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異形槽道板式熱管,該板式熱管為在一塊板狀基體內設置平行排列的一個以上的微熱管通道,每個通道內具有多個高毛細吸力的異形槽道,異形槽道軸向分布,相鄰齒頂圓角之間形成毛細窄縫,所述毛細窄縫寬度小于槽道底邊,槽道底部的槽內夾角為銳角。通道兩端真空密封,通道內灌裝有起相變換熱作用的工質,實現熱管的高效傳熱。所述板式熱管由金屬整體擠壓成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所述的板式熱管,其異型槽道具有很高的毛細吸力,其特殊的結構降低了蒸汽對液體的摩擦阻力,具有熱阻低、換熱能力大、體積小、重量輕、承壓能力強、制造工藝簡單等顯著優點,熱接觸面大,可以用于太陽能集熱、電子元器件換熱、散熱器、熱回收等各種換熱、散熱的場合。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相變傳熱
,特別涉及一種異形槽道板式熱管。
技術介紹
以內槽道作為毛細芯的板式熱管由于傳熱快、便于在較大面積均勻傳熱,近年來在散熱、集熱等領域倍受人們關注。但由于這種板式熱管的內槽道一般為三角形或矩形,毛細吸力不夠強,且在工作過程中汽液兩相在同一個微小的通道內反向高速運動,產生很大的汽液界面摩擦阻力,制約了熱管的傳熱能力及傳熱效果,而有的能解決這些問題的槽道加工又很復雜,限制了這一產品的推廣應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板式熱管槽道毛細吸力不夠強、通道內汽液摩擦阻力大、加工復雜等技術難題,提供一種異形槽道板式熱管,其加工工藝特點是采用成本低廉的整體擠壓成型方法進行加工,使所述板式熱管槽道的毛細吸力增強,并減小通道中汽相和液相的界面摩擦阻力,從而提高熱管的傳熱能力,改善導熱效果,使所述板式熱管具有重量輕、結構簡單、加工簡便、承壓能力強、放置傾角范圍大等優點,以增加板式熱管的應用范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異形槽道板式熱管,其特征是,該板式熱管為在一塊板狀基體內設置平行排列的一個以上的微熱管通道,每個通道內具有多個高毛細吸力的異形槽道,異形槽道軸向分布,相鄰齒頂圓角之間形成毛細窄縫,所述毛細窄縫寬度小于槽道底邊,槽道底部的槽內夾角為銳角。通道兩端真空密封,通道內灌裝有起相變換熱作用的工質,實現熱管的高效傳熱。所述板式熱管由金屬整體擠壓成型。以下對本技術做出進一步說明。槽道底邊的寬度D大于相鄰齒頂圓角之間形成的毛細窄縫的寬度B,異形齒的高度H大于毛細窄縫的寬度B,齒頂圓角的半徑R小于毛細窄縫的寬度B,槽道底部的槽內夾角α小于90°。所述微熱管通道的橫截面形狀為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梯形、多邊形或異形。所述板式熱管的微熱管通道可布置成一排或多排,每一排具有一個以上的通道。對所述板式熱管二端密封端進行封裝的方式為焊接、膠接、熱壓或冷壓。所述板式熱管的外側設置有外翅片,外翅片設置在所述板式熱管的寬度方向或高度方向,外翅片可以在寬度或高度方向的兩面同時設置或只設置在一面。所述板式熱管外翅片為波浪形、三角形、梯形、矩形、燕尾槽形、鋸齒形、多邊形或異形。所述板式熱管外側邊角可設置為圓角或圓弧圓滑過渡。本技術所述板式熱管與同類型熱管相比,大大提高了傳熱能力,改善了導熱效果,其工作原理是:所述板式熱管在工作過程中,工質在蒸發段受熱蒸發,氣體通過通道中間快速將熱量傳遞到冷凝端,在冷凝端放熱后變成液體,液體通過異型槽道齒頂圓角之間毛細窄縫的毛細吸力吸入槽道,然后沿異形槽道回流到蒸發端,由于槽道底部槽內夾角為銳角,回流時具有較高的毛細吸力。由以上可知,本技術為一種異形槽道板式熱管,它的積極效果有:(I)由于異型槽道齒頂圓角間的液體入口處有圓角過渡且形成毛細窄縫,使液體易于被吸入槽道,并由于槽道底部為銳角,大大增強了槽道的毛細吸力,因而所述異型槽道具有較高的毛細吸力,從而大大提高了傳熱能力,改善了導熱效果。(2)由于異型槽道齒頂圓角間的液體入口窄于槽道底部,形成毛細窄縫,有利于熱管工作時的汽液分離,大大減小了通道中汽相和液相的界面摩擦阻力,有利于液體的迅速回流,從而大大提高了傳熱能力,并使熱管通道軸向方向與水平面的夾角可以變得很小或實現水平放置,大大擴展了這類板式熱管的應用范圍。(3)由于本技術所述板式熱管的結構采用擠壓的方法整體加工成型,使得熱管加工簡便、性能可靠,大大降低了熱管的成本?!