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一種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其具有冷凝裝置、廢物回收罐和有機工質回收罐,冷凝裝置包括第一溫度腔室和溫度低于第一溫度腔室的第二溫度腔室,第一溫度腔室和第二溫度腔室分別經由流量控制閥與冷媒供給源連通,第一溫度腔室的上端與第二溫度腔室的上端連通,第一溫度腔室與有機工質混合氣體輸入管連通,第一溫度腔室的底部與廢物回收罐連通,廢物回收罐的上端經由第一平衡管與第一溫度腔室的上端連通,第二溫度腔室的底部與有機工質回收罐連通,有機工質回收罐的上端經由第二平衡管與第二溫度腔室的上端連通,有機工質回收罐的下端與有機工質回收系統連通。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
技術介紹
能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能源使用效率的高低已經成為重要發展目標,在當今,能源短缺日趨嚴重,節能問題尤為突出。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利用生產過程中產生廢棄能量成為重要議題,例如在現有技術中,不但對于高溫的余熱能夠充分利用,而且能夠對水泥、鋼鐵等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150°至350°甚至幾十度的低溫余熱進行回收利用。在對低溫余熱進行回收時通常使用利用有機工質的低溫余熱回收系統,其以低沸點有機物為工質例如鹵代烴(氟代烴)等,通過蒸發器回收廢氣余熱,產生一定溫度壓力的有機工質蒸汽,推動膨脹機,帶動發電機發電或輸出動力,然后乏氣在冷凝器中冷凝,由工質泵輸出至蒸發器,完成一個循環。在利用有機工質回收低溫余熱時,有機工質在熱源和冷凝器構成的循環系統中循環,由此反復吸收熱源的入量,然而處于高溫高壓下的有機工質易于產生分解,而且在長期運轉時,易于混入各種雜質,這些有機工質的分解物以及雜質等不凝氣體長期以氣態或液態混合在循環系統中,不參加做功還占據了很多空間,由此影響發電效率,而且還可能腐蝕裝置,造成裝置損壞。對于這樣的問題,在現有技術中還不存在有效、便利的解決方案。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而提出一種制造簡單,價格低廉,能夠有效去除有機工質中的不凝氣體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為實現本技術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技術方案I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具有冷凝裝置、廢物回收罐和有機工質回收罐,所述冷凝裝置包括第一溫度腔室和溫度低于所述第一溫度腔室的第二溫度腔室,所述第一溫度腔室和所述第二溫度腔室分別經由流量控制閥與冷媒供給源連通,所述第一溫度腔室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溫度腔室的上端連通,所述第一溫度腔室與有機工質混合氣體輸入管連通,所述第一溫度腔室的底部與所述廢物回收罐連通,所述廢物回收罐的上端經由第一平衡管與所述第一溫度腔室的上端連通,所述第二溫度腔室的底部與所述有機工質回收罐連通,所述有機工質回收罐的上端經由第二平衡管與所述第二溫度腔室的上端連通,所述有機工質回收罐的下端與有機工質回收系統連通。技術方案2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在技術方案I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中,所述冷凝裝置還包括與所述第二溫度腔室連通的溫度低于所述第二溫度腔室的第三溫度腔室,所述第三溫度腔室經由流量控制閥與所述冷媒供給源連通,所述第三溫度腔室的上端與抽真空裝置連通,所述第三溫度腔室的下端與所述有機工質回收系統連通。技術方案3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在技術方案2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中,所述第一溫度腔室的溫度為20°C,所述第二溫度腔室的溫度為O°C,所述第三溫度腔室的溫度為-20°C。技術方案4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在技術方案3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中,通過傾斜板將所述冷凝裝置的腔室分隔為所述第一溫度腔室和所述第二溫度腔室。