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改性乳化瀝青膠體磨設備,包括殼體、電機和控制器,殼體內設置有螺旋輸送器,螺旋輸送器包括傳動軸、大螺旋圈、小螺旋圈,大螺旋圈、小螺旋圈均以傳動軸為中心線呈螺旋設置,傳動軸兩端分別由左軸承和右軸承支撐,在螺旋輸送器的一端設置有圓形的初級定磨盤,初級定磨盤一側設置有初級轉磨盤,初級轉磨盤一側設置有二次定磨盤,二次定磨盤一側設置有二次轉磨盤。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大功率電機驅動,實現多級剪切,通過兩次研磨,乳液顆粒均勻細小;設計的過濾網、回流管確保了瀝青乳液的顆粒質量,殼體與電機上下布局,結構緊湊;在殼體內加入氣壓計,實時對殼體內的氣壓進行監控,避免殼體內氣壓過大對膠體磨設備的損害。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瀝青生產加工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改性乳化瀝青膠體磨設備。
技術介紹
瀝青研磨是建筑行業等加工瀝青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道工藝,主要用到的設備是膠體磨機。現有的膠體磨設備存在研磨質量不均勻的問題,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造成了改性乳化瀝青的浪費,并且易出現因材料堵塞導致停機和刀片易損的狀況,不能保障設備的正常運作。因此,在大批量的工業生產中不得不購買多臺膠體磨以跟上生產進度,這樣大大增加了企業生產成本,增加了企業負擔。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改性乳化瀝青膠體磨設備,該設備實現多級剪切,通過兩次研磨,確保乳化效果好,乳液顆粒均勻細小。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改性乳化瀝青膠體磨設備,包括底座、殼體、電機、回流管、聯軸器和控制器,所述底座設置于所述殼體下方,所述底座內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通過電路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殼體頂部設有進料口,所述殼體內設置有螺旋輸送器,所述螺旋輸送器包括傳動軸、大螺旋圈、小螺旋圈,所述大螺旋圈、所述小螺旋圈均以所述傳動軸為中心線呈螺旋設置,所述傳動軸兩端分別由左軸承和右軸承支撐,在所述螺旋輸送器的一端設置有圓形的初級定磨盤,所述初級定磨盤一側設置有初級轉磨盤,初級定磨盤、初級轉磨盤中間設置有初級磨料空腔,所述初級轉磨盤一側設置有二次定磨盤,所述二次定磨盤一側設置有二次轉磨盤,所述二次定磨盤、所述二次轉磨盤中間設置有二次磨料空腔;在所述二次定磨盤、所述二次轉磨盤下方設有緩存腔,緩存腔底部設置有過濾網,在所述緩存腔底部設有第一出料口,在所述緩存腔一側設置有與所述回流管相連通的第二出料口,所述回流管通過離心泵與所述進料口相連。所述初級轉磨盤和所述初級定磨盤的圓環形磨面上均設有第一環形凹槽,所述第一環形凹槽位于圓環形磨面的中部,兩個所述第一環形凹槽的位置相對應。所述二次轉磨盤和所述二次定磨盤的圓環形磨面上均設有第二環形凹槽,所述第二環形凹槽位于圓環形磨面的中部,兩個所述第二環形凹槽的位置相對應。所述殼體內設置有氣壓計,所述氣壓計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進料口上端設置有調壓管,所述調壓管上設置有氣壓調節閥,所述氣壓調節閥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本技術設計精密、制作精良;采用大功率電機驅動,實現多級剪切,通過兩次研磨,確保乳化效果好,乳液顆粒均勻細小;設計的過濾網、回流管確保了瀝青乳液的顆粒質量,殼體與電機上下布局,結構緊湊,采用皮帶驅動,有效保護膠體磨及電機安全,同時便于維護;在殼體內加入氣壓計,實時對殼體內的氣壓進行監控,避免殼體內氣壓過大對膠體磨設備的損害,本技術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大大保證了改性乳化瀝青生產質量,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示意圖。圖中—底座、2—電機、3—皮帶、4—聯軸器、5—右軸承、6—進料口、7—氣壓調節閥、8—進料管路、9 一小螺旋圈、10—大螺旋圈、11 一殼體、12 一氣壓計、13 一傳動軸、14 一二次定磨盤、15—二次轉磨盤、16—鎖母、17—左軸承、18—回流管、19一初級轉磨盤、20—初級定磨盤、21—第一出料口、22—二次磨料空腔、23—初級磨料空腔、24—緩存腔。