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建筑地基基礎結構固定裝置,固定連接基礎梁和基礎板,所述固定裝置是平面三角桁架結構,所述固定裝置由線型基桿末端分別向外延伸翻折形成倒U型部分,倒U型部分的自由端向內側延伸形成與線型基桿平行的一段線型短桿,所述線型短桿斜向上延伸,形成外斜方側桿,所述外斜方側桿的頂端分別向上和斜向下延伸,向上延伸形成豎直桿,兩側豎直桿沿相對方向形成彎折部分;所述外斜方側桿的頂端斜向下延伸,兩側外斜方側桿相對斜向下延伸末端位于線型基桿的中間位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可有效固定澆灌混凝土之前的基礎梁和基礎板的位置,有效縮短施工周期。(*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基礎結構,具體涉及新型建筑基礎結構固定裝置。
技術介紹
條形建筑基礎廣泛用于中小型的建筑結構中,通常是在一橫截面為倒T型的基礎梁上安裝一基礎板,基礎梁與基礎板是分為兩部分施工操作的;條形建筑基礎施工過程中,基礎梁和基礎板必須固定在一定位置上,而地表面是碎石瓦爍壓實的不平整的表面,基礎梁和基礎板通常是在一固定結構中灌注混泥土結構,在未灌注混凝土前需將已有結構固定。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結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地基結構中未灌注混凝土前可有效固定基礎梁和基礎板位置的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建筑地基基礎結構固定裝置,固定連接基礎梁和基礎板,所述固定裝置是平面三角桁架結構,所述固定裝置由線型基桿末端分別向外延伸翻折形成倒U型部分,倒U型部分的自由端向內側延伸形成與線型基桿平行的一段線型短桿,所述線型短桿斜向上延伸,形成外斜方側桿,所述外斜方側桿的頂端分別向上和斜向下延伸,豎直向上延伸形成豎直桿,兩側豎直桿沿相對方向形成彎折部分。作為優選,所述外斜方側桿的頂端斜向下延伸至線型基桿的中間位置。作為優選,所述固定裝置沿線型基桿所述中間位置軸線呈對稱結構。作為優選,所述兩倒U型部分之間的距離與建筑基礎結構中的基礎板的寬度相匹配。作為優選,所述固定裝置位于基礎板的內部,固定裝置的兩倒U型部分末端與基礎板的兩末端扣合連接,固定裝置的兩彎折部分固定在基礎梁的底端和基礎板的頂端之間。本技術有益效果,本技術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可有效固定澆灌混凝土之前的基礎梁和基礎板的位置,有效縮短施工周期。【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其中,固定裝置21、線型基桿211、末端212、外斜方側桿213、線型短桿214、倒U型部分215、豎直桿216、彎折部分217圖2是本技術結構固定建筑基礎結構示意圖其中,地基梁10、基礎板20、固定裝置21、線型基桿211、末端212、外斜方側桿213、線型短桿214、倒U型部分215、豎直桿216、彎折部分217【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結構作進一步說明。一種新型建筑基礎結構固定裝置,固定連接地基梁10和基礎板20,所述固定裝置21是平面三角桁架結構,所述固定裝置21由線型基桿211的兩末端212分別向外延伸翻折形成倒U型部分215,倒U型部分215的自由端向內側延伸形成與線型基桿211平行的一段線型短桿214,所述線型短桿214斜向上延伸,形成外斜方側桿213,所述外斜方側桿213的頂端分別豎直向上和斜向下延伸,豎直向上延伸形成豎直桿216,兩側豎直桿216沿相對方向形成彎折部分217。進一步地,所述外斜方側桿213的頂端斜向下延伸至線型基桿211的中間位置。進一步地,所述固定裝置21沿線型基桿211所述中間位置軸線呈對稱結構。進一步地,兩倒U型部分215之間的距離與建筑基礎結構中的基礎板20的寬度相匹配。進一步地,所述固定裝置21位于基礎板20的內部,線型基桿211位于地表面91上,兩倒U型部分215末端與基礎板20的兩末端扣合連接,固定裝置21的兩彎折部分217固定在地基梁10的底端和基礎板20的頂端之間。【主權項】1.一種新型建筑基礎結構固定裝置,固定連接基礎梁和基礎板,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裝置是平面三角桁架結構,所述固定裝置由線型基桿末端分別向外延伸翻折形成倒U型部分,倒U型部分的自由端向內側延伸形成與線型基桿平行的一段線型短桿,所述線型短桿斜向上延伸,形成外斜方側桿,所述外斜方側桿的頂端豎直向上延伸形成豎直桿,兩側豎直桿沿相對方向形成彎折部分;所述外斜方側桿的頂端斜向下延伸至線型基桿的中間位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建筑基礎結構固定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裝置沿線型基桿所述中間位置軸線呈對稱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建筑基礎結構固定裝置,其特征是:兩所述倒U型部分之間的距離與建筑基礎結構中的基礎板的寬度相匹配。【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建筑地基基礎結構固定裝置,固定連接基礎梁和基礎板,所述固定裝置是平面三角桁架結構,所述固定裝置由線型基桿末端分別向外延伸翻折形成倒U型部分,倒U型部分的自由端向內側延伸形成與線型基桿平行的一段線型短桿,所述線型短桿斜向上延伸,形成外斜方側桿,所述外斜方側桿的頂端分別向上和斜向下延伸,向上延伸形成豎直桿,兩側豎直桿沿相對方向形成彎折部分;所述外斜方側桿的頂端斜向下延伸,兩側外斜方側桿相對斜向下延伸末端位于線型基桿的中間位置。本技術結構簡單,易于操作,可有效固定澆灌混凝土之前的基礎梁和基礎板的位置,有效縮短施工周期。【IPC分類】E02D27-02【公開號】CN204435401【申請號】CN201420872196【專利技術人】吳本剛 【申請人】青海路橋建設機械工程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7月1日【申請日】2014年12月31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建筑基礎結構固定裝置,固定連接基礎梁和基礎板,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裝置是平面三角桁架結構,所述固定裝置由線型基桿末端分別向外延伸翻折形成倒U型部分,倒U型部分的自由端向內側延伸形成與線型基桿平行的一段線型短桿,所述線型短桿斜向上延伸,形成外斜方側桿,所述外斜方側桿的頂端豎直向上延伸形成豎直桿,兩側豎直桿沿相對方向形成彎折部分;所述外斜方側桿的頂端斜向下延伸至線型基桿的中間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吳本剛,
申請(專利權)人:青海路橋建設機械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青海;6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