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安全護欄,包括立柱,護欄板以及設置于所述立柱和所述護欄板之間的緩沖托架,所述立柱外側套設有一個錐形筒,所述錐形筒的下端與地面相接,所述錐形筒的外徑由上到下逐漸變大;所述緩沖托架從所述錐形筒的上方套設在所述錐形筒的外側;所述護欄板卡扣在所述緩沖托架上,所述緩沖托架具有一個與所述錐形筒相配合的錐形孔,所述錐形孔的內徑由上到下逐漸變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上述安全護欄提供了可向上運動的緩沖結構,去除了全部螺栓之類的連接部件,大大提高了安全護欄的緩沖變形行程,避免了二次傷害的發生,且結構改造少,便于安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交通安全防護技術,尤其是一種用于高速公路之類的具有緩沖結構的安全護欄。
技術介紹
諸如高速路護欄之類的安全護欄是半鋼性護欄的主要形式,是一種以波紋狀的護欄板相互拼接并由立柱支撐的連續結構。車輛對其碰撞時,由于護欄板有良好的耐撞性能和吸收能量的作用,既不容易被撞毀,同時又可對車輛和司乘人員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安全護欄的防護原理是利用土基、立柱、護欄板的變形來吸收碰撞能量,并迫使失控車輛改變方向,回復到正常的行駛方向,防止車輛沖出路外,以保護車輛和乘客,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圖1顯示的是一種典型結構的安全護欄,包括立柱10,波紋狀的護欄板20以及設置于立柱10和護欄板20之間的緩沖托架30,緩沖托架30通過螺栓固定在立柱10上,護欄板20通過螺栓固定在緩沖托架30上。緩沖托架30為鍍鋅鋼板制成的圓筒形或多邊形的薄壁吸能結構,當發生碰撞的時候,緩沖托架30通過受力變形吸收一部分碰撞能量。上述典型結構的安全護欄由于螺栓固定連接的緣故,受到碰撞時僅可以在水平方向提供變形吸能作用,尤其是在立柱10所在的位置,基本上只能靠緩沖托架30提供有限行程的變形,緩沖防護效能存在一定的缺陷。中國專利申請CN 200480025123.5公開了一種安全護欄,其提供了一種橡膠制成的彈性體以取代圖1所示的緩沖托架,該彈性體設計有上窄下寬的水平設置的梯形開口。該現有技術聲稱彈性體受到沖擊的時候可以從下向上變形運動,從而通過彈性體帶動護欄板向上運動,可以獲得更大行程的變形,吸能效果更好。但是實際情況是,由于梯形開口是一種上窄下寬的結構,彈性體的上部材料更多因而剛性更大,而下部材料少剛性更小,因而受到沖擊的時候下部變形會更大,整個結構實際上會向下運動而不是向上運動,最后會導致護欄板向地面運動達不到防護的目的。另外,現有技術中緩沖托架或彈性體,以及護欄板等都是通過螺栓之類的連接結構固定在立柱上的,在劇烈碰撞發生的時候,這些金屬連接部件有時會脫落、飛出,甚至會擊中相對方向行駛的車輛,造成難以預料的后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全護欄,以減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冋題。具體來說,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安全護欄,該安全護欄提供了一種可向上運動的緩沖結構,去除了全部螺栓之類的連接部件,大大提高了安全護欄的緩沖變形行程,避免了二次傷害的發生,且結構改造少,便于安裝。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出了一種安全護欄,包括立柱,波紋狀的護欄板以及設置于所述立柱和所述護欄板之間的緩沖托架,所述立柱外側套設有一個錐形筒,所述錐形筒的下端與地面相接,所述錐形筒的外徑由上到下逐漸變大;所述緩沖托架從所述錐形筒的上方套設在所述錐形筒的外側;所述護欄板卡扣在所述緩沖托架上,所述緩沖托架具有一個與所述錐形筒相配合的錐形孔,所述錐形孔的內徑由上到下逐漸變大。優選地,所述緩沖托架設置有至少一個與所述護欄板上的卡孔配合的卡扣凸起,所述卡扣凸起具有一個大直徑的端部以及一個連接所述端部的小直徑的頸部。優選地,所述卡孔具有一個大于所述端部的大孔部,以及一個大于所述頸部且小于所述端部的小孔部。優選地,所述緩沖托架具有一個緩沖孔,所述緩沖孔設置在所述錐形孔與所述護欄板之間。本技術的上述安全護欄提供了可向上運動的緩沖結構,去除了全部螺栓之類的連接部件,大大提高了安全護欄的緩沖變形行程,避免了二次傷害的發生,且結構改造少,便于安裝。【附圖說明】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技術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技術的范圍。其中,圖1顯示的是一種典型結構的安全護欄的結構示意圖;圖2顯示的是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安全護欄的結構示意圖;圖3顯示的是圖1所示安全護欄的緩沖托架的俯視圖;圖4顯示的是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安全護欄的部分分解透視圖,其中僅顯示出了緩沖托架和護欄板。【具體實施方式】為了對本技術的技術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現對照【附圖說明】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標號。正如
技術介紹
部分所述,本技術提供了一種改進結構的安全護欄,圖2顯示的是根據本技術的一個具體實施例的安全護欄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技術的安全護欄包括立柱10,波紋狀的護欄板20以及設置于立柱10和護欄板20之間的緩沖托架30,與圖1不同的是,本技術在立柱10外側套設有一個錐形筒11,錐形筒11的外徑由上到下逐漸變大,亦即本技術無需改變現有的立柱結構,只需要在立柱10的外側套上安裝一個錐形筒11即可。本技術在立柱10的外側套設錐形筒11之后,現有的緩沖托架需要改進成能夠與錐形筒11相配合的形式,其詳細結構如圖3-4所示。緩沖托架30從錐形筒11的上方套設在錐形筒11的外側;護欄板20卡扣在緩沖托架30上。本技術所提出的上述安全護欄,其主要結構全部采用套設或卡扣的形式,去除了現有技術中的全部螺栓之類的連接部件,從而不會在發生碰撞的時候產生脫落的金屬連接部件,避免了二次傷害的發生,且結構改造少,便于安裝。最重要的是,本技術的緩沖托架30是從錐形筒11的上方套設在錐形筒的外側的,發生撞擊的時候,緩沖托架30會沿著錐形筒11的外表面向上移動,從而提供了可向上運動的緩沖結構,大大提高了安全護欄的緩沖變形行程,能夠吸收更多的撞擊動能,可對車輛和司乘人員起到更好的保護作用。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安全護欄,包括立柱(10),護欄板(20)以及設置于所述立柱(10)和所述護欄板(20)之間的緩沖托架(30),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10)外側套設有一個錐形筒(11),所述錐形筒(11)的下端與地面相接,所述錐形筒(11)的外徑由上到下逐漸變大;所述緩沖托架(30)從所述錐形筒(11)的上方套設在所述錐形筒(11)的外側;所述護欄板(20)卡扣在所述緩沖托架(30)上,所述緩沖托架(30)具有一個與所述錐形筒(11)相配合的錐形孔(31),所述錐形孔(31)的內徑由上到下逐漸變大。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心華,
申請(專利權)人:貴州華佑金屬制品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