技術方案5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在技術方案4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中,在所述第一溫度腔室、所述第二溫度腔室和所述第三溫度腔室分別形成有視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根據技術方案I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其具有第一溫度腔室和第二溫度腔室,通過調節與各個腔室連接的流量控制閥,能夠使第二溫度腔室的溫度低于第一溫度腔室的溫度,通過第一溫度腔室除去帶有不凝氣體的有機工質中的易于液化的廢物例如水蒸氣、不揮發物等,然后通過第二溫度腔室將有機工質液化而回收至工質回收系統中。本裝置利用不同工質的氣化或液化溫度的差異,分別設置不同溫度的空間,將廢物和有機工質分別收集到不同的容器中,將廢物去除同時將提純后的有機工質送回至回收系統中,從而能夠有效去除有機工質氣體中的不參加做功的廢物,提高循環使用的有機工質的純度,提高有機工質的使用效率,而且能夠防止廢物氣體對用熱設備的腐蝕。本技術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的結構簡單,制造方便,價格低廉,而且提純效果優良。根據技術方案2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冷凝裝置還包括與第二溫度腔室連通的溫度低于第二溫度腔室的第三溫度腔室,在第二腔室腔室中的沒有被冷凝的氣體可以作為乏汽被排出,但是在這樣的乏汽中可能還存在少量的有機工質,由于有機工質價格昂貴,為了更徹底的回收有機工質,本技術,還設置了更低溫的第三溫度腔室。通過設置第三溫度腔室將從第二溫度腔室導入的氣體中的有機工質進一步冷凝液化進行回收,由此能夠更多地回收有機工質,減少浪費,節約成本。根據技術方案3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將第一溫度腔室的溫度保持為20°C,將第二溫度腔室的溫度保持為0°C,將第三溫度腔室的溫度保持為_20°C,由于在帶有不凝氣體的有機工質氣體中,不凝氣體中的易液化雜質,在20°C的溫度下會變為液態,而大部分的有機工質在0°C的溫度下被液化,而且有機工質在_20°C的溫度下基本都被液化,所以在本技術中,如上設置溫度,由此能夠高效地對有機工質進行提純。根據技術方案4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通過傾斜板將冷凝裝置分隔為第一溫度腔室和第二溫度腔室,利用傾斜板的傾斜,使在第一溫度腔室中被液化的雜質自然積存在最底部,這樣只要在第一溫度腔室的最底部連通廢物回收罐就能夠有效進行回收,由此結構簡單,制造簡便。根據技術方案5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在各個腔室設置視鏡,由此可以通過視鏡觀察各個腔室中的積液情況,以便更加準確地把握積液情況,實時進行排出。【附圖說明】圖1是表示本技術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基于【附圖說明】作為本技術的實施例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圖1是表示本技術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技術的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具有冷凝裝置10、廢物回收罐20和有機工質回收罐30。冷凝裝置10包括第一溫度腔室11和溫度低于第一溫度腔室11的第二溫度腔室12,第一溫度腔室11和第二溫度腔室12分別經由流量控制閥110、120與冷媒供給源40連通,第一溫度腔室11的上端與第二溫度腔室12的上端連通,第一溫度腔室11與有機工質混合氣體輸入管50連通。第一溫度腔室11的底部與廢物回收罐20連通,廢物回收罐20的上端經由第一平衡管21與第一溫度腔室11的上端連通,第二溫度腔室12的底部與有機工質回收罐30連通,有機工質回收罐30的上端經由第二平衡管31與第二溫度腔室12的上端連通,有機工質回收罐30的下端與有機工質回收系統70連通。根據上述的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有機工質冷凝器內不凝氣體的去除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冷凝裝置、廢物回收罐和有機工質回收罐,所述冷凝裝置包括第一溫度腔室和溫度低于所述第一溫度腔室的第二溫度腔室,所述第一溫度腔室和所述第二溫度腔室分別經由流量控制閥與冷媒供給源連通,所述第一溫度腔室的上端與所述第二溫度腔室的上端連通,所述第一溫度腔室與有機工質混合氣體輸入管連通,所述第一溫度腔室的底部與所述廢物回收罐連通,所述廢物回收罐的上端經由第一平衡管與所述第一溫度腔室的上端連通,所述第二溫度腔室的底部與所述有機工質回收罐連通,所述有機工質回收罐的上端經由第二平衡管與所述第二溫度腔室的上端連通,所述有機工質回收罐的下端與有機工質回收系統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殷瑞國,趙全國,戴毅杰,殷文杰,尹鵬,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華晟環能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