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吊架,包括本體、箱體和擋條,本體包括左側板、右側板和連接板,所述的左側板、右側板通過連接板連接,所述的左側板上部和下部分別設于左上連接孔和左下連接孔,所述的右側板上部和下部分別設于右上連接孔和右下連接孔,所述的左上連接孔和右上連接孔外側的左側板、右側板上分別貼合有左加強片和右加強片,所述的左上連接孔和右上連接孔分別與第一左通孔和第一右通孔連通,所述的左下連接孔和右下連接孔內側的左側板、右側板上分別貼合有左內加強片和右內加強片,所述的左內加強片和右內加強片上分別設有第二左通孔和第二右通孔,擋條包括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箱體包括上板、下板、內板、外板和加強板。(*該技術在2024年保護過期,可自由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吊架,具體地說是一種用于橋梁建設的掛籃主桁用吊架。技術背景橋梁建設的掛籃主桁是通過吊架和連接箱體連接而成,但是目前現有市場上的一些吊架,設計不合理,用于連接掛籃主桁各部件后,如果拆裝下來要重新利用的話,其連接孔會破壞,而且吊架多為一根鋼體結構,重量重,成本高,固定時候,要多個工人抬起來,組裝不方便,而且在安裝掛籃主桁時候,都是在高空,重量重的部件,造成安裝的工人非常危險,不小心掉下去,就會造成重大安全事。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吊架。本技術的目的是解決現有市場上的一些吊架,設計不合理,用于連接掛籃主桁各部件后,如果拆裝下來要從新利用的話,其連接孔會破壞,而且吊架多為一根鋼體結構,重量重,成本高,固定時候,要多個工人抬起來,組裝不方便,而且在安裝掛籃主桁時候,都是在高空,重量重的部件,造成安裝的工人非常危險,不小心掉下去,就會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問題。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包括本體、箱體和擋條,所述的本體包括左側板、右側板、和連接板,所述的左側板、右側板通過連接板連接,所述的左側板上部和下部分別設于左上連接孔和左下連接孔,所述的右側板上部和下部分別設于右上連接孔和右下連接孔,所述的左上連接孔和右上連接孔外側的左側板、右側板上分別貼合有左加強片和右加強片,所述的左加強片和右加強片上分別設有第一左通孔和第一右通孔,所述的左上連接孔和右上連接孔分別與第一左通孔和第一右通孔連通,所述的左下連接孔和右下連接孔內側的左側板、右側板上分別貼合有左內加強片和右內加強片,所述的左內加強片和右內加強片上分別設有第二左通孔和第二右通孔,所述的左下連接孔和右下連接孔分別與第二左通孔和第二右通孔連通,所述的左上連接孔和右上連接孔下部分別設有左附加孔和右附加孔,所述的擋條包括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所述的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中部分別設有左擋條通孔和右擋條通孔,所述的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分別通過左擋條通孔和右擋條通孔與螺絲配合固定于左附加孔和右附加孔上,從而固定于左側板和右側板外側,所述的箱體包括上板、下板、內板、外板和加強板,所述的內板、外板通過加強板連接,所述的上板、下板分別固定于內板、外板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的內板、外板中部分別設有內板通孔和外板通孔,所述的內板、外板中部外側面上分別設有內板護片和外板護片,所述的內板護片和外板護片上分別設有內板護片通孔和外板護片通孔,所述的內板護片通孔和外板護片通孔與內板通孔和外板通孔連通,所述的加強板包括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所述的連接板包括上連接板和下連接板,所述的上連接板位于左附加孔和右附加孔下方,所述的下連接板位于左下連接孔和右下連接孔下部,且所述的下連接板與左側板、右側板下部留有空隙。所述的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的寬度大于左側板和右側板的寬度。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設計合理,特別適合用于橋梁掛籃主桁各部件的連接,重復利用率高。【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分解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右側結構示意圖(拿掉擋條)。圖4為加強板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如圖所示,本技術包括本體和擋條,所述的本體包括左側板5、右側板13和連接板,所述的左側板5、右側板13通過連接板連接,所述的左側板5上部和下部分別設于左上連接孔3和左下連接孔8,所述的右側板13上部和下部分別設于右上連接孔18和右下連接孔12,所述的左上連接孔3和右上連接孔18外側的左側板5、右側板13上分別貼合有左加強片I和右加強片16,所述的左加強片I和右加強片16上分別設有第一左通孔2和第一右通孔17,所述的左上連接孔3和右上連接孔18分別與第一左通孔2和第一右通孔17連通,所述的左下連接孔7和右下連接孔12內側的左側板5、右側板13上分別貼合有左內加強片8和右內加強片10,所述的左內加強片8和右內加強片10上分別設有第二左通孔6和第二右通孔11,所述的左下連接孔7和右下連接孔12分別與第二左通孔6和第二右通孔11連通,所述的左上連接孔3和右