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腕帶電子設備領域,公開了一種利用體溫充電的電子腕表。所述利用體溫充電的電子腕表在手腕佩戴時,可利用與手腕表面接觸的高導熱底板和溫差發電元件將手腕表面散發出的大部分熱量轉化成電能,并通過充電電路板將轉化電能充入到可充電蓄電池中,從而實現體溫發電和充電,無需再對電池進行額外充電或更換電池,不但可實現對體溫熱量的二次利用,節能環保,還可提升用戶體驗,方便使用和推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種利用體溫充電的電子腕表
本專利技術涉及腕戴電子設備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利用體溫充電的電子腕表。
技術介紹
電子腕表是一種利用微電池驅動各個功能電子元件運作的腕帶手表。隨著技術的發展,現有電子腕表的智能化程度越來越高,不但具有計時/顯示時間的功能,還具有無線通信功能、鬧鐘功能、無線定位功能以及運行測試功能等拓展功能。前述多種拓展功能需要更多的電能支持,由于電池的儲電能力與電池的體積成正比關系,因此電子腕表中的電池儲電能力有限,需要頻繁的更換電池或對電池進行充電,使用不方便,用戶體驗有限。針對上述電子腕表中電池儲電能力有限的問題,需要提供一種新的電子腕表結構,可結合溫差發電技術收集手腕表面散發出去的部分熱量,并轉化成電能的形式以對手表中的電池進行充電,從而不再需要對電池進行額外充電或更換電池,不但可實現對體溫熱量的二次利用,節能環保,還可提升用戶體驗,方便使用和推廣。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前述電子腕表中電池儲電能力有限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利用體溫充電的電子腕表,結合溫差發電技術,能夠收集手腕表面散發出去的部分熱量,并轉化成電能的形式以對手表中的電池進行充電,從而不再需要對電池進行額外充電或更換電池,不但可實現對體溫熱量的二次利用,節能環保,還可提升用戶體驗,方便使用和推廣。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提供了一種利用體溫充電的電子腕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體和連接在表體兩端的表帶;所述表體包括低導熱面板殼、高導熱底板、溫差發電元件、充電電路板、可充電蓄電池、功能電路板和電子顯示屏,所述低導熱面板殼與高導熱底板圍成一個用于容納溫差發電元件、充電電路板、可充電蓄電池和功能電路板的空腔殼體結構,溫差發電元件抵接高導熱底板的上表面,且溫差發電元件的輸出端連接充電電路板的輸入端,充電電路板的充電端連接可充電蓄電池的正負電極,可充電蓄電池的正負電極同時還連接功能電路板的電源端,功能電路板連接嵌入在低導熱面板殼上部的電子顯示屏。當手腕佩戴所述電子腕表時,高導熱底板與手腕表面接觸,可將接觸面積內且手腕表面散發出去的熱量大部分傳遞到溫差發電元件中,利用溫差發電元件的溫差發電原理將收集到的熱量轉化成電能,并通過充電電路板將轉化電能充入至可充電蓄電池中,最后由可充電蓄電池驅動功能電路板和電子顯示屏的正常運作。所述電子腕表直接利用體溫發電和充電,因此無需再對電池進行額外充電或更換電池,不但可實現對體溫熱量的二次利用,節能環保,還可提升用戶體驗,方便使用和推廣。具體的,所述溫差發電元件為溫差發電片。具體的,所述低導熱面板殼為塑料殼,高導熱底板為鋁板。具體的,所述電子顯示屏為液晶顯示屏或LED顯示屏。具體的,所述可充電蓄電池為聚合物鋰電池。具體的,所述表帶為由若干個鏈塊和連接構件串接而成的鏈帶。綜上,采用本專利技術所提供的利用體溫充電的電子腕表,在手腕佩戴時,可利用與手腕表面接觸的高導熱底板和溫差發電元件將手腕表面散發出的大部分熱量轉化成電能,并通過充電電路板將轉化電能充入到可充電蓄電池中,從而實現體溫發電和充電,無需再對電池進行額外充電或更換電池,不但可實現對體溫熱量的二次利用,節能環保,還可提升用戶體驗,方便使用和推廣。【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利用體溫充電的電子腕表剖視圖。上述附圖中:1、表體 2、表帶 101、低導熱面板殼 102、高導熱底板 103、溫差發電元件104、充電電路板105、可充電蓄電池106、功能電路板107、電子顯示屏201、鏈塊202、連接構件。【具體實施方式】以下將參照附圖,通過實施例方式詳細地描述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利用體溫充電的電子腕表。