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模式砂輪,砂輪基體的砂輪磨削區沿軸線方向包括上下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為燒結精砂區,另一部分為電鍍粗砂區。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雙模式砂輪采用兩種制作模式,在用于粗加工的位置采用粗砂電鍍的方式制作成電鍍粗砂區,使加工過程中產品形狀得以保證,同時結合金屬燒結砂輪加工超硬材料時表面粗糙度低,砂輪耐用的優點,在用于砂輪用于精加工的位置采用金屬燒結的方式制作成燒結精砂區,使加工出來的超硬材料表面的粗糙度低,同時使砂輪更耐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高了砂輪使用壽命,使CNC加工更加簡單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良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玻璃、陶瓷、藍寶石等超硬材料外形加工的砂輪,具體是一種采用電鍍模式與金屬燒結模式相結合的雙模式砂輪。
技術介紹
由于玻璃、陶瓷、藍寶石等超硬材料的材料特性,目前使用的加工砂輪一種是全部采用電鍍模式制作的電鍍砂輪,一種是全部采用金屬燒結模式制作的金屬燒結砂輪。電鍍砂輪制作簡單,砂輪加工過程中不易變形,不過電鍍砂輪的細砂部分的磨損快,導致影響整個砂輪的使用壽命;金屬燒結砂輪表面粗糙度低,砂輪耐用,但是金屬燒結砂輪制作工藝復雜,而且用于粗加工位置的砂輪容易變形,導致產品形狀在粗成型時無法得到有效保證,最終影響到精加工位置也容易變形,不能有效的發揮金屬燒結砂輪耐用的優點,使CNC加工的效率和廣品良率得不到保證。往往在加工廣品時,需要在兩種砂輪之間進行更換,操作復雜,影響生產效率,并且容易造成產品良率下降。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玻璃、陶瓷、藍寶石等超硬材料在CNC加工過程中的砂輪不耐用、更換麻煩的問題,提供一種雙模式的砂輪,既結合了電鍍砂輪不易變形的優點,又繼承了金屬燒結砂輪加工產品表面粗糙度低,砂輪耐用的優點,從而使CNC加工更加簡單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良率。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雙模式砂輪,砂輪基體2的砂輪磨削區沿軸線方向包括上下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為燒結精砂區4,另一部分為電鍍粗砂區5。進一步的,所述砂輪基體2上設有燒結槽3,用于填充均勻混合的金剛砂和金屬結合劑并壓鑄燒結形成燒結精砂區4,所述燒結精砂區4采用800#?1200#之間的金剛砂進行燒結,燒結后的表面粗糙度在50?200nm之間。進一步的,所述電鍍粗砂區5采用金剛砂電鍍在砂輪基體表面,所述電鍍粗砂區5采用180#?800#之間的金剛砂進行電鍍,電鍍后的表面粗糙度在1000?1200nm之間。本技術的雙模式砂輪采用兩種制作模式而成,結合電鍍砂輪不易變形的優點,在用于粗加工的位置采用粗砂電鍍的方式制作成電鍍粗砂區,粗砂砂粒控制在180#?800#之間,使加工過程中產品形狀得以保證,同時結合金屬燒結砂輪加工超硬材料時表面粗糙度低,砂輪耐用的優點,在用于砂輪用于精加工的位置采用金屬燒結的方式制作成燒結精砂區,精砂砂粒在800#?1200#之間,使加工出來的超硬材料表面的粗糙度低,同時使砂輪更耐用。由上所述,本技術采用一個砂輪分成兩種磨削區域,使一個砂輪同時具有電鍍砂輪和燒結砂輪的優點,相比較單獨的一種模式的砂輪提高了砂輪使用壽命,在磨削加工中無需更換砂輪即可完成絕大多數的磨削要求,從而使CNC加工更加簡單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良率。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雙模式砂輪的主剖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雙模式砂輪的立體示意圖。圖中標號:1_砂輪內孔,2-砂輪基體,3-燒結槽,4-燒結精砂區,5-電鍍粗砂區。【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參見圖1和圖2,一種雙模式砂輪,在砂輪基體2的砂輪磨削區沿軸線方向包括上下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為燒結精砂區4,另一部分為電鍍粗砂區5。砂輪基體2上設有燒結槽3,用于填充均勻混合的金剛砂和金屬結合劑并壓鑄燒結形成燒結精砂區4,電鍍粗砂區5采用金剛砂電鍍在砂輪基體表面。燒結精砂區4和電鍍粗砂區5的上下位置可對調設置。