上連接孔18下部分別設有左附加孔4和右附加孔15,所述的擋條包括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22,所述的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22中部分別設有左擋條通孔和右擋條通孔23,所述的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22分別通過左擋條通孔和右擋條通孔23與螺絲24配合固定于左附加孔4和右附加孔5上,從而固定于左側板5和右側板13外側,所述的箱體包括上板111、下板112、內板1112、外板117和加強板,所述的內板1112、外板117通過加強板連接,所述的上板111、下板112分別固定于內板1112、外板117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的內板1112、外板117中部分別設有內板通孔1110和外板通孔118,所述的內板1112、外板117中部外側面上分別設有內板護片1111和外板護片114,所述的內板護片1111和外板護片114上分別設有內板護片通孔119和外板護片通孔115,所述的內板護片通孔119和外板護片通孔115與內板通孔1110和外板通孔118連通,所述的加強板包括第一加強板113和第二加強板116。。所述的連接板包括上連接板14和下連接板9,所述的上連接板14位于左附加孔4和右附加孔15下方,所述的下連接板9位于左下連接孔7和右下連接孔12下部,且所述的下連接板9與左側板5、右側板13下部留有空隙19。所述的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22的寬度大于左側板5和右側板13的寬度;所述的上板111有二塊,分別蓋于內板1112、外板117上表面上,且二塊上板之間留有上間隙1-2。所述的下板112有二塊,分別蓋于內板1112、外板117下表面上,且二塊下板112之間留有下間隙1-1。所述的第一加強板113和第二加強板116結構相同,在第一加強板113和第二加強板116外圈四個角上分別設有斜切角1113。所述的本體下部插于箱體內,并且通過螺絲或者銷釘固定,所述的螺絲或銷釘分別穿過外板護片通孔115、外板通孔118、左下連接孔7、第二左通孔6、第二右通孔11、右下連接孔12、內板通孔1110、內板護片通孔119后將本體與箱體固定。【主權項】1.一種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箱體和擋條,所述的本體包括左側板、右側板、和連接板,所述的左側板、右側板通過連接板連接,所述的左側板上部和下部分別設于左上連接孔和左下連接孔,所述的右側板上部和下部分別設于右上連接孔和右下連接孔,所述的左上連接孔和右上連接孔外側的左側板、右側板上分別貼合有左加強片和右加強片,所述的左加強片和右加強片上分別設有第一左通孔和第一右通孔,所述的左上連接孔和右上連接孔分別與第一左通孔和第一右通孔連通,所述的左下連接孔和右下連接孔內側的左側板、右側板上分別貼合有左內加強片和右內加強片,所述的左內加強片和右內加強片上分別設有第二左通孔和第二右通孔,所述的左下連接孔和右下連接孔分別與第二左通孔和第二右通孔連通,所述的左上連接孔和右上連接孔下部分別設有左附加孔和右附加孔,所述的擋條包括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所述的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中部分別設有左擋條通孔和右擋條通孔,所述的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分別通過左擋條通孔和右擋條通孔與螺絲配合固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箱體和擋條,所述的本體包括左側板、右側板、和連接板,所述的左側板、右側板通過連接板連接,所述的左側板上部和下部分別設于左上連接孔和左下連接孔,所述的右側板上部和下部分別設于右上連接孔和右下連接孔,所述的左上連接孔和右上連接孔外側的左側板、右側板上分別貼合有左加強片和右加強片,所述的左加強片和右加強片上分別設有第一左通孔和第一右通孔,所述的左上連接孔和右上連接孔分別與第一左通孔和第一右通孔連通,所述的左下連接孔和右下連接孔內側的左側板、右側板上分別貼合有左內加強片和右內加強片,所述的左內加強片和右內加強片上分別設有第二左通孔和第二右通孔,所述的左下連接孔和右下連接孔分別與第二左通孔和第二右通孔連通,所述的左上連接孔和右上連接孔下部分別設有左附加孔和右附加孔,所述的擋條包括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所述的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中部分別設有左擋條通孔和右擋條通孔,所述的左側擋條和右側擋條分別通過左擋條通孔和右擋條通孔與螺絲配合固定于左附加孔和右附加孔上,從而固定于左側板和右側板外側,所述的箱體包括上板、下板、內板、外板和加強板,所述的內板、外板通過加強板連接,所述的上板、下板分別固定于內板、外板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的內板、外板中部分別設有內板通孔和外板通孔,所述的內板、外板中部外側面上分別設有內板護片和外板護片,所述的內板護片和外板護片上分別設有內板護片通孔和外板護片通孔,所述的內板護片通孔和外板護片通孔與內板通孔和外板通孔連通,所述的加強板包括第一加強板和第二加強板。...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葉芳,
申請(專利權)人:黃葉芳,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