靖綀D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述異形槽道板式熱管的一種實施例橫截面示意圖;圖2為圖1中異型槽道的放大圖;圖3為本技術所述異形槽道板式熱管的另一種實施例橫截面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所述異形槽道板式熱管的又一種實施例橫截面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所述異形槽道板式熱管具有多排通道的實施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所述異形槽道板式熱管的一種帶外翅的實施例橫截面示意圖;圖7為本技術所述異形槽道板式熱管的第二種帶外翅的實施例橫截面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所述異形槽道板式熱管的第三種帶外翅的實施例橫截面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所述異形槽道板式熱管的第四種帶外翅的實施例橫截面示意圖。在圖中:I一齒頂A圓角,2—異型槽道,3—槽道底邊,4一齒頂B圓角,5—通道間壁, 6—通道,7—基體,8—異形齒,9 一外側邊, 10—外翅?!揪唧w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所述板式熱管基體7內開有5個平行排列的通道6,由通道間壁5分隔開,中間三個通道為矩形,兩邊的通道設有圓弧,外側邊9為半圓形,以便于整體擠壓成型,每個通道內設有多個異形齒8,形成異形槽道2,異形槽道2軸向分布,齒頂A圓角I與齒頂B圓角4之間形成毛細窄縫,所述毛細窄縫寬度小于槽道底邊3,槽道底邊3與異形齒8的槽道底部的槽內夾角為銳角。通道6兩端真空密封,通道6內灌裝有起相變換熱作用的工質,實現熱管的高效傳熱。所述板式熱管由金屬整體擠壓成型,所述通道6為微通道。所述板式熱管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過程中,工質在蒸發段受熱蒸發,氣流主要通過通道6的中部快速將熱量傳遞到冷凝端,在冷凝端放熱后變成液體;液體通過多個異型槽道2中,齒頂A圓角I與齒頂B圓角4之間的毛細窄縫的毛細吸力吸入槽道,然后沿異形槽道2回流到蒸發端,如此循環,完成熱量的快速傳遞。圖2為圖1中異形槽道2的放大圖,圖中B為齒頂A圓角I與齒頂B圓角4形成的毛細窄縫的寬度,D為槽道底邊3的寬度,H為異形齒8的高度,R為齒頂A圓角I或齒頂B圓角4的半徑,α表示槽道底部的槽內夾角的大小,在本實施例中,D大于B,H大于B及D,R小于B,α小于90°。圖3為本技術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圖1不同的是外側邊9為直角過渡。圖4為本技術又一實施例的示意圖,與圖1不同的是通道間壁兩側也設有異形槽道。圖5為本技術所述異形槽道板式熱管具有多排通道的實施例,與圖3不同的是該實施例具有三排通道3。圖6為本技術一種帶外翅的實施例,與圖1的所示實施例不同的是在熱管的外側帶有外翅10,這種外翅10增加了熱管與外界進行熱交換的面積,本實施例的外翅10連接在熱管外側寬度方向,本實施例的外翅10是波浪形,這種帶外翅片的板式熱管結構適合于做太陽能集熱部件。圖7為本技術第二種帶外翅的實施例,與圖6不同的是這種外翅10設置在熱管外側的厚度方向,外翅的形狀為波浪形。圖8為本技術第三種帶外翅的實施例,與圖7不同的是本實施例外翅10的形狀為鋸齒形。圖9為本技術第四種帶外翅的實施例,與圖7不同的是本實施例外翅10的形狀為矩形,且只在熱管高度方向的一面設置外翅片。【主權項】1.一種異形槽道板式熱管,其特征是,該板式熱管為在一塊板狀基體內設置平行排列的一個以上的微熱管通道,每個通道內具有多個高毛細吸力的異形槽道,異形槽道軸向分布,相鄰齒頂圓角之間形成毛細窄縫,所述毛細窄縫寬度小于槽道底邊,槽道底部的槽內夾角為銳角;通道兩端真空密封,通道內灌裝有起相變換熱作用的工質,實現熱管的高效傳熱;所述板式熱管由金屬整體擠壓成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異形槽道板式熱管,其特征在于,槽道底邊的寬度D大于相鄰齒頂圓角之間形成的毛細窄縫的寬度B,異形齒的高度H大于毛細窄縫的寬度B,齒頂圓角的半徑R小于毛細窄縫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異形槽道板式熱管,其特征是,該板式熱管為在一塊板狀基體內設置平行排列的一個以上的微熱管通道,每個通道內具有多個高毛細吸力的異形槽道,異形槽道軸向分布,相鄰齒頂圓角之間形成毛細窄縫,所述毛細窄縫寬度小于槽道底邊,槽道底部的槽內夾角為銳角;通道兩端真空密封,通道內灌裝有起相變換熱作用的工質,實現熱管的高效傳熱;所述板式熱管由金屬整體擠壓成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江勁松,
申請(專利權)人:江勁松,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