【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改性乳化瀝青膠體磨設備,包括底座1、殼體11、電機2、進料口6、聯軸器4和控制器,底座I設置于殼體11下方,底座I內設置有電機2,電機2通過電路與控制器相連,殼體11頂部設有進料口 6,進料口 6與進料管路8相連,殼體11內設置有螺旋輸送器,螺旋輸送器包括傳動軸13、大螺旋圈10、小螺旋圈9,大螺旋圈10、小螺旋圈9均以傳動軸13為中心線呈螺旋設置,傳動軸13兩端分別由左軸承17和右軸承5支撐,傳動軸13 —端與聯軸器4相連,聯軸器4通過皮帶3與電機2相連,在螺旋輸送器的一端設置有圓形的初級定磨盤20,初級定磨盤20 —側設置有初級轉磨盤19,初級定磨盤20、初級轉磨盤19中間設置有初級磨料空腔23,初級轉磨盤19 一側設置有二次定磨盤14,二次定磨盤14 一側設置有二次轉磨盤15,二次轉磨盤15后側設置有用于調整二次定磨盤14、二次轉磨盤15間隙的手柄,二次定磨盤14、二次轉磨盤15中間設置有二次磨料空腔22 ;二次轉磨盤15 —側設置有鎖母16,在二次定磨盤14、二次轉磨盤15下方設有緩存腔24,緩存腔24底部設置有過濾網,在緩存腔24底部設有第一出料口 21,在緩存腔24 —側設置有與回流管18相連通的第二出料口,回流管18通過離心泵與進料口 6相連。沿著初級轉磨盤19和初級定磨盤20的內圓周均設置有磨齒,初級轉磨盤19和初級定磨盤20的圓環形磨面上均設有第一環形凹槽,其第一環形凹槽位于圓環形磨面的中部,兩個第一環形凹槽的位置相對應。沿著二次定磨盤14、二次轉磨盤15的內圓周均設置有磨齒,二次轉磨盤15和二次定磨盤14的圓環形磨面上均設有第二環形凹槽,第二環形凹槽位于圓環形磨面的中部,兩個環形凹槽的位置相對應。殼體11內設置有氣壓計12,氣壓計12與控制器相連,進料口 6上端設置有調壓管,調壓管上設置有氣壓調節閥7,氣壓調節閥7與控制器相連。本實例的工作過程:使用前,利用手柄3調整二次定磨盤14、二次轉磨盤15的間隙,調整完成后,將改性乳化瀝青從進料管路8加入進料口 6內,螺旋輸送器將改性乳化瀝青輸送到初級轉磨盤19和初級定磨盤20中間初級磨料空腔內進行初級磨碎,然后輸送到二次定磨盤14、二次轉磨盤15的二次磨料空腔22進行再次磨碎,再次磨碎的改性乳化瀝青進入緩存腔24,小于設定直徑的改性乳化瀝青穿過所述過濾網進入第一出料口 21,大于設定直徑的原料積攢在第二出料口,剩余的瀝青在離心泵的作用下返回進料口 6,進行第二次研磨。殼體內氣壓計12可以對殼體內氣壓進行監控,并及時將信號發送給控制器,控制器可以通過控制氣壓調節閥對殼體內的氣壓進行調節。以上對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所述內容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技術的實施范圍。凡依本技術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技術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改性乳化瀝青膠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殼體、電機、回流管、聯軸器和控制器,所述底座設置于所述殼體下方,所述底座內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通過電路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殼體頂部設有進料口,所述殼體內設置有螺旋輸送器,所述螺旋輸送器包括傳動軸、大螺旋圈、小螺旋圈,所述大螺旋圈、所述小螺旋圈均以所述傳動軸為中心線呈螺旋設置,所述傳動軸兩端分別由左軸承和右軸承支撐,在所述螺旋輸送器的一端設置有圓形的初級定磨盤,所述初級定磨盤一側設置有初級轉磨盤,初級定磨盤、初級轉磨盤中間設置有初級磨料空腔,所述初級轉磨盤一側設置有二次定磨盤,所述二次定磨盤一側設置有二次轉磨盤,所述二次定磨盤、所述二次轉磨盤中間設置有二次磨料空腔;在所述二次定磨盤、所述二次轉磨盤下方設有緩存腔,緩存腔底部設置有過濾網,在所述緩存腔底部設有第一出料口,在所述緩存腔一側設置有與所述回流管相連通的第二出料口,所述回流管通過離心泵與所述進料口相連。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改性乳化瀝青膠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級轉磨盤和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改性乳化瀝青膠體磨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殼體、電機、回流管、聯軸器和控制器,所述底座設置于所述殼體下方,所述底座內設置有電機,所述電機通過電路與所述控制器相連,所述殼體頂部設有進料口,所述殼體內設置有螺旋輸送器,所述螺旋輸送器包括傳動軸、大螺旋圈、小螺旋圈,所述大螺旋圈、所述小螺旋圈均以所述傳動軸為中心線呈螺旋設置,所述傳動軸兩端分別由左軸承和右軸承支撐,在所述螺旋輸送器的一端設置有圓形的初級定磨盤,所述初級定磨盤一側設置有初級轉磨盤,初級定磨盤、初級轉磨盤中間設置有初級磨料空腔,所述初級轉磨盤一側設置有二次定磨盤,所述二次定磨盤一側設置有二次轉磨盤,所述二次定磨盤、所述二次轉磨盤中間設置有二次磨料空腔;在所述二次定磨盤、所述二次轉磨盤下方設有緩存腔,緩存腔底部設置有過濾網,在所述緩存腔底部設有第一出料口,在所述緩存腔一側設置有與所述回流管相連通的第二出料口,所述回流管通過離心泵與所述進料口相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秀松,
申請(專利權)人:陜西依恩馳機電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