置有一層彈性層。實施例2:參見圖6,在實施例1基礎上,設置多個均布的徑向壓板11和擺桿。為了使各擺桿同步擺動,便于操作,各擺桿上分別套裝有徑向滑套18,各徑向滑套18固定在一個連接環19上。撥動連接環19可以同時帶動多個擺桿同步擺動。實施例3:在實施2基礎上做出改進,即在各擺桿之間連接有環形彈簧13。撥動環形彈簧13可以同時帶動多個擺桿同步擺動。此時不用設置連接環19和徑向滑套18。實施例4:在實施例1基礎上,在外罩I端口 4設置有螺紋連接或者扣接的端蓋,圓形面罩6邊緣套裝在端蓋內側。可以更換面罩6,滿足每次都與小鼠體型匹配的入口 7。【主權項】1.一種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包括外罩,進氣管和回氣管,以及麻醉氣源,其特征是:在外罩內側設置有手動徑向壓縮裝置,手動徑向壓縮裝置包括至少兩個均布在外罩內側壁并彼此保留間隔的徑向壓板,每個徑向壓板的背面設置有穿過外罩側壁通孔的導向桿,并在導向桿末端套裝有支撐在外罩外表面的彈簧;同時,在外罩上位于徑向壓板背面區域設置有支座并在支座內安裝銷軸,每個銷軸上鉸接有撥桿,每個撥桿靠內末端各鉸接一個連桿,各連桿末端鉸接在所述徑向壓板背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其特征是:所述各徑向壓板之間,以及各徑向壓板與外罩內壁之間密封有連接布。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其特征是:在所述外罩端口設置有面罩,面罩中部設置有入口。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其特征是:所述面罩為彈性面罩。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其特征是:所述面罩上位于入口周圍設置有易撕縫。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其特征是:所述外罩端口設置有螺紋連接或者扣接的端蓋,圓形面罩邊緣套裝在端蓋內側。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其特征是:在所述外罩內環設置有回氣腔,回氣腔內壁沿圓周均布設置有氣縫,氣縫連通于進氣管和回氣腔;回氣腔外側壁設置有出氣口與所述回氣管連通。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其特征是:各擺桿之間連接有環形彈黃。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其特征是:各擺桿上分別套裝有徑向滑套,各徑向滑套固定在一個連接環上。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其特征是:所述各徑向壓板的內側面各設置有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動物呼吸麻醉面罩,包括外罩,進氣管和回氣管,以及麻醉氣源,其特征是:在外罩內側設置有手動徑向壓縮裝置,手動徑向壓縮裝置包括至少兩個均布在外罩內側壁并彼此保留間隔的徑向壓板,每個徑向壓板的背面設置有穿過外罩側壁通孔的導向桿,并在導向桿末端套裝有支撐在外罩外表面的彈簧;同時,在外罩上位于徑向壓板背面區域設置有支座并在支座內安裝銷軸,每個銷軸上鉸接有撥桿,每個撥桿靠內末端各鉸接一個連桿,各連桿末端鉸接在所述徑向壓板背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師志海,王文佳,李萬利,徐引弟,高彬文,蘭亞莉,張彬,盛衛東,徐照學,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