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例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專利技術,但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本文中描述的各種技術可以用于但不限于腕帶電子設備領域,還可以用于其它類似領域。本文中術語“和/或”,僅僅是一種描述關聯對象的關聯關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種關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單獨存在B,同時存在A和B三種情況,本文中術語“或/和”是描述另一種關聯對象關系,表示可以存在兩種關系,例如,A或/和B,可以表示:單獨存在A,單獨存在A和B兩種情況,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關聯對象是一種“或”關系。實施例一,圖1示出了本實施例提供的利用體溫充電的電子腕表剖視圖。所述利用體溫充電的電子腕表,包括表體I和連接在表體I兩端的表帶2 ;所述表體I包括低導熱面板殼101、高導熱底板102、溫差發電元件103、充電電路板104、可充電蓄電池105、功能電路板106和電子顯示屏107,所述低導熱面板殼101與高導熱底板102圍成一個用于容納溫差發電元件103、充電電路板104、可充電蓄電池105和功能電路板106的空腔殼體結構,溫差發電元件103抵接高導熱底板102的上表面,且溫差發電元件103的輸出端連接充電電路板104的輸入端,充電電路板104的充電端連接可充電蓄電池105的正負電極,可充電蓄電池105的正負電極同時還連接功能電路板106的電源端,功能電路板106連接嵌入在低導熱面板殼101上部的電子顯示屏107。所述電子腕表的工作原理是:當手腕佩戴所述電子腕表時,高導熱底板102與手腕表面接觸,可將接觸面積內且手腕表面散發出去的熱量大部分傳遞到溫差發電元件103中,利用溫差發電元件103的溫差發電原理將收集到的熱量轉化成電能,并通過充電電路板104將轉化電能充入至可充電蓄電池105中,最后由可充電蓄電池105驅動功能電路板106和電子顯示屏107的正常運作。所述電子腕表直接利用體溫發電和充電,因此無需再對電池進行額外充電或更換電池,不但可實現對體溫熱量的二次利用,節能環保,還可提升用戶體驗,方便使用和推廣。具體的,所述溫差發電元件103為溫差發電片。所述溫差發電元件103是一種利用溫差來獲取電能的半導體元件,其溫差發電的基本原理是“澤貝克”效應一一即連接兩種不同的金屬構成一個閉合回路時,如果兩個連接點的溫度不一至,就能產生微小的電壓,從而實現熱量與電能的轉換。溫差發電片是一種體積小巧且轉換效率較高的溫差發電元件,應此可配置在空間狹小的表體內部,實現體溫發電的功能。具體的,所述低導熱面板殼101為塑料殼,高導熱底板102為鋁板。所述電子腕表的面板殼設計為低導熱面板,底板設計為高導熱面板,可將熱量從手腕表面最大化的傳遞至溫差發電元件103,從而提高體溫發電效率。作為優化的,本實施例中,所述低導熱面板殼101為塑料殼,高導熱底板102為鋁板,可方便實現較高的體溫發電效率,同時制造成本低,易于生產和推廣。具體的,所述電子顯示屏107為液晶顯示屏或LED顯示屏。作為優化的,本實施例中,所述電子顯示屏107為液晶顯示屏,電子腕表更節能,體溫充電方式更容易滿足電能需求。具體的,所述可充電蓄電池105為聚合物鋰電池。所述可充電蓄電池105采用聚合物鋰電池,不但儲電能力強,而且無充電記憶效應,可隨時進行體溫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利用體溫充電的電子腕表,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體(1)和連接在表體(1)兩端的表帶(2);???所述表體(1)包括低導熱面板殼(101)、高導熱底板(102)、溫差發電元件(103)、充電電路板(104)、可充電蓄電池(105)、功能電路板(106)和電子顯示屏(107),所述低導熱面板殼(101)與高導熱底板(102)圍成一個用于容納溫差發電元件(103)、充電電路板(104)、可充電蓄電池(105)和功能電路板(106)的空腔殼體結構,溫差發電元件(103)抵接高導熱底板(102)的上表面,且溫差發電元件(103)的輸出端連接充電電路板(104)的輸入端,充電電路板(104)的充電端連接可充電蓄電池(105)的正負電極,可充電蓄電池(105)的正負電極同時還連接功能電路板(106)的電源端,功能電路板(106)連接嵌入在低導熱面板殼(101)上部的電子顯示屏(107)。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謝聯峻,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分享微聯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