在砂輪基體2的基礎上砂輪磨削區域下部使用電鍍模式的粗砂,在砂輪基體2的基礎上砂輪磨削區域上部采用金屬燒結的方式燒結精砂,砂輪內孔I直徑必須按照實際要求管控,例如本實施例內孔直徑為20mm+(0.002?0.005),內孔內壁的基準壁粗糙度必須按照實際要求管控,例如本實施例要求粗糙度必須小于0.8,砂輪的外基準面粗糙度必須按照實際要求管控,例如本實施例要求粗糙必須小于1.6,燒結精砂區4和電鍍粗砂區5位置的砂粒和輪廓度必須按照實際要求管控,例如本實施例必須小于0.02mm。砂輪基體上的電鍍粗砂區5位置采用電鍍模式制作,電鍍模式就是在砂輪基體上直接電鍍金剛砂,采用180#?800#之間的金剛砂進行電鍍,電鍍后的表面粗糙度在1000?1200nm之間,這樣可以使砂輪形狀在加工過程中不易產生變形,使產品的形狀得以保證。砂輪基體上的燒結精砂區4位置采用金屬燒結模式制作而成,金屬燒結模式就是首先把800#?1200#之間的金剛砂與金屬結合劑均勻的混合在一起,然后通過壓鑄的方式把金剛砂和金屬結合劑連接在砂輪基體的燒結槽3內,壓鑄在砂輪基體的同時可以根據砂輪要求的形狀使用相應的模具,使壓鑄出來的砂輪有初步的形狀,燒結后的表面粗糙度在50?200nm之間,再使用電火花、磨床等方式把砂輪做成規定的形狀,如附圖1和圖2所示燒結精砂區4具有一個非標弧面。一種雙制作模式的砂輪主要包括燒結精砂區和電鍍粗砂區,除采用單一砂粒型號的兩種砂粒組合外,還可以根據不同加工要求設計出多種組合:多砂粒型號的電鍍粗砂部分與單一金屬燒結精砂部分的組合;單一砂粒電鍍粗砂部分與多砂粒的金屬燒結凈化撒部分的組合;多砂粒型號的電鍍粗砂部分與多砂粒的金屬燒結精砂部分的組合。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術的優點。本技術可以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本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權項】1.一種雙模式砂輪,其特征在于:砂輪基體(2)的砂輪磨削區沿軸線方向包括上下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為燒結精砂區(4),另一部分為電鍍粗砂區(5)。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模式砂輪,所述砂輪基體(2)上設有燒結槽(3),用于填充均勻混合的金剛砂和金屬結合劑并壓鑄燒結形成燒結精砂區(4)。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模式砂輪,所述燒結精砂區(4)采用800#?1200#之間的金剛砂進行燒結,燒結后的表面粗糙度在50?200nm之間。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模式砂輪,所述電鍍粗砂區(5)采用金剛砂電鍍在砂輪基體表面。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雙模式砂輪,所述電鍍粗砂區(5)采用180#?800#之間的金剛砂進行電鍍,電鍍后的表面粗糙度在1000?1200nm之間。【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雙模式砂輪,砂輪基體的砂輪磨削區沿軸線方向包括上下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為燒結精砂區,另一部分為電鍍粗砂區。本技術的雙模式砂輪采用兩種制作模式,在用于粗加工的位置采用粗砂電鍍的方式制作成電鍍粗砂區,使加工過程中產品形狀得以保證,同時結合金屬燒結砂輪加工超硬材料時表面粗糙度低,砂輪耐用的優點,在用于砂輪用于精加工的位置采用金屬燒結的方式制作成燒結精砂區,使加工出來的超硬材料表面的粗糙度低,同時使砂輪更耐用。本技術提高了砂輪使用壽命,使CNC加工更加簡單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良率。【IPC分類】B24D5-14【公開號】CN204565934【申請號】CN201520176950【專利技術人】周群飛, 饒橋兵, 張龍 【申請人】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8月19日【申請日】2015年3月27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模式砂輪,其特征在于:砂輪基體(2)的砂輪磨削區沿軸線方向包括上下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為燒結精砂區(4),另一部分為電鍍粗砂區(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群飛,饒橋兵,張龍,
申請(專利權)人: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