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利用紫薯淀粉加工廢液生產功能性紫薯面條的方法,通過將紫薯營養粉與谷朊粉、變性淀粉、黃原膠、復合磷酸鹽、褐藻酸鹽、精鹽、植物油、單甘酯、小麥粉和適量水進行和面,再經熟化、復合壓延、連續壓延、切條、水煮、冷水沖洗、瀝水和速凍工序后,真空包裝,即得。其中的紫薯營養粉以紫薯淀粉加工廢液為原料,依次經過低速離心、高速離心、納濾、減壓濃縮、高壓均質和噴霧干燥而成。本發明專利技術不僅充分高效地利用紫薯淀粉加工廢液,并通過特殊處理獲得了富含膳食纖維和花青素的紫薯營養粉,由此制備的功能性紫薯面條不僅具有特殊的風味,而且口感好,并具有減肥、通便、抗氧化、防治心血管系統疾病等多項保健功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涉及一種以紫薯淀粉加工廢液為原料,充分利用紫薯淀粉加工廢液中營養物質,制備紫薯營養粉并以此為原料生產功能性紫薯面條的方法。
技術介紹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我國甘薯種植面積有930萬公頃,總產量在4.5億噸左右,占世界總產量的80%。紫薯是一類高花青素含量的甘薯品種,因其塊根內部呈深紫色,俗稱“黑紅薯”,也有人稱之為紫心甘薯或紫肉甘薯。紫薯中所含的花青素與葡萄皮等原料相當,其穩定性又優于葡萄皮和黑莓色素等,是提取花青素的最佳原料來源。我國是世界上甘薯的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甘薯加工主要包括生產淀粉及淀粉類產品、加工方便食品(甘薯粉絲、甘薯全粉)、生產休閑食品(膨化薯片、薯脯、蜜餞)、制備甘薯飲料(甘薯酒、果葡糖漿)、提取色素(胡蘿卜素、花青素)以及發酵生產檸檬酸、乳酸等,其中淀粉及淀粉類產品生產占甘薯加工的絕大部分。通常情況下,甘薯淀粉加工原料主要是普通甘薯中淀粉含量高的品種,而紫薯除大部分鮮食外,其加工產品主要有紫薯全粉、紫薯休閑食品、紫薯花青素等,較少利用紫薯作為原料生產淀粉。無論是以普通甘薯為原料還是以紫薯為原料生產淀粉,在淀粉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薯渣及廢液,廢液的排放不僅造成了廠區周圍環境污染,還會造成廢液中多種營養成分和食品資源的極大浪費。同時,相比普通甘薯加工淀粉的廢液,以紫薯為原料加工淀粉廢液中不僅含有大量可溶性糖(低分子糖、半纖維素、果膠等)、蛋白、膳食纖維、礦物質,還含有大量花青素,進行紫薯淀粉加工廢液處理,不僅可以有效利用資源,提高甘薯加工經濟效益,還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因此,甘薯加工資源的高效利用以及甘薯淀粉加工廢棄物高值化處理一直是困擾甘薯加工行業發展的難題,也是甘薯加工行業今后很長時間研宄的方向?;ㄇ嗨厥亲鲜淼矸奂庸U液中主要成分,花青素又稱花色素,是自然界一類廣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屬黃酮類化合物,是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天然食用色素之一,因其安全新高、著色性好,大多數國家允許其用于食品的著色,美國FDA將其列入無須許可證的著色劑。此外,花青素還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降低血清和肝臟中脂肪含量、抗突變、抗腫瘤、防止人體內過氧化、提高視力等功能。作為一種天然食用色素,花青素安全、無毒、來源豐富,而且具有一定影響和藥理作用,在食品、化妝品、醫藥領域具有巨大應用潛力。膳食纖維是紫薯淀粉加工廢液的懸浮物中主要成分,膳食纖維是非淀粉多糖的多種植物物質,主要來自于植物的細胞壁,是健康飲食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膳食纖維在保持消化系統健康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消化道中,可以起到清潔腸道和增強消化功能作用,此外,膳食纖維還可稀釋和加速食物中有毒以及致癌物質的清除,保護消化道和預防結腸癌;膳食纖維還可減緩消化速度和促進膽固醇排泄,維持人體內血糖與膽固醇含量在正常水平,由此,在日常飲食中,攝入足夠膳食纖維可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降低肥胖率發生。目前,膳食纖維作為原料或輔料,廣泛用于焙烤食品、乳制品、飲料、面條、饅頭等產品中,有效改善了產品性能,賦予產品更多功能特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利用紫薯淀粉加工廢液生產功能性紫薯面條的方法,通過從紫薯淀粉加工廢液中回收富含花青素、膳食纖維的紫薯營養粉,以此為原料,生產功能性紫薯面條,由于營養成分改變,不僅改善了面條的硬度、彈性、膠黏性、回復力和咀嚼度等指標,如長期食用,還可賦予了面條潤腸通便、控制血糖、抗氧化、預防心血管系統疾病等多種生理功效,使得人們在攝入主食的過程中,調整了飲食結構,保證了身體健康。為了達到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按重量份計,通過稱取5-20份紫薯營養粉、10-15份的谷朊粉、1-1.5份的變性淀粉、0.2-0.4份的黃原膠、0.3-0.5份的復合磷酸鹽、0.1-0.15份的褐藻酸鹽、2_4份的精鹽、0.5-2份的植物油、0.2-0.3份的單甘酯、60-75份的小麥粉和適量水進行和面,再經熟化、復合壓延、連續壓延、切條、水煮、冷水沖洗、瀝水和速凍工序后,真空包裝,即得功能性紫薯面條,所述紫薯營養粉是由紫薯淀粉加工廢液為原料制得。進一步的,所述紫薯營養粉以紫薯淀粉加工廢液為原料,依次經過低速離心、高速離心、納濾、減壓濃縮、高壓均質和噴霧干燥而成。進一步的,所述紫薯營養粉以紫薯淀粉加工廢液為原料,依次進行如下工藝步驟: (1)低速離心:新鮮紫薯淀粉加工廢液于室溫下靜置30-120min,于3000-6000r/min下低速離心10_40min,收集濾渣、濾液; (2)高速離心:將步驟(I)獲得的濾液于10000-25000r/min下高速離心10_30min,收集濾渣、濾液; (3)納濾:將步驟(2)獲得的濾液經納濾后收集濾出液; (4)減壓濃縮:將步驟(3)獲得的濾出液減壓濃縮至原體積的1/5-1/3獲得富含花青素的濃縮液,減壓濃縮的真空度為0.01-0.09MPa,溫度為30_50°C ; (5)高壓均質:將步驟(I)和(2)所獲得的濾渣混合均勻、干燥,粉碎過40-100目篩,再超微粉碎至20ym以下,過800目篩后,將其與步驟(4)獲得的濃縮液按重量體積比1:0.5-2.0 (g/ml)混合獲得固形物含量為33-66%的混合液,所述混合液經高壓均質得均質液備用,所述高壓均質的壓力為50-100MPa,均質時間為l_5min ; (6)噴霧干燥:將步驟(5)獲得的均質液進行噴霧干燥,獲得紫薯營養粉,所述噴霧干燥的料液溫度40-65°C,進口溫度150-250°C,出口溫度70_100°C。進一步的,所述和面采用變速和面,將紫薯營養粉、谷朊粉、小麥粉和變性淀粉分別過篩后加入真空和面機中,然后將黃原膠、復合磷酸鹽、褐藻酸鹽、精鹽、植物油和單甘酯溶于適量水中再加入真空和面機,將真空和面機的真空度調整為65-80kPa,在190-220轉/分鐘條件下攪拌2?4min,調整轉速為40-50轉/分鐘攪拌4?5min,和面結束后面團含水量達40_50wt%。進一步的,所述熟化的條件為溫度20_30°C,濕度75%_85%,熟化0.5-1小時。進一步的,所述復合壓延是指將熟化后的面團壓延成厚度為6-8mm厚的面片,卷成直徑為25-30_的面團,再將卷好的面團壓延成厚度為6-8mm厚的面片。進一步的,所述連續壓延是將復合壓延后的面片經過七對壓輥逐道連續壓延,從末道乳出的面片的厚度為0.7mm?0.9mm。進一步的,所述水煮是將切條后的面條放置90?100°C的熱水中煮制10_15min,水煮用水的PH為6-7,水量是面條重量的10-25倍。進一步的,所述速凍是指將瀝水后的面條置于_20°C以下進行冷凍。本專利技術的的有益效果: 針對紫薯淀粉加工廢液隨意排放污染環境,廢液中營養功能成分資源浪費嚴重的局面,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充分利用紫薯淀粉加工廢液生產功能性紫薯面條的方法,通過將紫薯營養粉與谷朊粉、變性淀粉、黃原膠、復合磷酸鹽、褐藻酸鹽、精鹽、植物油、單甘酯、小麥粉和適量水進行和面,再經熟化、復合壓延、連續壓延、切條、水煮、冷水沖洗、瀝水和速凍工序后,真空包裝,即得。其中的紫薯營養粉以紫薯淀粉加工廢液為原料,依次經過低速離心、高速離心、納濾、減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紫薯淀粉加工廢液生產功能性紫薯面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計,稱取5?20份紫薯營養粉、10?15份的谷朊粉、1?1.5份的變性淀粉、0.2?0.4份的黃原膠、0.3?0.5份的復合磷酸鹽、0.1?0.15份的褐藻酸鹽、2?4份的精鹽、0.5?2份的植物油、0.2?0.3份的單甘酯、60?75份的小麥粉和適量水進行和面,再經熟化、復合壓延、連續壓延、切條、水煮、冷水沖洗、瀝水和速凍工序后,真空包裝,即得功能性紫薯面條;所述紫薯營養粉是由紫薯淀粉加工廢液為原料制得。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林遠廷,梅新,何建軍,林遠斌,蔡沙,施建斌,關健,陳學玲,
申請(專利權)人:湖北春光綠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